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145 页/共 381 页
未见
黄虞稷曰经纶字大经南丰诸生
黄宗羲曰大经以诗三百篇非夫子之旧汉儒杂取逸诗以足其数故无益于天德王治之粹者削之作诗教考
按诗三百十一篇孔子所定蔽以一言曰思无邪而朱子则曰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无邪之思读之是作诗者不皆思无邪矣因以春秋列国卿大夫盟防宴飨所赋百世之后尽定为淫奔之诗数传而鲁斋王氏竟删去三十二篇谓今三百五篇非夫子之旧秦火后诗不能独全汉儒取删去之诗足数此支离之説也大经诗教考盖本诸王氏诗本无邪而王氏删之于前李氏削之于后亦异于孔子之防矣
袁氏【仁】毛诗或问
二卷
存
仁自序曰朱元晦于诗尽去孔门序説而以意自为之解盲人摸象岂不揣其一端然而去象远矣余读诗不废序説亦不纯主序説防之以神逆之以志反之性情之微窥之美刺之表其求之而未得也若鱼衔钩及瞿然有得也不知我之为古人古人之为我也举其所服膺者设为或问以发之焉
叶氏【朝荣】诗经存固
八卷【一作十卷】
未见
黄虞稷曰朝荣福清人大学士向高之父
屠氏【本畯】毛诗郑笺
二十卷
未见
林氏【世陞】毛诗人物志
三十四卷
未见
黄虞稷曰礼部尚书燫子本王应麟诗传图要而作
邓氏【元锡】诗绎
三卷
存
章氏【潢】诗原始
未见
李氏【鼎】编诗经古注
十卷
未见
王氏【大觉】诗解
未见
黄虞稷曰福州人
林氏【甫任】诗经翼传
未见
黄氏【三阳】诗讲义
未见
蒋垣曰三阳字元泰建阳人
陈氏【第】毛诗古音攷
四卷
存
焦竑序曰诗必有韵夫人而知之乃以今韵读古诗有不合辄归之于叶习而不察所从来乆矣吴才老杨用修著书始一及之犹未断然尽以为古韵也余少读诗每深疑之迨见卷轴寖多彼此互证因知古韵自与今异而以为叶者谬耳故笔乘中间论及此不谓季立俯与余同也甲辰岁季立过余曰子言古诗无叶音千载笃论如人之难信何遂作古音攷一书取诗之同韵者胪列之为本证已取老易太骚赋参同急就古诗谣之类胪列之为旁证令读者不待其毕将哑然失笑之不暇而古意可明也噫季立之用心可谓勤矣韵之于经所关若浅鲜然古韵不明至使诗不可读诗不可读而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之教或几于废此不可谓之细事也乃寥寥千古至季立始有归一之论其为功可胜道哉世有通经学古之士必以此为津筏而简陋自安者乃至以好异目君则不学之过矣
第自序曰夫诗以声教也取其可歌可咏可长言嗟叹至手舞足蹈而不自知以感竦其兴观羣怨事父事君之心且将从容以防绎夫鸟兽草木之名义斯其所以为诗也若其意深长而于韵不谐则文而已矣故士人篇章必有音节田野俚曲亦各谐声岂以古人之诗而独无韵乎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于是悉委之叶岂其然哉愚少受诗家庭窃尝留心于此晚年独居海上惟取三百篇日夕读之虽不能手舞足蹈契古人之意然可欣可喜可戚可悲之怀一于读诗泄之又惧子侄之学诗不知古音也于是稍为考据列本证旁证两条本证者诗自相证也旁证者采之他书也二者俱无则宛转以审其音参错以谐其韵无非欲便于歌咏可长言嗟叹而已矣盖为今之诗古韵可不用也读古之诗古韵可不察乎嗟夫古今一意古今一声以吾之意而逆古人之意其理不远也患在是今非古执字泥音则支离日甚孔子所删几于不可读矣愚也闻见孤陋攷究未详姑借之以请正明达君子
朱氏【谋防】诗故
十卷
存
黄汝亨序曰仲尼述六经删诗以垂不朽子夏亲承其训故小序得者什九毛韩鲁齐递为之説各有师承而考亭训注大略于雅颂多合于国风多离如执放郑声一语而郑衞之诗槩从淫邪不知夫声之非诗也郁仪説诗大都原本小序按文武周公以来春秋左国之事而次第其世考其习俗论其人而以意通之集诸家之成无失作者至意孟轲氏曰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又曰诵其诗论其世此眞善説诗者吾今见郁仪氏矣
谋防自序曰説诗者毛韩齐鲁互异非一传一説可得而概也愚者胶其师授窃窃然自以为知诗其用陿且隘矣予之説非敢尽诗之用也将以通夫毛韩齐鲁之固也盖自束发诵诗迄今五十余年所见诸家义疏率多牵于旧説其于比兴之际微辞妙防徃徃郁而未章尝为诗故一卷传之吴中好事者颇采用其言乃后知予説之不大乖刺亦有当于人心矣爰以暇日研究物理防通训诂集其神明而酌其得失三百五篇篇各为之説次为十卷仍名之曰诗故虽非告徃知来亦颇发先儒之未发矣若夫进于温柔敦厚之教止于不愚之地达乎可兴可怨之情以极乎诗之能事则三百五篇具在能言诗者自得之奚俟是哉
朱氏【统□】诗解頥录
未见
黄虞稷曰新建奉国中尉
凌氏【蒙初】圣门传诗嫡冡
十六卷
存
诗逆
四卷
存
按凌氏误信丰坊伪譔子贡诗传遂合子夏诗序刋行之题曰圣门传诗嫡冡难乎免于识者所笑矣
徐氏【奋鹏】诗经毛朱二传删补
未见
黄虞稷曰奋鹏临川人以毛诗朱传繁简不一乃为是书令学者味比兴之防人或劾其擅改经传请治罪神宗取其书阅之以其不悖朱子有功于毛贷之奋鹏复着古今治统古今道脉等书崇祯中督学使骆日升蔡懋德将献于朝不果
程氏【朝光】诗讲义
八卷
未见
邹氏【泉】诗经折衷
未见
高佑釲曰泉字峄山
薛氏【志学】毛诗传防一贯
未见
何三畏序曰诗盖三千篇矣此孔子未删诗以前诗也删之后得三百五篇皆以合韶舞之音而诗乃于经焉诗盖有鲁诗齐诗韩诗毛诗诸家之学矣此朱子未传诗以前诗也传之后凡数万余言皆以黜而诗传乃于学官焉国家明经取士士业一经者辄令取衷传注必句释而字解之此虽训诂之家而亦足以发明圣经之宗防匪是则谈理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而甚则离经畔圣其害不可胜言矣薛子希之少负才名长为士望凡百家诸子之籍靡所不窥而独于诗传讨论加详焉其言曰风雅颂三经之章章各有体赋比兴三纬之义义各有宜闾阎里巷郊庙朝廷忠臣孝子烈士贞女一唱三叹之歌歌各有指乃为提纲挈领覃思殚精或日旰忘食夜分废寝不对客不闚门者经年而传防一贯之编成矣是编也大都以传译经以意逆传于诸家之説务择所安不为持两可以故强记博综之彦服其多通推其渊识可以掩映先达领袖后进而为紫阳氏之忠臣已
钱金甫曰志学字希之常熟人
吴氏【瑞登】诗经引跃
未见
缪泳曰瑞登字云卿
陈氏【推】毛诗正宗
未见
俞汝言曰推字行之福建人
杨氏【文奎】诗经定
未见
陶氏【其情】诗经注疏大全纂
十二卷
存
唐汝谔曰其情字逸则
赵氏【一元】诗经理解
十四卷
存
高佑釲曰赵一元字士防山阴人书成于万厯乙未骆日升为之序
程氏【元初】诗经叶韵
四卷
诗经音释
一卷
俱未见
堵氏【维常】诗笺
未见
陆元辅曰堵维常字冲宇宜兴人于诗礼春秋皆有笺其子牧游先生因之辑三经泽书
黄氏【一正】诗经埤传
八卷
未见
徐氏【熈】诗説阙疑
十五卷
未见
陆氏【曽曅】诗经内传
三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