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 227 页/共 273 页
△《东汇诗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吕希周撰。希周字师旦,崇德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通政使。是集编於嘉靖甲寅,其子端甫《志》云:“始自乙酉,迄今甲寅,共诗一千二百八十九首。
呈於太保东湖公,欣然命付之梓。”东湖,陆炳别号也,为希周门人。朱彝尊《诗话》云:“东汇於诗,亦沾沾自喜,其集不甚传。”由其子请论定於陆武惠也,同里曹秋岳侍郎,集明三百年名公手迹,装潢成册,多至七百家,《东汇杂诗》在焉:比集中所载者较胜。今详端甫《志》,希周家居至甲寅尚无恙,曹溶所集,当是其甲寅以后诗欤?
△《陆篑斋集》十卷、《外集》二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明陆垹撰。垹有《篑斋杂著》,已著录。是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则附录“诰敕”、“志状”,及“赠送”、“诔奠”之文,与士民颂德之作也。
徐阶志其墓,称垹读书耻为章句,尝曰:人心与事物不相离,舍事物而徒求诸心者,禅学也。逐事物而不求诸心者,俗学也。故集中有《〈传习录〉存疑》,不附和陆学;又有《〈诗传〉存疑》,亦不尽墨守朱学。持论可谓笃实,诗文则多近质朴,盖非所留意云。
△《田叔禾集》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田汝成撰。汝成有《炎徼纪闻》,已著录。其全稿本名《豫阳集》,亦名《杨园集》。此集乃汝成晚年令其子艺蘅所编,凡诗文三百六十九首,五十以后所作,均不在是焉。汝成归田后,盘桓湖山,搜剔名胜,殊以风流自赏,其诗律队仗修整,颇自娟娟秀出,然使逢大敌,则未足相当,文体亦颇伤平易。
△《玩芳堂摘稿》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王慎中撰。慎中有《遵岩文集》,已著录。此本乃嘉靖中江陵曹忭以御史巡按江西,取箧中所有慎中之文,校而刻之,仅一百首,故以摘稿为名。
△《江午坡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江以达撰。以达字于顺,号午坡,贵溪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湖南提学副使(案《千顷堂书目》作福建提学,误。福建去湖广颇远,不至忤楚藩也),以忤楚藩系狱。后放归,病卒。《明史文苑传》,附见《王慎中传》中。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曰:“午坡以北地文,出庐陵、眉山之上。”又谓:“昌黎诗不逮文,尚染习气”云云。今考其语,见集中所载《张东沙集序》。然其《与霍渭崖论文书》云:模形者神遗,斫句者气索,景会者意脱,蕊繁者荄衰。譬诸画地为饼,以餤则难;刻木为人,束之衣冠,与之酬色笑,而施揖让则不可。其於正、嘉之时,剽窃摹拟之病,又未尝不知之,而趋向如是,何耶?
△《刍荛录》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冯恩撰。恩字子仁,华亭人。嘉靖丙戌进士,官南京监察御史,以疏论张璁、汪鋐、方献夫三人,下狱拟死。其子行可,刺血书疏请代死,谪戍雷州。
越六年赦归。隆庆初,进大理寺丞,致仕,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凡文十五卷,诗五卷。恩为行人时,尝奉命劳两广总督王守仁,因从王守仁讲学。故其诗文得守仁馀绪为多,其最得名者,在《嘉靖壬辰彗星见应诏陈言》一疏;其被祸也,盖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固非其罪。然恩为御史,抨击权奸,是其职也。
至於所不抨击者,置之不论可矣。乃一一胪举所长,类乎荐牍。是既欲有所退,又欲有所进,卿相之简擢,台谏操之矣,此亦愤激一决,不暇择言。既乖政体,又授议者以间也,且称礼部尚书夏言、多蓄之学,不羁之才,驾驭任之,庶几救时宰相;礼部右侍郎顾鼎臣,警悟疏通,不局偏长,器足任重。核以二人本传,亦皆不确。盖其忠鲠之气,足贯金石,而立言则不必尽当,是固当分别观之者耳。
△《少泉集》三十三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王格撰。格字汝化,京山人。嘉靖丙戌进士,改庶吉士,出为分巡河北道按察司使佥事。世宗南巡,坐行宫火,杖黜;隆庆初,授太仆寺少卿,致仕。
《明史文苑传》附见《王廷陈传》末。《千顷堂书目》载:格《少泉集》十卷。
今考此本,凡《诗选》十卷,《诗续选》八卷,《诗新选》六卷,《文选》五卷,《续文选》四卷,共三十三卷。黄虞稷盖仅得其诗选著录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信口矢笔,合作者寡。今考王世贞《序》云:公於意非不能深,不欲使其淫於诗之外;於象非不能极,不欲使其游於见之表;才不可尽,则引矩以囿之;乱不胜靡,则为质以御之。详其语意,殆亦微词也欤?
△《穀原文草》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苏祐撰。祐有《逌旃琐语》,已著录。是编,乃其文集也。原分四卷,每卷又自分上下,词多骈丽,规仿文选,而真气不足以充之,在七子派中,又为旁支矣。
△《穀原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苏祐撰。此编乃其诗集,大旨宗李攀龙之说,不肯作唐以后格,而亦不能变唐以前格,故音节琅琅,都无新意。
△《岳云石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岳伦撰。伦字云石,怀安卫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工部郎中,卒赠太常寺少卿。是集文三卷,诗二卷,附以其子《鲁讼冤疏》。案:集中最著之文,莫若《劾张璁、桂萼疏》。“疏”后,附世宗谕旨曰:“张璁著回家省改;桂萼革去散官,以尚书致仕。”然考璁、萼本传,璁之罢也,一由给事中陆粲,再由御史谭绩、端廷赦、唐愈贤,三由魏良弼、秦鼇。萼之罢也,独由给事中陆粲。不见有伦劾罢二人之事,与史传绝不相符,疑以传疑可矣。
△《金陵览胜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章恩撰。恩字元之,山阴人。是集,刻於嘉靖丙戌,皆五七言近体,多题咏名胜之作,其所列古迹,如桃花小岘及虎距关,皆志乘所未载,然才力稍弱,尚未足以摹写江山。
△《别本罗念菴集》十三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罗洪先撰。洪先有《冬游记》,已著录。是编,为嘉靖癸亥其同年滁阳胡松所刻。凡“书”二卷,“杂著”一卷,“序记”、“传状”、“铭”、“表”,各一卷,“祭文”及“杂文”二卷,“古、律诗”二卷,盖初刊之本,非其全帙也。
△《松溪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程文德撰。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调南京工部右侍郎,疏辞忤旨,除名归。万历中,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恭。
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集第一卷,为对策、讲章,二卷为颂及古体诗,三卷为今体诗,四卷为奏疏、表,五卷为书,六卷为序,七卷为记、跋,八卷为祭文,九卷为传、志铭,十卷为杂著。诗非所长。奏疏内如《赈济疏》,所条陈便宜诸事,颇切明季时政之弊;又所奏《郊坛事例》,皆《明史》各志及《明会典》、王圻《续通考》所未载。考文德自述,谓私淑王子,盖亦讲良知之学者。如《寄诸生书》,称今古圣贤之道,不违其心;《复王畿书》,谓全真返初,以求放心;《跋阳明文录》,谓明德新民,无外无内之疑於禅者,非是。皆不免於回护。至其《论学》云:学问之道,必先立志,志既立,则行有定適,格致诚正,戒惧慎独,别其涂辙,学问思辩,自不容已,是尚知以躬行实践为归。史称文德初从章懋游,后乃从王守仁,故与王畿辈之涉於禅悦者,差少异耳。
△《程文恭遗稿》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文德撰。此集二十二卷以前,皆文;二十一卷以后皆诗。较《松溪集》为赅备,然体格则一也。
△《周汉中集》四卷(内府藏本)
明周显宗撰。显宗字子考,濮州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汉中府知府。是集前三卷为自適稿,皆所著诗词、杂文;后一卷为《感寓录》,则随笔、劄记也。
诗不入格,《感寓录》亦多杂禅语,以空悟为宗。
△《南北奉使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唐顺之撰。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编:一为《北奉使集》,乃其以职方郎中出核蓟镇兵籍时所作;一为《南奉使集》,乃视师江浙所作。两集俱载其筹边剿寇之事,先敕谕,次题疏,次启劄,次诗篇,前后皆无“序”、“跋”。
△《陈后冈诗集》一卷、《文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束撰,束字约之,鄞县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束与唐顺之为同年,共倡为初唐、六朝之作,以矫李、何之习,而所学不逮顺之。又自翰林改礼部主事,迨复官编修,旋即外调,恒忽忽不乐,年仅三十馀而卒,文章亦未成就。故顺之终以古文鸣,而束无称焉。诗集为顺之所编,皆嘉靖甲午、乙未、丁酉三年之作,其馀仅寥寥数首。文集为张时彻所刊,分京、楚、闽、洛四集,以居官之地名之。初刻於蜀中,又刻於吴郡。此本乃万历中,其同邑林可成所校刊也。
△《燕诒录》十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孙应奎撰。应奎字文卿,号蒙泉,馀姚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后左迁山东布政使。《明史》附见建阳《孙应奎传》,而以馀姚孙应奎别之。盖与《胡松传》中附载绩溪胡松,均以同姓名合传也。是集,前三卷,皆忆言,其语录也;次书二卷,文二卷,诗三卷;次《河南存稿》二卷,《林居续稿》一卷,则诗文杂编焉。应奎受业於王守仁,讲良知之学,初官礼科给事中,疏劾汪鋐,颇有直声。然其著作,则自成其为讲学家之诗文而已。
△《胡庄肃集》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胡松撰。松有《滁州志》,已著录。是集,惟第二卷末附载诗赋,馀俱杂著。考《明史》本传,松初以礼部郎,任山西提学副使,上边务十二事,帝嘉其忠恳,进左参政。巡抚江西时,会讨广东寇张琏,又援闽破倭,功绩甚伟。然其经世之文,惟《答翟中丞边事书》及《厚蓄》、《实塞》、《防边》、《制蛮》四篇,颇见谋略。馀皆不载集中,岂别有奏议集欤?其中《格物解》,谓心外无事,事外无心,盖从事於姚江之学者,其功名亦略相仿佛焉。卷首有凌约《东游稿序》,邬宗源、赵大纲《南浮稿序》,徐献忠《西游集序》,田汝成、徐渭《浙垣稿序》,殆各集别有专本,此其汇而刻之者也。
△《别本胡庄肃集》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胡松撰。是集凡文六卷,诗二卷,与六卷之本稍有增删,而大致相同。
△《鹤田草堂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蔡云程撰。云程字亨之,临海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是集,诗三卷,文七卷。云程当王、李盛行之时,独无摹拟剽窃之习,可谓不转移於风气。然根柢颇薄,亦不能自树一帜。
△《熊南沙文集》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熊过撰。过有《周易象旨决录》,已著录。是集,乃隆庆戊辰其门人严清所刻。前四卷为疏、序、书、记,后四卷为题跋、引传、碑铭、祭文、杂著。过留心经学,其文章亦列名八才子中,然集中诸作,大抵应酬之文也。
△《环溪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沈恺撰。恺有《夜灯管测》,已著录。是集皆所著杂文,乃其门人任子龙所编。前有徐阶《序》,题曰《凤峰杂集序》。又有文徵明《序》,亦题曰《凤峰子诗稿序》。疑今名为后来所追改,而又佚其诗集欤。考《千顷堂书目》,别载《环溪集》二十六卷,则此非其全也。恺文章颇尚古雅,不肯作秦、汉以下语,而模仿太甚,遂与“北地”同归。
△《闲居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李开先撰。开先有《中麓画品》,已著录。是集诗四卷,文八卷,皆归田后所作。其《自序》谓:年四十罢归田里,既无用世之心,又无名后之志,作不必工,信口直写,名其集曰《闲居》,以别居官时苦心也。嘉靖初,开先与王慎中、唐顺之、熊过、陈束、任瀚、赵时春、吕高,称八才子。其时慎中、顺之,倡议尽洗李、何剽拟之习,而开先与时春等复羽翼之。然开先雅以功名自负,既废以后,犹作《塞上曲》一百首,以寓其志。又末卷有《苏息民困或问及颜神事宜》,《濬渠私议》、《漯议》诸篇,亦尚汲汲於经世,不甚争文苑之名。故所作随笔挥洒,一篇或至数千言。其诗亦往往叠韵至百首,其持论确於李、何,而终不能夺李、何之坛坫,盖有由矣。
△《蔡可泉集》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蔡克廉撰。克廉字道卿,晋江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其文每篇皆系以时地,末缀以各体诗及案牍之文。万历初,其子应龙、应麟录而梓之。
克廉少与乡人王慎中齐名,而其文乃远不及慎中。苏濬《序》称:克廉秉枢执钺时,慎中已跧伏故园,日寻欧、曾之绪,而克廉方锐意事功。论者谓慎中“阒寂邱园,故文独工”云云。是当时已有定评矣。
△《端肃公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葛守礼撰。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端肃。
是集凡文九卷,诗一卷,邢侗为之《序》。
△《知白堂稿》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翁溥撰。溥字德宏,诸暨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谥荣靖。
是集乃其门人金元立、潘季驯所编。凡诗六卷,杂文八卷,其中奏疏十五篇,乃巡抚江西及为吏科时所上,皆无关大计,其馀亦大抵应酬之作。
△《张静思文集》十卷、《附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选撰。选字舜举,无锡人。嘉靖己丑进士,授萧山知县,擢户科给事中。
会太庙祫祭,世宗遣勋臣代行礼,选抗疏力谏,廷杖,削籍。隆庆初,复原官,终於通政司参议,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乃其曾孙缵曾所编,凡文九卷,诗一卷,其末二卷,则附录居官政绩,及“碑铭”、“小传”也。
△《洨滨集》十卷、《附录》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蔡叆撰。叆有《洨滨语录》,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李登云等所编,凡文六卷,诗四卷,铭赞之类附於诗末;附录二卷,则其朋友赠答与门人称颂之作也。叆早师真定张璿,入仕后师朝邑韩邦奇、增城湛若水。平居务讲学,立朝务气节,文章盖非所长云。
△《崔笔山文集》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崔涯撰。涯号笔山,太平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集自一卷至七卷,为“奏疏”及“杂著”,八卷为“古、今体诗”,九卷为《虎异》,十卷为《鹊异》,两卷之末,各附以颂德诗文。涯在当时有伉直声,而文章非其所长,诗尤不入格,所谓“虎异”者,涯巡视山西时,有虎自入神庙,为人所殪;“鹊异”者,涯巡视福建时,有叶氏为奴所杀,凭鹊以诉冤。涯皆自纪其事,而所属缙绅各歌颂之,因汇刊集后。昔猛虎渡河,刘宽以为偶然,而涯乃以恍惚之事,引为己功,人之度量相去,盖不可道里计矣。
△《环碧斋诗集》三卷、《尺牍》三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祝世禄撰。世禄有《环碧斋小言》,已著录。《西江志》称其工诗善草书,谈理独抒心得,今观其诗,格调颇伉爽,而简汰未严,尺牍更开三袁一派矣。所谓谈理独抒心得者,殆即指《小言》,已订正於杂家类中,兹不具论焉。
△《司勋文集》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罗虞臣撰。虞臣字熙载,广东顺德人。嘉靖己丑进士,官吏部稽勋司主事。
事迹附见《明史刘世毅传》。虞臣以初任刑部主事,提牢时,宽假张延龄,为大猾刘东山所讦,下狱拷掠,斥为民;既归,结庐山中,读书纂述,年仅三十五而卒。然其他著作不传,惟是集存。其平生不屑为诗赋,故集中皆散体之文,自六卷以下,则采录所作家乘以足之,惟以《中官传》六七篇参杂其间耳。其文疏快有气,然皆率其才气,纵笔一往,未能范以法度也。冼桂奇《序》,以司马迁拟之,谈何容易乎!
△《五岳山人集》三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黄省曾撰。省曾有《西洋朝贡典录》,已著录。是集凡赋诗十八卷,杂文二十卷。王世贞《序》称:其古今体诗,皆出自六代、三唐,於他文亦推许甚至。
及其为《艺苑卮言》,则云勉之诗如假山,虽尔华整,大费人力。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其诗品太庸,沙砾盈前,无金可采。今观其集,两家之说不虚矣。
中第二十卷为《客问》四十章,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为《拟诗外传》,二十三卷为《黄氏家语》,明人亦摘出别行。其客问、杂论、物理,多臆揣之说,《拟诗外传》,未免优孟衣冠,至《家语》创立篇名,俨同孔氏,抑又僣矣。
△《蓉山集》十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董燧撰。燧字兆时,蓉山其号也,临川人。嘉靖辛卯举人,官至南京刑部郎中。燧少从王艮、聂豹讲良知之学,是集自首卷至六卷,皆其问答会语,七卷至十卷为诗,十一卷至十六卷为杂文。
△《孔文谷诗集》十四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孔天允撰。天允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人。嘉靖壬辰进士第二,於故事当授编修,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司参政。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管涔山人如新调鹦鹉,虽复多言,舌音终强,盖深不取之。此集为同安洪朝选所刻,内《履霜集》一卷,《泽鸣稿》一卷,《渔嬉稿》以编年为次,自隆庆丁卯至万历戊寅十二年所作,分十二卷,校以浙江采进之本,佚阙尚多,非其完帙。考《千顷堂书目》,亦载《天允诗集》十四卷;则黄虞稷所见,即此本矣。
△《孔文谷文集》十六卷、《续集》四卷、《诗集》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孔天允撰。此本较其家刻,多文集二十卷,而诗则惟有《履霜集》、《渔嬉稿》、《阙泽鸣稿》一卷,所作《霞海》篇,亦不在其中。相其诗集版式,盖随作随刻,故传本多少不定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天允集》仅三卷,是即多所续增之明验矣。
△《霞海篇》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孔天允撰。是编乃其督学浙江时,案临台州所作,故以《霞海》为名,凡诗三十四首,力摹“三谢”而未成。如《望司成程公诗》起句曰:“瞻涂脰来旌,邂逅欣遽斯。”以“脰”字为“引领而望”之意,是不止札闼鸿休矣。
△《祐山文集》十卷、《诗集》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冯汝弼撰。汝弼有《祐山杂记》,已著录。其官工科给事中时,论劾汪鋐罪状,直声震动一时。其人足以不朽,其诗文则以人见重,非以词章传也。
△《粤台稿》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谢少南撰。少南字与槐,上元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
是集乃其提学广西时所作,诗与文各一卷,诗尚不失清拔,文则未之逮也。《千顷堂书目》别载少南《河垣稿》一卷,《谪台稿》一卷,今未见传本,疑其佚矣。
△《序芳园稿》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赵伊撰。伊字子衡,平湖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是集为其甥沈懋孝所选,附以刘子伯批点,其诗时有清脱之致,而酝酿未深。
△《菲泉存稿》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来汝贤撰。汝贤字子禹,萧山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是集凡诗二卷,文六卷。末附许应元所撰《墓志》及姜宝所撰《诬枉记》,盖汝贤由丹阳知县,行取入都后,同僚谮其受金,为巡按御史所论劾,故作此以辩之。宝,即汝贤之门人也。《千顷堂书目》载此集作十六卷,疑或有《续集》而佚之。至云汝贤字汝禹,则“汝”字传写误耳。
△《洛原遗稿》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白悦撰。悦字贞夫,武进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江西按察司佥事。悦为尚书昂之孙,家世鼎贵,而独刻意学诗,句调华赡,神理颇清,视当时襞积者,差胜,特格律未能变化,往往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