玉海 - 第 233 页/共 284 页
南阳 宣阳 朱雀 开阳 津阳 清明 延喜东阳 建春 建阳 广莫 北防 武 宣平大夏 南阳 阊阖 东华 万春 承明 平昌千秋 西华 云龙 鳯 鸾饰 神武 太阳中华 延明 承华 崇贤 青阳 升贤 公车苍龙 六通 大航 陵阳 年华 安阳 则天众妙 西明 止车 温德 敬亲 临硎 弯碕
北齐
凤阳 云龙 五龙 朱华 进贤 朱明 启夏长夏 仁寿 望春 昭德 上秋 厚载 纳义
春秋时列国
渠 纯 时 将 閠 皇 鄟墓 师之梁 桔柣【郑】圉【周】 雩 雉稷 莱 鹿 子驹【鲁】争 吏【鲁】 耏桐 卢 曹 蒙 泽
桑林 垤泽【宋】范【邾】 阅 盖获【卫】雍 鹿 稷 胥【吴】 脩【楚】 夷【梁】
重门备豫始自黄序四门咸辟见于姚虞 乾坤寓辟阖之象重坎垂设险之文艮为门阙节谨户庭 重门取诸豫 説卦艮为门阙 备豫之意盖本于易 金枢玉键 君门九重王宫五雉
玉海卷一百七十
<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七十一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苑囿 园
隋天文志天苑十六星在昴毕南天子之苑囿诗正义有蕃曰园有墙曰囿汉书注养鸟兽曰苑苑有垣曰囿种植谓之园
黄帝东囿 黄帝囿
説苑辨物黄帝即位宇内和平凤集东囿食竹实栖桐树 文选七命鸣凤在林伙于黄帝之园注礼瑞命记曰黄帝斋于宫凤止帝园 庄子仲尼曰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 拾遗记黄帝为养龙之囿
汤囿
淮南子泰族训汤初作囿以奉宗庙简士卒习射御戒不虞
周灵囿
诗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注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灵囿言灵道行于囿也笺云文王亲至灵囿言爱物也疏郑驳异义云于台下为囿沼 孟子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文王之囿方七十里于有之与民同之民以为小 黄图周灵囿文王囿也【引毛诗注】灵者言文王有灵德也在长安县西四十里【一本云四十二里】 班固东都赋因原野以作苑制同乎梁邹义合乎灵囿注鲁诗传曰古有梁邹者天子之田也 贾谊新书驺者文王之囿虞者囿之司兽 唐徐元弼有灵囿赋 春秋成十八年筑鹿囿昭九年筑郎囿 公羊传注天子囿方百里公侯十里伯七里子男五里皆取一也
周囿人
地官囿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注囿今之苑囿游囿之离宫小苑观处也疏古谓之囿汉家谓之苑 天官阍人囿游亦如之注囿御苑也游离宫也 扬雄曰禹任益虞而上下和草木茂
成汤好田而天下用足文王囿百里民以为尚
小齐宣王囿四十里民以为大裕民之与夺民
也
鲁矍相圃
后汉郡国志鲁国有阙里孔子所居注礼记矍相之圃亦在城中西南近孔子庙
秦五苑
韩非子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着蔬筑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襄王曰云云 左传郑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注荥阳中牟县西有圃田泽
汉灵囿
马融广成颂大汉之初基也宅兹天邑揆厥灵囿营于南郊 扬雄校猎赋帝将田于灵之囿注灵德之苑囿也 张衡西京赋在彼灵囿之中 东京赋悉率百禽鸠诸灵囿
汉思贤苑
黄图【西京杂记同】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皇六所客馆皆广庑髙轩屏风袆褥甚丽【此苑他书不载不知属何地】广陵王尝于别囿学格熊
汉梁王兎园
史记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是曰兔园 枚乗有梁王菟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文选雪赋梁王不悦游于兔园注西京杂记曰梁孝王好宫室苑囿之乐筑兎园 史年表秦二世元年十一月为兔园
汉上林苑 上林八川
长安志上林苑本秦旧苑也汉书曰武帝建元三年置又曰武帝广开上林周袤数百里【见扬雄传】武帝防行始出【建元三年】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从遂有期门之号以为道逺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阿城以南【本秦阿房宫也】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东方朔谏曰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今规以为苑絶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因奏泰阶六符之事上拜朔为太中大夫然遂起上林苑如寿王所奏云【见东方朔】宣帝神爵四年【十二月】凤凰集上林乃作凤皇殿以答嘉瑞【见郊祀志及宣纪】有昆明观茧观平乐观柘观有令有尉 黄图上林苑建元三年开周袤三百里【三辅故事曰上林延亘四百余里】汉旧仪曰上林苑方三百里汉宫殿疏曰方三百四十里苑中有储元宫冯昭仪居又有茧观逺望观象便门白鹿三爵鼎郊樛木走马上兰等观 汉旧仪上林苑中广长三百里置令丞右左尉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猎射苑中取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乗万骑武帝时上林苑官奴婢及天下民贫赀不满五十万徙置苑中【式牧羊上林中】八万五千余帝得七十亿万以给军击西域 西京杂记初修上林苑羣臣逺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十余种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竒丽也 关中记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五 上林赋天子之上林左苍梧而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始终灞浐出入泾渭酆鄗潦潏纡余委蛇经营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崇山矗矗巃嵸崔嵬深林巨木崭岩参差九嵕截嶭南山峩峩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髙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璧珰辇道纚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夷筑堂累台增成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乗镂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衞公参乗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猎者江河为阹泰山为橹车骑靁起殷天动地【亡是公言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 西都赋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徃徃而在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枝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盛娱游之壮观奋大武于上囿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灵而讲武事 西京赋上林禁苑跨谷弥阜东至鼎湖邪界细柳掩长杨而聨五柞绕黄山而欵牛首缭垣緜聨四百余里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众鸟翩翻羣兽駓騃伯益不能名首不能纪 校猎赋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湖【晋灼曰鼎湖宫名也】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周袤数百里游观侈靡穷极丽妙颇割三垂以赡齐民开禁苑散公储 匈奴传赞匈奴背约束是以文帝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子材力之士驰射上林讲习战阵聚天下精兵军于广武 衞琯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乗 郅都传为中郎将常从入上林 平纪建始元年春正月罢上林诏狱秋罢上林宫馆希御幸者二十五所 百官表水衡都尉掌上林苑元鼎二年置属官有上林令丞尉又有甘泉上林长丞又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少府属官有上林中十池监【文帝问上林尉禽兽簿拜啬夫为上林令 龚遂水衡典上林禁苑共张宫馆 扬雄上林苑令箴日田或三驱不可过差 谷永为护苑使者】 后百官志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主苑中禽兽【在长安县西南一十里周二十四里 元和志云在县西北十四里周匝二百四十里】 后循吏传光武损上林池籞之官 冯异传建武三年异屯军上林苑中怀来百姓三嵗上林成都 马援传以三辅地旷土沃求屯田上林苑中许之明纪永平十五年冬车骑校猎上林苑注周礼校人
掌王田猎之马故曰校猎以木相贯穿为栏校以遮禽兽 章纪建初元年七月辛亥诏曰上林池籞田赋与贫民注籞禁苑也 杨赐传先帝之制左开鸿池右作上林注鸿池在洛阳东上林在西 李尤有上林苑铭【见文选注】 东京赋大阅西园注上林苑 説文镐武王所都在长安西上林苑中
汉甘泉苑【又见宫类】
黄图甘泉苑武帝置縁山谷行至云阳三百八十一里入扶风凡周四百五十里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苑中有仙人石关封峦鳷鹊观 洞冥记昭祥苑在甘泉宫西周十里万国献异物皆集此中 汉书注晋灼曰黄图波浪二水名也在甘泉苑中
汉长门园
东方朔传窦太主献长门园更名长门宫注如淳曰园在长门长门在长安城东南可为宿馆故献之
汉淇园
沟洫志元封二年上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下淇园之竹以为犍注晋灼曰淇园卫之苑也瓠子歌隤林竹兮犍石菑 章纪建初七年幸偃师至河内遂幸淇园 冦恂传光武拜为河内太守恂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
汉博望苑
戾太子传太子冠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成纪建始二年秋罢太子博望苑以赐宗室朝请者黄图长安城南杜门外五里有遗址 元和志博望苑在长安县北五里【或曰苑在长安城外漕渠之地 水经注昆明故渠之北】
汉乐游苑
宣纪神爵三年春起乐游苑注师古曰三辅黄图在杜陵西北又关中记云宣帝立庙于曲池之北号乐游【在秦为宜春苑 黄图曲池汉武所造周回五里】案其处则今之所呼乐游庙者是也其余基尚可识焉盖本为苑后因立庙 西京杂记乐游苑内生玫瑰木木下多苜蓿名怀光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肃肃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曰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 两京新记宣帝乐游庙亦名乐游苑亦名乐游原基地最高四望寛敞文选顔延之防曲水诗注水经注曰旧乐游苑宋元嘉十一年以其地为曲水 范乐游应诏诗注丹阳图经曰乐游苑官城北三里晋时药园 梁亦有乐游苑天监元年八月癸卯鸾鸟见乐游苑大同四年九月阅武于乐游苑【丘迟侍宴乐游苑】 唐宗乐游园宴诗云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余
汉宜春下苑 水衡禁囿 严籞
元纪初元二年三月诏罢水衡禁囿【表水衡有禁囿令丞两尉】宜春下苑【必别有上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扬雄曰颇割其三垂以赡贫民即指此也】注师古曰宜春下苑即今京城东南隅曲江地是晋灼曰严籞射苑也【宣纪池籞注苏林曰折竹以绳緜连禁御使人不得徃来律名为籞应劭曰禁苑也臣瓒曰籞以养鸟 许慎曰严弋射者所蔽也】 贡禹传元帝即位奏言独舍长安城南苑池以为田猎之囿自城西南至山西至鄠皆复其田以与贫民天子纳其言廼下诏令省宜春下苑以与贫民 黄图宜春下苑在京城南隅 宜春之名汉史凡三出实为两地曰宜春苑者地属下杜宜春宫即苑中宫也皆秦剏曰宜
春观者则在鄠县汉武所造【东方朔武帝东游宜春上林赋曰】
【息宜春师古曰宫名在杜县东即唐曲江也】 贾山传至言曰陛下
【文帝】即位去诸苑以赋农夫 盐铁论大夫曰田
收之利池籞之假以赡诸用文学曰县官多张
苑囿公田池泽非先帝所开苑囿池籞可赋归之于民
汉御羞苑
百官表水衡都尉属官有上林御羞【两丞】九官令丞【又有禁圃令丞两尉】注如淳曰御羞宜春皆苑名也师古曰御宿今长安城南御宿川也羞宿声相近如淳曰御羞地名在蓝田其地肥沃出御物扬雄谓之御宿【扬雄传注师古曰御宿在樊川西】元后传夏游御宿鄠杜之间注师古曰御羞苑在长
安城南今之御宿川是也 三辅黄图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为离宫别馆禁御不得人徃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
汉池苑
诗正义泽兰广而长节节中赤髙四五尺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陆玑疏云】 礼迹人注田之地若今苑也髙纪二年十一月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注见前】霍光传云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 曹参传相舍后园近吏舍
汉芳林苑
文选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薛综注洛阳图经曰濯龙池名芳林苑名
汉濯龙园【又见宫类】 西园 南园
马后纪显宗毎幸濯龙并召诸才人请呼皇后帝笑曰自家不好乐虽来无欢以游娱之事希从焉后蚕于濯龙中 桓帝好神仙延熹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 百官志濯龙监一人本注曰濯龙亦园名近北宫南园丞一人本注曰南园在雒水南 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薛综曰洛阳图经曰濯龙池名故歌曰濯龙望如海河汉渡似雷】嵗惟仲冬大阅西园【西园上林苑】 续汉书濯龙园在洛阳西北角
汉广成苑 上林广成囿
后纪和帝永元五年二月戊戌诏自京师离宫果园上林广成圃悉假贫民恣得采捕不收税 安帝永初元年二月丙午以广成游猎地及郡国公田假与贫民三年四月己巳诏上林广成苑可垦辟者赋与贫民 顺帝永和四年十一月丙寅幸广成苑 桓帝延熹元年十月校猎广成遂幸上林苑六年十月丙辰校猎广成遂幸函谷关上林苑 灵帝光和五年十月校猎上林苑歴函谷关遂狩于广成苑十二月还幸太学 续志河南新城有广成聚有广成苑 列传钟离意显宗时为尚书仆射车驾数幸广成苑意当车谏以为从禽废政天子即时还宫 张禹延平元年上言广成上林空地宜假贫民从之 马融邓太后临朝寝搜狩之礼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注广成苑在今汝州梁县西】元年以来戒惧灾异躬自菲薄荒弃禁苑方涉冬节农事间隙宜幸广成览原隰观宿麦劝收藏因讲武校猎诗咏圃草乐奏驺虞大汉之初基也宅兹天邑总风雨之防交隂阳之和揆厥灵囿营于南郊周阹环渎右矕三涂左概嵩岳面据衡隂背箕王屋浸以波溠夤以荥洛至于阳月林衡戒田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巳为坚虞人植旍猎者効具车弊田罢旋入禁囿栖迟乎昭明之观休息乎髙光之榭以临乎宏池收功道德之林致获仁义之渊忽搜狩之礼阙槃虞之佃于今十二年方将采清原嘉岐阳北辕反斾至自新城背伊阙反洛京陈蕃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上疏谏曰人君有事苑囿唯仲秋西郊顺时讲武杀禽助祭 水经注汝水东与广成泽水合
汉西苑 显阳苑 鸿德苑
顺纪阳嘉元年起西苑修饰宫殿 桓纪延熹二年七月初造显阳苑置丞 郎顗传缮理西苑 东观记延熹元年三月己酉置鸿德苑令【秩六百石】 晋宫阁名洛阳有洪德苑灵昆苑平乐苑
汉罼圭灵昆【琨】苑
灵纪光和三年作罼圭灵昆苑注罼圭苑有二东罼圭苑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鱼梁台西罼圭苑周三千三百步并在洛阳宣平门外 杨赐为司徒帝欲造罼圭灵琨苑上疏谏曰今城外之苑已有五六宜推夏禹卑宫太宗露台之意 昭纪元凤三年春正月罢中牟苑赋贫民【在荥阳】
汉直里园
后百官志直里监一人四百石注直里园名在雒阳城西南角 三秦记有汉武帝果园
魏武苑
魏都赋苑以武陪以幽林缭垣开囿观宇相
临表清籞勒虞箴樵苏往而无忌即鹿纵而匪
禁注武苑在邺城西苑中有鱼梁钓台竹园蒲陶诸果
魏芳林园
魏书文帝黄初四年冬甘露降芳林园【臣松之按芳林园即华林园齐王芳即位改为华林】 魏畧明帝青龙三年于芳林园中起陂池楫櫂越歌又曰明帝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使公卿羣僚皆负土成山立松竹杂木善草于其上捕山禽杂兽置其中 高堂隆景初元年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隆上疏谏 汉刘寛灵帝初拜太中大夫侍讲华光殿注洛阳宫殿簿曰华光殿华林园内
魏铜爵园
魏都赋注文昌殿西有铜爵园园中有鱼池铜爵园西有三台中央铜爵台南金凤台北氷井台 初学记魏有桐园
吴桂林苑
吴都赋数军实乎桂林之苑注吴有桂林苑 南朝宫苑记桂林苑在落星山之阳南苑在台城南凤台山陶季直京都记建康县北吴朝为桂林苑
晋琼圃园
晋宫阁名洛阳宫有琼圃园灵芝园邺有鸣鹤蒲陶园
晋华林园
罗宪传侍宴华林园 左贵嫔传每游华林輙囘辇过之 应贞传武帝于华林园宴射贞赋诗 官志大鸿胪统华林园钩盾等令又有邺武苑丞 文选应吉甫华林园集诗注洛阳图经曰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干宝晋纪曰武帝泰始四年二月幸芳林园与羣臣宴赋诗【应吉甫诗最美 选注又云晋宫阙名曰华林园有万年木十四株 后汉刘寛注洛阳宫殿簿曰华光殿在华林园内】诗七月正义晋宫阁名云华林园中有车下李 潘尼有后园颂云讲论华林肄射后园 宋书祖
冲之直华林学省 齐书永明九年幸芳林
园褉宴敕王融为曲水诗序【南朝宫苑记芳林苑一名桃花】
【园本齐高帝旧宅在秦淮大路北王融曲水诗序乃睠芳林即此也】 初学记晋
有平乐鹿子桑梓诸苑并在洛阳【见晋宫名河南十二境】
【簿曰洛阳城西有桑梓苑】 通典北齐太子监国在西林园
冬防羣臣
晋春王园
文选陆士衡诗逍遥春王圃踯躅千亩田注晋宫阁名曰洛阳宫有春王园【又东京赋注宫阁记有春王圃】
梁建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