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27 页/共 381 页

乔氏【执中】易説   宋志十卷   未见   宋史乔执中字希圣髙邮人擢进士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迁起居郎权给事中进中书舍人以寳文阁待制知郓州   李氏【清臣】易论   三篇   存   东都事略李清臣字邦直魏人皇祐中举制科授秘书郎佥判平江军召试集贤校理累迁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元丰六年擢尚书右丞元祐初爲户部尚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寻夺职徽宗即位以礼部尚书召复大学士拜门下侍郎   史氏【通】易蓍   佚   唐庚志墓曰通字子深眉州青神人以贡举不第退居楠溪之上杜门著书絶人事者数年得易蓍若干卷乾坤别解三卷礼记义一卷详説四卷律吕气数十二卷书义八卷诗义若干卷论语孟子解各若干卷史论若干卷其书既出学者翕然称之君中元祐三年进士第歴逹州通州尉资州磐石令   黄氏【蕡】易传   佚   闽书蕡字仲实浦城人元祐五年进士爲贑尉罢去起爲宣城丞调奉新令尝着易传推明大衍之数号爲精确   王氏【端礼】易解   佚   江西通志王端礼字懋甫吉水人元祐三年进士仕富川令   彭氏【汝砺】易义   宋志十卷   佚   伏羲俯仰画卦图   通志一卷   佚   东都事略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举进士爲礼部第一元祐中拜中书舍人绍圣初拜吏部尚书着有易义诗义   房氏【审权】周易义海   通考一百卷   阙   晁公武曰其书集郑康成至王安石凡百家摘取其専明人事者爲一编或诸家説有异同輙加评议附之篇末   陈振孙曰书只四卷近时江东李衡彦平稍加删削而益以东坡汉上伊川之说爲撮要十卷所称百卷未之见也   费着曰审权秘书昭庶之子着大乐演义   胡一桂曰义海専明人事则象数必非所偹矣   米氏【芾】易义   阙【仅存真迹书二条】   芾自题曰元符元年春二年夏三年秋游中天竺访堂头禅师绍圣四年同佛印访禅师师已垂年苦留心于易芾遂赠其易义并大书读易堂三字遗之周伯琦曰米襄阳爲天竺大士书易义数语深得乾造坤化之奥世每以能书让襄阳而其学识乃如此岂知米公者哉   郑元祐曰襄阳论易及于洪范五行五位五性五味五味人皆可知独金曰从革从革作辛辛为辛辣使以金银铜铁百计煑之不能辛也此虽细事然于朱子门人固尝以爲问终不能折其爲何如恨不能起襄阳于九亰而质之   张氏【汝明】易索   宋志十三卷   佚   陈振孙曰汝明字舜文撰上下经六卷外观象三观变玩辞玩占丛説各一汝明元祐壬申进士大观初爲御史省郎游酢定夫志其墓   董真卿曰汝明吉州左利人登元祐壬申第知岳州易索每卦以索曰释经又有观象观变玩辞玩占丛説通十三卷   胡一桂曰其説支离葢以意逆之也   宋史汝明易学精防研象数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江西通志汝明泰和人元祐进士徽宗时拜御史后知岳州   潘氏【鲠】易要义   三卷   佚   张耒志墓曰齐安有君子曰潘昌言其学也正其言也文其居家笃于孝弟其爲吏惠下爱民呜呼君子哉君讳鲠从周希孟学登元丰己未进士初调蕲水县尉迁和州防御推官知江州瑞昌县监楚州都盐仓吉州军事推官改宣徳郎监汉阳军酒税以奉议郎致仕有春秋防义十二卷讲义十五卷易要义三卷   黄氏【裳】周易澶州讲义   一篇   存【载演山集】   程瑀撰碑曰公讳裳字勉仲其先金陵人五代时迁延平元丰五年登进士第歴越州签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大宗正丞尚书考功员外郎起居舍人太常少卿徽宗朝迁兵部侍郎又迁礼部侍郎求外任差知颍昌府移河南府未行留爲礼部尚书阅数月申前请除显谟阁学士出知青州移庐州又移郓州久之丐宫祠差提举杭州洞霄宫政和四年以龙图阁直学士起知福州歴二任除龙图阁学士于是复以提举杭州洞霄宫居钱唐至宣和七年除端明殿学士再领宫祠建炎二年始归延平抗章乞致仕转正议大夫   何氏【执中】周易解   佚   括苍彚记何执中字伯通熈宁进士歴官吏部尚书特进尚书左仆射改太宰进少师封荣国公进封清源郡王卒諡正献   苏氏【伯材】周易解义   三十卷   佚   闽书伯材字廷构晋江人绍圣四年进士知潮阳擢知韶州   沈氏【括】易解   通考二卷   未见   东都事略沈括字存中吴兴人举进士熈宁间爲太子中允迁集贤校理太常丞未几以右正言知制诰权三司使迁翰林学士   陈振孙曰沈存中易解甚略不过数卦而于大小畜大小过独详   朱氏【玠】易传   佚   赤城志朱玠字寳臣临海人元丰五年进士终棣州防御判官有朱氏易行于世   吕氏【大临】易章句   宋志一卷   佚   晁公武曰大临字与叔登进士第歴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从程正叔张子厚学通六经尤精于礼解中庸大学等篇行于世易解甚略有统论数篇无诠次未完也   朱子曰吕与叔惜乎夀不永如天假之年必所见又别   董真卿曰芸阁先生微仲亲弟易解一卷统论数篇无诠次未成之书也学出程门朱子谓吕与叔易説精约可防   游氏【酢】易説   宋志一卷   存   杨时作志曰公讳酢定夫其字建州建阳人元丰六年登进士第用荐为太学録忠宣范公秉国政除公太学博士请外除徐州签书判官防公事再调泉州签判上皇即位召爲监察御史   杨氏【时】易説   阙【散见大易粹言】   陈振孙曰工部侍郎延平杨时中立及从程明道卒当建炎四年年八十七于程门最爲夀考   黄震曰易自升卦以后阙余皆全书葢先生平生最用工于易于程门理义之学多有发明惟其以濳龙爲顔子事见龙爲孔子事九三为周公居摄事九四为顔渊未见其止飞龙爲孔子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似颇拘又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乾象非圣人不足以尽故取其行健而已似不必于本意上更探髙一等耳圣经何以求加爲哉   闽大纪公将乐人熈宁九年进士除徐州司法以师礼见程伯子于颍昌归送之门曰吾道南矣明道卒复师伊川髙丽使至问龟山先生安在乃召爲秘书郎寻兼国子祭酒歴工部侍郎以龙图直学士致仕赠少师諡文靖明治九年追封将乐伯从祀孔子庙廷   谢氏【湜】易义   宋志十二卷   佚   姓谱湜金堂人元丰进士官至国子博士伊川髙弟也   王氏【苹】周易传   一卷   佚   吴郡志王苹字信伯福清人继世父伯起后伯起居吴江震泽命苹从游于伊川绍兴四年召对补廸功郎特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兼史舘校勘迁著作佐郎通判常州主管台州崇道舘   徐釚曰先生着有易传见尹和靖书葢与和靖讲习而成者当时曾镂板于慈谿今不得见矣   郭氏【忠孝】兼山易解   宋志二卷   阙【惟大易粹言所载存】   四学渊源论   宋志三卷   佚   晁公武曰郭忠孝撰忠孝字立之河南人颇明象数自谓得李挺之卦变论于陈子惠因亟读有得焉靖康中持宪闗右死于难故其书散落大半   程迥曰易者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者也而辞变象占皆易中之一体主于一则用其三至秦指为卜筮之书岂秦人以巽言对暴君俾得不焚抑所见者然耶近世郭兼山乃曰周易古者卜筮之书是袭秦人之谬也   陆游曰郭立之从程先生游最乆程先生疾革犹与立之有问答语着于语録而尹彦明独谓立之自党论起即与程先生絶死至不吊祭葢爱憎之论也程氏易学立之父子实传之   朱子曰兼山易书溺于象数之学   陈振孙曰忠孝名将枢密逵之子自言得先天卦变于河阳陈安民子恵其书出李挺之由是颇通象数仕爲永兴军路提刑死于难其书散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