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 - 第 339 页/共 372 页

敕以金书西番字《藏经》。   戊戌,爪哇来贡方物。   庚子,以通政院使察纳为中书平章政事。   甲辰,帝如上都。   归德府属县河决,民饥,赈之,复赈河间、建昌诸路饥。   三月,乙巳朔,帝以不雨自责,命审决重囚,遣使分祀五岳、四渎之神及名山大川并京城寺观。   丁未,敕百官集议急务。中书省臣等请汰卫士,节滥赏,罢营缮,防猺寇,诸寺官署坑冶等事归中书,并从之。   壬子,禜星于司天台。   癸丑,八番岩霞洞蛮来降,愿岁输布二千五百匹,设蛮夷官镇抚之。   乙卯,申禁民间龙文织币。   戊午,诏安抚缅国。   甲子,命功德使司简岁修佛事一百二十七。   丙寅,翰林承旨阿林特穆尔、许师敬译《帝训》成,更名曰《皇图大训》,敕授皇太子。   辛未,泉州民阮凤子作乱,寇陷城邑,军民官以失讨坐罪。   癸酉,怀王图卜特穆尔子伊勒哲伯生。   畿内、河北、山东诸路饥。张珪赴召入见,帝问曰:“卿来时,民间如何?”珪曰:“臣老矣,少宾客,不能远知。保定、真定、河间,臣乡里也,民饥甚;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帝恻然,命赈粮,至是复令免三路及济南等郡县民租之半。   夏,四月,丙戌,镇安路总管岑修广为弟修仁所攻,来告,命湖广行省辨治之。   戊戌,米洞蛮田先什用等结十二洞蛮寇长阳县,湖广行省遣九姓长官彭忽多布哈招之。田先什用等五洞降,馀发兵讨之。   修夏津、武城河堤二十三所,役丁万七千五百人。   以虞集为翰林学士兼国子祭酒。集尝因讲罢,论京师恃东南海运,实竭民力以航不测,非所以宽远人而因地利也。乃与同列上言:“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辽海,南滨青齐,萑苇之场也,海潮日至,淤为沃壤。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听富民欲得官者,合其众,分授以地,官定其畔以为限,能以万夫耕者,授以万夫之田,为万夫之长,千夫、百夫亦如之,察其惰者而易之。一年勿征也,二年勿征也,三年视其成,以地之高下定额于朝廷;以次渐征之,五年有积蓄,命以官,就所储,给以禄;十年佩之符印,得以传子孙,如军官之法。则东方民兵数万,可以近卫京师,外御岛夷,远宽东南海运以纾疲民,遂富民得官之志而获其用,江海游食盗贼之类,皆有所归。”议者以为一有此制,则执事者必以贿成而不可为,事遂寝。其后海口万户之设,大略宗之。   五月,乙巳,修镇雷佛事三十一所。   罢造福建岁贡蔗糖。   禁西僧驰驿拢民,始从李昌奏也。   甲寅,八百媳妇蛮遣子来朝。   甲子,中书会岁钞出纳之数,请节用以补不足,从之。   监察御史劾宣抚使多尔济巴勒、学士李达喇哈、刘绍祖庸鄙不胜任。中书议:“三人皆勋旧子孙,罪无实状,乞复其职,仍敕宪台勿以空言妄劾。”从之。   丁卯,岑世兴及镇安路岑修文合山獠、角蛮六万馀人为寇,命湖广、云南行省招谕之。   遣指挥使乌图曼镌西番咒语于居庸关崖石。   庚午,乞住招谕永明县五洞猺来降。   征处士札实至上都。札实,其先大食国人,后家于真定,博极群籍,见诸践履,皆笃实之学。延祐初,诏以科举取士,有劝其就试者,札实不应;既而侍御史郭思贞,翰林学士刘赓,参知政事王士熙,交章论荐,及是以遗逸征,见帝于龙虎台,眷遇优渥。时都尔苏柄国,西域人多附焉,札实独不往见,都尔苏屡使人招致之,即以养亲辞归。   六月,癸酉朔,以图哈特穆尔为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请终母丧,从之。   癸未,播州蛮黎平爱复叛,合谢乌穷为寇,宣抚使杨雅尔布哈招平爱出降。乌穷不附,命湖广行省讨之。   丁酉,遣道士吴全节修醮事于龙虎、三茅、阁皁三山。   戊戌,遣使祀解州盐池神。   中书省臣言:“比来郡县旱蝗,臣等不能调燮,故灾异降戒。今当恐惧修省,力行善政,亦冀陛下敬慎修德,悯恤生民。”帝嘉纳之。   己亥,纳皇姊嘉宁公主之女于中宫。   道州路栎所源猺为寇,命奇珠督兵捕之。   大昌屯河决。   秋,七月,甲辰,车驾发上都,禁车骑践民禾。   造豢豹氈车三十两。   丙午,享太庙。   丁未,绍庆酉阳寨冉世昌及何惹洞蛮为乱。   甲寅,幸大元符寺,敕铸五方佛铜像。   乙卯,诏翰林侍讲学士阿噜卫、直学士雅克齐译《世祖圣训》,以备经筵进讲。   戊午,遣日本僧瑞兴等四十人还国。   作别殿于潜邸。   敕:“入粟拜官者准致仕铨格。”   乙丑,发兵修野狐、色泽、桑乾三岭道。   戊辰,太白经天。   河决郑州阳武县,漂万六千五百馀家,赈之。   大同浑源河溢;檀、顺等州两河决,温榆水溢。   八月,甲戌,乌伯都拉、许师敬,并以灾变饥歉乞解政柄,不允。   甲申,享太庙。   长春宫道士蓝道元,以罪被黜。诏:“道士有妻者悉给徭役。”   宁远州洞蛮刁用为寇,命云南行省备之。   辛卯,云南行省丞相伊尔吉岱,廉访副使萨图济岱,以使酒相抵,状闻,诏两释之。   甲午,以灾变罢猎,罢行宣政院及功德使,免武备寺逋负兵器。   辛丑,帝次中都。   鹿顶殿成。   户部尚书郭良坐赃免。   作天妃宫于海津镇。   诏谕廉州蜑户复业。   盐官州大风,海溢,坏堤防三十馀里,遣使祭海神,不止,徙民居千二百五十家。   大都昌平大风,坏居民九百家。   扬州、崇明州大风雨,海水溢,溺死者给棺敛之。   九月,庚申,帝还大都。   壬戌,以察纳领度支事。   戊辰,中书省言:“今国用不给,陛下当法世祖之勤俭以为永图。臣等在职,苟有滥承恩赏者,必当回奏。”帝嘉纳之。   汾州平遥县汾水溢。   冬,十月,辛未朔,发卒四千治通州道。   庚辰,享太庙。   辛巳,天寿节,遣道士祀卫辉太一万寿宫,敕中书省遣官从行,备供亿。   癸未,河水溢汴梁路,乐利堤坏,役丁夫六万四千人筑之。   京师饥,发粟八十万石,减价粜之。   赐大天源延圣寺钞二万锭,吉安、临江二路田千顷。   中书省言:“养给军民,必藉地利。世祖建大宣文弘教等寺,赐永业,当时已号虚费。而成宗复构天寿万宁寺,较之世祖,用增倍半。若武宗之崇恩福元,仁宗之承华普庆,租榷所入,抑又甚焉。英宗凿山开寺,损民伤农,而卒无益。夫土地祖宗所有,子孙当共惜之。臣恐兹后藉为口实,妄兴工役,徼福利以逞私欲,惟陛下察之。”帝嘉纳焉,然不能用也。   江西行省平章巴延迁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旧有赐田五千顷在河南,以二千顷奉帝师祝釐,八百顷助给缩卫,自取不及其半。   十一月,庚子朔,陕西行台中丞姚炜,请集世祖嘉言善行,以时省览,从之。   宣抚使玛莫哈、李让劾浙西廉访使鄂勒哲布哈受贿,对簿不服,诏遣刑部郎中索珠鞫其侵辱使者,笞之。   赈辽阳等路饥。   癸卯,中书省言西僧每假元辰疏释重囚,有乖政典,请罢之,诏:“自今当释者,令宗正府审覆。”   己酉,作鹿顶棕楼。   辛亥,追复前平章政事李孟官。   乙卯,广西透江团猺为寇,宣慰使迈努谕降之。扶灵、青溪、栎头等洞蛮为寇,湖南道宣尉司遣使谕降之。   戊午,造中统、至元钞各十万锭。   封诸王特穆尔布哈为镇南王,镇扬州。   播州蛮宋王保来降。   己巳,徙上都清宁殿于巴伊勒行宫。   锦州水溢,坏田千顷,漂死者百人,人给钞一锭。崇明州海溢,漂民舍五百家,赈粮一月,死者钞二十贯。   十二月,壬午,监察御史贾垕,请祔武宗皇后于太庙,不报。   敕以来年元夕构灯山于内庭,御史赵师鲁以水旱请罢其事,从之。   丙戌,以回回阴阳家言天变,给钞二千锭,施有道行者及乞人、系囚,以禳之。   丁亥,宁夏路地震,有声如雷,连震者四。   庚寅,赦天下。   左丞相都尔苏与平章政事额卜德寽勒,以私意欲因赦酬累朝贾胡所献诸物之直,及擢用英庙至今为宪台夺官者,以诏稿示左司都事宋本,本曰:“今警灾异而畏献物未酬直者愤怨,此有司细故,形诸王言,必贻笑天下。司宪褫有罪者官,世祖成宪也。今上御位,累诏法世祖,今擢用之,是废成宪而反汗前诏也。后复有邪佞赃秽者,将治之耶,置不问耶?”明日,宣诏竟,本遂称疾不出。   召江浙行省右丞赵简为集贤大学士,领经筵事。   癸巳,作鹿顶殿。   己亥,命帝师修佛事,释重囚三人。   置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   御史言:“比年营缮,以卫军供役,废武事不讲,请遵世祖旧制,教习五卫亲军,以备扈从。”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