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访书志 - 第 12 页/共 15 页

万历丙辰黄州守王世德刊。据其自跋,从原本出,盖犹叶水心所刊原书也。叶序后有瞿九思及郭士望序。《祭吕东莱文》六篇在第二十二卷,邹本移于第二十三卷。明崇祯癸酉邹质士刊本即从此本出,而颇有讹字。国朝康熙四十八年,其永康族裔重刊,所据此本有永康知县姬肇燕序。独怪同治戊辰永康胡氏重刊此书,而所据以辨讹考异者,仅崇祯邹氏本及道光间陈坡刊本,而万历黄州本、康熙永康本皆不得见焉。胡为龙川乡后进,而又为楚中书局提调,未必此二本竟绝于世,毋亦搜访之未周乎?   ○《晞发集》十卷(明刊本)   明万历戊午郭鸣琳刊本,徐■〈火勃〉所辑。前八卷为皋羽本书,九、十两卷为《附录》。按《四库》著录为平湖陆大业本,则有《遗集》二卷,《遗集补》一卷,此本无之。意陆氏所据为弘治间储巏刊本,故以其所遗别为两书,此本已汇入八卷中。徐兴公以博洽名一世,又与皋羽同郡,其所订当不至大谬,惜筐中无陆本,不得一互校之也。   ○《静修先生文集》三十卷(《丁亥集》五卷《附录》三卷《樵庵词》一卷《遗文》、《遗诗》各六卷、《拾遗》七卷《续》三卷)   明弘治乙丑庐州府同知崔嵩刊,有后跋,称从蜀本录出,而次第则从元本。盖以蜀本将各集汇并,失静修本意,故仍从元本,以《丁亥集》为首卷也。每集首行题下著“保定崔嵩校正”。《附录》,房山贾彝编。《续集》题“后学杨俊民裒录”。崔跋又称“元本乃其门人真定安熙所订,最为谨切”。   ○《吴渊颖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明嘉靖元年刊本。首有祝銮序,盖刊于杭州者。此在卓氏刊本之先,又系以宋写本覆刻,殊为精雅,而传世颇少,因录之。胡翰《序》(至正十二年。)   刘基《序》   胡助《序》   男吴士谔《跋》。《跋》后题“金华后学宋誊写”。   ○《新芳萨天锡杂诗钞选藁全集》一册   日本明历三年刊本。按:天锡《雁门集》本八卷,汲古刊本并为三卷,《集外诗》一卷,有自序及干文传序。此本无序,诗后附文七首,皆为缁流所作。据《标目》称为“《妙选藁》”,则非“全集”也。然验其板式,的为从元椠重刊,惜箧中无《雁门集》,未得一校之。   ○《犁眉公集》五卷(明初刊本)   明刘基撰。无序、跋、目录。按基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二卷,《春秋明经》二卷,《犁眉公集》五卷,各自为书。成化中,戴■〈既上魚下〉等始合为《诚意伯文集》二十卷,而各集别行本遂微。此五卷,首杂文、次乐府、次诗,犹为原刊。《提要》称此集为“二卷”者,亦误也。世传基《推碑图》等书,神怪谬妄,不可穷诘。然观此集第三篇《谢恩表》中有云:“基一介愚庸,生长南裔,拙无知,其能识主于未发之先者,亦犹巢鹊之知太岁,园葵之企太阳”。又云:“至于仰观乾象,言或有验者”云云。是基本深明术数占验之学,宜乎后之方技家多所依托也。   ○《皇甫司勋集》六十卷(明万历乙亥刊本)   首有顾存仁、范惟一、刘凤、黄文禄等序,并有自识《集原》一首。《司勋集》,《四库》虽著录,而世罕传本,此犹原刻初印本,著之。   ○《朝鲜赋》一卷(朝鲜刊本)   明董越撰。弘治九年,越以右庶子兼翰林侍讲使朝鲜,归而为此赋。初刻于江西泰和,此为朝鲜太斗南重刻者。所载山川风土颇略,文辞亦质实有馀环丽不足。然越留其国仅浃月,宜其不能赅备。且采风问俗,意存徵实,固有资于考核,正不必以《三都》、《两京》相夸拟也。   ●日本访书志卷十五   ○《大藏经》五千七百四十卷(宋椠本)   宋理宋嘉熙三年安吉思溪法宝资福禅寺所刊。是《经》日本有两部,一藏近江国菅山寺,一藏山城国天安寺,此即天安寺本也。自“天”字起至“最”字止,凡五千七百四十卷,间有钞补,系元禄九年以菅山寺本照录重修,不知何时又缺六百馀卷。余在日本,有书估为言欲求售之状,适黎星使方购佛书,即嘱余与议之,价三千元,以七百元作定金立约,期三月付书。及逾期而书不至,星使不能待,以千元购定日本翻明本。久之书至,星使以过期不受,欲索还定金,书估不肯退书,难以口舌争。星使又不欲以购书事起公牍,嘱余受之,而先支薪俸以偿。余以此书宋刻,中土久无传本,明刊南、北《藏》本,兵燹后亦十不存一,况明本鲁鱼豕亥不可枚举,得此以订讹锄谬,不可谓非鸿宝,乃忍痛受之。缺卷非无别本钞补,以费繁而止。且此书之可贵,以宋刻故也。书至六七千卷,时至六七百年,安能保其毫无残阙,此在真知笃好者,固不必徇俗人之见以不全为恨也。   ○高丽刊本《大藏经》六千四百六十七卷   今藏日本东京三缘山增上寺。当宋至道间,高丽国王以其国前本、国后本、中本、丹本、东本、北本、旧宋本饬诸大德校正刊行。日本旧有二部,一建仁寺本,为永嵩禅师由高丽赍归,天保八年九月廿六日毁于火,今仅存四十九卷。一为大和国忍辱山圆成寺所藏,系后土御门天皇文明年间寺主荣弘所请,庆长十四年大将军德川家康移贮增上寺,偿以食邑百五十石,即今本也。余尝就三缘山寺中见之,字大如钱,纸坚白,摺叠式,校宋、元《藏》篇幅稍大,其中多宋、元、明《藏》所不载者。而希龄《续一切经音义》十卷,慧琳《一切经音义》百卷,尤为特出至宝。黎星使尝使人以西法照出拟刻,卒未就也。今列其为宋、元、明《藏》所不载诸经目于左。   高丽《藏经》所有、宋元明《藏经》所无者:   《须摩提经》一卷(“服”函内),唐菩提流志译。   《佛说般舟三昧经》一卷(“代”函内),后汉支娄迦谶译。   《阿弥陀佛说咒》一卷(“鞠”函内),失译。   《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鞠”函内),宋先公译。   《佛说申日经》一卷(“敢”函内),西晋竺法护译。   《佛说枯树经》一卷(若”函内),失译。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一卷(“若”函内),附《西晋录》。   《佛说受新岁经》一卷(“竟”函内),西晋竺法护译。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户”函内),宋法贤译。   《难你计湿■〈口縛〉啰天说支轮经》一卷(“兵”函内),宋法贤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磻”函内),唐法月重译。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曲”函内),唐不空译。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三卷(“阜”函内),唐不空译。   《金刚顶胜初瑜伽经中略出大乐金刚萨埵念诵仪轨》一卷(“微”函内),唐不空译。   《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一卷(“旦”函内),唐不空译。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法王教中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切如来莲华大曼荼罗品》一卷(“孰”函内),唐不空译。   《修习般若波罗密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营”函内),唐不空译。   《观自在大悲成就瑜伽华部念诵法门》一卷(“营”函内),唐不空译。   《大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一卷(“桓”函内),唐般若共利言译。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桓”函内),唐般若共利言等译。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合”函内),唐尸罗达摩译。   《佛说十地经》九卷(“合”函内),唐尸罗达摩译。   《佛说十力经》一卷(“合”函内),唐勿提提犀鱼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十八卷(“济”、“弱”函内),唐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四卷(“绮”函内),唐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一卷(“绮”函内),唐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一卷(“绮”函内),唐义净译。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一卷(“绮”函内),唐义净译。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宁”、“晋”、“楚”函内),失译。   《佛说胜义空经》一卷(“驰”函内),宋施护等译。   《佛说随勇尊者经》一卷(“驰”函内),宋施护等译。   《佛说佛十力经》一卷(“驰”函内),宋施护等译。   《佛说清净心经》一卷(“驰”函内),宋施护等译。   《金色童子因缘经》十二卷(“郡”函内),宋惟净等译。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密多经》四卷(“秦”函内),宋惟净等译。   《六趣轮回经》一卷(“亭”函内),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一卷(“亭”函内),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   《诸法集要经》十卷(“雁”函内),观无畏尊者集,宋日称等译。   《福盖正行所集经》十二卷(“门”函内),龙树菩萨集,宋日称等译。   《父子合集经》二十卷(“紫”、“塞”函内),宋日称等译。   《大藏经》未收古经目录:   余在日本所得古钞佛经,不下六七百卷,其中有唐人书写者,有日本人传录者,工拙不一,而时有出于高丽《藏》、宋《藏》、元明《藏》之外。有岛田蕃根者,笃好佛书,为言此皆其国入唐求法僧所赍回者。会其国集股印《大藏经》,并借余所得本校补,因以知宋、元、明《大藏》不收之目,今列于左。   《受五戒八戒文》一卷,唐不空译。   《菩提心义》一卷,唐不空译。   《无畏三藏禅要》一卷,唐善无畏造。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一卷,唐菩提金刚译。   《供养仪式》一卷,唐菩提金刚译。   《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一卷,唐善无畏、一行同译。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三卷,唐般若译。   《金刚顶瑜伽格述三十七尊心要》一卷,唐不空译。   《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   《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一卷,唐一行述。   《施八方天仪则》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阿阇梨述。   《坚牢地天仪轨》一卷,唐善无畏译。   《新集浴像仪轨》一卷,唐慧琳述。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一卷,唐慧琳述。   《大轮金刚修行悉地成就及供养法》一卷,唐慧琳述。   《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标帜曼荼罗仪轨》一卷,唐不空译。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   《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一卷,唐善无畏译。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二卷,唐善无畏译。   《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一卷,唐善无畏译。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一卷,唐不空译。   《地藏菩萨仪轨》一卷,唐轮婆迦罗译。   《都表如意摩尼转轮圣王次第念诵秘密最要略法》一卷,解说师子译。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三卷,唐不空译。   《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珈仪轨法》一卷,唐金刚智译。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一卷,唐金刚智译。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一卷,唐金刚智译。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一卷,唐不空译。   《摩利支天一印法》一卷,唐不空译。   《阿吒薄拘付嘱咒》一卷,唐不空译。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一卷,唐阿谟伽撰。   《何耶揭唎婆像法》一卷,唐阿谟伽撰。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一卷,唐阿谟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