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610 页/共 736 页

顾荣怀帝永嘉初为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尝纵酒酣畅谓友人张朝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齐王ぁ召为大司马主簿ぁ擅权骄恣荣惧及祸终日昏酣不综府事以情告友人长乐冯熊。又谓ぁ长史葛曰:以顾荣为主簿所以甄拔才望委以事机不复计南北亲疏欲平海内之心今府大事殷非酒客之政曰:荣江南望士。且居职日浅不宜轻代易之熊曰:可转为中书侍郎荣不失清显而府更收实才然之白ぁ以为中书侍郎在职不复饮酒人或问之曰:何前醉而後醒邪荣惧罪乃复更饮谢鲲不犭旬公名无砥砺行居身於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王敦有不臣之迹显於朝野鲲知不可以道规正乃优游寄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为王敦大将军长史。 谢安少有重名不就徵辟时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妻刘忄炎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当如此耶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有馀矣。後辞大司马桓温府官至太保。 幸灵豫章建昌人性少言与小人群居见侵辱而无愠色邑里号之痴虽其父母兄弟亦以为痴也。尝看稻群牛食之灵见而不驱待牛去乃往理其残乱者其父母见而怒之灵曰:夫万物生天地之间各欲得食牛方食奈何驱之其父愈怒曰:即如汝言复用理坏者何为灵曰:此稻。又欲得终其性牛自犯之灵可以不收乎! 宋鲍照世祖时为中书舍人帝好为文章自为物莫能及照悟其自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 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令颇工奕棋观戏尝。若未解当世以此推之傅亮蔡郭尝言徐公晓万事安异同南齐王僧虔弱冠善隶书宋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大明世尝用屈笔书以此见容位至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 谢氵苍フ之弟フ为吴兴太守氵苍於征虏渚送别フ指氵苍口曰:此中唯宜饮酒氵苍建武之朝为吏部尚书专以长酣为事与刘。 沈昭略交饮各至数斗沈昭略为临海太守御史中丞昭略明帝建武世尝酣酒以自晦。 後魏任城王澄宣武时为太子太保於时高肇当朝猜忌贤戚澄为肇间构尝恐不全乃终日昏饮以示荒败所作诡越时谓为狂。 崔巨伦为殷州刺史在州陷赋葛荣闻其才名欲用为黄门侍郎巨伦心恶之至五月五日会集官僚令巨伦赋诗巨伦乃曰: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以此自晦获免。 柳远字季为仪同开府参军事放情琴酒之间每出行反家或问有何消息答曰:无所闻纵闻亦不解北齐邢劭为著作佐郎文学典丽既赡。且速尝为先达所嫉属尚书令元罗出镇青州启为府司马遂在青土终日酣赏尽山水之致。 隋王世积为上柱国甚见隆重世积见文帝性忌刻功臣多获罪繇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帝以为有酒疾舍之宫内令医者疗之世积诡称疾愈始得就第。 李士谦赵郡平棘人隋有天下毕志不仕时平生为咏怀诗取毁弃其本不以示人。 唐裴遵庆绛州闻喜人志气深厚机鉴敏达自幼强学博涉载籍谨身晦迹不干当世之务位至黄门侍郎平章事。 杨绾尤工文词藻思清赡含光晦用不欲名彰每属文耻於自白非知己不可得而见也。後位至中书侍郎平章事。 ●卷八百三十七 ○总录部 文章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仲尼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盖斯文之作其来尚矣。经艺之设本於儒术辞赋之起原乎!六艺骚人之後风流弥劭汉氏中叶稍革古制藻绚交错支氵瓜逾广英才间出众体互兴分镳并驱因枝振叶故子有ひ之说萧统兴推轮之叹而沿袭或异意制横作习尚殊轨气韵相高沈约有云:自汉至魏四百载间文体三变自是而下岂胜道哉!繇灵均以来迄于五代属辞之士连衡接武咸用全次以备夫广记云: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怀王左徒王甚任之上官大夫害其能谗之王怒而疏平故平忧愁幽恚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又有赋二十五篇唐勒楚大夫有赋四篇。 宋玉楚大夫有赋十六篇(宋玉唐勒景差之徒在屈原後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孙卿赋十篇(荀卿赵人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後楚为兰陵令避汉宣帝名改为孙卿)。 汉陆贾楚人为大中大夫有赋三篇。 朱建楚人高祖赐号平原王有赋一篇。 庄夫子名忌吴人有赋二十四篇。 贾生名谊为中大夫天子议以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後三年有飞入贾生舍止於坐隅楚人命曰:服贾生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隰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自广(一云有赋六篇)。 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官为楚王傅而历相三王也。)不遵道孟作诗讽谏後遂去位徙家於邹。又作邹诗。 孔臧为太常有赋二十篇。 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为光禄大夫有赋十五篇蔡曰:赋一篇(吏阙官)。 倪宽千乘人为御史大夫有赋二篇。 张子侨为光禄大夫有赋三篇庄忽奇为常侍郎有赋十一篇(七略云:忽奇者或言庄夫子族家子或言庄助弟芘子)。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为丞相长史有赋三篇。 司马迁字子长为太史公有赋八篇。 苏李为辽东太守有赋二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人为前将军辅政有赋一篇。 徐明字长君为河内太守有赋三篇。 李息为给事黄门侍郎有赋九篇。 冯商有赋九篇。 杜参为长社尉有赋二篇。 张丰字侨予为车郎有赋三篇。 朱宇为骠骑将军有赋三篇(一云:朱宇为骠骑将军史)。 李思有孝景皇帝颂十五篇。 李忠为卫士令有赋二篇。 贾偃赋二篇。 贾充赋四篇。 张仁赋六篇。 秦充赋二篇。 李步昌赋二篇。 谢多为侍郎有赋十篇。 周长孺为平阳公主舍人有赋二篇。 华赋九篇。 眭弘赋一篇(即眭孟也。以明经为议郎)。 别栩阳赋五篇。 王商为黄门书者假史有赋十三篇。 徐博为侍中有赋四篇。 王广为黄门书者作吕嘉赋五篇。 华龙为汉中都尉丞有赋二篇。 路恭为左冯翊史有赋八篇。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为常侍郎久之朔上书陈农战︹国之计因自颂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数万言终不见用朔因著论设客已用位卑以自慰谕。又设非有先生论此二篇最善其馀有封泰山责和氏璧及皇太子生祝屏风殷上柏柱平乐观猎赋八言七言上下(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从公孙弘借车凡刘向所录朔书具是矣。(刘向。《别录》所载)。 枚乘字叔淮阴人景帝时召拜弘农郡都尉以病去官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孝王薨乘归淮阴有赋九首。 枚皋字少孺乘之子也。上书北阙自称枚乘之子武帝得之大喜召入见侍诏使赋平乐馆善之拜为郎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子生赋初卫皇后立皋奏赋以戒终皋为赋善於朔也。从行至甘泉雍河东东巡狩封泰山塞决河宣房游观三辅离宫馆临山泽弋猎射驭狗马蹴リ刻镂上有所感辄使赋之奉诏辄成皋自言为赋不如相如。又言为赋乃俳见视如倡自悔类倡也。故其赋有诋其东方朔。又自诋其其文<骨皮>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诙笑不甚闲靡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为武骑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严忌夫子之徒(严忌本姓庄当时尊上号曰:夫子史家避汉明帝讳故遂为严耳)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得与诸侯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称说楚之美也。)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亡是人也。(亡读曰无)欲明天子之义故虚藉此三人为辞(藉假也。)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於节俭因以风谏上林赋亡是公言上林广大山谷水泉万物及子虚言梦所有甚众侈靡多过其实。且非义理所止故删取其要归正道而论之(言不尚其侈靡之论。且取终篇归於正道。且非除其辞也。矣。)武帝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武帝好仙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儒居山泽间(儒有道术之称也。凡有道术皆为儒)形容甚瞿(瞿瘠也。音年句切。又音衢)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奏大人赋既奏武帝大悦飘飘有凌气游天地间之意武帝过宜春宫相如。又奏赋以哀二世行失相如後为孝文园令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後之矣。(。若汝也。言汝今去已在他人後)所忠往(所忠使者姓名也。)而相如已死家无遗书问妻对曰:长卿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书奏之其遗札书言封禅事所忠奏焉天子异之相如他所著遗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不采采其尤著公卿者王褒字子渊蜀人也。有才俊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於众庶间请与褒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又作其传因奏褒有轶才宣帝徵褒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帝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所幸宫馆辄为歌颂顷之擢褒为谏大夫元帝为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赋令後宫诵读之。 韦玄成字少翁丞相贤子袭封扶阳侯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玄成自伤贬黜父爵叹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作诗自劾责元帝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玄成复作诗自著复玷缺之<喜>难因以戒示子孙。 扬雄字子蜀郡成都人雄好辞赋先时蜀有司马相如赋甚弘丽雄每作赋尝拟之以为式。又作书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作广骚畔牢愁孝成帝时有荐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诏承明之庭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帝祭后土。又奏河东赋尝从羽猎。又奏羽猎赋拜为郎明年。又奏长杨赋雄方草太玄或嘲雄以玄尚白而玄解之曰:。《解嘲》雄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以为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九州之箴也。)赋莫深於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於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其後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之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於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於正然览者已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讽帝及飘飘有凌之志繇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又颇似俳优淳于髡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赋诗之正也,於是辍不复为。 薛方字子容齐人尝为郡掾祭酒王莽时居家以经教授喜属文著诗赋数十篇。 後汉班彪扶风人更始败隗嚣拥众天水彪从之彪伤方难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及融徵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後为望都长建武三十年卒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桓谭字君山沛国人博学多通能文章为议郎给事中出为六安郡丞道病卒所著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 田邑字伯玉冯翊人有大节涉学艺能善属文为渔阳太守。 王隆字文山冯翊人建武中为新汲令能文章所著诗赋铭书凡二十六篇。 杜笃字季雅京兆人少博学居美阳与美阳令相恨令怨收笃送京师会大司马吴汉薨光武诏诸儒诔之笃於狱中为诔辞最高帝美之赐帛免刑笃以关中表里山河先帝旧京不宜改营雒邑乃上奏论笃赋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又著明世论十五篇後车骑将军防击西羌请笃为从事中郎战没。 史岑字子孝沛国人王莽末以文章显莽以为谒者著颂诔复神说疾凡四篇(岑一字孝山作出师颂)。 崔篆涿郡人王莽以为新建大尹称疾去建武初客居荥阳临终作赋以自悼名曰:慰志。 梁竦字叔敬松弟也。明帝永平中坐松事徙九真南历江湖济沅湘感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沈身乃作悼骚赋系玄石而沈之後辟命交至并无所就。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永平中有神雀集宫殿官府翘羽有五采色帝异之以问临邑侯刘复复不能对荐逵博物多识帝乃召见逵问之对曰:昔武王终父之业在岐宣帝威怀戎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徵也。帝敕兰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拜为郎後为鲁相所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凡九篇。 班固字孟坚彪子也。弱冠而孤作幽通赋以致命遂志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时京师修起宫室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东方之徒造构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雒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固所著典引宾虚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议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傅毅字武仲扶风人明帝永平中於平陵习章句因作迪志诗章毅以帝求贤不笃士多隐处故作七激以为讽建初中章帝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校书毅追美孝皇帝功德最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毅早卒著诗赋诔颂祀文七激连珠凡二十八篇。 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幼有奇才为曲阳令得罪西归故郡衍不得志退而作赋自励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居贫年老卒於家所著赋诔铭问交德诰慎情(衍集有问交一篇慎情一篇)书记说自序官录策五十篇章帝甚重其文。 王景字仲通乐浪人建初七年为徐州刺史先是杜陵杜笃奏上论迁都赋欲令车驾还迁长安耆老闻者皆动怀土之心莫不眷然仲立西望旧京以宫庙已立恐人情疑惑会时有神雀诸瑞乃作金人论颂雒邑之美。 崔る字亭伯篆孙也。善属文尝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後名失实る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华峤曰:る讥扬雄以为范蔡邹衍之徒乘[C260]相倾诳曜诸侯者也。而云:彼我异尚。又曰:窃资卓氏割炙细君斯盖士之赘行而云:不能与此数公者同以为失类而改之也。)元和中章帝始修古礼巡狩方岳る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为窦宪主簿出为长岑长以远去不之官而归和帝永元中卒所著诗赋铭颂书记表七依婚礼结言达旨酒警合二十一篇。 崔瑗字子玉る子也。为济北相卒瑗高於文词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赋碑铭箴颂七苏(牧乘七发之流)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社文悔祈草书七言凡五十七篇其南阳文学官志称於後世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 崔烈有文才所著诗书教颂等凡四篇位至太尉崔实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为尚书病卒所著碑论箴铭答七言词文表记书凡十五篇。 李尤字伯仁广汉人少以文章显和帝时侍中贾逵荐尤有相如扬雄之风召诣东观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累迁乐安相卒所著诗赋铭诔颂七叹哀典凡二十八篇。 李汉广汉人有文才为东观郎著赋诔颂论数十篇桓麟郁孙也。为许令卒著诔赞说书凡二十篇(志麟文在者十八篇有碑九首诔七首说一首沛相郭府君书一首)。 桓彬字彦林麟子也。为尚书郎卒於家所著七说及书凡三篇。 朱穆字公叔南阳人尝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又著广绝交论亦矫时之作後为尚书卒所著论策奏教书诗记嘲凡二十篇(穆著论甚美蔡邕尝至其家自写之)张衡字平子南阳人少善属文和帝永元中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顺帝初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挚虞文章志乃设客问作应间以见其志迁侍中中官共谗之衡尝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後为尚书卒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辨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衡集作玄图盖悬与玄通)。 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人也。和帝时以善文记知名著文赋碑诔书记凡二十篇终临汾令。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为太傅录尚书令薨初扬雄依虞箴作十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阙後涿郡崔る及子瑗及临邑侯刘余增补十六篇广复继作四篇文甚典美乃悉撰次首目为之解。《释名》曰:百官箴凡四十八篇其馀所著诗赋铭颂箴吊及诸解诂凡二十二篇。 夏恭字敬公梁国蒙人为太山郡尉卒官恭为文著善赋颂诗励学凡二十篇恭子牙少习家业著赋颂赞诔凡四十篇举孝廉早卒。 苏顺字孝山京兆人和安间以才学见称为郎中卒官所著赋论诔哀辞杂文凡二十六篇时三辅多士扶风曹众伯师亦有才学著诔书论四篇。又有曹朔不知何许人作汉颂四篇。 刘珍一名宝南阳人安帝延光五年为卫尉卒官著诔颂连珠凡七篇。 黄香字文︹能文章为魏郡太守卒官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 马融字季长有俊才安帝永初四年为校书郎中是时邓太后临朝邓骘兄弟辅政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废狩之礼初元二年乃上广成颂以讽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桓帝延熹九年卒年八十八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崔琦字子玮涿郡人少游学京师以文章博通称举孝廉梁冀闻其清与交琦作外戚箴以戒之琦以言不从失意复作白鹄赋以为风後为冀杀之所著赋颂铭诔箴吊论九咨七言凡十五篇。 王逸字叔师顺帝时为侍中著赋诔书论及杂文凡二十一篇。又作汉诗凡一百二十三篇。 王延寿字文考逸之子也。有俊才少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後蔡邕亦造此赋未成及见延寿所为甚奇之遂辍翰而已曾有异梦意恶之乃作梦赋以自励後溺水死。 边让字文礼陈留人少辩博能属文作章华赋虽多淫丽之辞而终之以正亦如相如之讽也。位至九江太守。 边韶字孝先陈留人以文学知名为陈相卒於官著诗颂碑铭书策五十篇。 赵壹恃才倨傲屡抵罪几致死友人救得免壹乃贻书谢恩及为穷鸟赋。又作刺世疾邪赋著赋颂箴诔书及杂文十六篇壹十辟公府并不就终於家。 张升字彦真尉氏人为外黄令著赋诔颂碑书凡十六篇。 侯瑾字子珑敦煌人州郡累召公车有道徵并称疾不到作矫世论以讥刺当世而徙入山中单思著述以莫知於世故作应时宾难以自寄馀所作杂文数十篇多亡矣。西河人敬其才而不敢名之皆称为侯君。 刘梁字曼山一名岑东平人少孤贫尝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群论时之览者以为仲尼作春秋乱世知志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又作辨和同之论为尚书郎累迁野王令未行病卒。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少博学好辞章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客难及扬雄班固崔る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励後为左中郎将邕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祝文章表书记凡四百篇传於世。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人博涉书记赡於文辞後参丞相曹操军事卒统友人东海缪袭尝称统文章足当西京董贾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