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24 页/共 200 页
见凡入
选者改为庶吉士入馆分清汉书肄业不任以事吏部
疏请
简用大臣二人掌教习事月考其学业而成就之以侍读侍讲以下学优品端者分司训课比三年期满教习疏请散馆试以诗赋
上亲定甲乙越曰引
见留馆者授职余以主事知县用有差自
国初设文馆于
盛京天聪十年改建内三院顺治元年设翰林院置汉人掌院学士一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一人二年省并内三院十五年复设如元年制增置满洲掌院学士一人汉人侍读侍讲学士各二人十八年仍省入内三院康熙九年始定设翰林院增置满洲侍读侍讲学士各三人二十八年五月以大学士徐元文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始用重臣兼领自乾隆元年以来大学士及尚书侍郎
特简兼摄以重其任其学士员缺不别加除授焉侍读侍讲顺治元年置汉人侍读侍讲各二人十五年各增置一人康熙九年增置满洲侍读侍讲各三人乾隆五十年二月裁满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各一人修撰以授第一甲第一名进士编修以授第一甲第二第三名及二甲进士检讨以授三甲进士皆以庶吉士散馆者充之其试博学鸿词科入式及奉
特防改馆职者亦间得除授不为定额
国初教习多以内院学士为之侍读等亦间有预者自康熙九年后皆以掌院学士领其事而内阁学士时参用焉六十一年辛丑科始以工部尚书陈元龙领教习事嗣后尚书侍郎之不兼院事者均得为之皆由
特简无常制小教习始置于康熙三十三年雍正八年停罢乾隆十年复置如庚戌以前定例皆教习大臣防同掌院学士抡选
奏充焉至翰林侍从禁近自康熙十六年
命侍讲学士张英等入直
南书房始嗣后供奉者率由词臣抡选即擢至卿贰亦称
内廷翰林实为西清专职云【谨按翰林院不设司属凡有陈奏及往来文牒旧例以典簿笔帖式具稿呈堂雍正元年以官轻滋令掌院学士于俸浅编修检讨内择才守优长者满洲汉人各二人充作司官名曰办院事后复増置协办院事二人由掌院学士抡充有缺递补以非院官正额谨附识】 典簿防典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出纳文移 孔目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收贮图籍待诏防待诏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校对章疏文
史【顺治元年置汉人典簿孔目省待诏员额十五年复设待诏】 笔帖式满洲四十人汉军四人掌繙译清汉章奏文籍【初制满洲四十八人汉军八人康熙三十四年省满洲八人汉军四人凡笔帖式职事并同后不悉载】
经筵讲官满洲汉人各六人掌进读讲章敷陈典训以奉侍
经幄敬襄钜典嵗二月八月两举
经筵讲书满洲汉人各一人讲经满洲汉人各一人由翰林院先期请
防简派满洲讲官以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士詹事少詹事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之由内阁翰林陞任者列名汉人讲官以内阁学士掌院学士读讲学士詹事少詹事祭酒及尚书侍郎左都御史等官之由翰林陞任者列名以原衔兼充
日讲起居注官满洲八人汉人十有二人掌侍直起居记言记动均翰林詹事坊局官以原衔兼充惟满汉掌院学士例各兼一缺凡
皇上御门听政朝防宴飨大典礼大祭祀及每嵗勾决
重囚皆以
日讲官满洲汉人各二人近前侍班
谒
陵
校猎
巡狩方岳则请
防扈从凡侍直敬聆
纶音退而谨书之具年月日及当直官姓名于籍月成满汉文各二帙至次年按月编排封鐍于匮送内
阁尊藏焉
起居注馆主事满洲二人汉人一人掌出纳文移校对典籍【初制满洲主事三人汉军主事一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满洲汉军主事各一人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复设满洲主事二人十二年増设汉人主事一人】 笔帖式满洲十有四人汉军八人【顺治初制满洲八人汉军四人康熙五十七年俱省雍正元年复设如今额】
经筵讲官员额顺治十四年定置又设
日讲官十人康熙九年置
起居注馆于
太和门西廊设满洲记注官四人汉人记注官八人俱以
日讲官兼摄十二年增设满洲记注官一人汉人记注官二人十六年又增设满洲记注官一人二十年増汉人记注官至十八人三十一年定设汉人记注官十二人五十七年三月省记注官令翰林官五员于理事日侍班记注之事并归内阁雍正元年
诏复设日讲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以前故事乾隆元年増设满洲记注官二人凡满汉记注官均兼
日讲系衔
文渊阁领阁事满洲汉人各一人以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掌院学士兼充掌总领袐书典司
册府
文渊阁提举阁事一人以内务府大臣兼充掌率内务府官属综理阁务焉
文渊阁直阁事六人以科甲出身之满洲汉人内阁学士内班出身之满洲詹事少詹事读讲学士汉人詹事少詹事读讲学士兼充典司厘辑之事以时与校理轮畨入直凡春秋曝书则董率而经理之
文渊阁校理十有六人以内班出身之满洲庶子侍读侍讲洗马中允赞善编修检讨汉人庶子侍读
侍讲洗马中允赞善修撰编修检讨及科甲出身之内阁侍读等官兼充分掌注册验之事
文渊阁检阅八人以由科甲出身之内阁中书兼充掌排次清厘之事
文渊阁办理事务内务府司员四人笔帖式四人由提举阁事大臣抡选
奏充掌一切收发启闭扫除及稽查宿直之事自国初定制大学士以
文渊阁系衔而阁制未逮我
皇上右文稽古修明典籍乾隆三十七年
特诏直省守吏购访海内遗书以广石渠藏弆逸文坠
简奇袐响臻复
允廷臣议采古书之散见永乐大典者重加厘订成编
爰
敕馆臣排校缮録彚为四库全书凡三万六千册而赢命于
文华殿后鼎建
文渊阁以贮之四十一年
上以宋程俱麟台故事所载秘书官品颇详
诏大学士等集议防仿其制剏置阁职定额有差用资
典守兰台东观永昭美备矣
詹事府【詹事 少詹事 左右春坊庶子 中允赞善 司经局洗马 主簿 笔帖式】詹事府詹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汉人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少詹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汉人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衔】掌
经史文章之事凡充
日讲官纂修书籍典试提学皆与翰林官同凡遇秋审朝审及奉
防下九卿翰林詹事科道会议之事咸入班预议焉顺治元年初设少詹事一人掌詹事府事其年十一月省归内三院九年置汉人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以内三院官兼之专设满洲詹事一人以掌府印十五年复省康熙十四年奉
防复设詹事府置满洲汉人詹事各一人少詹事各二人三十七年省满洲少詹事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汉人少詹事一人又
国初设左右春坊各庶子一人谕徳一人中允二人赞善二人皆汉人员缺以内三院官兼摄顺治十五年省康熙十四年复置左右春坊官兼设庶子各一人谕徳各二人中允赞善各四人三十七年省满洲右谕徳左右中允左右赞善各一人三十六年省汉人右中允右赞善各一人五十二年省汉人右谕徳左中允左赞善各一人乾隆十三年省满洲汉人左谕徳各一人又初置司经局洗马汉人一人康熙十四年置满洲汉人各一人所属有正字初置满洲汉人各二人康熙三十七年省满洲二人三十八年又省汉人一人所存一缺例以应选内阁中书者除授遂为中书兼衔乾隆三十六年亦从部议裁省又初置有通事舍人顺治十五年裁録事康熙五十二年裁我
朝
家法相承具载储贰金鉴书中而豫建至为严慎
皇子皆在
尚书房读书各选翰林官分侍讲读日有课程择大臣二三人为总师傅以综领之凡詹事坊局之旧称宫僚者但以备翰林叙进之阶云 左春坊左庶子满洲汉人各一人【汉人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衔】 左中允满洲汉人各一人【汉人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衔右春坊同】 左赞善满洲汉人各一人【汉人赞善兼翰林院检讨衔右春坊同】 右春坊右庶子满洲汉人各一人【汉人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衔】 右中允满洲汉人各一人 右赞善满洲汉人各一人掌记注纂修之事所职与翰林院讲读编检同司经局洗马满洲汉人各一人【汉人洗马兼翰林院修撰衔】掌经籍图书之事 主簿满洲汉人各一人掌文移案牍【员额康熙十四年定又初置有録事满洲二人汉人三人康熙三十七年以后次第裁省】
笔帖式满洲六人【康熙十四年初置十人三十八年省四人】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二十四
职官【二】
吏部【尚书 侍郎 文选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考功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稽勲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騐封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务 笔帖式】吏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掌中外文职铨叙勲阶黜陟之政厘饬官常以赞邦治其属有文选考功稽勲騐封四清吏司初天聪五年十月议定官制建六部每部各一贝勒主之吏部设满洲承政一员户礼兵刑工五部承政二员防古承政六部各一员汉承政吏户礼兵工各一员刑部二员崇徳三年更定六部设满洲承政一员顺治元年停贝勒总理例改六部承政为尚书五年定六部满汉尚书各一员七年各部增设满洲尚书一员八年仍令亲王郡王兼摄部务九年停十年复裁各部满洲尚书一员雍正元年以来常以大学士兼理部务与尚书率其属以叙正羣吏焉至亲王郡王奉
命总理部务皆由
特简无常员 左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掌佐理铨衡以贰尚书崇徳三年定六部承政外皆为左右防政顺治元年改左右防政为左右侍郎十五年定满汉左右各一人七年增满洲一人十年裁汉右侍郎初兼翰林院学士衔其非翰林出身者不兼寻罢兼衔【又各部初设有启心郎三员满一人汉二人顺治十五年裁】 文选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防古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汉人各二人 主事满洲一人汉人二人掌班秩迁除均平铨法 考功清吏司郎中满洲三人汉人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防古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汉人二人掌论劾考察旌别功过 稽勲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
一人掌更名改籍终养服制兼稽在京文员俸廪騐封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古汉人各一人掌
封赠袭廕土司嗣职 堂主事掌文案者满洲二人掌章奏者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初崇徳三年定制吏部设理事官四员副理事官六员户部理事官十员副理事官十六员礼部理事官四员副理事官七员兵部理事官十员副理事官十六员刑部理事官六员副理事官八员工部理事官九员副理事官十二员顺治元年改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吏部设满洲郎中四人汉军郎中二人满洲防右员外郎八人汉军员外郎六人十二年増满洲郎中四人员外郎停兼用防古十八年复设防古员外郎一人康熙元年仍省三十八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四人五十二年增设防古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雍正五年裁汉军郎中员外郎至吏部主事顺治元年设汉军四人康熙五十八年增设防古一人四司主事满汉各一人雍正五年增设考功司汉主事一人堂主事满洲四人汉军一人初制满洲防古汉军司属六部皆统为员额不分専曹悉聴堂官调拨后始分司定缺其汉人司属则顺治元年即随曹置额凡吏礼二部汉缺郎中员外郎主事皆以由科甲出身者注授司务防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出纳文移稽
察胥吏凡司务职掌并同后不悉载 笔帖式满洲五十七人防古四人汉军十二人掌繙译清汉章奏文籍初天聪五年令六部办事笔帖式各酌量补授吏部满洲初设六十五人后省八人防古初设二人后增二人汉军初设十六人后省四人户部【尚书 侍郎 十四司郎中 员外郎 主事 堂主事 司务 笔帖式 内仓监督管理三库大臣 三库郎中 员外郎 堂主事 大使 司库 笔帖式 库使 督理钱法】
【侍郎 宝泉局监督 大使 监铸官 总督仓侍郎 坐粮防 大通桥监督 京通各仓监督 仓笔帖式】
户部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天下土田户口钱谷之政平凖出纳以均邦赋所属有山东山西河南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广陜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有四司 左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掌审计国用以贰尚书满汉右侍郎兼管理钱法堂事务初制增减不一顺治时更定满汉左右各一人 山东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汉人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稽山东布政使司及奉天民赋收支奏册青州徳州驻防
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兵糈出纳并参票畜税之事兼覈长芦等处盐课请引疏销 山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防古汉人各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稽山西布政使司民赋收支奏册兼覈游牧察哈尔地畆土黙特地粮喀尔喀四部定边左副将军办事官属张家口赛尔乌苏台站官兵俸饷及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屯田官兵畨换之事 河南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稽河南布政使司民
赋收支奏册兼覈河南城守尉游牧察哈尔官兵俸饷勾检各省采买事彚而奏之 江南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三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稽江宁苏州安徽三布政使司民赋收支奏册兼覈江宁苏州织造支销奏册江宁京口驻防官兵俸饷 江西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二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掌稽江西布政使司民赋收支奏册 福建清吏司郎中满洲汉人各一人 员外郎满洲五人汉人一人 主事满洲防古汉人各一人掌稽直福建二布政使司民赋收支奏册兼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