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庵老人漫笔 - 第 21 页/共 26 页
灼艾集云:「?处厚论相,心相有三十六善:焚香读书,一也;有刚有柔,二也;慕善近君子,三也;安分知命,四也;不近小人,五也;委曲行阴德方便事,六也;能治家,七也;不厌人乞觅,八也;改过,九也;不逐淫贪杀,十也;闻事不惊张,十一也;与人期不失信,十二也;不改行易操,十三也;夜卧不便睡着,马上去不回头,十四也;无作好作恶,十五也;不谈乱,十六也;不谭闺阃事,十七也;作事周密,十八也;不忘人恩,十九也;有大量,二十也;扬善掩恶,二十一也;急难中济人宽慰人,二十二也;不助强欺弱,二十三也;不忘故旧,二十四也;为事与众用之,二十五也;知人诈伪含容之,二十六也;得人物每事惭愧,二十七也;语有序,二十八也;当人语次不先起,二十九也;喜言善事,三十也;不嫌恶衣食,三十一也;不面讦人,三十二也;省约惜福,三十三也;知人饥渴劳苦,三十四也;不念旧恶,三十五也;常思退步结果,三十六也。全者福禄令终,不全,祸福半之。故相形不如相心,求人相不如自相。」
按扪虱新话载?处厚论心相有三十六善,与灼艾所载互有不同处,今撮其异者,附见于后。夫人尝言意气求官自如此,一也;有美食分人,四也;常行阴德事方便,六也;利人克己,九也;不逐恶贪杀,十也;夜卧不便睡着,十四也;马上去不回头,十五也;人不憎怒,十六也;不文过饰非,十七也;不毁善害恶,二十一也;济急难,二十二也;为事众人用之,二十五也;不多言妄语,二十六也;常言善事,三十也;方圆随时,三十二也;行善不倦,三十三也;竭力救难,三十六也。三十六善,全者位极人臣,寿考永终,不全则祸福相抑,具二十者刺史之位,具十以上者令佐之官,具五者亦须大富。
论堪舆 【此条明藏说小萃本在卷八。】
风水之说,先王所不道,而周公作洛书,称两卜涧瀍之水。家语:坚土之人刚,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吕氏春秋:轻水秃瘿,重水尰躄,甘水好美,辛水疽痤,苦水尪伛。任子:木气人勇,金气人刚,火气人强而燥,土气人智而宽,水气人急而贼。以此观之,未有不锺于水土者,而富贵贫贱不与焉。至魏管辂始置格盘择葬地。晋郭景纯谓,人之死,本骸乘气,遗体受荫,乃着。葬经及阴阳杂撰,以生人之利钝,由地理之美恶,若执券探怀。遂使末世滋蔓,虽士大夫间,以此构茔,或地未获,暴露终年,惑亦甚矣。他若僧泓告张燕公,土龙水龙各深一丈二尺,可设窀穸,四维谓之折壁,中项谓之中焦,置玉以助神道,铸牛豕以御二龙之类,益不可晓。呜呼!瓦棺塈周漆椑柳翣,三王制也,骊山玄室,下锢三泉,今安在哉!术家相传,新昌石氏以县官阴毁先茔牛鼓,一旦罢官,几及百人。又江右故相家墓地,正德间为逆党发弃殆尽,及今贵显富盛,无替于前。是岂尽系于地理哉!禹陵、阙里,享祀无穷,存乎其人耳。
宋人倪思父有云:「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宋壶山谦父赠地理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欠,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钱水部仁夫诗云:「寻山本不为亲谋,大半多因富贵求。肯信人间好风水,山头不在在心头。」又得空青先生风水论云:「阳宅有三十六祥,居家尚理义,一也;子孙耕读,二也;俭勤,三也;无峻宇雕墙,四也;六婆不入门,五也;无俊仆,六也;每闻纺织,七也;能睦邻族,八也;早完官税,九也;庭除洒扫,十也;门外多士君子,十一也;闺门严肃,十二也;尊师重医,十三也;宴客有节,无长夜之饮,十四也;不延妓女至家,十五也;不敢暴殄天物,十六也;居丧循礼,十七也;交易分明,十八也;女人不登山入庙,十九也;祭祀必恭必敬,二十也;幼者举动禀命于家长,二十一也;故旧穷亲在座,二十二也;阍人谦婉,二十三也;家僮无鲜衣恶习,二十四也;不喜争讼,二十五也;不信祷赛,二十六也;不听妇人言,二十七也;寝兴以时,二十八也;不闻嬉笑?詈,二十九也;婚娶不慕势利,三十也;田宅不求方圆,三十一也;主人有先几远虑,三十二也;务养元气,三十三也;座右多格言庄语,三十四也;能忍,三十五也;常畏清议,畏法度,畏阴?,三十六也。右三十六祥,全者鬼神福之,子孙保之。不然下手速修,所谓移门换向趋吉避凶之真诀也。」今之惑于阴阳者,何不三复于斯?
子言小说名
醉翁谈录引:子言小说者,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或称舌耕,或作挑闪。
以支名书
杂俎谓数相从曰支,夷坚志甲乙等以支名者取此。
马孝廉志
炎凉变态倏忽,莫甚于今时。常熟百川孙公楼所撰马凤志铭可按也。余特录之,其志曰:
「万历己卯,南畿大比士,吾邑入彀者五人,而马君与焉。此五人者,并以文艺称雄,一时号赫奕矣。乃人之评马君者,又不独其文,盖亹亹谭其行云。马君之行曷征乎?马君贫次骨矣,世诎于赀,君复不问生产,居可三四徙,愈徙愈陋,卒不克具一椽,而僦屋以栖。瓶恒无储,衿不蔽肘,谇语交加,若弗闻也者。枵腹而出,陟山巅而独吟,意轩如也。视金若土,挚友问遗,即一介亦辨诸义,谒客必度饭后,或值方饭时,急缩足避去,主人疾招之,弗反也。遇贵人,一长揖外,不作媕阿态。对客纵论侃侃,无所避。力不能鬻一书,而假读于友,已又辄返之,默诵甚捷习。其所著时义,俊逸清婉,以贫益工。见谓可屈其志,而试辄殿,贵耳者遂下其品目,无有延诸塾者。君亦耻于干人,岁恒家食,即或延之,其金不登人之什二。尝为子聘妇,有成议矣,未几而子痿,妇家有怼言,君曰:『吾岂忍以病子误若息耶!』亟持庚帖反之,不索所聘,既绝婚,而痿者复起。内戚有系狱而告饥者,君脱絮袍易米与之,无难色。噫嘻,贫丽六极,扬韩二儒所欲逐而送之者也,而士人缘此折气卑卑不自好者不少,君不幸生即罹之,厥志弥厉,厥守弥坚,竟其生无一鄙琐行。宣圣以无怨为难,无谄为可,若君者讵徒无谄,且不屑,以彼易此,几于乐矣,无怨云乎哉?方诸古之狷士,君何让焉!君父名芹,里中谨厚人也,布衣而有士行,有司廉其人,列名旌善,一旦横罹,瘐死于狱。君既长而审其冤,自号惊乌子以志恨,不知者误呼为荆璞,君亦遂应,以荆璞失其意矣。第之岁,君歌鹿鸣而归,苍头而鲜衣者数人罗侍之,君曰:『若等者何为?』曰:『愿事主耳。』君曰:『吾故吾耳。应门一五尺,犹惧食指烦也。』悉谢却之。鲜衣者故在,君时已疲于驰逐,倦于酬酢,遂病瘖,五日卒。鲜衣者始大悔,踉跄窜去。报捷之旦,君入市携米二升以归,将作糜,而急脚至矣,东西行负担者亦息肩仰天欢曰:『彼苍其有知耶!』于是多金而藉势者乘其匮且费持金献之,比闻讣,不旋踵大索而噪。噫!可以观世情矣。君低徊乡校者余二十年,仅一战而捷,捷未再月而殒,庆者在门,吊者在闾矣。夫既阨之,又胡畀之才耶?既成之晚,又胡夺之速也?客不问天而问余,余应之曰:『列子有言,厚于德薄于命则奇矣。第亦死,不第亦死,第死耳。不第而死,孰知有马生者?天能以一第报其德,而亦不能自违其定也,君可悲矣,亦可瞑矣。君讳凤字瑞夫,世为支塘人,后徙邑之南,为邑人。生于嘉靖辛卯,卒以第之年十月二十九日,年四十有九。铭曰:其生不辰,其行则纯,厚积而发,一蹶而湮。疾于电光,荣若朝菌。呜呼马君,古之独行,今之畸人。」
李卫公帖 【「李卫公帖」,原无「李」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李卫公帖云:「天地穷人,物情所弃,虽有骨肉,亦无音书。平生旧知,无复吊问。阁老至仁念旧,再降专人,兼赐衣服器物茶药至多。开缄发纸,涕咽难胜。大海之中,无人拯恤,资储荡尽,家事一空,百口嗷然,往往绝食。块独穷悴,终日苦饥。惟恨垂没之年,须作馁而之鬼。十月末,伏枕七旬,药物陈裛,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闰十一月二十日从表兄?州司户参军同正李德裕状侍郎十九弟。」此洪容斋所记,令人读之,一字一惨然矣。
薛华馆试诗
「一年好景是中秋,何事佳期不与谋。客子漫敲银烛冷,嫦娥掩脸玉容羞。关山有调空闻笛,乌鹊无声倦倚楼。天外清光原是好,五云朝罢彩毫收。」此邑先达薛平甫格弘治癸丑内阁月试中秋无月诗,抡第一。嘉靖丙戌,无锡华公入馆秋塞闻砧诗曰:「萧萧梧叶度中秋,永夜疏砧动客愁。声杂鼓鼙龙塞迥,寒催刀尺凤城忧。一庭凉月谁攲枕,万里碧天人倚楼。寂寞遥怜授衣节,西风吹尽鹔鹴裘。」或曰陆贞山公粲代作。
月泉吟社
胜国季年,东南士人有力之家最重诗社,聘有诗名者为主,试如科举之法,今行世者,如月泉吟社集其一也。初吴公渭以故宋义乌知县解组家食,延致乡遗老方公凤、谢公翱、吴公思齐主于家,开社命题,鉴别高下,榜示犒赏,诚一时之胜举哉。今撮其集中大略,以便稽考云。
月泉吟社 浦阳盟诗潜斋吴渭清翁应本社预于小春月望命题,至正月望日收卷,月终结局,请诸处吟社用好纸楷书,以便誊副,而免于差舛。明书州里姓号,以便供赏,而不致浮湛。切望如期差人来问浦江县西地名前吴知县渭对面交卷,守回标照应,俟评校毕,三月三日揭晓,赏随诗册分送。此固非足浼我同志,亦姑以讲前好求新益云。
春日田园题意 所谓田园杂兴者,凡是田园间景物皆可用,但不要抛却田园,全然泛言他物耳。 归去来辞全是赋体,其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四句,正属兴。此题要就春日田园上做出杂兴,却不是要将杂兴二字体贴。只为时文气习未除,故多不体认得此题之趣,识者当自知之。
誓诗坛文 月泉旧社,久褰诗锦之华,季子后人,独仿礼罗之意。遂从昨岁,罗致新题,春日田园,颇多杂兴,东风桃李,又是一番。乡邦之胜友云如,湖海之英游雷动。古囊交集,巨轴横陈,谁揭青铜,尚询黄发。无舍女学,何至教琢玉哉。不用道谋,是在主为室者,俾得臣而寓目,与舅犯以同心。睠惟骚吟,良出工苦,所贵相观而善,亦多自负所长。能雄万夫,定羞与绛灌等伍,如降一等,乃待以季孟之间。欲辛甘燥湿之俱齐固甚难,以曲直轻重而见欺亦不可。念伟事或偶成于戏剧,彼谗言特借誉而揄扬。我诗如郐曹,何幸纵观于诸老,此声得梁楚,誓将不负于齐盟。一点无它,三辰在上。
诗评 诗有六义,兴居其一。凡阴阳寒暑、草木鸟兽、山川风景,得于适然之感而为诗者,皆兴也。风雅多起兴,而楚骚多赋与比,汉魏至唐,杰然如老杜秋兴八首,深诣诗人阃奥,兴之入律者宗焉。春日田园杂兴,此盖借题于石湖,作者固不可舍田园而泛言,亦不可泥田园而他及,舍之则非此诗之题,泥之则失此题之趣。有因春日田园间景物,感动性情,意与景融,辞与意会,一吟讽顷,悠然自见,其为杂兴者,此真杂兴也。不明此义而为此诗,他未暇悉论,往往叙实者多入于赋,称美者多近于颂,甚者将杂兴二字体贴,而相去益远矣。诸公长者,惠顾是盟而屑之教,形容模写,尽情极态,使人诵之,如游辋川,如遇桃源,如共柴桑墟里,抚荣木,观流泉,种东皋之苗,摘中园之蔬,与义熙人相尔汝也。如入豳风国,耜者桑者,竞载阳之光景,而聆仓庚之载,好其音也。如梦寐时雍之世,出而作,入而息,优游于耕凿食饮,而壤歌之起 吾后先也。其余绮辞藻思,粲然毕陈,应接有所不暇,姑次第其篇什,附以管见,俟览者细订之。若曰折衷,则渭岂敢!岁强圉大渊献修禊节婺月泉吴渭拜手书。 【时元之前至元二十四年也。】
春日田园杂兴 【律五七言四韵,余体不取。】
第一名罗公福 【杭清吟社,三山连文凤伯正号应山。 评曰:众杰作中求其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见边幅者,此为冠。】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第二名司马澄翁 【义乌冯澄字澄翁号来青。 起善,包括两联说田园的,而杂兴寓其中,末语亦不泛。】 编兰春思倩吟鞭,着面和风软似绵。黄犊乌犍秧谷候,雄蜂雌蜨菜花天。把鉏健妇蹋烟垄,抱瓮丈人分野泉。忙事关心在何处,流莺不听听啼鹃。
第三名高宇 【杭州西塾梁相字必大。 前联妙于细合,后联引陶范不为事缚,句法更高。末借言杂兴,的是老手。】 膏雨初晴布谷啼,村村景物正熙熙。谁知农圃无穷乐,自与莺花有旧期。彭泽归来惟种柳,石湖老去最能诗。桃红李白新秧绿,问着东风总不知。
第八名倪梓 【义乌陈尧道字景传,号山堂。 起联有力,五六亦新,傍花随柳,人多正说,此乃翻用之,意深。】 化日村田乐,春风耕织图。秧肥科斗动,桑暗鹁鸠呼。罢社翁分胙,占蚕媪得符。傍花随柳处,此事不关吾。
第十名吕澹翁 【东阳,名文老。 引用田园事全与诸作不同,覃思一至于此。末句亦缜密。】 月筩纪闰附青炜,民野陶然化日熙。祀备枌榆祈稔岁,宴酣花柳乐清时。洛中富贵斜阳恨,锦上勋劳千古思。浩兴归来吟不尽,陶诗和后赋豳诗。
第廿三名天目山人 【义乌?天佑侄瑀,字贵叔。 全篇是杂兴本色,而田园参贯其中,且无一语尘腐。】 野水浑边戏乳鹅,疏篱缺处晒耕蓑。草青随意牛羊卧,门静无人燕雀多。夫倦倚犁需妇馌,翁欢击壤和孙歌。新来别有营生计,又喜巡檐住蜜窠。
第三十名陈希邵 【义乌陈舜道。 此卷首尾吟十篇,题上生题,摹写各尽其妙,与其它画蛇添足者不同,姑寘诸此,以为手钞之冠,纸价当为高矣。】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漫兴时。无事花边翻兔册,有时桑下课牛医。乍随父老看秧去,还共儿童斗草嬉。偶物兴怀浑不奈,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乐兴时。清入吟怀花月照,红生笑面柳风吹。村声荡耳乌盐角,社酒柔情玉练搥。闲闷闲愁侬不省,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饮兴时。草酌乍舒情眊矂,花生陡觉眼迷离。才呼枌社人同醉,又问杏村家有谁?长日作劳无不得,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懒兴时。放草地牛眠易熟,听花村鴃起来迟。蚕桑辛苦从渠妇,稼穑勤劳任我儿。疏散情怀收不起,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引兴时。闻布谷声惊绿野,听提壶语忆青旗。曾因斗草争心起,每为看花乐意随。景物撩人禁不定,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寄兴时。稼穑但凭牛犊健,阴晴每付鹁鸪知。托寻花去将予乐,借卷桐吹写所思。抚景寓言良不浅,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乘兴时。得暇分畦秧韭菜,趁情樊圃树棠梨。山烟青笠等闲去,沙地乌犍和醉骑。一片野情羁不住,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遣兴时。行傍山翁驱犊父,坐观邻妪试鹅儿。看秧时测水深浅,种菜闲占春早迟。白日渐长消不去,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锄归路月相随。蹋青谩有心情在,耕绿宁甘体力疲。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感兴时。草地耕牛才有犊,花村吠犬那生牦。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第四八名感兴吟 【桐江。 此诗无一字不佳,末语虽似过直,若使采诗观风,亦足以戒惕者。】 儿结蓑衣妇浣纱,暖风疏雨趱桑麻。金桃接种连花蕊,紫竹移根带笋芽。椎鼓蹋歌朝祭社,卖薪挑菜晚回家。前村犬吠无他事,不是搜盐定榷茶。
第四九名王进之 【建德。 以雅健语写高洁操,悠然之兴,见于篇末。】 东君私我此身闲,脱却青衫野服更。桑可以丝麻可绩,麦宜续食韭宜羹。分甘垄上耕云隐,梦不湖边拾翠行。物意岂知沧海变,晓风依旧语流莺。
第五十名元长卿 【义乌陈希声。 回文二首,俱妥顺,亦出苦心。】 香红眩眼缬蕤英,竹杖扶吟纵步行。桑眼蟆含青蕾小,麦须虾磔翠芒轻。黄花菜圃午风软,绿水秧畦春野平。芳树几声鸠雨过,苍苍柳色弄烟晴。 犂鉏徧野沸耕农,血吻鹃声一树红。畦矗秧针青剡剡,陇翻麦浪翠芃芃。鸡鸣昼寂花村雨,蛤吠朝寒草岸风。溪外云过横笛乱,微烟野色树茏葱。
第五一名闻人仲伯 【义乌陈希声。 三春分作三首,曲尽变态,非苟为敷演者所能及。】 田园兴在早春时,眼缬生红喜上眉。门巷日高人扫雪,池塘烟涨水流澌。杯盘新岁欢同社,灯火元宵闹古祠。野老告余春事及,夜来小雨过前陂。 田园兴在半春天,春事关心夜不眠。护撒秧畦须拥水,辟栽蔬圃更堤川。青囊子粒乡风旧,翠箬灵芽社雨前。独立夕阳无限意,一声拨谷野桥边。 田园兴在晚春头,且说田蚕两事休。榆荚雨酣新水滑,楝花风烟薄寒收。青枫蛾子催桑月,绿树鹂鹒报麦秋。但愿花村无犬吠,时呼薄酒背眠牛。
送诗赏小札 月泉社?清翁盟诗,预于丙戌小春望日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至丁亥正月望日收卷,月终结局,收二千七百三十五卷,选中二百八十名,三月三日揭榜。
第一名:公服罗一缣七丈,笔五贴,墨五笏。
第二名:公服罗一缣六丈,笔四贴,墨四笏。
第三名:公服罗一缣五丈,笔三贴,墨三笏。
第四名止第十名:各春衫罗一缣,笔二贴,墨二笏。
第十一名止二十名:各深衣布一缣,笔一贴,墨一笏。
第二十一名止第三十名:各深衣布一缣,笔一贴。
第三十一名止五十名:各笔一贴,墨一笏,吟笺二沓。
以上所送,并就缣端、笔贴、墨铭,用「月泉诗赏潜斋」记号,通榜仍各送本社新诗一册。
启罗公福 伏以月泉旧社,久盟湖海之交,春日新题,剩写田园之兴,得周南而正始,可冀北之空群。执事振响武林,舒翘文苑。种秧浇药,已朝市之无心;放犊听莺,更池塘之入梦。杼机自别,冠冕为宜,某心所甚欣,手之不释。诗成夺锦,诵珠玉者翕然,礼以为罗,愧琼瑶则多矣。余如玄颖,并致篚筐。回送诗赏札:读渊明诗,久识田园之趣,从夫子学,愿为农圃之民,未敢望其下风,胡遽延之上座?执事雅怀月霁,清思泉寒, 【「清思泉寒」,清顺治本同。明藏说小萃本作「清思寒泉」,未知孰是。】 抚景兴思,慨唐科之不复,以诗为试,觊周雅之可追。窃知扶植之盛心,正欲主维乎公是。某羡珠玉之在侧,忝糠粃之播前,旧拟秋声,曾占桐江之风景,新题春日,又分婺女之星辉。岂好为朱公之变姓易名,深恐蹈柳子之召闹取怒。惭非重宝,俾获与锦囊之荣,赐侈香罗,复唤起青衫之梦。受丝毫而皆感,与笔墨以志言。谨述谢私,伏祈鉴在。
称后妃之本
相台许熙载集女教之书,引葛覃小序,曰:「关睢后妃之德也。而所以成德者,必有本也,曷谓本?葛覃所陈是也。后之讲师,徒见序称后妃之本,而不知所谓,乃为在父母家志在女工之说以附益之。殊不知是诗皆述既为后妃之事,贵而勤俭,乃为可称,若在室而服女工,固其常耳,不必咏歌也。」
顾瑛诗
顾瑛诗曰:「右军手帖写来禽,茧纸唐人逼体临。若以评书推画法,未甘笔法拟云林。」
布谷鸟
布谷鸟当四五月插秧时,自呼其名,分明云布谷布谷。因重?其声,人骤闻之,音相近而疑似。如云郭公郭婆,又如云看蚕看火,今人遂称为看蚕看火鸟,亦称郭公鸟,失其本名矣。
笔脚
柳家新样元和脚,今人称所写字亦曰笔脚。
苏黄逸诗
苏文忠公真?凡五首,前题云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一:「万户春浓酒似油,想须百瓮列?头。主人日饮三千客,应笑穷官送督邮。」其二:「诗里将军已筑坛,后来裨将欲登难。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黄谢看。」其三:「 【缺一字】 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 【缺二字】 灑落江山外,?與人間激懦官。其四:「张公高躅不可到,我欲挽眉纔觉难。事業已歸前輩錄,典刑?與後人看。」其五:「诗如琢云清牙颊,身觐飞龙吐胆肝。少负清名晚方用,白头翁竟作 【缺一字】 官。」
黄山谷真卿,题李龙眠画葛仙翁徙居图:「莫言家具少于车,药裹衣囊自有余。老妇亲携三稚子,仙翁独玩一编书。牛羊相与趋新筑,鸡犬应难恋旧庐。是处山头有丹井,不知如此几迁居。」后题云「山谷道人因得观而敬赞。」
前诗二集中皆不载。苏是都南濠所亲见,黄是杨五川所亲见。山谷之父名庶字亚夫,嗜吟,有伐檀集,本不传世,今存四首,以见苏黄皆得之家学云。「暑如煎烹欲狂走,猛雨似洗沈痾瘳。宁知诗书一枕梦,便作桃李三春游。蛙蜩叫噪若交旧,蚊蝇痴钝如仇雠。今君病起正高卧,庄蜨处处宜相求。」 【右和暑雨。】 「火云旱风苗欲死,曲木直绳寒泉深。耕夫泪湿原上土,老圃顾盼轻黄金。」 【右赋辘轳。】 「矮松名载四海耳,百怪老笔不可传。左妻右儿醉树下,安得白首巢其巅。」 【右游矮松。】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独上高高台。四边不着闲树木,故要满坐清光来。」 【右明站台。】
后山诗话云:「唐人不学杜诗,惟唐彦谦与今黄亚夫、谢思厚学之。鲁直,黄之子谢之婿也。山谷云:『东坡文章妙一世,乃谓效庭坚体,正如退之效孟郊、卢仝诗。』东坡云:『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其互相推许如此。」 【曾见刻山谷全书,伐檀集已列其间矣。】
张安道题汉高二绝 【「张安道题汉高二绝」,「张」字原无,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张文定安道未第时,题汉高祖庙歌风台二绝句云:「纵酒疏狂不治生,中央有土不归耕。偶因乱世成功业,更向翁前与仲争。」「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 【「樽前感慨大风诗」,「樽」字原作「尊」,据明藏说小萃本改。】 淮阴已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读史者当以此等意思寻求乃有得。
徐武功顺正堂铭 【「徐武功顺正堂铭」,原无「徐武功」三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徐天全先生有贞为侍郎徐主一公作顺正堂铭曰:「坤德惟顺,妇道则之,以顺为正,室家攸宜。主馈相祀,维妇之职,织纴组紃,维妇之绩。闺门之内,事事有仪,闺门之外,所不敢知。孝尔尊嫜,睦尔娣姒,容尔媵贰,谨助君子。毋效薄俗,为彼勃溪,毋作长舌,为彼厉阶。所从有三,为德惟四,戒之敬之,其永勿替。」此乃其早年笔,字画甚是遒美,宜其为吴中艺林冠冕。
杨五川题六如折枝 【「杨五川题六如折枝」,原无「杨」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正德丙寅年,唐六如为一狎客作水墨桃杏二枝在一扇头,将伺暇作新词题之,其人持去,为狂生大书诗句于前,六如见之,怒甚,取笔泚墨,淋漓一抹,诗画尽墨。时杨五川仪年方十九,在侧,就案以水笔洗涤新墨,狂生之迹几灭,计不能尽去,乃因字删改良久,扇亦曝干,遂填补成长相思一调云:「桃花红,杏花红,两样春光便不同,各自逞娇容。倚东风,笑东风,绿叶青枝共一丛,静爱碧烟笼。」六如甚加叹赏。
蒲脯黑黄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以蒲为脯,以鹿为马,献于二世,群臣言蒲与鹿者阴诛之。以蒲为脯,史记不载,见汉人杂说。礼器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其古。注云变白黑。言素青者,秦二世时赵高欲作乱,或以青为黑,黑为黄,民言从之,至今语犹存也。故后汉涿郡崔琦对梁冀曰:「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反复欲钳寒士口,杜蔽主听,将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武帝武后朝仪举制
山呼,汉制也,自武帝祀嵩岳始。舞蹈,唐制也,自武后赐宋之问始。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亦自武后始。汉武帝元光二年,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今乡科赴会试者给?力廪给,即续食计偕事,俗称曰路费,则路费亦自武帝始。
陆梳山居家制用 【「陆梳山居家制用」,原无「陆」字,据明藏说小萃本补。】
陆梳山居家制用云:「古之为国者,冢宰制国用在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国既若是,家亦宜然。故凡家之田畴足以赡给者,亦当量入以为出,然后用度有准,丰俭得中,怨讟不生,子孙可守。今以田畴所收,除租税及种溉粪治之外,所有若干,以十分约之,留三分为水旱不测之备, 【专存米谷,不可变易银钞轻?,但当逐年增置仓廪。】 其六分作十二月之用。 【闰月则分作十三月之用。】 取一月合用之数,约为三十分,日用其一, 【茶饭鱼肉、宾客酒浆、子孙纸笔、先生束修、干事奴仆等,皆取诸其间。】 可余而不可尽,用至七分为得中,不及五分为太啬。 【以所余太多则家益富,将至僭侈无度,则入于罪戾矣。】 其所余者,别置簿收管,以为伏腊、裘葛、修葺墙屋、医药、宾客、吊丧问疾时节馈送。又有余则以周给邻族之贫弱者、贤士之穷困者、佃人之饥寒者、过往之无聊者,毋以妄施僧道。盖僧道本是蠹民,况今之僧道,无不丰足,施之适足以济其嗜欲,长其过恶,而费农夫血汗勤劳所得之物,未必不增吾冥罪,其何福之有?其田畴不多,日用不能有余,则一味节啬,裘葛取诸蚕绩,墙屋取诸畜养,杂种蔬菜,皆以助用,不可侵过次日之物。若一日侵过,无时可补,则便有废家之渐,当谨戒之。其有田少而用广者,但当清心俭素,经营足食之路,于接待宾客、吊丧问疾、时节馈送、会合饮食之事,一切不讲,免致干求亲旧,以滋过失,责望故素,以生怨尤,负讳逋借,以招耻辱。家居如此,方为称宜,而远吝侈之咎。积是成俗,岂惟一家不忧水旱天灾,虽一郡一县皆无忧矣,其利岂不溥哉! 【右上篇。】
居家之病有七:曰呼,曰游,曰饮食,曰土木,曰争讼,曰翫好,曰惰慢,有一于此,皆能破家。其次贫薄而务周旋,丰余而尚鄙猥,事虽不同,其终之害,或无以异,但在迟速之间耳。夫丰余而不用者,疑若无害也,然己既丰余,则人望以周济,今乃恝然,则失人之情,既失人之情,则人不佑之,惟恐无其隙,苟有隙可乘,则争媒蘗之,虽其子孙,亦怀不满之意,一旦入手,若决堤破防矣。前所言存留十之三者,为丰余之多者制也,苟所余不能三分,则存二分亦可,又不能存二分,则存一分亦可,又不能存一分,则宜节啬用度,以存赢余,然后家可长久,不然一旦有意外之事,家必破矣。 【记曰:「丧用三年之阞。」注谓:阞,什一也,正今所存留三分数。凡丧葬所费,其丰俭之节,当以此为准。今谓人家婚礼,当视丧礼所费,则丰俭亦似得中,其有贫者,岂可复立准则?所谓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人岂有非之者?则婚礼宜俱无所费,所谓迨其谓之足矣。】 前所言一切不讲者,非谓绝其事也,谓不能以货财为礼耳。如吊丧,则以先往后罢为助,宾客则樵苏不爨,清谈而已。至如奉亲,至急也,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祭祀宜严也,疏食菜羹,足以致其敬。凡事皆然,则人固不我责,而我亦何慊哉!如此则礼可不废,而财不匮矣。前所言以六分为十二月之用,以一月合用之数约为三十分者,非为必于其日用尽,但约见每月每日之大概,其间用度自为赢缩,惟是不可先次侵过,恐难追悔,宜先余而后用,以无贻鄙吝之讥。世言皆谓用度有何穷尽,盖是未尝立法,所以丰俭皆无准则,好丰者妄用以破家,好俭者多藏以敛怨,无法可依,必至于此。愚今考古经国之制,为居家之法,随赀产之多寡,制用度之丰俭,合用万钱者,用万钱不谓之侈,合用百钱者,用百钱不谓之鄙,是取中可久之计也。 【右下篇。】
至元六年岁在庚辰春正月甲子笠泽陆德原重镌于农圃堂。」
江阴令水利
叶水心集墓志:王柟木叔,永嘉人。知绩溪,修陂塘,知江阴,开渠五百里。黄东发曰「江阴渠无百里」是矣。然想木叔在当时必有功于吾邑之水利者。邑志于嘉泰元年下仅存其名,而不着其功,故揭出之。
异僧草书
邑之干明广福禅寺,有草书心经,下注「比邱道松书」,真笔走龙蛇者也。贺子徽志谓耿侍郎命工摹刻于石。近年毁于火,此邑人所当重刻以复旧观者。
三住铭
施肩吾述三住铭谓: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住,长生之至道也。
戒庵老人漫笔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