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23 页/共 381 页
蒋垣曰希孟字公辟侯官人通五经尤邃于易与陈襄陈烈郑穆为友称为海濵四先生诏授国子监四门助教力辞弟子七百余人着有易诗春秋义
黄氏【晞】易义
通志十卷
佚
姓谱晞字景微建安人
长编嘉祐元年十一月黄晞为太学助教致仕晞少通经聚书数千卷学者多从之游着聱隅书十卷自号聱隅子庆厯中石介在太学遣诸生以礼聘召不至至是枢宻使韩琦表荐之受命一夕而卒
掌氏【禹锡】周易集解
十卷
佚
周易流演遁甲圗
一卷
佚
苏颂志墓曰许之郾城有儒学之老曰尚书工部侍郎致仕掌公讳禹锡字唐卿起布衣取进士第凡仕四十六年由太子賔客迁贰卿谢事还里所著述有周易集解十卷生平笃信推命之学自撰周易流演遁甲圗一卷
长编至和元年禹锡以太常少卿掌集贤院嘉祐三年以光禄卿直秘阁
黄氏【通】易义
通志一卷
佚
姓谱通字介夫邵武人嘉祐初进士除大理丞
刘氏【彞】周易注
佚
董真卿曰彞字执中福州人有易注一部安定门人也
蒋垣曰懐安刘彞邵武游烈汀州徐唐俱从安定胡先生受业
皇甫氏【泌】易解
宋志十九卷【通考十四卷】
未见
晁公武曰泌官至尚书右丞有述闻一卷诀一卷补解一卷精微三卷又有纪师説辨道通为八卷朱震曰皇甫泌谓互体不可取
陈振孙曰其学得之常山抱犊山人而莆阳游中传之刘彞钱藻皆为之序山人不知名盖者也泌尝守海陵治平以前人
玉海治平三年四月工部侍郎皇甫泌上所着周易精义赐帛
令狐氏【揆】易疏精义
佚
王得臣曰先生字子先安陆名儒筮仕齐安理椽岁满还里卜筑涢溪之南耕钓之外弹琴著书而已于书无所不读着易疏精义予尝从同堂兄伯芑假观
石氏【汝砺】干生归一图
宋志十卷【通考二卷】
佚
晁公武曰皇朝石汝砺撰先辨卦彖爻象之别后列数图颇杂以释老之説
陈振孙曰汝砺嘉祐初人序取干为生生之本万物归于一也有论有图亦颇与刘牧辨然或杂以释老之学其所谓一者自注云一则灵寂真元首篇论道専以灵明无体无生为主 又曰因灵不动而生寂体岂非异端之説乎
胡一桂曰石氏画图著论先辨卦彖爻象之别后列数图颇杂释老之説
广东通志石汝砺英徳人号碧落子五经都有解説于易尤契微妙尝曰易不须注但熟读自见互相发明总一乾元亨利贞之道晚年进所着易解易图于朝为荆公所抑苏轼谪恵州遇之圣夀寺与之谈易至暮方散
经义考卷十七
<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经义考>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十八
翰林院检讨朱尊撰
易【十七】
石氏【介】周易解【宋志作口义建本作解义】
宋志十卷【绍兴书目卷同题曰易义通考作五卷】
佚
晁公武曰石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天圣八年登进士第迁直集贤院作庆厯圣徳诗专斥夏竦其后守道死竦因诬以北走契丹请剖棺验视云 又曰景迂云易古文十二篇先儒谓费直专以彖象文言叅解易爻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直始孔頴逹云王辅嗣又分爻之象辞各附当爻则费氏初变古制时犹若今乾卦彖象系卦之末欤古经始变于费氏卒大乱于王弼惜哉今学者曽不之知也石守道亦曰孔子作彖象于六爻之前小象系逐爻之下惟干悉属之于后者让也呜呼他人尚何责哉家本不见此文岂介后觉其误改之欤
陈振孙曰所解止六十四卦解亦无大发明晁景迂言守道云云今观此解义言王弼注易欲人易见使相附近他卦皆然惟乾卦不同者欲存旧本而已更无他説不知景迂何以云尔也按宋咸补注首章颇有此意晁殆误记耳
黄震曰先生竒士也折节师事泰山孙先生拜起必扶侍躬耕徂徕山下不者七十丧高风笃行有益世教为多惟其志存忧国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指切当世自谓我言不用虽获祸死不悔致夏竦軰深憾之几不免身后剖棺之祸悲夫
董真卿曰徂徕传孙明复学周易口义十卷建本作解义説本王弼防
欧阳氏【修】易童子问
宋志三卷
存
东都事畧修字永叔吉州庐陵人举进士试国子监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嘉祐五年为枢密副使明年拜叅知政事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諡文忠修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末见有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施徳操曰欧阳公论易谓文言大系皆非孔子所作乃当时易师为之韩魏公心知其非然未尝与辨但对欧阳公终身不言易
陈振孙曰欧阳永叔撰设为问答其上下卷专言系辞文言説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
程逈曰陆希声深病卦辞之不类輙欲去取欧阳公童子问王景山儒志亦疑于易文圣人之言固难知也谓不类非也
朱子曰欧阳作易童子问正王弼之失数十事然因图书之疑并系辞不信此是欧公无见处
公之孙谦益曰初公作易或问三篇第二篇论卦爻彖象其后删去别作一篇论系辞集所载是也元论卦爻彖象一篇诸本皆不载恐遂弃遗今编入外集王应麟曰欧阳公以河图洛书为怪妄东坡云着于易见于论语不可诬也南丰云以非所习见则果于以为不然是以天地万物之变为可尽于耳目之所及亦可谓过矣苏曽皆欧阳公门人而议论不苟同如此
胡一桂曰易之不可无十翼审矣欧阳公乃致疑于其书童子问中直以系辞与文言为非夫子作是何其无见于易一至此耶
张氏【巨】易解
续通考十卷
佚
欧阳修序曰易之为书无所不备故其为説者亦无所不有盖滞者执于象数以为用通者流于变化而无穷语精微者务极于幽深喜夸诞者不胜其广大苟非其正则失而皆入于贼若其推天地之理以明人事之始终而不失其正则王氏超然逺出于前人惜乎不幸短命而不得卒其业也张子之学其勤至矣而其説亦详焉其为自序尤多所发明昔汉儒白首一经虽孔子亦晚而学易今子年方壮所得已多而学且不止其有不至者乎
王圻曰巨武进人从胡瑗游嘉祐中举明经荐为国子监直讲王安石新法行巨乃引去时论高之毘陵志张巨字微之擢嘉祐二年第与蒋之竒胡宗愈丁隲为四友学易于欧阳公易解十卷公为之序
赵氏【承庆】周易注
二十卷
佚
杨杰撰碑畧曰天水郡公承庆字祐之秦悼王之孙武信军节度使追封循国公諡康简生平博览坟典尝注易二十卷极天人性命之理天子览而嘉叹赐以金币国朝以来宗室著述自公始也
鲍氏【极】周易重注
宋志十卷
佚
朱震曰鲍极论卦变之义曰遯隂长之卦邪道并兴圣人易一爻而成无妄欲以正道止其邪也
胡一桂曰周易重注十卷治平中建昌军司户鲍极撰右司谏郑獬表进秘阁校理钱藻序宣和中秘书少监孙近重行改定取赞附经之末以全一家之书
孙氏【载】易释解
五卷【姑苏志作五十卷】
佚
龚明之曰孙载字积中昆山人举治平二年进士及第大观中迁朝议大夫着易释解五卷
叶氏【昌龄】周易图义
宋志二卷
未见
中兴书目二卷治平中叶昌龄撰以刘牧钩图之失遂着此书凡四十五门
胡一桂曰昌龄钱唐人治平中职方员外郎
按郑氏艺文畧有叶子长易义二卷当即昌龄之字
王氏【晳】周易衍注
四卷
周易纲防
二十篇
俱佚
胡一桂曰晳为兵部郎中集贤校理周易衍注四卷周易纲防二十篇名卦在第二谓伏羲作八卦则八卦之名伏羲所制也因而重之则六十四卦盖亦然也或假其象或举其义或以一言而定或以二字而成随义象名之也蔡攸上其书曰晳着易衍注又撮纲要成此书其论名易之义信能不惑于多岐者末有脱误一篇大率稽述郭京范谔昌之説间出己意断以去取
石氏【牧之】易解
佚
绍兴府志石牧之字圣咨新昌人庆厯二年进士试校书郎移天台令时王安石知鄞陈襄知仙居号江东三贤后知温州
按赵清献公集有温守石牧之以诗见寄次韵之作
李氏【畋】易义
佚
晁公武曰畋蜀人张咏客也与范镇友善熙宁中致仕归编该闻録
宋史张咏传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四川总志李畋字渭父华阳人淳化中登第知荣州尝着孔子弟子传赞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