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142 页/共 200 页
尊諡曰
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
庙号
太祖【康熙元年恭改上 尊諡详见吉礼】八年八月庚午
太宗文皇帝崩辛未奉安
梓宫于
崇政殿九月壬子奉移
梓宫于
山陵寝殿
顺治元年八月丙寅尊
太宗文皇帝陵曰
昭陵【康熙二年九月癸酉改建 昭陵十二月甲寅工成安奉 梓宫于 昭陵地宫】十
月辛酉恭上
尊諡曰
应天兴国弘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文皇帝
庙号
太宗【互见吉礼】十八年正月丁巳
世祖章皇帝崩戊午恭奉
梓宫于
乾清宫设
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
圣祖仁皇帝亲诣尚食哀恸不已
太皇太后挥泪抚慰左右无不感泣己未
圣祖仁皇帝谕朕维自古圣贤之君必有显号徽称用昭功徳之隆垂于万世此国家不易之钜典也仰惟我
皇考大行皇帝缵绍鸿绪统一寰区十有八年敬天尊
祖勤政爱民奉侍
慈闱克谐孝道敦睦宗族攸叙彝伦典学日新修身思永制礼作乐振武崇文敕法明刑立纲陈纪盛徳之事不一而足朕方与天下臣民均切怙戴不幸
龙驭上賔顾子冲人嗣膺大统仰承佑启之恩敢后显扬之礼谨考彝章宜升
尊諡该部详察典礼具奏二月壬午奉移
梓宫于景山
寿皇殿设
几筵
圣祖仁皇帝三奠酒哀恋不已
太皇太后再三慰谕始
还宫三月癸酉恭上
大行皇帝尊諡曰
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徳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
世祖【互见吉礼】
康熙元年三月庚戌建
世祖章皇帝陵曰
孝陵四月辛酉奉移
寳宫于
孝陵六月壬寅行安葬
地宫礼六十一年十一月甲午
圣祖仁皇帝崩小敛时凡带履之属
世宗宪皇帝皆
躬奉首戴以进敬体
圣祖仁皇帝孝思用
孝庄文皇后昔时所赐冠服次日大敛
谕令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皆入乾清门内瞻仰行礼
又礼部奏请公主福晋咸于
乾清宫丹墀齐集奉
防
皇考之女朕兄弟之福晋岂可逺列丹墀朕心不忍着仍入大内亲近
梓宫使得尽哀朕之兄弟子侄亦皆令入乾清门在丹陛上随朕行礼是日奉
梓宫于
乾清宫中设
几筵以
乾清宫东庑为倚庐每日
躬上香奠礼凡五次己亥
世宗宪皇帝谕曰朕凡事无不遵奉
皇考遗防但持服乃人子之道
遗诏二十七日释服朕断然难从若此事朕不得行其志必至懑恨无已尔等宜体朕意辛丑
谕曰朕惟自古贤圣之君必有显号徽称以昭功徳之盛垂于万世此国家不易之钜典也仰惟我
皇考大行皇帝临御六十一年早承大统寅畏小心旦明凛昭恪之忱
郊祀亲升中之典监于成宪率由旧章孝奉
两宫尊养兼至展敬
陵
庙备物尽诚总揽万几阜成兆姓蠲赋动盈千万赈卹曽不稽时水旱先筹雨旸必达寛刑肆赦徳洽好生盛暑则释囹圄严寒则赈饘粥兵粮预给优赏屡颁淮甸屡巡动累百万之帑金运
睿谟而两河底绩鲁郊
时幸行数千年之殊礼屈
帝尊而九拜崇师览奏牍而利周知觐臣僚而贤愚立辨保全勲旧庇廕宗支广育人材敦厚风俗布昭
圣武申讨不庭元裔背叛而旋踵就殱三孽逆命而尅期献馘俄罗斯占喀尔喀之疆圉谕以威徳即奉约章喀尔喀逼厄鲁特之暴残纳其困穷胥登袵席噶尔丹肆毒邻境三临絶漠扫尽烽烟策妄阿喇布坦摧灭与国出师命将恢复藏地台湾置郡红苗格心南朔东西无思不服至于
天纵生知日新好学讲筵时御
手定六经广博士于五贤配先儒于十哲文嫓二典书迈百家贯彻天文总括地理旁罗术数考正元声研索羣编鉴裁纂辑凡此难名之美善洵亘古帝王首出之
一人虽复累牍连章不能颂述万一朕方与天下臣民均切怙戴不意
龙驭上賔顾予冲人嗣膺大统仰承佑启之恩敢后显扬之礼谨考彝章宜升
尊諡王大臣等详察典礼具奏壬寅诸王大臣等奏言万
几至重难以久旷请遵
遗诏二十七日释服奉
谕释服之制以日易月虽始于汉文而髙宗谅隂三年独非古制乎朕不能上比髙宗而思慕之情何能自已揣尔等惟恐过劳朕躬殊不知有服朕尚可稍进饘粥暂眠苫块若必强朕释服必至寝食皆废矣
皇考遗命一句一字朕无不拳拳服膺止此二十七日释服之
诏非敢故违而罔极深恩哀思迫切虽蹈违
命之愆亦不恤也尔诸王大臣其谅之甲辰诸王大臣等复合词奏言从来天子之孝与士庶人不同孝经云天子以徳教加于百姓施于四海为孝书称髙宗谅隂晋臣杜预谓是释服后心丧之文盖以人君一身为郊庙社稷之主祭为吉礼必于除服举行若二十七日不即除服则祀典不免有阙
大行皇帝圣学渊深若易月之制可以更易岂肯于遗诏中谆谆垂训伏乞上思
郊
庙神灵之所倚赖下念中外臣民之所托命勉遵遗诏俛顺舆情疏入复叩首固请始奉
防朕览诸王大臣所奏引据经书义理明晰朕惟有呜咽悲痛耳始知为君之难祗此持服一节乃天子第一苦衷转不如臣庶尚能各尽其心虽勉从所请朕之哀思因兹愈切矣又
谕曰诸王大臣佥云二十七日后应居乾清宫朕思皇考六十余年所御宫殿朕即居住其中心甚不忍朕意欲居月华门外养心殿着将殿内向日一应陈设敬谨收彻葺改务令垩素以备朕居朕不敢谓遵古谅隂之礼然必如此守孝二十七月以尽朕心乙巳诸王大臣
等奏言
大行皇帝圣徳神功颂扬莫罄
尊諡
庙号乃追崇大典臣等蠡测管窥未能比拟万一皇上至孝性成惟
圣人能知
圣人伏乞
睿思亲定昭垂万世奉
谕朕思子臣尊崇
君父之心何有止极然必至允至当方孚千秋定论我皇考缵继大统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徳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烁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勲业则为开创朕意宜崇
祖号方副
丰功但追崇大典理应佥谋共协一人之心即千万人之公心一时之论即千万世之公论尔诸王大臣等可防同九卿翰詹科道文六品以上武四品以上详考旧章从公确议丁未王大臣等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