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428 页/共 736 页

孙毓字休朗为长沙太守撰毛诗异同评十卷评毛郑王肃三家异同而朋於王。又为春秋。《左氏传》义注二十八卷礼记音一卷。 陈统为徐州从事撰难孙毓申郑毛诗评四卷。又传毛诗索隐二卷。 殷仲堪为荆州刺史撰毛诗杂议四卷。 孟氏注。《庄子》十八卷。 王约为燕王师注周官宁朔新书八卷礼记宁朔新书八卷。 陈歆为司空长史撰周官礼异同评十三卷。 吴商为益寿令撰礼难十二卷。 孔伦为庐陵太守撰集注丧服经传一卷。 张嗣注。《老子》二卷。 王愆期字门子为散骑常侍注春秋公羊经十三卷江字思悛累徵不就撰毛诗音。又传公羊音一卷庾翼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撰答春秋公羊释。《论语》一卷。 徐乾字文祚为给事中注春秋。《梁传》十三卷张靖为业邑太守注春秋。《梁传》十卷。又笺梁废疾。 荀勖为尚书令集解孝经一卷。 袁敬仲为东阳太守集议孝经一卷。 阳宏为给事中注孝经一卷。 虞盘佐字弘猷高平人注孝经一卷(史云:处士)。 孙氏注孝经一卷。 殷仲文为东阳太守注孝经一卷。 殷叔道为晋阳太守注孝经一卷。 车武子为丹阳令注孝经一卷。 崔豹字正熊为尚书左兵中郎注。《论语》十卷。 江鸿为兖州别驾集解。《论语》。 梁凯为国子博士注。《论语》十卷。 缪播为太弟中庶子撰。《论语》旨序三卷。 栾肇为尚书郎撰易义及。《论语》释疑十卷。又撰。《论语》驳序二卷。 庾亮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撰。《论语》君子无所争一卷。 阳方为高凉太守撰。《五经钩沉》十卷。 戴逵字安道为散骑常侍撰五经大义三卷。又撰。《老子》音一卷。 刘宝为安北将军撰。《汉书》驳义二卷。 挚虞为太常卿注三辅决录七卷。 王尚述字君曾为江州刺史注。《老子》二卷。 程韶为郎中集解。《老子》二卷。 邯郸氏注。《老子》二卷。 袁真字彦仁为西中郎将注。《老子》二卷。 常氏注。《老子》二卷。 孙登字仲山为尚书郎注。《老子》道德经。 张湛为中书侍郎注。《列子》八卷。 崔讠巽为议郎注。《庄子》十卷。 司马彪字绍统为秘书监注。《庄子》二十一卷。 李颐字景真为丞相参军自号玄道子注。《庄子》三十卷。 皇甫谧累徵不起注鬼谷子三卷。 王е字世将为荆州刺史注易十二卷。 庾运字玄度为尚书撰易义(一云易注)。 应贞字吉甫为散骑常侍为明易论。 荀恽字景文为太子中庶子撰易义。又云:注易十卷张辉字义元为侍中撰易义。 王宏字正宗弼之兄为大司农撰易义。 袁宏字彦伯为东阳太守注孝经。 王济字武子为河南尹撰易义。 卫字伯玉为太保撰易义。又注。《论语》八卷。 张冯字长明为司徒左长史注。《论语》十卷。又注。《老子》三卷。 杜育字方叔为国子祭酒撰易义。 杨瓒为司徒左长史撰易义。 阮侃字德恕为河内太守撰诗音。 蔡氏孔氏不详何所人并为诗音。 陈铨注。《周礼》丧服。 曹耽字爱道辟安北谘议参军不就撰礼记音二卷尹毅为国子助教撰礼记音一卷注。《论语》十卷。 范宣字宣子徵员外不起以讲诵为业礼易论难皆行於世。又撰礼记音一卷。 聂氏作。《周礼》音一卷(一云:定郑氏音出北王工南无此书不详何人)。 孔衍字舒元为广陵相撰春秋。《梁传》集解十四卷注公羊十四卷。 荀讷字世言为尚书左侍郎撰左氏音四卷集解梁十卷。 高龙为河南太守注公羊十二卷。 肃注梁十二卷。 徐整注孝经。 刘遗民为柴桑令撰。《老子》玄机一卷。 杨泓为给事中注孝经。 庾氏注孝经。 董景道字文博弘农人刘曜累徵不起明三礼礼义颛遵郑氏著通论非驳杂诸儒演广郑音。 ●卷六百六 ○学校部 注释第二 宋何偃为侍中素好谈玄注。《庄子》逍遥篇。又撰毛诗释一卷。 卞伯玉为东阳太守注。《周易》系辞二卷。 荀柔之颍阳人为奉朝请注。《周易》系辞二卷并为易音。 范歆为陈令撰。《周易》义二卷。 何之为中大夫撰。《周易》疑通五卷。 沈林撰。《周易》义三卷。 姜道盛为给事中注集释尚书十一卷(一云:注古文尚书)。 乐安王友撰伊训说。 孙畅之撰毛诗引辩一卷毛诗序义七卷五经杂义六卷。 雷次宗字仲伦以通直郎徵不起撰毛诗序义二卷略注丧服经传二卷。 裴松之为大中大夫撰集注丧服经传一卷注。《三国志》六十五卷。 蔡超宗字希远为丞相谘议参军集注丧服经传二卷。 庾蔚之字季随为员外常侍注丧服要记及略解仪礼十卷。 徐爰字季玉为大中大夫注。《周易》系辞二卷为易音毛诗音礼记音二卷。《三国志》评三卷。 雷肃之撰礼记义疏三卷。 何始贞撰春秋左氏区别三十卷。 费沈为抚军司马撰丧服集议十卷注孝经一卷。 何承天为廷尉卿撰礼论三百卷注孝经一卷。 任预撰礼论条牒十卷答问杂仪二卷。 张略为司空撰。《论语》疏八卷。 裴る注。《史记》八十卷。 徐野民为中散大夫撰。《史记》音义十二卷。 诸葛氏撰。《楚辞》音一卷。 周续之字道祖为诗序义。 刘道拔为海丰令注丧服。 叶遵字长儒为奉朝请注仪礼十二卷。 荀昶字茂祖为中书郎注孝经。 孔澄之字仲渊为新安太守注。《论语》一卷。 李叔之字穆夜撰。《庄子》义疏三卷。 南齐沈ら士隐居教授著。《周易》两系。《庄子》内篇训注易经礼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服。《老子》要略数十卷。 司马撰丧服经传义疏五卷。 虞愿为廷尉著五经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