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残卷 - 第 294 页/共 331 页

为迎铸圣像词一道。伏以此者择福地,而范容、允成肖像,诏辅臣而迎奉,仰祝降祯,膺应顾以诞敖,锡福禧而绍至。明灵眷右,景物清和,跋履咸宜,荐承于昭鉴。至处报贶,愈励于精心。臣无任恳倒之至。谨词。为圣像在路词二道,伏以殊庭肇建。答眷佑之灵,真御仰摹;励钦崇之意,元辰忉吉。迎奉戒期,丕应延祥。感通实异,通当烦暑。常保清和,俾跋履之咸宜。糸医殳高明而锡佑,臣无任恳倒之至。谨词。三清伏以,诞膺眷裕,祗竭诚明。恭馆肇新,用昭价祉。容处写,获睹成功,揆吉日以在辰,奉真仪而戒路,伏兴单蒸靡。盛气序咸和,俾利涉之攸宜,彰炳灵之降鉴。臣无任恳倒之至。谨词。   玉皇像   【豫章续志】   郡之建德观有玉皇天尊金铜像。   【熊改斋漫钅录】   天圣中,为玉皇像,用金三千两。至和初,为真宗像,用金五千两。时又欲为温成像。壹谏上言,乃止。   【周紫芝额太仓梯米集】   奉安昊天玉皇上帝圣像疏。右伏以,天运翰旋之造,虽然契於至神,人怀寅畏之心,必仰瞻于邃宇。载岩像设,以萧群情。久绿蛇豕腥膻,稍污山龙纟希纟肃一新输奂,上格苍昊。是用蠲卜刚辰,道迎法驾,愿凭阴相度阴阳百六之灾。永锡康年,君王意万之寿。   【元刘将孙养吾集】   霖岩道院。《玉皇铜像记》古人出入起居,陟降先后,无一息不如见上帝者焉。小心母贰,斋戒沐浴,如暑其虫卷顾,如闻其言,谓如知其喜怒。岂惟志气清明者,与之为一。昭昭之多,非戴盆无不望天。天岂苍苍者耶?则有主之者矣。皇皇乎,国之必有君也;明明乎,家之必有长也。开地万物父母,此父母之父也。乾为天为君,此则君之君也,日月星斗之所以章也,云霞霜之所以神也,阴阳寒暑之所以时也,雷霆风雨之所以令也,元会运世之所以推也。凡仙佛神明之出于人者,皆其子也。其言语文字,而谓之道者,皆其秕也。而谫焉者自私以为玄,眩马者创奇以为博,不亦醯难之覆。而川灌之欣哉,乃世人之所为,事徼福于灵威,徙知祷奥而媚穴龟,效灵于机祥者,往往事诲而忘河,不知巍巍荡荡。邛首而在其上,在其左右,生生化化之所自出。其艹间艹间穰穰者,岂块土之赐,而肤寸之泽哉。吾为霖岩道院记玉皇铜像,嘉其知本,乐其能事帝,故沦天于元气之始,尊帝于开闳之先,而岂不敢以人间意者意之也。介庐陵太和间,匡山之下,霖岩道院者,至元癸巳,鲁氏所建也。霖岩云者,作霖父之所自号也。霖岩壮志,轩豁氵丽然。方内外远视高誉,於所居对万松岚,施田造屋。仙山幽雅,梅溪索环。茂林掩霭,中事天帝。旁为先祠其不它取名,而曰霖岩云者,所以志也。吾先君子,须溪先生书之与为不朽,今其中子以立,夫妇合冶氏,范铜为玉皇像。天师真君侍,不惟以承霖岩之志,辅之翼之。所以祈自今而始,绵绵延延者,於此乎在。而住持道十,明远大师罗以庄,指巳祈藏,铸马炉瓶,以奉玉帝。怂恿圆满,盛大之观。以庄具石请记,垂之永久。夫著不息者天也,不息则久,久则大。道院之始也,至今而盛,悬其所以盛,则子之能,子而居是间者之能其事也。因今之盛,而继之以不息,后之嗣罗者,皆能以罗之心为心,其久且大者,具与曾氏为无穷,则道院常如新也。人事不能以日新,而人心之新者,常与天而同流,则其事虽日又新焉可也。吾既以事之实者,明其所以事帝,又以事之可新者,望於方来观者,皆可以兴也。则斯言也,岂但记成观美巳哉。霖岩讳良孺,以立名闻礼,妇刘氏嘉则。延佑三年,七月三日癸犯吉,铸像是日记。   上帝像   【嘉禾志】   天庆观在郡西,喜禾百永诗注:七贤遗迹,一严陵阳火舀,二蹇子处水;三葛洪书额;四吴道子貌真;五张僧繇,以致殿宇无燕雀巢;六顾虎头神二,为巢贼窃去;七飞仙,失名氏遭兵火并无存者。外有唐开元钟,梁朝桧、   七宝上帝像。   【宁翟忠惠先生集】   焚献三境上帝圣像青词臣某言臣闻,昊天有目之所共睹,尚绝形容,上圣众妙之所完成,孰能体象,敢以凡情之见解,妄摹浩劫之高明,深虑愚冥。自贻诛谴,伏念臣叨蒙覆焘。祖诚薰修,每叹玄像之不傅,莫慰群伦之生敬,力求绘素,仰肖光仪。用志历年,仅成兹事。今者,甫尘册陛,获遂夙心。窃惟高上至极这尊,必示渊默无为之相,写三清垂拱,用仿威神,具万德之庄严,出临霄极,傥获上通帝所,克简圣秉,即乞颁降诸天?晋同供养,咸瞻表,永有依归。臣尚恐粉墨既焚,藏云阙,复命工师再刻,崇建琳宫。流傅飚炊之姿,安奉告成之宇。庶存下土,以广真游。臣誓面劫劫始终,归诚道荫,生身嗣续,祗命玄科。非敢萌纤毫福之心,直以尽顶踵报天之实臣无任。   天尊像   【南郡新书】   武德七年,遣刑部尚书沈叔安,携天尊像,赐高丽,仍令道士,往彼讲《道德经》。天宝五载,巴东石开,有天尊像。及幢盖。   【容斋随笔】   虞世南卒,太宗梦见之,有若平生,诏於其家,为设五百僧斋,并为造天尊像一躯。   【唐语林】   安国观,有琢玉为天尊老君之像。   【旧唐书】   《礼仪志》:开元二十年闰四月,玄宗梦京师城南山趾有天尊之像,求得之于执皿屋搂观之侧。   【太平唐记】   唐异僧惠宽,时年六岁,随父设黄录众礼石天尊像,宽不皆曰:礼则像倒,不媵致也。既礼天尊果倒,腰已折矣。   【古今事通】   元和初,有元彻、柳实、省父次合浦,风漂舟入海,抵孤岛,见天尊像,有金炉紫云涌出。中有五色大芙蓉,高百尺,有侍女自莲叶来炷香。二人告之,见南溟夫人,命侍女送归。   【王得臣尘史】   简寂观天尊铜像,制范精臻,然本乃佛像。唐会昌中废毁沲图,有异其像者,遂加冠于首,衣以羽衣,以为天尊。石夷吾诗曰:赤土坡头一寺基,天尊元是一牟尼。时难只得同香火,莫听闲人说是非。   【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纪》:闽主用陈守元言,作三清殿于禁中以黄金数千斤,铸宝皇大帝天尊、老君像。昼夜作乐,焚香祷祀求神册,政无大小,皆巫者林兴傅宝皇命,决之。   【文献通考】   穴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九月,临以军清江县,民李公迈至云腾庙前过,遇小童赠土块,还家剖之,得天尊人主像五躯。   【吕原明杂记】   主上诣寺观,至佛天尊像前,皆拜问诸耆旧,有自仁宗至今四世如此,其前不知也   【酉阳杂阻】   都官陈修古员外,言西川一县不记名,吏因换狱卒,木薪之天尊形像存焉。   【王融新志】   州南真仙岩,洞中高二十丈,仰视高远,青白杂错,真如云汉中。有白石高四五丈许,巍然一天尊像,道服冠髯,伟岸如真。   【孔克学诗集】   题开元铁天尊像在西域,昔唐玄宗夜梦巨人曰:吾欲出建道场。后荆州奏,地拥铁天尊像,诏因立开元观,近年不存。天上金伧出地来,陶熔别是一胚胎。中宵飞入明皇梦,玉字琳宫取次开。   玄元像   【通兖】   唐玄宗梦玄元皇帝告云: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当与汝兴庆宫相见。上遣使求得之于执皿屋。上张流切,下陟杰切楼观山间,近置兴庆宫,命画玄元真容,分置诸州开元观。   【唐阙史】   明皇朝,崇尚玄元圣祖之教,故以道誉人仕者,岁岁有之,诏天下州府,立紫极宫,度道流为三元朝醮之会。长安重清宫,琢玉石为玄元皇帝真像,雕镌之丽,不类人工,列太常乐悬,服天子兖冕。次又玉石雕成玄宗、萧宗二圣真容于殿之东室,次又琢左右丞相李林甫、陈希烈于东西序。   【类说】   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因号太白同,其精化为白石,有紫气覆之。玄宗立玄元庙,于长安梦神人曰:太白玉石可琢为像。止遣使掘获玉石琢,为玄元像,高二丈许又为二真人、二侍童。   【元一统志】   混天皇帝像在湖广归州、旧州治西五里天庆观。唐开元二十九年,牛客奏,置天宝元年,刘守滔刻之石唐元皇帝像及唐铜钟,重十斤。   【唐王右丞集】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秦后徒闻乐,吉王耻卜年。玉京移大像,金录会群仙。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斗回迎寿洒,山近起炉烟。原则奉无为化,齐心学自然。   老君像   【北史】   《李顺兴传》大统十三年,顺兴谓周文曰:可于沙苑北,作老君像,面北作笑状。文曰:何为?答曰:令笑破蠕蠕时。未解其意。及蠕蠕灭,周文忆语,遂作顺兴象於老君侧。   【台州府赤城志】   天庆观,唐开元天宝中,铸铜老子像。   【舆地纪胜】   老君像在遂宁县郭,铁像之下,后坛刻云:天宝五载,岁在景午造。   【唐林语】   北邙山,玄元观南,有老君庙,台殿高敞,下瞰伊洛。神仙塑像,皆开元中杨惠之所制,世称奇巧。   【元一统志】   梁山州。郡城之西三十里,永安市。周氏园中,有石老君像三尊,相传以为水漂至此。背有字曰:天汉二年刻。   【王泉子闻见钅录】   杜公宗为小儿子时,尝至昭应县。与群儿戏于野,忽有一道士,独呼宗,以于摩挲曰:郎君勤读书,勿与诸儿戏。指其观曰:吾居此。既去,宗即诣之,荒凉他无所有,犹其殿岿然存焉。内有老君像。初道士半面黑紫色,殆是详观其像,颇头向者所见之道士,乃半而为漏雨所淋也。   【茅山志】   一清殿后,沐发老君像甚古。   【长安忌】   华清宫。老君殿上有玉石为老君像。制作精绝。   【声画集】   《刘萃老题老子画像》:敝周文,老子谈大道。仁义己未流,礼法困行潦。虚无抱玄珠,清净为至宝。剖斗息群竟,死圣止大盗。谓可愚斯民,狂澜复倾倒。不知世大变,万伪火就燥。欲以区区言,反俗入义吴。浑渝五千言,道德何浩浩。汉尝求其说,施用未深造。衣食巳有滋,烦苛巳能扫。惜哉衰世士,学行失探讨。流而为刑名,惨极桔槁。但见多申韩,举皆罪黄老,圣人无常师,有善取舆皂。问礼固有然,谁谓孔徒小。遣貌知是非,君无谕丑好。   【雪宀心诗集】   《老子像》:亟谷关头紫气浓,独教关尹喜相逄。如何道德五千字,不载周家藏室中。   【胡禾氐紫山集】   《题老子出遵像》:哲人已欲居九夷,先生高驾还西之。二圣中原不留迹,却从图画悯当时。   【国朝宋濂文粹】   《跋老子像赞后》:右李公鳞画老子像,且述为赞,谓老子始因母李氏为之姓,此盖本于葛玄之论,然恐非也。窃按李延寿所自序,同时有李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而生子耳,字伯阳,即老子也。是则其线乃益寿氏,何谓李姓哉?延寿、史臣其所书,皆有据依,终当不诬耳。又按氏族诸书,李氏出高阳氏,高阳氏有才子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其后理征得罪於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真,逃于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生李。其姓李氏,变非自老子始也。至於《纯煌实录》所载,则认乾为处,而云老子之父姓韩,名处,字元卑。又讹婴为精,而去老子之母精敷,为益寿氏之媵人,此固诞谬不可征。而《道家入十一化书》所录则又谓李灵飞,得修生之道,其妻尹氏宝生老子。其讳则弘元曜灵,其字则光明也,尤与延寿之序不合,愈不足取信。嗟夫!老子一也,或以为老菜子,或以为太史儋,司迁尚不能为一定之说,况其饮者乎?读古书者,当思所以阙疑可也。   奉安圣像   【宋书要】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以福宁殿东,今上庭诞圣之地,作玉清和阳宫。凡为正殿三,扶殿六。前日玉虚,以奉三清玉皇、圣祖、北极天皇、元天大圣后、后土等九位。东挟曰三光,以奉十民曜,西挟曰宰御,以奉南北斗;中曰泰寿,以奉太一;东挟曰灵一,以奉天蓬。天蓬、翊圣、真武;西挟曰正一,以奉正一静应真君;后曰景命万年,以奉皇帝本命;东挟曰峻极,以奉五岳,西挟曰三洞琼文,以奉道藏。四年宫成,纟忽屋一百四十二区,诏以四月一日。奉安神像于逐殿,命太师蔡京,充礼,仪使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极戬,充都大主管官。其日设大词礼,料素馔。及道门威仪,赴大清楼权奉安处,陈教坊钧容乐。黄魔细仗于清阳门外候时告迁神像,升采殿,腰舁礼仪。使后从至玉虚殿下,跪奉,请降采殿,升玉虚殿,侧坐以俟。奉安时至前一日,皇帝齐于内殿,尚舍预设御幄於玉虚殿东,又设皇帝位于东陛上西向,设望燎位於殿之东南向。太常设燎柴於殿之东南,大晟陈登歌之乐于上前楹间。稍南北向。凤宫架於庭中,立舞表於疑阝缀之间,设奉瞥爵,受瞥爵,读祝官位于殿上东西相向。设协律郎位,一于殿上前楹间稍西,一于宫架西北,俱东向。大乐讼位于登歌乐虚北,大司乐正於宫架北,良醴令於酌尊所,俱北向。设陪位官位尽殿庭东西相向。设笾豆之位子爱神像前,左十有二笾,右十有二豆,俱为三行,爻且二在笾豆之间,二、簋二在笾豆外,又设尊缶垒位于逐神像前,又设内侍供奉皇帝舆洗盘位于皇帝位前,捧盘内侍在执内侍之西,皆北向,奉爵官。执巾内侍,在捧盘之北,皆南向。行礼前,行事官及陪位望参官各服其服光录乡入实,良爻且令人宝尊缶垒乐正帅工人二,舞以次入陪位官入就位,礼直官并行事官入,请殿庭北向再拜讫,各就行事位。礼仪使太常博士。立於御幄前,皇帝自内殿,服革袍,乘典入幄士,引礼仪使诸幄前,奏请皇帝行奉安之礼自是皇帝行礼,拜跑执圭、缙圭奠圭释圭受瞥奠洒,望燎礼毕,及进止前导,皆礼仪使赞相其仪,皇帝服兖冕以出,近侍从升,礼仪使前迟,殿中监跪进大圭少监副之。皇帝执大圭,宫架乐作,至东阶下,乐止,升东阶,登歌乐作,至位西向立。乐止,以俟时至,迁正位旋,礼仪使前奏,有司谨具请行事,宫架乐作六成止,皇帝再拜,在侠皆再拜,内侍奉盘,皇帝晋大圭盟悦,执大圭,登歌乐作。皇帝晋大圭,执元圭诸神像前,北向跪,奠元圭,于缫藉,执大圭,俯伏兴。晋大圭,三上香,有司进瞥,呈帝受瞥奠讫。执大圭,再拜乐止,诣次位上香,奠瞥,并如上仪。皇帝还位登歌乐作至位西向立,乐止。内侍奉盘,皇帝晋大圭舆悦,登歌乐作奉爵官进爵皇帝洗爵,拭爵,乐止。执大圭登歌乐作,奉爵官奉爵诣尊所,良酝令酌洒,皇帝诣神像前北向,晋大圭跪,奉爵官跪,以爵洒进,欢爵三奠洒。执大圭乐止,内侍奉祝版,读祝官东向跪读,皇帝再拜内侍奉祝版置於神像前诣诸闪位行礼,并如上仪,奉瞥爵,受瞥爵,读祝版官,并降西阶东向立,皇帝还位,登歌乐作,至位西向立,乐止,送神,宫架乐作一成止,皇帝将诣燎望位,登歌乐作,降自东阶乐止,宫架乐作,至位南向立乐止,皇帝还位,礼直官曰:可燎东西各以炬火燎丰。礼毕,皇帝还幄次,宫架乐作,释大圭,殿中监跪受以均匀有司,皇帝入幄次。乐止,皇帝服革华袍乘舆远内,如来仪。四年正月十九日,诏岁中及大礼,开建道场日数,并仍旧制天宁节。七昼夜老君生日,年交保夏大礼,前预告大礼毕,恭谢各三昼夜五月二十四日,诏今后遇旦,望冬年节。天宁节车驾并诸宫烧香。五年十二月四日,诏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诞日,於玉清和阳宫,设道士登歌乐,皇帝行酌献之礼。其日早,皇帝入玉清和阳宫,归小次,俟设馔等毕,读祝道士,诣殿庭北向,三礼升诣香案之右东向立自是前导及执事摄官,并奏请行礼等,并以道士充前导。   皇帝服鞭革华袍,升东阶,登歌乾安乐作,诣殿上西向褥位立定。乐止,降真诚安乐作。一成止,奏请皇帝再拜讫,乐作,皇帝舆巾兑,诣香案前褥位北向,三上香,执事者跪进瞥,皇帝跪受瞥,奠瞥,执事者受瞥,皇帝再拜旋,归褥位,乐止,少顷,真安乐作,皇帝舆巾兑爵旋,执事者受爵,赴著尊所,摄大官令宝爵,皇帝诣香案前褥位北向立,执事者以爵北跪进,皇帝跪受执爵,三献洒,执事者受爵,皇帝免伏典少立,摄太祝东向读祝文旋,置于案,皇帝再拜旋,远褥位西向立,送真欢案乐作。一成止,皇帝诣望燎位,乾案乐作,至南向褥位,乐止,执事者取祝文,瞥帛,俟火燎半,奏礼毕,皇帝还位,十八日,诏今扣降圣节,可依太上老君生日例排办行礼,仍今本宫一月前检举以闻。七年五月十六日,诏改玉清和阳宫,以玉清神霄宫为名。   【宋綦宗礼北海集】   温州景灵宫,奉安圣祖天尊大帝圣像。青词七月八日维绍典二年,威次壬子,七月朔日,嗣天子臣,伏为於温州景灵宫,奉安圣像,遣某官奏告,谨上启。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元天大圣后,伏以。降延恩之秘殿,当观飚游,敝万寿之殊庭,久严像设,属有风尘之警,乃迁山海之乡,馆御未宁。风兴是惧,姑从原朝,祗奉容。香火弗亲,敢怠寅恭之意。干戈庶定,更延祚嗣之祥。臣无任恳祷之至,谨词。徽州天庆观奉安圣像,奏告圣祖天尊大帝。维绍典四年,二月朔日,嗣皇帝,谨遣某官於徽州天庆观,以某月日奉安对像,奏告圣祖天尊大帝,伏以。授敕先皇,尝观飚游之降,朝真庶国,可忘馆御之修。乃春殊庭,载严宝像,将因良日,只奉容,尚克顾临,用先昭荐,臣无任恳祷之至。徽州天庆观,奉安圣祖天尊大帝圣像,二月二十六日维绍典四年四月朔日,嗣皇帝(臣谨差某官於徽州天庆观,奉安圣祖天尊大帝,伏以。仙源所自,皇祚有开。生而神灵,既禀在躬之盛德,施于孙子。用昭受命之珍符,示现之祥,延鸿可卜,属新像设,久奉真游。尚希日午飨之通,永格和平之应。   三清像   【黄氏日抄】   佛所谓法身者,本性也。报身者,德业也。肉身者,真身而宝有之人也。今分为三像,而骈列之,既失矣。道家复做其所为,尊老子为三清,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子之法身,上清太上道群,又非老子之报身,设有二像,又非典老子为一,而老子又自为太清上老君。况壮子明言老聃之死,则聃亦人鬼,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   【泾川志】   《宣阳观三清圣像记》:泾邑宣阳观。隆典中,道士徐致柔请旧额草创於南郭外,有石门乡,罗溪胡宽,施钱四十万造三清殿宇。淳熙四年,鸣工立柱架梁楹矣。一日为大风所仆,众谓基趾隘陋,不称建立。次年知县杨公栗合壮缘,迁于兹地殿宇比旧益壮壮。而圣像未设,胡君以马无仰众人,吾能就此,且心固愿为之。越明年,以钱百线婚成坛座,即命茅山守柔庵周守静,经立圣像,侍卫俱备。令三衢匠者列世明,彰施金采为像饰。工力精致,合度二费,为钱一百万。观门散募助费,十不及一。淳熙十年,六月庆成,胡群与妻殷氏,孙男升莘。及孙妇曾孙谊、永、谏、皆集。是尝藏成兹事者,邑人创见惊异。自他方来观者,咸称叹,以为名山福地所未有。胡君又欲重盖大殿,地加文秋瓦,柱加丹漆与像设,称先尝捐金六百千为三门,又拾田度道。其愿力洪大,轻财乐施,所以成立此观者,不一端。天报公以寿考,子孙庆衍,福录崇固,其始于今,敢刻石以记造像功。其他俟观,宇周备,求名士总其事而大书之。是年长至日,募缘开山知观道士,王若水谨记。从政郎、均州、州学教授汪熙书。   太乙像   【辽史太祖纪】   八年,是岁君基,太一像数见诏图其像。   【宋会要】   高宗绍兴十七年,十月十三日,礼部太常寺言准诏讨论太一典,故今所属踏逐吉地,行礼诏依令两浙转运司画图申尚书省,取肯初司天监楚芝兰言,按太一有五福君棋,大游、小游、天一、地一、四神、臣棋、民棋、真符凡十,太一凡行五宫四十五年一移。自雍熙年入黄室巽宫,在吴分苏州请其地,预筑宫祀之。   【章玉堂集】   西太一宫,开启告迁中太一宫,太一神像道场青词,伏以。肇新馆御,上摹天极之居。恭迓威神,来莅京师之野萧涓长至,申命元臣,奉象以告迁,会征休之降监豫陈醮席,庶达斋诚。中太一宫太一,并岁德神像,佛望造了华,就西太一宫,开启开光明道场青词。伏以造建殊庭,上拟太霄之秘,载图威像。仰模贞室之容,极工笔之精妍,增灵光明润。奚申昭告,异亮至诚。中太一宫,开启奉安太一神礼华,道场青词。伏以高真降格,甫临象日之几;恭馆靖严,夙驻拂云之驭。宁神兹始,凝佑无疆。奚循用于灵科,特肆陈於醮席。醮回慈鉴,俯亮斋诚。延工绪於明昌,置群元于仁寿。   【宋王圭华阳集】   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一神像。太一真庭结实坛,中涵元象本无言。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岁入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妖氛自逐灵旗卷,瑞谷常登御廪蕃。晓日破红浮斗,夕云凝紫护周垣。龙随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天马应歌来仗卫。狱只联职听朝昏。傅闻祠客新吟苦,玉案终承上帝恩。   茅山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