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322 页/共 381 页
陈氏【履祥】四书翼
五巻
未见
管氏【一徳】四书参同
十卷
存
李延昰曰一徳字士恒其书陈禹谟为之序
朱氏【炜】注解四书人物考
八卷
未见
邵武府志朱防字惟盛人称志庵先生
经义考卷二百五十七
<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经义考>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五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尊撰
四书【七】
姚氏【舜牧】四书疑问
十二卷
存
周氏 【登】四书宗防
未见
黄虞稷曰嵊县人万厯丁丑进士
邹氏【元标】四书讲义
二卷
存
杨氏【起元】四书评
五卷
未见
苏氏【濬】四书镜
未见
王氏【豫】四书识大录
未见
钱氏【大复】四书证义合编
四卷
存
髙层云曰渐庵钱公字肇阳万厯己夘举人以子大学士龙锡贵赠官至太子太保证义一编晋江黄居中序之
于氏【孔兼】四书大指
十二卷
未见
缪泳曰孔兼金坛人字景素万厯庚辰进士以礼部郎疏救赵南星降安吉州判官投牒归是书谪居安吉时所撰
李氏【廷机】四书垂世宗意
十卷
存
四书口义
三卷
存
徐氏【即登】四书正学辑要
二十九卷
未见
牛氏【应元】四书质言
三卷
未见
黄虞稷曰泾阳人万厯癸未进士歴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卢氏【一诚】四书讲述
十一卷
存
髙兆曰卢一诚字求人福清人万厯癸未进士除行人歴司正迁南京户部郎中终潮州知府讲述一编系在留都时撰
冯氏【従吾】四书疑思録
六卷
存
从吾自序曰予自壬辰请告杜门谢客足未逾阈者三年自药裹外惟以读书遣懐无他营也间有二三同志及伯兄夜过存相与讲孔曾思孟之学辨析疑义尝至漏分或抚琴一曲或歌诗数首始别葢忘其身之病而亦忘其寒暑之屡更也居恒多暇乃取所辨析者口授儿康年札记之鍼砭韦聊以自朂歳月积久不觉成帙要之遗忘不及记者尚多此特存什一于千伯云耳编成题曰疑思录葢取九思中疑思问意耳万厯乙未
杨嘉猷曰先生力排异端于四子书以身证之录中大都悟后语如曰一本大学都是格物不必另补一传曰论语论工夫不论本体论见在不论源头中庸则合并言之曰学而时习之孔子不曾说出所学何事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是其解也曰志伊尹之志须従一介志去学顔子之学当従四勿学来诸如此类皆发先儒所未发足破千古之疑者也夫能破千古之疑必自一念之能疑始疑而思思而信故曰思者明之基疑者信之渐也
李因防曰先生字仲好长安人万厯丙戌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疑思录六卷载少墟集中
郝氏【敬】四书摄提
十卷
存
敬自序曰汉官尚书犹北斗也口代天言如北斗斟酌元气布令四时也圣人继天立极神道设教垂训万世庸讵非天之尚书北斗欤按天官北斗为帝车运于中央均五气定诸纪杓龙角两旁各三星鼎立杓所指四时以建是为摄提元命包曰提斗角以接于下也圣言犹斗杓也奉圣言以昭布天下万世咸正罔缺犹摄提也论语孟子二书为斯文指南先儒益以大学中庸为四书明兴立学官以程士辞林义府三百年来家诵户习迄于今圣逺教湮训诂河汉学业参商百家荧惑佛老欃枪彗孛飞流如雨而北斗防于中天恒度不改今犹古也余束髪受读晚従管穴窥一星之光辄随笔书记久尘庋阁友人章晦叔取以编为时习新知余畏圣人之言别为一札命曰四书摄提葢惟圣人为能总摄羣言提辖百氏予何人斯敢以虫鸣蠢午其间惟是对扬光训俾昌俾炽以宣布于无穷所为提斗携角以接于下者则可谓云尔已矣
四书杂言
五卷
存
敬自序曰宋儒取礼记大学中庸配论语孟子为四书国朝用以程士家传户诵矣今与人言道未必领言四书有徴可信遂广其说非为离经耳昔人谓依经辨理错经合异是谓杂言
万氏【尚烈】四书测
一卷
存
王氏【肯堂】四书义府
【阙】卷
存
史氏【记事】四书疑问
五卷
未见
林氏【茂槐】四书正体
五卷
未见
黄虞稷曰福清人万厯乙未进士歴官按察使
孙氏【竒逢】四书近指
二十卷
存
樊氏【良枢】四书参解
五卷
存【载宻庵梦言】
良枢自序曰参于古之谓参参于师友之谓参参于独见之谓参两人相商之谓参两书相证之谓参易曰参天倚数必参之而数可极也又曰参伍以变必参之而变可通也荀卿曰窥敌制变欲伍以参韩非曰参之以比物伍之以合参说参莫辨于此矣然必如中庸之天地参而后谓之参吾所谓参与圣贤参之谓也参则解矣今之读书本直也而曲解之本易也而僻解之本深也而浅解之有甚不费解而终身索解不得者有强作分解而究竟不知其解者所由不自参照之故也
四书辨证
二卷
存【载宻庵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