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323 页/共 381 页
良枢自跋曰六书文字之繇也繇象形而有画繇指事而有文义繇防意而有训解繇谐声而有句读繇转注而有注释繇假借而旁通曲畅不可胜穷矣迨书法屡变而画失真遂至文义乖而训解谬句读差而注释舛学士口受于蒙师文人牵滞于文义茫茫白首漫漫长夜良可叹也五经皆有误而诗书为甚四书各有譌而论语尤多今畧举文义之乖训解之谬注释之舛者辨数十条或以古证或以义求或以意逆或以理解或以思通不能阙前人之所疑庶几敏求圣贤之精意要以自信于心求协于经抑亦信古之一端学文之首助也若夫句读之讹防画之差音切之误姑俟详考以就正于君子焉
毛氏【尚忠】四书防解
十卷
存
周炳谟序曰注疏以还自朱子章句出而四书之防已大明于天下明兴诸先辈出或竟其所已言或阐其所未备羽经翼传于道多发明焉迄于今棼错不可胜纪苏子云人之性善恶二者而已孟子既已据其善是以荀子不得不出于恶而扬子不得不出于善恶混噫嘻今之人好异也大率类是此司世教者所为忧也予同年友子亮毛子研精于学尝辑防解一书其中自悟自信之语十三用前人之语十七间有两解而互发者亦竝存之而不嫌于异同也子亮令枣强北方学者争传诵焉子亮因梓以行属余序之
缪泳曰毛尚忠字子亮嘉善人万厯甲辰进士知枣强县事辑四书防解刋于官舍
陈氏【臣忠】四书集意【一作説约】
八卷
存
缪泳曰臣忠字心谦莆田人万厯甲辰进士
庄氏【元臣】四书觉参符
二十卷
存
郑玥曰归安庄氏元臣万厯甲辰进士官中书舍人元臣吴江人以归安籍登第
张氏【京元】寒灯随笔
三卷
存
陆元辅曰钟山张氏京元泰兴人万厯甲辰进士歴官四川按察副使寒灯随笔三卷皆讲说四子书
施氏【鳯来】四书囊集
未见
平湖县志施鳯来字羽王万厯丁未赐进士第二人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陆氏【键】四书传翼
未见
来氏【斯行】四书问答
一卷
未见
缪泳曰萧山人万厯丁未进士
殷氏【大白】四书副墨
佚
宗氏【鳯翔】四书证学録
十三卷
存
俞汝言曰鳯翔字羽皇秀水人万厯壬子北闱解元
鹿氏【善继】四书说约
【阙】卷
未见
陆元辅曰公字伯顺定兴人万厯癸丑进士官太常寺少卿殉难赠大理寺卿
洪氏【啓初】四书翼笺
九卷
存
髙兆曰洪啓初字葆原泉州南安人万厯癸丑进士除户部主事调兵部
黄氏【尊素】四书鍼
八卷
存
余姚县志公字真长万厯丙辰进士由宁国推官入为山东道御史劾魏忠贤死诏狱赠太仆寺卿諡忠端
吴氏【继仕】四书引经节解圗
二十六卷
未见
黄氏【智】四书讲义
佚
休宁名族志智撰四书讲义二百篇
唐氏【汝谔】四书微言
二十卷
存
陈氏【荣选】四书私防
未见
陆元辅曰字克举同安人健之孙
许氏【有声】四书独证
二十卷
存
赵南星曰枣强诸生
姚氏【光祚】四书望洋编
二十卷
存
陆葇曰吴人姚光祚字昌辑四书望洋编二十卷有解经邦张养心张尊美夏嘉遇沈麟堵天顔张垣序七篇其文芜漫不足行
王氏【廷熤】四书音释
一卷
存
严绳孙曰字幼翰一字君渡无锡人
马氏【广軨】四书读 四书提钩
未见
平湖县志马广軨字飞生家贫教授门人私諡曰端敏先生
张氏【嘉猷】四书不倦録
未见
张氏【嵩】四书说乗
六卷
未见
郑玥曰张嵩字曼石海宁人
商氏【惠】四书问答
二卷
未见
陆元辅曰金华人
陆氏【铭】四书彚解 四书演注
未见
姚氏【子鳯】四书粹言
未见
李氏【竑】求已斋说书
四卷
存
竑自序曰古今人之不相及也吾知之矣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谋道今之学者谋禄其相争在鍼芥之微而相去之逺不啻如秦越也故自孔孟以后世人相沿以为学者大都名利之借径而已夫何世愈降而人所以射名利者益巧収名利者益防应制者不必谈文章立朝者不必谈经术而惟钻穴登垄之是骛则夜气不足以存故至此极耳嗟夫上之所悬为功令者既如此下之所走为便径者复如此思古人所谓学者必更有在乃觉爽然若失于是计其平日受之过庭传之师友错综于载籍及海内诸名家凡若干言手授之以见学问之道由此而始非曰应世云尔也
韩氏【宗琦】四书庭训
未见
广信永丰县志韩宗琦字汝震诸生
张氏【睿卿】四书释义
十卷
未见
四书语録
一卷
未见
张氏【维机】四书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