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274 页/共 737 页
《新序》曰:崔杼杀庄公。申蒯渔於海,将入死之。门者以告,崔杼令勿内。蒯曰:“汝疑我乎?”乃断其左臂以与门者以示。杼陈八列,令其入,蒯拔剑呼天而斗,杀七列,不及崔杼一列而死。
《白虎通》曰:汤臂二肘,是谓抑翼。攘去不义,万民蕃息。
《琐语》曰:晋师旷昼侍平公,鼓瑟,辍而笑曰:“齐君与嬖人戏,坠床伤臂。”公书记之,使问齐侯,果如其言。
《山海经》曰:长臂国人,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
又曰:奇肱之国,其人惟有一臂。
刘欣期《交州记》曰:儋耳之东,人臂一骨。
《外国事》曰:大拳国人,猿臂长胁。
《西京杂记》曰:宣帝被收,系郡邸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绥宛转,绳系宝镜一枚。
《幽明录》曰:有人相羊叔子父墓有帝王之气,叔子於是乃自掘断墓。後相者又云:“此墓由当出折臂三公。”叔子工骑乘,及为襄阳县督,盘马落地,遂折臂。
《论衡》曰:书傅称曾子孝,与母同气。曾子出薪於野,客至而欲去,曾子母以右手扼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此虚也。臂痛,曾子臂亦痛;母死,曾子亦死乎?
《俗说》曰:释道安生,便左臂上一肉,广一寸许,着臂如钏,将可上下,时人谓之印手菩萨。
《楚辞》曰:九折臂而成医。
腕
《释名》曰:腕者,言宛屈也。
《左传□定下》曰:晋师将盟卫侯于专阝泽。(专阝,音专。)赵简子曰:“群臣谁敢盟卫君者?”涉佗、成何曰:“我能盟之。”将歃,涉佗扌卫侯之手,及腕,卫侯怒。
腋
《释名》曰:腋,绎也,言可张翕寻绎也。
《说文》曰:胳,略下也。去,腋下也。(胳,音各。去,香劫反,又去鱼二切。)
《汉书□五行志》曰: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狗,戟高后腋,忽不见。卜之,赵王如意为崇。遂病腋下而崩。
《东观汉记》曰:江革为五官中郎将,将朝会,诏使虎贲迎送扶腋,宠遇甚厚。
孔融上书曰:先帝褒厚老臣,惧其殒越,是故扶接,助其气力,三公刺腋。近为忧之,非警戒也,云备大臣,非其类也。
《神仙传》曰:老子母感大流星而娠,怀之七十岁乃生,剖母左腋而出。
肘
《释名》曰:肘,注也,可隐注也。
《传》曰:师阵於鞍,郄克伤於矢,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又曰:栾盈之乱,范鞅遇栾乐,曰:“乐免之,死将讼汝於天。”乐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或以戟钩之,断肘而死。
《春秋後语》曰:知伯率韩、魏之兵以伐赵襄子於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没者三板。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参乘。知伯曰:“吾不知水之可以亡人国,乃今知之。然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桓子之足,接於车上。而知伯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
谢承《後汉书》曰:羊续为南阳太守,志在矫俗,裳不下膝,弹琴出肘。
段龟龙《凉州记》曰:吕光左肘生肉印。及征西域,印内隐起文字曰“巨霸”也。
《庄子》曰:子贡往见原宪,宪杖策而应,正衿肘见。
又曰:支离叔与滑介叔观於冥伯之丘,昆仑之墟,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於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化及我,何恶哉?”
《吕氏春秋》曰:密子贱治单父,恐鲁君听谗,令己不得行术。将行,请迎史二人俱至单父,使其书。将书,密子掣其肘,书不善则怒。史患之,请归,报鲁君。鲁君太息曰:“密子以此谏寡人。自今以去,单父非寡人有。”
卷三百七十 人事部十一
手
《释名》曰:手,须也,事业之所须也。
《毛诗□硕人》曰:手如柔荑。(如荑之新生也。)
又《魏风□葛屦》曰: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又《卫风》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又《邶□柏舟□北风》曰:北风其凉,雨雪其。(普康切。)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
又《缁衣□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
《礼□曲礼》曰: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捧长者之手。
又《檀弓上》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於门。
又《檀弓下》曰:原壤之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歌曰:“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又《玉藻》曰:手容恭。(高且正也。)
又《表记》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烈,业也,言后稷造稼穑,天下世以为业,岂一手一足,喻用之者多无数也。)
《左传》曰: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人夫人”,故仲子归於我。
又《闵公》曰:成季之生也。有文在其手曰“友”。
又《宣上》曰:晋灵公不君,宰夫而熊蹯不熟,杀之,诸畚(音本。)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又曰:楚侵郑,穿封戍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上下手以遵囚意。)
又曰:邑姜方娠太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
又曰:齐鲁战于炊鼻。冉竖,(季氏臣也。)射陈武子,中手,失弓而脉拢(武子骂也。)以告平子,曰:“有君子白,须眉,甚口。(甚口,多口。)”平子曰:“必子强也。”(子强,武子。)
又曰:昔叔向郑,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於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而闻之,曰:“必明也。”下,执其手以上。
又曰:卫侯为灵台於籍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袜而登席。(右者见君解袜。)公怒。辞曰:“臣有病,异於人。(足存创疾。)若见之,君将欧。(欧,呕吐也,许角切。)”公愈怒。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其足。”
《论语摘辅象》曰:仲弓钩文在手,是谓知始。宰我手握户,是谓守道。子游手握文雅,是谓敏士。公冶长手握辅,是谓习道。子贡手握五,是谓受相公。伯周手握直期,是谓疾恶。
《孝经援神契》曰:舜手握褒。宋均注曰:“手中有褒字也。喻从劳苦起,受褒饬致天祚。”
《汉书》曰:萧何闻韩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怒,如失左右手。
又曰:孝武帝钩弋赵婕妤,家在河间。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为拳夫人,生昭帝。
又曰:鲍永辟鲍恢为从事,京师语曰:“贵戚敛手避二鲍。”
《後汉书》曰:刘宽欲朝,婢翻羹污朝衣,手收之。宽曰:“徐徐,羹烂汝手?”
又曰:郭玉者,广汉人也。学方诊之伎,和帝奇异之,乃试令嬖人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其中,使玉各诊一手。玉言:“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称善。
《东观汉记》曰:公孙述自言手文有奇瑞,数移书中国。上赐述书曰:“瑞应手掌成文,亦非吾所知。”
张《汉记》曰:董卓於众座中生斩人手足,百姓嗷嗷。
《魏略》曰:邓雄鸣诣太祖,太祖执其手曰:“孤方入关,梦得神人,即汝耶!”乃厚赐之。
王隐《晋书》曰:初,武帝未为太子,文帝问裴秀曰:“人有相不?”秀曰:“中抚军伸手过膝,非人臣之相也。”
又曰:愍怀太子名,字熙祖。惠帝晚成,世祖遣才人谢玖给惠帝,生愍怀,与诸王子共戏。惠帝来朝,谓:“诸王子也。”执其手,世祖曰:“是汝儿也。”乃缩手。
又曰:高平刘柔卧,鼠啮其左手中指,意甚恶之,以问淳于知,筮之曰:“鼠本欲杀君,而不能,当为使之反死。”乃以朱书其手,腕横文後三寸为“田”字,辟方一寸二分,使夜露手以卧。其明,有一大鼠伏死手前。
又曰:郭文,字文举,入馀杭山。苏峻未乱之前,诣临安山中。临安令万宠迎着县中养病,及峻党破馀杭山,临安如故,人始异之。自後不复语,但举手指麾,以宣其意。病甚,宠问:“先生可复得几日?”文三举其手,果以十五日终。
《晋中兴书》曰:范宣,陈留人也。年十岁能诵诗书。尝以刀伤手,捧手改容。人问:“痛耶?”答曰:“不足为痛,但受全之体而致毁伤,不可处耳。”家人以其年幼而异焉。
崔鸿《前赵录》曰:刘翌骁过人,能一手举殿柱跳过平阳门。
《三十六国春秋》曰:刘渊父豹,母呼延氏。渊生而左手有文曰“渊”,遂以命之。
又曰:彭神苻,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神苻”。
《梁书》曰:武帝手文曰“武”。
《三国典略》曰:梁刘之遴,字思贞,文范先生虬之子也。博综文史,尚书令沈休之深敬器之。右手偏直不得屈伸,每昼则以纸就笔。
《唐书》曰:承乾数引侯君集入内,问以自安之术。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遂赞成不轨,常举手谓承乾曰:“此好手,当为殿下用之。”
《老子》曰: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
《庄子》曰:曾子居卫,袍无表,手足胼胝。
《墨子》曰:今谓人曰:“与子冠履而断子手足,必不为,何则?”冠履不若手足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於身。
《孟子》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嫂溺则援之以手,权也。”(反于经而善者曰权。)
《韩子》曰:名实相须而成,形体相应而生,故一手独,虽疾无声。故曰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则不两成。
《吕氏春秋》曰:客有言伍员于王子光,恶其容貌,以告。伍员曰:“愿王子居重惟,见衣若手,请因说之。”王子光许之。子胥说之半,举惟,搏其手而与之坐。
《燕丹子》曰:太子与荆轲置酒,美人鼓琴。轲曰:“好手。”太子即断其手,以玉盘奉之。
又王曰:秦王断荆轲两手,轲踞而骂曰:“吾坐轻易,为竖子所欺。”
《太玄经》曰:九体一,为手足。
《山海经》曰:柔利国,为人一手。野人国,面目手足尽异。一臂国,为人一手。
《神仙传》曰:《金筒》、《玉札》、《内经》皆云:“太上老子足踏二五,手把十文。”
《郑玄别传》曰:玄惟有一子益恩。有遗腹子,玄以其手文似己,名曰“小同”。
《李别传》曰:公长七尺八寸,多须髯,手握三公之字。
《幽明录》曰:石勒问佛图澄:“刘曜可擒,兆可见不?”澄令童子齐七日,取麻油掌中研之,燎旃檀而咒。有顷,举手向童子,掌内粲然有异。澄问:“有所见不?”曰:“惟见一军人,长大白,以朱丝缚其肘。”澄曰:“此即曜也。”其年果生擒曜。
《异苑》曰:陶侃左手有文,直达中指,至上横节便绝。占者以为:“此文若过,位在无极。侃针挑令彻,血流弹壁,乃作“公”字;又取纸裹,“公”迹愈明。
《搜神记》曰:周畅少孝,独与母居,每出入,母欲呼之,常自啮其手,畅即应手痛而至。治中从事未之信,候畅时在田,母啮手,而畅即归。
班固《幽通赋》注曰:齐桓公倚柱叹曰:“天下奇珍易得,但未得食人肉耳。”易牙归,断其儿手以啖於君也。
掌
《释名》曰:掌,言可以排掌也。
《春秋玄命苞》曰:掌圆法天以运动。
《孝经钩命决》曰:仲尼虎掌,是谓威射。
《论语摘辅象》曰:澹台灭明歧掌,是谓正直。
《战国策》曰:苏秦说李兑,明日复见,抵掌而说。兑送秦以明月之珠、和氏之璧。
《九州春秋》曰:公孙瓒为袁绍所围,曰:“天下兵起,我谓可唾掌而决。今视之,兵革方始,不如休兵积。”
《魏志》曰:上攻吕布於濮阳,焚其东门。布骑犯青州,青州兵奔,阵乱,趋门,门已烧。上乘马突火出,堕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上马,乃出。
《魏略》曰:京兆鲍出有文才,值世饥饿,出求食饮啖人,贼以绳贯其母手掌,驱去走追击贼,得其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