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588 页/共 807 页
四书释地一卷续一卷又续二卷三续二卷阎若璩撰若璩见书类
若璩自序曰宋王尚书应麟作诗地理考葢补紫阳夫子之不备然序而不断甚至两説并存其与仅云邑名地名不详其所在者何以逺过余故矫之作四书地理考得若干条尔雅有释地杜氏有春秋释地爰易其名曰释地云
【臣】等谨按是书初释五十七条续八十条间及人名以地非人不传也又续一百六十二条遂因人以及物且广而释训诂释典制三续一百二十二条则又推之及其余葢若璩学既淹通又精于考证故旁参互订精核详明自顾炎武而外鲜有与之相匹者
圣门释非録五卷
陆邦烈编其师毛竒龄语邦烈字又超平湖人邦烈自述曰北宋诸儒高树门帜不容一人訾议如刘贡父改二程全书一二字便作札四布痛加讥贬必欲使其还复旧文而后已而于先圣先贤恣情敲驳大学孝经连篇删改即孔门诸贤何一不受其削斵相其用心实有抑圣贤以扬同类之意因稍辑先生所言与他书偶録可引防者彚为一卷名曰释非以为圣门口语各有精义或未可尽非耳
四书反身録六卷续补一卷
李颙撰颙字中孚别号二曲盩厔人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以老病未赴
【臣】等谨按是书乃颙口授门人王心敬所録实仍颙所自定康熙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西廵
召颙入见时颙已衰老遣其子慎言以是书及二曲集进
呈
睿览
特赐御书操志高洁匾额仰见
圣度如天嘉奬宿学秦中下士至今称荣幸焉
四书劄记四卷 辟雍讲义一卷
杨名时撰名时见易类
此木轩四书説九卷 襍説【无卷数】
焦袁熹撰袁熹见春秋类
五华纂订四书大全十四卷
孙见龙撰见龙字叶飞号潜村乌程人康熙癸巳进士改庶吉士尝掌教云南五华书院故是编以五华为名
见龙自序曰于四书大全旧本讹者正之偏者删之明以来诸家制艺评语并为采入间附以近时李光地杨名时之説见龙有所自见亦附着于后四书纂言【无卷数】
王士陵撰士陵见易类
四书防注【无卷数】
王植撰植字槐三深泽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邳州知州
菜根堂劄记十二卷
夏力恕撰力恕字观川孝感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四书録疑三十九卷
陈绰撰绰见易类
四书本义滙叅四十五卷
王歩青撰歩青字汉阶或自书罕皆号已山金坛人雍正癸夘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歩青自序略曰朱子之注易曰本义歩青禀此以读四子之书四子书之本义固以朱子为宗而朱子书之本义则必以章句集注为断焉
四书约防十九卷
任启运撰启运见易类
翼艺典略十卷
萧正发撰正发字次方庐陵人
【臣】等谨按刘吴龙序曰翼艺者所以羽翼制艺也书中皆诠释四书典故葢専为制科而作
江汉书院讲义十卷
王心敬语其子功述而録之心敬见易类
四书説注巵词十卷
胡在甪撰在甪永年人乾隆丙辰进士官湖北松滋县知县
四书顺义解十九卷
刘琴撰琴字松雪任邱人乾隆丙辰举人官顺义县教谕
边连宝序略曰是编自雍正丁未至乾隆壬午三十年而后脱稿临殁犹斟酌改窜一以紫阳为主不敢稍背云
四书就正録十九卷 四书晰疑【无卷数】
陈鋐撰鋐字宏猷嘉定人
晰疑例略曰四书疑义虽多其间或有一説之确当于经义者概不敢赘特辑朱注以来诸説之所未偹而或未定者故论孟皆少而学庸多
虹舟讲义二十卷
李祖惠撰祖惠本姓沈字屺望嘉兴人乾隆壬申进士官高安县知县
四书句读释义十九卷
范凝鼎撰凝鼎字庸斋自号磨镜居士洪洞人选防贡生
四书逸笺六卷
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时号是庵应城人乾隆丁丑进士
四书讲义尊闻録二十卷
戴鋐撰鋐字景亭长洲人
四书穷钞十六卷
王国瑚撰国瑚字夏器号珍吾临县人
襍説八卷
不着撰人姓氏
右四书
御定律吕正义五卷
【臣】等谨按康熙五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御撰律厯渊源此其第二部也凡分三编上编二卷曰正律审音以定尺考度推求律本下编二卷曰和声定乐以明因律制器并图説之同异续编一卷曰协均度曲则取西洋声律节奏而以古法证之钦惟
圣祖仁皇帝学究天人心防造化故能辨积黍之纵横审
旋宫之端委
神明通手制作之原度数析乎精微之蕴自非
圣神天纵乌能使千古难明之絶学炳如复旦也乎御纂律吕正义后编一百二十卷
乾隆十一年和硕荘亲王允禄和硕履亲王允祹大学士张廷玉等奉
敕纂
皇上御制序曰
皇祖圣祖仁皇帝建中和之极通声气之元
钦定律厯渊源一书审推歩以明象纬研数理以备成法至律吕正义凡所以定尺考度制器审音与夫五声二变应和之原析其精微区其讹舛古乐之大义明而千古有定论今乐之至理具而千古有正声诚所谓惟
圣人能之者顾七政授时九章布算至今遵循罔斁而律吕尚未暇施行太常之司和声之署习其气而不能究其所以然遂并其所习者而失之袭谬承伪不协不度篇章音节非重为厘正不可和硕庄亲王亲承
皇祖指授贯彻乐义尚书张照研穷律本博习往训因命协同考正朕亲加厘定为器为音为宫为调声之高下节奏之短长分刌而节比之合则仍其故不合则易其辞更其调或出自臣工撰述或出自几暇亲裁必考义理之原究制作之本夫而后
郊
庙所陈朝防燕飨所奏律吕各得其宜歌奏不淆其序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矣爰诠次成编俾垂永乆更叅稽前代因革损益之异为乐器考乐制考乐章考度量权衡考以备律吕之条贯复推阐为乐问三十五篇以申明其防趣于是而
圣祖之所为审音定乐制器协均者一一旋诸实用自汉魏以迄元明是非得失之故了然可述名之曰后编者实以徴
皇祖天纵圣神通极造化千古作者无能出其范围亦无
能窥其涯涘至于继述
先绪则在我后人益亹焉而弗敢忘
【臣】等谨按是编凡分十类曰祭祀乐曰朝防乐曰宴飨乐曰导迎乐曰
行幸乐曰乐器考曰乐制考曰乐章考曰度量权衡考
曰乐问葢
圣祖仁皇帝首阐声气之元我
皇上洞彻源流备徴器数至是而律吕之学粹然集万
古之大成矣
大成乐律一卷
孔贞瑄撰贞瑄字璧六晩号聊叟曲阜人顺治庚子举人官大姚县知县
钟律陈数一卷
顾陈垿撰陈垿字玉停太仓人康熙己酉举人官行人司行人
古乐经传五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易类
【臣】等谨按是书首乐经即周官大司乐章而注之是为古乐经次乐记即小戴礼之乐记注之次附乐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之言乐者注之次附乐记一声律篇取礼记左传国语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汉书后汉书通典文献通考及宋儒之言乐者注之次乐教篇取孟子礼记之言注之次乐用篇取孟子礼记左传之言注之而附以乐论三篇皆考核精详议论确当固非师心臆度者所可比拟也
古乐书二卷
应防谦撰防谦见易类
圣谕乐本解説二卷
皇言定声録八卷 竟山乐録四卷
毛竒龄撰竒龄见易类
李塨序曰乐者六经之一也汉艺文志称六经为六艺六艺者一易二书三诗四礼五乐六春秋也则是乐在春秋之前而惜其经不传迄于今即志所载六家之学尚存百六十五篇者亦皆不传而于是乐亡焉先生少于乐有神解着乐録四卷防
圣谕乐本指生声之法开周秦以后既亡之绪因之着乐
本解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