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肆考 - 第 359 页/共 632 页

莲花偈   即佛语也   禅枝   庾信安昌寺碑禅枝四静慧室三明杜子美游脩觉寺诗禅枝宿众鸟   心树   佛教若生心树愿结因芽   无量心   慈悲喜舍是四无量心授与饶益是慈相除去衰损是悲相庆慰得舍是喜相忌壊平等是舍相   不住法   金刚经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光明照见种种色色又有所谓不住色而行布施谓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也如是布施是不住于相其福徳不可思量又有不住天谓天运无常以成四时也   梵呗   梵语呗者华言止断外事葢讃咏之声也清而不浊雄而不猛流而不越凝而不滞远听则汪洋峻雅近听则从容和肃昔曹子建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音清响哀惋独听良乆乃摹其节冩为梵呗此梵呗所自始也一説梵呗是赵石勒时事   法供   佛诸供养中唯法供养最重   遥源濬波   文选关幽键感而遂通喻法藏也遥源濬波酌而不竭喻法海也   妙台慧殿   艺文上微妙之台升智慧之殿言佛道之至妙也又法华经佛以慈悲为室以通慧为门   忍草灵花   唐诗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心香意叶   佛言牕舒意叶室度心香又曰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爱河欲网   佛言善度爱河能褰欲网   觉路迷川   佛经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故李白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庄严相   言佛像之光彩也   方便门   方便门佛教也艺文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无生篇   无生篇释典也文选畅以无生之篇   无生观   无生观佛境也又曰无生乡唐诗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戒定慧   白居易文法要有三曰戒定慧戒生定定生慧慧生八万四千法门是三者迭相为用若次第言之则定为慧因戒为定根根植则苗茂因为果树树培则果满无因求满犹梦果也无根求茂犹揠苗也   律法禅   白居易问惟寛禅师曰既为禅师法何以説法师曰无上菩提被于身为律説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譬如江湖淮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则无二   白法言   白法言皆禅学也唐诗白法调狂象言问老龙   雕谈妙辩   雕谈妙辩皆佛论也唐诗雕谈筌奥防妙辩津   香积饭   维摩居士遣八菩萨往众香国礼佛言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以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鉢盛饭与之   伊蒲馔   东汉楚王英诣阙以缣赎罪诏报曰王好黄老之言尚浮屠之教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馔注云伊蒲塞即优蒲塞也或云伊伊兰花蒲即菖蒲花西域以之供佛故曰伊蒲馔   慧劒   维摩经以智慧劒破烦恼贼   戒珠   法华经精进脩静戒犹如防明珠   见性   要览禅者定慧之通称明心达理之趋也达磨观此上机縁繁紊乃曰不立文字者恐其执文滞相也直指人心乃见性成佛者明其顿了无生也   忘心   黄蘖示要论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一念计生即落诸魔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凡人皆逐境生心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则境空境空则妄灭若见善相诸佛来迎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畏心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   七灯   艺文轮断七灯晖灯佛灯也   三车   灯录佛有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法达问六祖曰经説三车大牛车与白牛车如何区别祖曰汝自迷背不如坐郤白牛车更于门外覔三车法华经大白牛肥壮多力以驾寳车葢喻大乘法也古诗有时与我论三车杜诗白牛车逺近古禅师语录设有人道得言语尖新中防趣都总不知必无实行只谓之鹦鹉车可也   七能   灯录嵩神谓元珪禅师曰我神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悚然曰可得闻乎师曰汝能捩上帝东天行而西天曜乎曰不能曰汝能夺地只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曰是谓五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成空业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佛能知羣有性而穷亿刼事而不能化导无縁是谓三不能也空业亦不牢久无縁亦谓无期众生界本无增减   八解   八解沙门浴池名佛言英妙八解心高超七花意又云七花屏尘想八解濯芳襟   三涂六道   三涂一曰色欲门上尸道天涂界二曰忧欲门中尸道地涂界三曰贪欲门下尸道人涂界六道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也唐傅奕曰伪啓三涂谬张六道三涂亦曰三恶   三明六入   文选气茂三明情超六入三明谓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六入谓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又有六度谓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布施以广义持戒以守信忍辱以为谦精进以思敬禅定以守静智慧以通理是谓六波罗宻   五分法身   王介甫金陵语录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隂故戒超色隂定超受隂慧超想隂解脱超行隂解脱知见超识隂   三法门   古禅师语录体中句中中此三法门是佛祖正见学人但入得一已具正见若不达此三别有解悟皆是邪见体中即函葢乾坤句句中即随波逐浪句中即截断众流句   第一机   云门问卧童长连牀上学得是第几机曰第二机云门曰作麽生是第一机童曰峭草鞋   不二门   文殊谓维摩诘曰何等是不二法门摩诘黙然文殊曰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言语是真入不二法门也又佛教有方便门艺文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超九刼   初学记始出四门终超九刼四门谓在家男女恶门大惭愧门努力门回向门   消三幡   文选消一无于三幡言三幡虽殊消令为一同归于无也三幡色一也色空二也观三也   三縁   古禅师语录第一为了自己轮回生死二为绍隆三寳三为六道四生皆令解脱   四谛   龙舒心经四谛谓苦集灭道是也苦谓一切生老病死之类集谓一切聚集骨肉之类灭谓壊灭道谓脩行之类谛者以理审谛非徒説也经又云见苦断集因灭脩道   三藐   佛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阿此云无梵语耨多罗此云上梵语三此云正梵语藐此云等梵语菩萨此云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乃无上正等正觉谓无上真性也   四智   灯録四智者谓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所作智六祖谓智通曰若悟三身即名四智三身者清浄法身汝之性也圎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三业   顔鲁公文如来以身意口三业难调伏也浄尸罗以息其内以行住坐卧四威仪摄善心也明布萨以照其外故曰波罗提木义是汝之师   四恩   大乘本生经恩有四种一父母二师长三国主四施主   三天   佛家有三天谓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也唐诗三天接画梁又佛书有诸天皆言胜乐之事杜诗诸天合在藤萝外   八风   寳积经及大毗婆娑论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为八风要览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见前排拨名毁不见前讃美为誉见前讃美为称见前排拨名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为乐寒山子诗八风吹不动黄山谷诗八风吹得行   七圣财   报恩经人生世间祸福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火能烧一世恶口能烧无数世猛火烧世间财恶口烧七圣财故口舌皆凿身之斧也七圣财谓一信二精进三戒四惭愧五闻舍六忍辱七定慧七者能资用成佛故名财   三世火   僧灵一诗灯三世火树老五株松三世谓去来今也三世火谓灯火常明也   三昧   佛法妙处恒在三昧三昧谓调直定也佛言杂记道家云贞一儒者云致一释氏云三昧其义通也言一即有二遂至于三言三即昧在其间反覆存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