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696 页/共 736 页

波斯国其先有波斯匿王者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因为国号。 大食国大波斯之别种也。隋大业中有波斯胡人牧於俱纷摩地那之山忽有狮子从地踊出人语谓胡人曰: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至穴中有刀及槊甚多石上有文教其反叛,於是纠合亡命渡恒曷水劫夺商旅其众渐盛遂割据波斯西境自立为王波斯拂各遣兵讨之反为所败其王姓大食名啖密莫未腻至唐高宗时来朝贡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王矣。 蒲类本大国也。前西域属匈奴而其王得罪单于单于怒徙蒲类人六千馀口内之匈奴右部阿恶地因号曰:阿恶国南去车师後部马行九十馀日人口贫羸逃亡山谷间故留为国。 湟中月氐胡其先大月氐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月氐王为匈奴冒顿所杀馀种分散西逾葱岭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 康国者康居之後也。迁徙无常不恒故地然自汉以来相承不绝其王本姓温月氐人也。旧居祈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支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也。钅发汗国都葱岭之西五百馀里古渠搜国也。王姓昭武字阿利浃。 安国汉时安息国也。王姓昭武氏与康国同族。 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而。 漕国在葱岭之北汉时宾国也。其王姓昭武字顺达康国王之宗族。 乌那曷国都乌浒水西旧安息之地也。王姓昭武亦康国种类。 穆国都乌浒河之西亦安息之故地与乌那曷为邻其王姓昭武亦康国之种类也。 史国都独莫水南十里旧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支庶俗同康国。 米国都那密水西旧康居之地也。无王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三危山在今沙州敦煌县东南)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秦厉公时有无弋爰剑者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不知爰剑何戎之别也。後得亡归而秦人追之急藏於岩穴中得免羌人云:爰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与劓女遇於野遂成夫妇女耻其状被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为豪河湟间少五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羌人谓奴为弋以爰剑常为奴隶故因名之其後世世为豪至爰剑曾孙忍之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貊戎(貊音丸)忍季父邛畏秦之威将其众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禹贡所谓析支也。)曲西数千里与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後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牛种越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及忍子研立时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研至豪健故羌中号其为後研种及秦始皇务并六国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从爰剑种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後以研为种号十三世至烧当复豪健其子孙更以烧当为种号西羌自爰剑後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及在蜀汉徼北前史不载口数惟参狼在武都胜兵数千人其五十二种衰少不能自立分散为附落或绝灭无後或引而远去其八十九种惟研种最强胜兵十馀万其馀大者万馀人小者数千人更相钞盗盛衰无常顺帝时胜兵合可二十万人发羌唐旄等绝远未尝往来牛白马羌在蜀汉其种别名号皆不可纪知也。(一云:白兰白狗皆西羌别种也。)。 黄牛羌南与白马邻各有种类孕身六月而生。 党项羌者三苗之裔也。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猴种。又云:西羌之别种魏晋後西羌微弱其後连吐谷浑有大部落众皆强盛其族有招ビ等唐时有六府部落曰:野利越诗野利龙儿野利厥律儿黄野海梅野萃等居庆州者号为东山部落居夏州者号平夏部落宕昌国在河南国之东南益州之西北陇西之西羌种也。其先盖三苗之裔。 高昌国阚氏为主其後为河西王沮渠茂处弟无讳袭破之其王阚爽奔于芮芮无讳据之称王一世而灭国人。又推麴氏为王名。 嘉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後汉永建元年八滑从班勇击北虏有功勇上八滑为後部亲汉侯。 白题国王姓支名史稽毅其先盖匈奴之别也。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在福禄或在陇左右其种非一称瓠之後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称蚺氐此盖虫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其自相号曰:盖雅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汉建安中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万千各有部落万馀至十六年从马超为乱超破之後阿贵为夏侯渊所攻灭万千西南入蜀其部落不能去皆降国家分徙其前後两端者置扶风美阳今之安夷抚夷二部护军所典是也。其太守善分留天水安南界今之广平魏郡所守是也。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离胡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此盖昔所谓西戎在於わ冀犭原道者也。今虽都统於郡国然故自有王侯在其墟落间。又故武都地阴平街左右亦有一万馀落。 赀虏本匈奴也。匈奴名奴婢为赀始建武时匈奴衰分去其奴婢亡匿在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西畜牧逐水草抄盗凉州部落稍多有数万不与东部鲜卑同也。其种非一有大胡有丁令或颇有羌杂处由本无奴婢故也。 略阳清水氐杨氏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汉献帝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子驹勇健多计略始徙仇池。 武兴国本仇池宋文帝时杨难当自立为秦王帝遣裴方明讨之难当奔魏其兄子文德聚众茄卢宋因授以爵位魏。又攻之文德奔汉中从弟僧嗣。又自立复盛茄卢卒文德弟文洪为白水太守屯武兴宋世以为武都王武兴之国自此始矣。 邓至羌者羌之种也。有像舒治者世为白水酋帅乃自称王焉。 契力何之先铁勒别部之酋长也。父葛隋大业中继为特勒以地逼吐谷浑所居隘狭。又多瘴疠遂入龟兹居於热海之上。 河南王者其先出自鲜卑慕容氏初慕容雒干干有二子庶长曰:吐谷浑嫡曰:雒干卒嗣位吐谷浑避之西徙上陇度抱罕出凉州西南至赤水而居之地在河南故以为号其後吐谷浑孙叶延颇识书记自谓曾祖奕雒干始封昌黎公盖公孙之子也。礼以王父字为氏因姓吐谷浑亦为国号至其末孙阿豺始通江左宋元嘉末阿豺弟子慕延。又自号河南王吐蕃在吐谷浑之西本西羌别种南凉秃利鹿孤之後以秃为国音讹。故曰:吐蕃利鹿孤初有子曰:樊尼奔沮渠蒙逊署临松郡丞蒙逊灭建国西土改姓勃野。 厌哒国大月氐之种类也。亦高车之别种。 悦般国在乌孙西北去代一万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单于之部落也。 焉耆国其王姓龙名鸠尸卑那即前凉张轨所讨龙熙之嗣。 北狄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匈奴始祖名殷时始奔北边)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薰鬻(皆匈奴别号猃音险鬻音弋六切)居於北边其後周文王伐畎夷(畎音土犬切。又曰:昆或作混绲二字并工本切混绲畎声相近耳。《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二牝牡是为畎戎)穆王伐畎戎宣王伐猃狁秦襄公齐桓公伐山戎至於晋文公攘戎翟居於西河┯雒之间(┯音へ水名水声之和因名也。出上郡即今银州银水是也。雒水亦谓之漆沮也。)号曰:赤翟白翟(春秋所书晋师灭赤狄潞氏缺获白翟子者)而秦穆公得繇余西戎八国服於秦故陇以西有绵诸畎戎狄犭原之戎(皆在天水界即绵诸道及犭原道是也。犭原音垣)在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此漆水在新平荔音隶氐音支朐音许于切)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乌桓之先也。後为鲜卑)各分散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赵襄子逾句注而破之并代以临胡貉(貉音莫泊切)秦始皇时匈奴单于曰:头曼(音莫安切)姓挛氏(挛音力全切音丁奚切)其大臣皆世官呼衍氏兰氏(呼衍即今鲜卑姓呼者是也。兰今亦有之)其後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西晋时北狄以部落为类其入居塞者有屠各种鲜支种寇头种乌谭种赤勒种杆蛭种黑狼种赤沙种郁な种萎莎种秃童种勃羌种羌渠种贺赖种锺种大楼种雍屈种真树种力羯种凡十九种皆有部落相杂错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统领诸种南匈奴醢落尸逐单于北者(醢音火兮切北单于名也。)呼韩邪单于之孙乌珠留。若单于之子也。自呼韩邪後诸子以次立至比季父单于舆时以北为右日逐王部领南边及乌桓(音於六切音几言切)後汉建武二十四年冬自立为呼韩邪单于是年十二月癸丑匈奴始分为南北单于。 乌桓者本东胡也。(桓亦作丸)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馀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 鲜卑亦东胡之馀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汉初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後汉建武二十三年始通译使桓帝时鲜卑檀石槐者其父投鹿侯初从匈奴军三年其妻在家生子投鹿侯归怪欲杀之妻言常昼行闻震雷仰天视而雹入其口因吞之遂任身十月而产此子必有奇异。且宜长视投鹿侯不听遂弃之妻私语家令收养焉名檀石槐其後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馀里。 蠕蠕盖匈奴之别种也。(南史谓之芮芮)姓郁久闾氏後魏神元之末掠骑有得一奴始齐眉忘本姓名其主字曰:木骨闾(言首秃也。)木骨闾与郁久闾声相近故後子孙因以为氏木骨闾既壮免奴为骑卒穆帝时坐後期当斩(臣钦。若等曰:神元穆帝皆後魏追封年号)亡匿广漠谷间收合逋逃得百馀人依纯突邻部木骨闾死子车鹿会雄健始有部众自号为柔然後太武以其无知状类於虫故改其号为蠕蠕。 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後魏太武灭。且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世居金山工於铁作金山状如兜鍪俗呼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或云:其先国於西海之上为邻国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於大泽中有一牝狼每衔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後遂与狼交狼有孕焉彼邻国者复令人杀此儿而狼在其侧使者将杀之其狼。若为神所凭然至于海东止於山上其山在高昌西北下有洞穴狼入其中遇得平壤茂草地方二百馀里其後狼生十男其一姓阿史那氏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又云:突厥之先出於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谤步等性亦愚痴国遂被灭泥师都既别感异气能徵召风雨娶二妻云:夏神冬神之女一孕而生四男其一变为白鸿其一国於阿辅水之间号为契骨其一国於处析水其一居跋斯处析施山即其大儿也。山上仍有阿谤步种类并多寒露大儿为出火温养之咸得全济遂共奉大儿为主号为突厥即讷都六设也。都六有十妻所生子皆以其母族为姓阿史那是其小妻之子也。都六死十母子内欲择立一人乃相率於大树下共为约曰:向树跳跃能最高者推立阿史那子年幼而跳最高诸子遂奉以为主号阿贤设此说虽殊然皆狼种也。其後曰:土门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 西突厥者突厥木杵可汗之子大逻便沙钵也。与沙钵略有巢(古隙字)因分为二其国则乌孙之故地也。其人杂有都陆及弩失毕歌罗禄处月处密伊吾等诸种。 沙ヌ突厥本西突厥之别种也。唐则天万岁通天中有黑离军讨击使沙ヌ金山为金满州都督其後。又有沙ヌ骨咄支沙ヌ尽忠等十馀人皆官至将军仍兼金满州都督元和三年回鹘破凉州吐蕃意沙ヌ致之欲西徙以散弱其类沙ヌ遂举帐东来转战三千馀里本出甘州有九千馀人五月到灵州者小才二千馀人橐千馀头马六七百匹馀皆战死馁死及散失范希朝时为灵武节度为市牛羊孳息群牧凤翔兴元太原等数道後得迸落之馀归之灵州四年八月范希朝移镇太原诏沙ヌ举军随之希朝奏选一千二百人为军其馀种落本欲置之大同川其川接生奚路虑河冰合其众西走遂居之於襄州谷中。 退浑者本吐谷浑之族音讹曰:退浑唐至德後吐蕃︹盛乃徙居阴山赫连铎则退浑之酋帅咸通中以从康承训破庞勋有功补阴山都督都。 波国铁勒之别种也。 匈奴之别种也。 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或云:山戎赤狄之後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 高车盖古赤狄之别种也。或云:其先匈奴之人也。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斛批氏护氏异奇斤氏。又曰:高车之族有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吐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伏氏六曰达薄于氏七曰阿仑氏八曰莫允氏九曰俟分氏十曰副伏罗氏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升沛氏。 破六韩匈奴单于之裔也。右金蠡王潘六奚没於魏其子孙遂以潘六奚为氏後人讹误以为破六韩世领部落。 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绝独雒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扌友也。古覆罗并号俟斤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诸姓胜兵二万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弊薄落职乙苏婆那曷鸟灌纥骨也。於尼灌等胜兵可二万金山西南有薛延ヌ勒儿十达契等一万馀兵康国北傍阿得水则有诃易{山截}拨比干具海曷比悉何嗟苏也。未渴达等有三万许兵傍嶷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索咽篾促薛忽等诸姓八千馀拂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九离伏温昏等二万人北海南则都波等虽姓氏各别总谓铁勒并无君长属东西两突厥。 薛延ヌ者铁勒之别部也。本姓薛氏其先击灭延ヌ而有其众因号为薛延氏。又云:与薛部杂居因号薛延ヌ可汗姓壹利咄氏代为强族初茹茹之灭也。并属於突厥至隋开皇中启民灭都滥铁勒亡败依于西藩至曷婆那可汗徵税无度铁勒咸怨遂以延ヌ之祖乙失以为野可汗居燕末山及射匮之立也。又臣於突厥乃去可汗之号而部落中分在郁督军山者东属於姑毕在贪汗山者西属於叶护国乱乙失钵之孙曰:夷男率其部落七万馀家东归於颉利回纥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後魏时号为铁勒部落後谓之特勒特勒始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古覆罗并号俟斤後称回纥有时健俟斤死其子曰:菩萨部落以为贤而立之回纥之盛繇菩萨之兴焉至唐贞观二十年太宗受其降款为置六府七州以回纥部为瀚海府拜其俟利发吐迷度为都督。又以多览为燕然府仆骨为金微府拔野古为幽陵府同罗为龟林府思结为庐山府浑部为皋兰州斛萨为高阙州阿跌为鸡田州契为榆溪州白为颜州开元中回纥渐盛有九姓部落一曰药罗葛即可汗之姓二曰胡咄葛三曰屈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け素八曰药勿葛九曰爰耶勿每一部落一都督後破拔息密收一部落破葛逻禄收一部落各置都督一人统号十一部落。 契丹古匈奴之种也。其君长姓大贺氏唐贞观二十二年蕃长窟哥率所部内属乃置松漠府以窟哥为都督赐姓李氏昭宗时其王钦德政衰有别部酋长耶律按巴坚者最推雄劲族帐渐盛代钦德为王。 奚本东部胡之种也。为慕容氏所破遗落者窜匿松漠之间曰:库莫奚初臣於突厥後稍强盛分为五部一曰辱纥主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昆五曰室得每部俟斤一人为其帅随逐水草颇同突厥有阿会氏五部中为盛诸部皆归之唐贞观二十二年酋长可度者率所部内属乃置饶乐府以可度者为都督赐姓李氏天初契丹兵力渐盛室韦奚(亦匈奴之别种也。)皆受制焉虏政苛虐奚之首领去诸怨之以别部内附徙於妫州依北山而居渐至数千帐故有东西奚之号去诸卒子扫刺代立。 室韦者契丹之别种也。其国无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世管摄之而附於突厥至唐有九部焉所谓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并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乌戈切)室韦讷北室韦骆室韦并在柳城郡之东北近者三千五百里远者六千二百里其北大山之北曰:大室韦。 者肃慎之苗裔也。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相接胜兵数千多骁武每冠高丽中其二曰汨咄部在粟末之北胜兵七千其三曰安车骨部在汨咄东北其四曰拂涅部在汨咄东其五曰号室部在拂涅东其六曰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其七曰白山部在粟末东南。 黑水後魏谓之勿吉有酋帅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落千馀家内属处之营州炀帝授以辽西太守唐武德初以其部落置幽州以突地稽为总管开元十三年置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十六年赐姓李氏。又其部类凡有七种一号曰:粟末部二曰汨咄部三曰安车骨部四曰拂涅部五曰号室部六曰黑水部七曰白山部。 渤海大祚荣本高丽别种也。唐开元中高丽灭祚荣家属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居之祚荣骁勇善用兵之众及高丽馀烬稍稍归之。 ●卷九百五十七 ○外臣部 国邑 禹贡之制五百里荒服曰:蛮曰:荒周官卫服之外曰:蛮曰:夷曰:错曰:藩皆戎夷之区声教罔达职贡无法流移靡常可以德绥难以力制也。汉武承富庶之业好疆场之功或讨以戈甲或饵以玉帛猛将椎锋以挫其锐辩士缓颊以动其心是以三王之所不臣六经之所不载皆充斥蛮夷之邸俯伏北阙之下至乃涉悬度越流沙泛重溟逾峻岭回面受吏稽颡述职焉其後经略所至轨迹渐广或卉服入觐或轩出使莫不询其封域考其都鄙记里候之遐迩详版籍之众寡告於史氏著之方册今之论次者亦以续伯益之山经备成周之士训云:尔。 东夷朝鲜者周武王胜殷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受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周末燕人卫满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一作莫辽东有番汗县番音普寒切)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氵贝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叛入モ奴满亡命聚党千馀人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氵贝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昌{利金}有险滨县)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闻帝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传子至孙右渠元封三年夏尼泥相参使人杀右渠来降遂定朝鲜为四郡(真番临屯乐浪玄菟)。 貊国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穷大海朝鲜之东皆其地也。(犭岁一作)。 夫馀国在玄苟免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地也。东夷之域最为平敞国中有古城本貊之城也。汉武帝元朔元年武帝以其地为沧海郡数年乃罢至元封三年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部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免玄菟复徙居句丽自单单大岭已东沃沮貊悉属乐浪後以境土广远复分领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 豆莫娄在勿吉北千里去雒阳六千里馀地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馀东北千馀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其二界广袤数千里居深山穷谷其路险阻车马不通。 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貊东与沃沮北与夫馀接地方二千里户三万多大山深谷无原泽人随山谷以为居其国汉之玄菟郡也。其地东至新罗西度辽水二千里南接百济北邻千馀里地平壤城即汉乐浪之故地东西六里南临氵贝水城内惟积仓储器械备寇贼至日方人固守王财别为宅於其侧一作骊不常居之其外有城及汉城亦别都也。复有辽东玄菟等数十城皆置官司以相统摄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六里随山屈曲南临氵贝水复有国内汉城并其都会之所国中呼为三京唐贞观五年高丽。又发其国众筑长城东北自夫馀城西南至海千有馀里。 句丽在辽东郡西安平县北依卜水为居因名曰:卜水貊。 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盖马县名属玄菟郡其山在今平壤城东)东滨大海北与挹娄夫馀南与貊接其地东西夹南北长(夹音狭)可折方千里户五千无大君王世世邑落各有长帅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後为夷貊所侵徙郡句丽西北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岭之东分置东部都尉不耐城别主领东七县。 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馀里界南接挹娄挹娄人善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每夏藏於岩穴至冬船道不通乃下居邑落。 马韩古之辰国也。居山海之间无城郭凡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 辰韩在带方东南西海以为限十有二国其北与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三韩凡七十八国百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各方四千馀里东西以海为限倭国在带方东南其王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韩国七千馀里其地大较在会稽东治之东与朱崖儋耳相近旧有百馀小国相接至魏时有三十国通好户有七万去带方万二千馀里从带方至倭循海水行历韩国乍东乍南七千馀里始度一海海阔千馀里名瀚海至支国。又度一海千馀里名末卢国。又东陆行五百里至伊都国。又东南行百里至奴国。又东行百里至不弥国。又南水案今名邪摩堆音之讹也。行二十里至投马国。又南水行十日陆行一月日至邪马台国夷人不知里数但计以日其国境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各至於海其地势东高西下都於邪摩堆东海屿中野人有邪古婆邪多尼三国皆附庸於倭北限大海西北接百济北抵新罗西南与越州相值。 日本国倭之别名自云: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东是人在会稽海外分为二十馀国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 礻卑离国在肃慎西北马行可二百日领户三万。 养国去礻卑离马行有五十日领户二万。 寇莫汗国去养国。又百日行领户五万馀。 一群国去莫汗。又百五十日计去肃慎五万馀里。 百济国在辽东之东千馀里始国於带方故其地界东极新罗北接高句丽西南俱限大海东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馀里。 治固麻城其外更有五方中方曰:古沙是音逵奚切城东方曰:得安城南方曰:久知下城西方曰:刀先城北方曰:熊津城以子弟宗族分据之。又云:其都曰:居枝城国南海行三月有眈牟罗国南北千馀里东西数百里土多獐鹿附庸於百济百济自西行二日至貊国西南岛居者十五所皆有城邑。 新罗国在百济东南五百馀里汉时乐浪之地东及南方阻大海西接百济北邻高丽地东西千里南北二千里有城邑村落王之所居曰:金城周七八里。 在高丽之北其地在营州之东二千里南与新罗相接越喜东北至黑水地方二千里编户十馀万兵数万人。 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馀里。 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馀里。 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一万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女国在扶桑东千馀里。 琉球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王所居舍其大一十六间周刻禽兽多斗镂树似橘而叶密条纤如然下垂。 南蛮林邑国虾夷海岛中小国古越裳之界也。在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北连九真秦时故林邑县汉象林县後汉伏波将军马援开汉南境置北县其地纵广可六百里城去海百二十里去日南界四百馀里北接九真郡其南界水涉道二百馀里有西屠夷亦称王马援植两铜柱表汉界处也。 扶南国在日南之南西去林邑三千馀里在海大湾中其境广袤三千里有城邑宫室城去海五百里毗骞国去扶南八千里有大江广十里西北流东入於海。 真腊国在林邑西南本扶南国之属国也。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至南接车渠国西有朱江国其国郭下二万馀家城中有一大堂是王听政之所总大城三十城有数千家各有部帅官名与林邑同南方人谓真腊国为吉蔑国自唐神龙以後真腊分为二半以南近海多陂泽处谓之水真腊半以北多山阜处谓之陆真腊半亦谓之文单国水真腊国其境东西南北约皆八百里东至奔ヌ浪州西至隋罗钵底国南至小海北即陆真腊其王所居城号婆罗提拔国之东界有小城皆谓之国。 黄支国去合浦日南三万里。 荆蛮瓠之後也。其邑君长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长沙黔中五溪蛮皆是也。 参半国在真腊西南千馀里城临大海土地下湿白头国在扶南之西参半之西南。 于ヌ利国在南海洲上。 婆利国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去广州二月日行国界东西五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一百三十六聚顿逊国在林邑西南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千馀里。 边斗四国者边斗国(一云班斗)都昆国(一作都军)拘利国(一作九)北嵩国并扶南度金邻大湾南行三千里。 殊奈国在林邑南去交海行三月馀日。 敢人国在交西今谓之乌浒人。 金利毗逝国在京西南四万馀里东去致物国二千里西去赤土国一千五百里南去波利国三千里北去柳衢国三千里其国有城邑庭舍。 堕和罗国南与盘盘北与迦逻舍佛东与真腊接西邻大海去高州五月日行。 多蔑国在南海外国界周回可一月行南阻大海西阻俱游国北。 波剌国东真ヌ洹国户口极多置三十州不役属他国有州郭宫殿楼橹并用瓦木。 多摩长国居於海岛东与婆凤西与多隆南与半友跋(毕言五山也。)北与诃陵等国接其界东西可一月行南北可二十五日行。 杜薄国在扶南东涨海中直渡海数十日至洲有十馀国城皆称王。 乌笃国在中天竺南地方五千馀里。 薄刺洲在拘利南海湾中一名勃焚洲。 狼牙修国在南海中其界东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广州二万四千里。 婆利国在广州东南海中洲上去广州二月日行国界东西五十日行东北二十日行有一百三十六聚,或曰:其国在林邑东南海中洲上其地延袤数千里自交州南渡海经林邑扶南赤土文单数国乃至焉盘盘国在林邑之南海曲中与狼牙修国为邻。 丹丹国在多罗磨罗国西北振州东南理所可二万馀家亦置州县以相统领。 ヌ洹国在林邑西南大海中东南与堕和罗接去交三月馀日行宾服於堕和罗。 修罗分国居於南海之北以木栅为城东至真腊国南至海其王名尸达摩提婆精兵三万馀人。 甘军国居於南海之滨东接林邑其王名旗ヌ越摩精兵可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