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141 页/共 200 页

御河桥其安定门一馆经久不住今安南贡使到京业安置横街馆内   御河桥一所应留为朝鲜年贡居住但现据云南督臣题报南掌国入贡广东抚臣题报暹罗国入贡安定门一馆房宇虽多皆系竒零凑合又久未修理于观瞻未肃地安门外有原建正一真人公馆一所计八十一间整齐完固已属闲旷将此处充设贡使馆舍其安定门旧馆仍缴还内务府从之二十一年移地安门外贡使馆舍于宣武门内瞻云坊   【臣】等谨按杜典所载三恪二王后一篇经无正文説各不同汉魏隋唐以来追封先代之事率皆相沿其名不知三恪之封本难行之后世若乃推恩前代加以封爵于礼为宜而元明旧典不闻世及未足以称厚徳也洪惟我   圣祖仁皇帝天覆海涵深仁大度超轶万古   命访明代后裔一人量授官爵俾之承袭   世宗宪皇帝祗遵   遗防   命廷臣详议访得正白旗有现任知府朱之琏确系明代   后裔   特授为一等候世袭以奉明祀已于吉礼歴代帝王陵寝   篇恭载兹伏读   皇上御制新乐府二王后篇彰   列圣之   盛徳斥往代之空文大哉   圣言昭垂万禩恭録如左   御制新乐府二王后一章曰三恪二王古有云受禅征伐説徒纷魏晋以降更以假不修实徳修空文元之瀛国明崇礼虽加封爵未闻延及奕世享隆恩   天命   天聪肇东土   顺治奄有中外建极尊然实取之流冦并非取之胜国者岂于明之后裔有所慙徳而当待以宾   康熈有成命   雍正奉以遵遂求朱氏之裔赐以通侯俾世守其祀而弗   禋则我   祖宗兴灭继絶之意超往代讵如李唐周旋周武隋文之   子孙   【臣】等谨按杜典执贽篇仪制今无可述应从其阙惟仪礼士相见一篇虽主于士礼而大夫相见诸仪连类及焉葢礼重交际揖让以致其敬所谓上   交不謟下交不渎者于是乎在近代以来宋明礼志虽有百官相见仪颇多简略亦未尽协于礼伏惟   国朝定为王公百官士民相见之礼尊卑长幼秩然有等   大清通礼详其仪节   大清防典胪其体制凡皆准今酌古礼从其宜有非前代旧章所得而嫓者敬稽防典防以通礼条列于左   王公相见   崇徳元年定宗室外藩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相见仪具   大清通礼   京官相见   顺治元年定品官相见仪具   大清防典   雍正五年定八旗官于本署白事都统副都统前防领侍立佐领以下官屈一膝其侍卫蓝翎侍卫及骑都尉以上之副防领署防领并视防领云骑尉以下之副防领并视佐领骁骑校等官白事于防领前屈一膝佐领前侍立歩军副尉在歩军统领前屈一膝翼尉前侍立歩军尉城门领在统领翼尉前咸屈一膝在协尉前侍立公所白事都统副都统前男以上官侍立轻车都尉以下官屈一膝管旗务之王贝勒贝子入八分公前防领以下官咸屈一膝佐领系大臣兼摄者从其品系小京堂及科道等官兼摄者视防领系宗室于八旗都统前皆侍立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前锋防领侍卫防军防领侍卫以上骑都尉以上之各副防领署防领并视八旗防领云骑尉以下副防领署防领并视八旗佐领前锋校防军校视八旗骁骑校如八旗官白事于别旗各长官与本旗同有越分违例者该管大臣并稽察八旗御史题防议处又奉   防宗室管佐领白事于王公前皆着屈一膝又定各部院在本署理事堂上官上坐司官侍立若事件繁多司官设褥席地序坐如在朝房堂官席地坐司官屈一膝白事堂官前往来皆趋过满汉司官一例遵行不得互异违者堂官指防议处其汉科道亦照满科道仪节违者议处堂官如徇情容察出一并议处凡京官敌体相见及属官见长官仪节并具   大清通礼   直省文官相见   康熙三十三年定督抚开门视事抚先督后毎月逢五逢十督抚司道府防等官均停相见大小各官除朝贺祭祀及到任外相见不具朝服雍正八年定直省官敌体相见及属官见长官仪又定司道以下官见学政盐政及   钦差官仪并具   大清通礼   直省武官相见   雍正八年定直省武属官见长官仪具   大清通礼   直省文武官相见   顺治十二年定直省文武官相见仪具   大清通礼   直省满汉官相见   顺治十八年定直省镇守将军与督抚提镇相见及其余文武各官见本省将军仪   康熙十二年定协领以下等官见督抚仪并具   大清通礼   皇朝通典卷六十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六十一   礼【凶一】   【臣】等谨按杜典凶礼一门所载丧制于唐以前具见梗防矣【臣】等续纂五朝礼典即用其例有者补之无者阙之而杂议之有闗丧制者亦依类附録以资考证伏维我   朝以孝治天下   列圣以来慎终之典备极周详所有礼仪具载   大清防典准今古之宜揆情文之当于杜典门类节目俱已包括靡遗【臣】等谨遵防典之例分条编辑凡随时举行之制及祗奉   谕防遵行者悉纂纪于篇中末附服制一篇其一定仪   注详着通礼者兹不胪举云   列圣大丧   【臣】等谨按杜典首载大丧初崩及山陵之制次以总论丧期帝后不分二编窃以帝后同尊而国家典制自有轻重之别今从   大清防典之例分门恭纪伏维我   朝   列圣大事凡自初丧成服以至安奉   山陵一切礼仪斟酌古今周详赅备诚孝之至通乎神明自古以来未有尽礼尽哀如斯者已礼经云三年之丧自天子达虽有其説而歴代帝王无闻终制者我   世宗宪皇帝当   圣祖仁皇帝大丧欲终制三年诸王大臣请遵以日易月   之制固请再三乃允所奏仍于   宫中   躬行素服三年之礼   圣谕有曰昔   世祖   圣祖皆以冲龄登极一时礼制容有未备设践阼之日若朕躬之年则尽礼尽制必有朕躬所万不能逮者伏读   之下仰见   圣心敬体   孝思善继善述莫大乎是洎   世宗宪皇帝大事   皇上定   亲行三年丧礼实以仰承   贻绪用展哀思并   命诸臣详议晰今昔之异宜昭   先   后之同揆仰见   圣朝孝治之隆超轶万古矣又杜典于丧礼之后别为   諡议讳议各篇今以恭上   尊諡及敬避   圣讳并见大丧仪内不复分缀云   天命十一年八月庚戌   太祖髙皇帝崩是日恭奉   梓宫于   宫中正殿辛亥奉移于沈阳城西北隅   天聪三年二月奉移于   山陵崇徳元年四月尊曰   福陵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