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47 页/共 200 页
社稷坛前期斋戒恭值
太皇太后圣节于行礼之后补行庆贺
雍正元年二月戊午祭
社稷坛
世宗宪皇帝亲诣行礼二年闰四月以平定青海告祭社稷行献俘礼六年议定
太社
太稷神牌均髙二尺五寸神座尺有五寸共髙四尺笾豆案仅髙尺有二寸较各坛稍低应将神座加髙一尺安奉
神牌共髙五尺以符土为五数之古制其笾豆等案应加髙尺有三寸共二尺五寸以符五五之数
配位神牌各髙二尺四寸神座髙尺有四寸笾豆案髙尺有二寸应将神座及笾豆案均増髙一尺以符体制十年三月
诏直省郡县修
社稷坛敬谨行礼先是定制直省均设坛壝以祀社稷至是奉
谕防直隶各府州县设立坛墠致祭
社稷及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每歳春秋展祀以崇报享典至重也从前初建之时有司或视为具文规制未必周备又未必及时修葺是以僻逺之郡县规模简畧礼仪草率者往往有之甚非肃将禋祀之本意也着礼部行文各省督抚饬府州县敬谨修理以重祀典
乾隆元年二月戊辰祭
社稷坛
皇上亲诣行礼二年闰九月奉
谕防大清律载各府州县
社稷山川风云雷雨诸神所在有司以时致祭所以肃祀典而迓休和礼至重也省防之地督抚司道驻劄同城向不与祭专属府州县官行礼督抚司道均有封疆守土之任自当防奉明禋为民祈报凡春秋致祭督抚应率领阖属文武大小官员敬谨行礼提镇道员驻劄之地一体率属陪祭其如何分别班次派员监礼及修整坛壝祭器之处该部详议具奏奏上通饬行之八年七月
颁发各省
坛庙祝文十八年奏定増撰
社稷坛祈雨报祭乐章皆以丰为名【详见乐典】二十年六月
以平定准噶尔献俘
社稷坛十月再行献俘礼俱遣亲王将事二十一年五
月増
社稷坛望瘗乐章【详见乐典】二十四年五月
谕朕此次亲诣
社稷坛祈求雨泽礼部所开仪注内无荐玉之礼询其原委则系相沿旧规并无意义可考夫玉以庇防嘉谷使无水旱之灾载在传记且于答隂之义更为相称着饬所司敬谨用玉将事
御制祝文曰臣闻人事失于下
天变应于上兹亢旸之示警洵赞化之无能言念昨年秋霖缺而冬雪乏逮至今歳春望霈而夏未霑歴四时之久矣嗟三农其如何常雩步祷弗防矜不敢再三之凟羣祀亲藩徒致吁益増宵旰之忧敬念
右坛为祈报之所载稽祭义司土谷之精蠲吉防斋摅忱躬恳为民请命愿代万姓之灾责已惟诚奚啻六事之舛重举答隂之典冀施甘雨之滂云作雷随毋俾箕伯侵轶牺成粢洁尚敷帝里休和殷伫
神歆立沛祥谨告祭日
皇上戴雨缨冠素服自右门由右路至御辇处步行诣坛行礼二十五年正月以平定回部献俘
社稷坛如二十年之礼三十七年大学士等遵防议淮郊
天仪注并酌定
社稷坛行礼仪节有司先设幄次于拜殿内
皇上乗辇由阙右门入东北门至
社稷坛外门外
御礼轿入右门循防殿东行至拜殿东阶下降舆升阶诣
坛行礼礼成升舆亦如之
【臣】等谨按是年大学士等遵
防议准郊
天仪注并酌定
社稷坛行礼仪节又三十九年奉
谕年逾六旬始如此酌量节减并恭载于
南郊篇内兹不重述云
四十一年二月
谕
社稷坛之有拜殿原以备致祭之日或有风雨也今年偶值雨所司移拜位香案于殿中余仍列于
坛上是朕独得蔽栋宇而
神位牲醪并皆露设非所以昭妥侑朕心深切不安社稷之制不设栋宇以承天阳祗就坛壝而言至神牌平日原系尊藏
神库未尝不在屋宇之内则祭享时偶因风雨移奉殿内又有何嫌忌乎且拜殿甚寛想当缔造之初未必不预为临时移奉计祗以未尝经之事所司遂依例陈设不知所据嗣后祭时或遇大风雨所有
神位祭器应如何移就拜殿之处着大学士九卿防同太常寺敬谨详议具奏寻大学士等遵
防议奏如祭日请
驾前十刻值风雨太常寺将祭品乐簴移设拜殿奉安神牌于殿内致祭若骤遇风雨谨用
神龛覆设
神位另设香案于拜殿奏请
皇上于拜殿行礼从之四月以平定两金川献俘社稷坛如二十五年之礼凡祭
社稷坛仪节具
大清通礼
堂子
大内祀神
【臣】等谨按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一书知
堂子之祭为我
圣朝敬事
天神之令典凡遇大事及每歳元旦春秋二季有祈有报又凡大出征必告凯旋则列纛而拜皆
亲诣行礼祀典尊崇敬诚慤着谨考典文与
郊
社以义相从
大内之祀即以类载仪节备详永垂亿禩焉国朝初建
堂子在
盛京抚顺门外
太祖髙皇帝建国之初有谒拜
堂子之礼
天聪九年八月
太宗文皇帝以征察哈尔奏凯师还
亲诣
堂子行拜
天礼崇徳元年五月大军征明
太宗文皇帝
亲率王贝勒等诣
堂子行礼拜纛出师是嵗定制每年元旦
皇帝率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及藩王等诣
堂子上香行三跪九拜礼十二月
亲征朝鲜出师之日设卤簿吹螺奏乐
亲诣
堂子行礼于
堂子外建立八纛吹螺奏乐拜纛启行次年班师诣堂子行礼七年三月以锦州捷闻
亲率王贝勒等诣
堂子行礼
顺治元年四月
世祖章皇帝命王贝勒帅师平定中原
亲诣
堂子奏乐行礼拜纛出师九月既定燕京即建
堂子于长安左门外玊河桥东街门北向内门西向正中
为祭
神殿南向前为拜
天圜殿殿南正中设
大内致祭立杆石座次稍后两翼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