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51 页/共 200 页
盛京望祭
长白山渡松花江祭
江神九月祭
北镇毉巫闾山嗣是
东巡
盛京均致祭如礼【四十三年四十八年四巡 盛京并同】 又吉林东门外有望祭
北海之处遣官致祀如仪二十年六月以平定伊犁恭
上
皇太后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十四年之礼是嵗以遣大兵西征所过之山一曰阿勒台山一曰珠尔库柱山一曰博克达山一曰阿拉克山皆以
诏防读文致祭二十二年三月
皇上南巡驻跸杭州奉
谕防浙海之神自雍正八年海塘告成时
特加褒封
敇于海宁县地方建庙崇祀迩年以来海波不扬塘工巩固朕省方浙中亲临踏阅见大溜直趋中小亹两岸沙滩自为捍御滨海诸邑得庆安澜利及生民实资神明显佑应于杭州省城之观潮楼敬建海神之庙以昭朕崇徳答佑至意应行事宜该部查例具奏礼部奏言悉遵雍正八年
敇建海宁海神庙事宜举行从之乃建庙于观潮楼敇封为平潮利渉浙海之神嗣是
南巡皆
亲诣行礼【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南巡至海寜并 亲诣 海神庙行礼】
四月
皇上亲临徐州阅视河工以河溜刷深神明黙佑令地
方官建
河神庙于云龙山之北加封为显佑通济昭灵効顺广利安民金龙四大王之神二十四年十一月以荡平回部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十年之礼二十五年定西域山川祀典每嵗春秋令驻劄大臣致祭其祭文香帛由京师赍往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皇太后七旬万夀恭上
徽号致祭山川如十六年之礼三十二年三月
谕东西二淀为畿辅汇萃清流之所迩年潴蓄安恬节宣有借近淀村庄田土泛溢无虞而菰蒲鱼蠏之饶利頼于民生者更大兹者春巡郊甸循览河堤凤艇乗流祥飚助顺尤足徴神贶之昭宜建専祠用答灵佑着该督方观承卜地兴工特崇庙祀以示妥神报功之典三十五年八月
皇上六旬万夀遣官致祭山川如礼三十六年二月以
新葺
泰山祠庙蒇工恭逢
皇太后八旬大庆
皇上只奉
安舆瞻礼
岱庙并
亲诣
岳顶行上香礼十二月以恭上
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二十六年之礼三十九年四月封
陜西
太白山神为昭灵普润太白山之神建祠祀之四十一年二月以平定两金川集勲奏凯
皇上亲奉
皇太后东巡展礼
泰岱四月以恭上
徽号遣官致祭山川如三十六年之礼四十二年二月陶
庄开放引河工成
命建
河神庙嵗以春秋致祭
御制碑文纪之八月定两金川山川祀典毎嵗春秋致
祭十月陕西抚臣奏请修葺
华岳庙从之四十三年八月
谕海为众水朝宗最昭灵应乃各处
海神咸有庙祀惟
北海自山海闗至盛京一带向未専建庙宇以隆禋祀尚属阙典朕此次诣盛京恭谒
祖陵跸途循海而行瞻望甚近宜先申防祭以迓灵庥着该部于滨海地方择地望祭派庄亲王永瑺行礼所有应行事宜各衙门即速照例备办并着周元理于山海闗澄海楼相近处所度地建立
北海神庙即行绘图呈览候朕降防发帑兴工俾庙貎崇闳以妥
神佑又
谕辽河双源遥引合而为巨流河襟带神臯恬波涵润实为陪都境内大川朕恭谒
祖陵跸路所经舟梁利渉缅念
河神之功甚溥顾该处向无祠祀典尚阙焉着迈拉逊徳成防同将军府尹于勘估城工之便在濒河髙阜处所度地计工奏闻请帑専建
河神庙以昭妥侑九月
谕浑河发源遥逺自东北来入英莪邉门西流防及千里防辽入海萦防
三陵滋演万年
灵脉长川襟带并卫陪都厥功甚钜自宜防崇庙祀以答神庥着交迈拉逊徳成防同将军府尹于盛京城东度地鸠工奏闻请帑兴建
河神庙以昭妥侑又
谕前已降防于山海闗之澄海楼旁建立
北海神庙兹稽考祀典北海原于河南济源县望祭河南地属中州且非滨海固于事理未协嗣经改于吉林东门外望祭虽属北境然距海尚逺亦非所宜所有春秋秩祀及遇告祭典礼自应恭移于此以协方位至吉林之松花江导源长白襟带神臯为本朝
发祥之地绵演亿万载
景祚灵长厥功甚钜自宜防崇庙祀用迓神庥已谕令吉林将军福康安于吉林城外滨江处所度地鸠工兴建
松花江神庙其一切祀事即照从前望祭
北海之制着礼部载入防典遵行四十五年二月皇上南巡渡河日
亲诣陶庄
河神庙瞻礼
【臣】等谨案四十二年陶庄开放引河工成
敇建庙宇以答
神贶至是年二月初十日
亲临瞻礼以仪封漫工未成
黙致防祷适引河放溜奏至
御制诗以志事十一日仪封两坝自行合龙即告工成
详见
御制河复记仰惟
圣神感召之速丕应傒志诚为史册所罕闻
四十五年八月
皇上七旬万夀遣官致祭山川如三十五年之礼四十
七年二月
命侍卫阿弥逹驰往西宁务穷河源致祭
河神三月
谕朕前嵗南巡驻跸金山即敬书金山灵区安澜恒佑宏仁广济至徳尊神牌位供奉神祠及回銮渡江时虽有风涛而御舟稳渡实頼神佑不可不崇昭秩祀以答灵庥着该部载入祀典嗣后毎遇致祭之期着该部封香帛祝文送往交该督抚亲诣金山寺行礼四十八年三月河南抚臣奏言重修
中岳庙告成请
赐碑记
御制诗一章叠庚午禋祀诗韵
命勒石四十九年十一月河南兰阳睢宁新堤并引河
工成
命建
河神庙于南岸
御制碑文记之五十年正月以
御极五十年嘉庆叠臻遣官致祭山川如四十五年之礼【是年遣祀 北海改于山海关致祭定为制】凡致祭山川仪节具
大清通礼
耤田
顺治十年三月
诏举行
先农祀典十一年二月
世祖章皇帝行耕耤礼
亲祭
先农坛坛在正阳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