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 - 第 338 页/共 372 页

丙子,舒马尔节等以国用不足,请裁厩马,汰卫士,及节诸王滥赐,从之。   浙西诸郡霖雨,江湖水溢,命江浙行省兴役疏泄之。   置谏议书院于昌平县,祀唐刘蕡。   大都路檀州大水,平地深丈有五尺;汴梁路十五县河溢;江陵路江溢。   六月,己卯朔,皇子生,命巫祓除于宫。   葺万岁山殿。   广西静江猺为寇,宣慰使发兵讨捕。既而柳州猺亦谋变,戍兵讨斩之。   癸未,浔州平南县猺为寇,达噜噶齐图坚、都监姚泰享死之。   丙申,中书参知政事尊达布哈言:“大臣兼领军卫,前古所无。   特克实以御史大夫,额森特穆尔以知枢密院事,皆领卫兵,如虎而翼,故成逆谋。今军卫之职,请勿以大臣领之,庶勋旧之家得以保全。”从之,仍赐币帛以旌其直。   丁酉,敕广西守将捕静江猺寇,旋命湖广行省督所属捕柳州猺。   息州民赵丑厮、郭菩萨,妖言弥勒佛当有天下;有司以闻,命宗正府、刑部、枢密院、御史台及河南行省官杂鞫之。   丁未,立都水庸田使司,浚吴、松二江。   通州三可县大雨,水丈馀;潼川府绵江、中江水溢入城郭;冀宁路汾水溢;秦州秦安山移。   秋,七月,庚戌,遣阿实特祀宅神于北部行幄。   甲寅,宁珠、许师敬编类《帝训》成,请于经筵进讲,仍俾皇太子观览,命译其书以进。   丙辰,享太庙。   播州蛮黎平爱等集群夷为寇,湖广行省请兵讨之,不许;诏播州宣抚使杨额勒布哈招谕之。   戊午,遣使代祀龙虎、武当二山。   己未,置车里军民总管府,以土人寒赛为总管,佩金虎符。   中书省言:“往岁征猺,廉访使劾其滥杀,今凡出师,请廉访司官一员莅军纠正。”从之。   癸亥,以许师敬及郎中迈闾兼经筵官。   广西诸猺寇城邑,遣湖广行省左丞奇珠、兵部尚书李大成、中书舍人迈闾将兵二万二千人讨之,仍以诸王鄂尔多罕监其军。   庚午,以国用不足,罢书金字《藏经》。   辛未,立河南行都水监。   申禁汉人藏执兵仗;有军籍者,出征则给之,还,复归于官。   壬申,御史台言:“廉访司莅军,非世祖旧制。贾胡鬻宝,西僧修佛事,所费不赀,于国无益,并宜除罢。”从之。   敕太傅图台、太保图呼噜日至禁中集议国事。   敕山东州县收养流民遗弃子女。   是月,宗仁卫屯田陨霜杀禾;睢州河决。   八月,戊子,修上都香殿。   辛卯,云南白夷寇云龙州。   辛丑,敕:“诸王私入京者,勿供其所用;诸部曲宿卫私入京者罪之。”   卫辉路汲县河溢。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十三 ●卷第二百十三     【元纪二十一】 起旃蒙赤奋若九月,尽强圉单阏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泰定帝泰定二年(乙丑,一三二五年)   九月,戊申朔,分天下为十八道,遣使宣抚。   诏曰:“朕祗承洪业,夙夜惟寅,凡所以图治者,悉遵祖宗成宪。曩屡诏中外百官,宣布德泽,蠲赋详刑,赈恤贫民,思与黎元共享有土之乐。尚虑有司未体朕意,庶政或阙,惠泽未洽,承宣者失于抚绥,司宪者怠于纠察,俾吾民重困,朕甚愍焉。今遣奉使宣抚,分行诸道,按问官吏不法,询民疾苦,审理冤沈,凡可以兴利除害,从宜举行。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其有政绩尤异,暨晦迹丘园,才堪辅治者,具以名闻。”   太史院使齐履谦之江西、福建宣抚,黜罢官吏之贪污者四百馀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州县有以先贤子孙充防夫诸役者,悉罢遣之。福建宪司职田,每亩岁输米三石,民不胜苦,履廉命准令输之,由是召怨,及还京,宪司果诬以它事。未风,诬履谦者皆坐事免,履谦始得直,复为太史院使。   以郡县饥,诏:“运米十五万石,贮濒可诸仓,以备赈救。仍敕有司置义仓,募富民入粟拜官,二千石从七品,千石正八品,五百石从八品,三百石正九品,不愿仕者旌其门。”   己酉,海运江南粮百七十万石至京师。   癸丑,帝至自上都。   甲寅,禁饥民结扁担社,伤人者杖一百,著为令。   乙卯,享太庙。   己未,怀远大将军、来安路总管岑世兴上言,自明其不反,请置蒙古、汉人监贰官;优诏从之。   丁丑,浚河间陈玉带河。   礼部员外郎元永贞言:“特克实弑逆,皆由特们德尔始祸,请明其罪,仍录付史馆,以为人臣之戒。”   汉中道文州霖雨,山崩;开元路三河溢。   是秋,以太子宾客曹元用为礼部尚书兼经筵官,及大朝会为纠仪官,申卷班之令,俾以序退,无争门而出之扰。又谓太医、仪凤、教坊等官不当序正班,当自为一列,后皆行之。时宰执有欲罢科举者,元用以为国家文治正在于此,何可罢也!又有欲损太庙四时之祭,止存冬祭者,元用谓:“禴祀烝尝,四时之享,不可阙一,乃经礼之大者,其可惜费而废礼乎!”   冬,十月,戊寅朔,张珪归保定上冢,以病辞禄,不允。   岑世兴及子特穆尔率众寇上林等州,命抚谕之。   癸未,以都尔苏为御史大夫。   丁亥,享太庙。   韩林学士吴澄致仕。先是澄庙议不行,已有去志,会修《英宗实录》,命总其事。居数月,《实录》成,未上,即移疾不出,中书左丞许师敬奉诏赐宴国史院,仍致朝廷勉留之意。宴罢,即出城,登舟去,中书闻之,遣官驿追,不及而还,言于帝曰:“吴澄国之名儒,朝之旧德,今请老而归,不忍重劳之,宜有所褒异。”诏加资善大夫,仍以金织文绮二及钞五千贯赐之。   乙未,皇后受佛戒于帝师。   丁酉,广西猺酋何童降,请防边自效,许之。   十一月,戊申朔,周王和实拉遣使以豹来献。   庚戌,舒玛尔节以岁饥,请罢皇后上都营缮,从之。   宁珠以病乞罢,不允。   丙辰,郭菩萨等伏诛,杖流其党。   丁巳,幸大承华普庆寺,祀昭献元圣皇后于影堂,赐僧钞千锭。   岑世兴结八务蛮班光金等合兵攻石头等寨,敕调兵御之。八番宣慰司官以失备坐罪。   庚申,倭舶来互市。初,成宗遣僧使日本,而日本人竟不至。至是越二十馀年,始来互市。   壬戌,敕军民官廕袭者,由本贯图宗支,申请铨授。   丙寅,都尔苏复为中书左丞相、录军国重事。   都尔苏密专命令,不使中外预知,监察御史赵师鲁上言:“古之人君,将有言也,必先虑之于心,咨之于众,决之于故老大臣,然后行之,未有独出柄臣之意,不咨众谋者也。”不报。都尔苏虽刚狠,亦服其敢言。   丁卯,罢蒙山银冶提举司,命瑞州路领之。   壬申,诸王鄂尔多罕,以追捕广西猺寇上闻。帝曰:“朕自即位,累诏天下悯恤黎元,惟广猺屡叛,杀掠良民,故命鄂尔多罕等讨之。今闻迎降者甚众,宜更以恩抚之。若果不悛,严兵追捕。”   常德路水,民饥,赈之。   十二月,戊寅,以达实特穆尔为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封蓟国公。   乙酉,帝复受佛戒于帝师。旋以帝师之弟将至,诏中书持羊酒效劳。而其兄遂尚公主,封白兰王,赐金印,给圆符;其弟子之号司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章者,前后相望。为其徒者,怙势恣睢,气焰薰灼,延于四方,为害不可胜言。   监察御史李昌言:“臣尝经平凉府、静、会、定西等州,见西番僧佩金字圆符,络绎道路,驰驱累百,传舍至不能容,则假馆民舍,因迫逐男子,奸污妇女。奉元一路,自正月至七月,往返者百八十五次,用马至八百四十馀匹,较之诸王行省之使,十多六七,驿户无所控诉,台察莫敢谁何。且国家之制圆符,本为边防警报之虞,僧人何事而辄佩之?请更正僧人给驿法,且令台宪得以纠察。”当时以为切论。   丁亥,修鹿顶殿。   镇南王图布哈薨,遣中书平章政事柰曼岱摄镇其地。   中书省言山东、陕西、湖广地接戎夷,请议选宗室往镇,从之。   申禁图谶,私藏不献者罪之。   京师多盗。癸巳,达实特穆尔请处决重囚,增调逻卒,仍立捕盗赏格,从之。   甲午,召张珪于保定。   壬寅,中书左丞赵简请行区田法于内地,以宋董煟所编《救荒活民书》颁州县。   是岁,御河水溢。   广西溪洞,自岑世兴而外,诸猺所在为寇,朝廷命行省督所属讨捕之。寻遣使奉诏分谕,或梗或降,终未能悉平也。   以故翰林学士布哈、中政使布延图、指挥使布延呼尔为特克实等所系死,赠功臣号及阶勋爵谥。   富珠哩翀以国子司业出为河南行省左右司郎中,丞相曰:“吾得贤佐矣!”翀曰:“世祖立法,成宪具在,慎守足矣。譬若乘舟,非一人之力所能运也。”翀乃开壅除弊,省务为之一新。   ◎泰定三年   春,正月,丙午,播州宣慰使杨雅尔布哈招谕蛮酋黎平庆等来降。   戊申,元江路总管普双叛,命云南行省招捕。   壬子,封诸王宽彻布哈为威顺王,镇湖广;迈努为宣靖王,镇益都。   以山东、湖广官田赐民耕垦,人三顷,仍给牛具。   征前翰林学士吴澄,不起。   置都水庸田司于松江,掌江南河渠水利。   戊辰,缅国乱,遣使乞授。   安南国阮叩寇思明路,命湖广行省督兵备之。   赈大都属县饥。   二月,丁丑,购能首告谋逆厌魅者,立赏格,谕中外。   壬午,广西全茗州土官许文杰率诸猺以叛,寇茗盈州,杀知州事李德卿等,命湖广行省督兵捕之。   丁亥,中书省臣请罢征猺,敕诸王鄂尔多罕等班师,其镇戍者如故。   甲午,葺真定玉华宫。   丙申,建显宗神御殿于卢师寺,赐额曰大天源延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