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 第 276 页/共 334 页
陈寿评曰:“魏氏王公,既徒有王国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棠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於此乎!”《袁子》曰:“魏兴,承大乱之後,民人损减,不可则以古始。於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馀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於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既违宗国藩屏之义,又亏亲戚骨肉之恩。”
◎魏列侯
魏黄初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庶子为乡侯,公之庶子为亭伯。其後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又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关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绶。自关内侯皆不食租,虚封爵。自魏始而有保、傅、相、常侍、侍郎、郎中令、中尉、大农、文学、友、谒者大夫、诸杂署令、丞。公主有家令、仆、丞、行夜督邮。王太妃有家令、仆、丞。
公孙康,辽东襄平人。汉末,父度据辽东,至康,以斩袁尚功封襄平侯。子渊嗣,明帝时拜大司马,封乐浪公。景初元年,遣使徵之,渊发兵反,遣司马懿讨诛之。
张燕,常山真定人。本群盗聚众河北,太祖将平冀州,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薨,子方嗣。 融
张绣,武威祖厉人。汉末,聚众於祖厉,後领众屯宛,与刘表合。太祖南征,以众降,封宣威侯,以军功增邑至二千户。薨,子泉嗣,坐反诛,国除。
张鲁,沛国丰人。据汉中,太祖讨平之。出降,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子富嗣。
夏侯,沛国谯人。以徒征吕布功封高安乡侯,增邑至二千五百户。薨,谥忠侯,子充嗣。 е 劭
河内人韩浩 沛国人史涣俱以忠勇显,掌禁兵,封侯(附传)。
夏侯渊,族弟。以军功封博昌亭侯。後守汉中,为刘先主所袭,战死,谥愍侯,子衡嗣。 绩 褒
曹仁,太祖从弟。以征伐功进封陈侯,增邑至三千五百户。薨,谥忠侯。子泰嗣,转封甯陵侯。 初、泰弟楷、范,皆为列侯。
仁弟纯以征伐功封高陵亭侯,邑三百户。卒,谥威侯,子演嗣。
曹洪,太祖从弟。以征伐功封野王侯,二千一百户。薨,谥恭侯。子馥嗣。太祖分洪户封子震为列侯。 族父瑜官至卫将军,封侯。
曹休,太祖族子。以征伐功封长平侯,增邑至二千五百户。薨,谥壮侯,子肇嗣。兴 文帝分休户三百封肇弟纂为列侯。
曹真,太祖族子。以军功封东乡侯,累增户至二千九百。薨,谥元侯。子爽嗣。明帝崩,受遗辅少主,加侍中,武安侯,邑万二千户。坐擅权,为司马懿所诛夷。 明帝思真功,封其五子羲、训、则、彦、皑皆为列侯。 文帝分真邑二百户,封弟彬为列侯。
夏侯尚,渊从子。以军功封昌陵乡侯。薨,谥悼侯。子元嗣,坐谋诛司马师,为师所诛夷。
荀,颍川颍阴人。太祖平袁绍,以前後筹策功封万岁亭侯,累增邑至二千户,薨,谥敬侯,子恽嗣。 κ
荀攸,从子,与同时以筹策功封陵树亭侯,增邑至七百户。子嗣。彪
贾诩,武威姑臧人。以说张绣降太祖功封都亭侯,进封魏寿乡侯,增邑至八百户。薨,谥肃侯,子穆嗣。 模
田畴,右北平无终人。太祖征乌丸,畴将众为向导,破虏,以功封亭侯,邑五百户,固辞不受。
何夔,陈郡阳夏人。太祖时,参军事。文帝为太子,以夔为少傅。帝即位,封成阳亭侯,邑三百户。薨,谥靖侯,子曾嗣。
锺繇,颍川长社人。太祖时,马腾、韩遂拥强兵擅关中,乃以繇为侍中,持节督关中。魏国初建,为相国。文帝受禅,进封崇高乡侯,增邑至千八百户。薨,谥成侯,子毓嗣。 文帝分毓户邑封繇弟演及子劭孙豫列侯。 骏
华歆,平原高唐人。魏国建,为御史大夫。文帝即位,拜相国,封安乐侯。明帝即位,封博平侯,增邑至千三百户。薨,谥敬侯。子表嗣。 文帝时,分歆户邑封歆弟缉列侯。
王朗,东海人。魏国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文帝即位,为司空,封乐平乡侯。明帝即位,封兰陵侯,增邑至千二百户。薨,谥成侯,子肃嗣。 文帝分朗邑封朗兄子详为列侯。
程昱,东郡东阿人。以从讨破袁谭、尚功封安国亭侯。文帝即位,封安乡侯,增邑至八百户。薨,谥肃侯,子武嗣。 克 良
郭嘉,颍川阳翟人。从征伐,以筹策功封洧阳亭侯,增邑至千户。薨,谥贞侯,子率嗣。 深 猎
董昭,济阴定陶人。说太祖移驾都许,以谋策功封千秋亭侯。後进爵乐平侯,邑千户。薨,谥定侯,子胄嗣。
刘晔,淮南成{直心}人。太祖、文帝时,为侍中,征讨预谋画。明帝时,以功封东亭侯,邑三百户。薨,谥景侯,子嗣。
蒋济,楚国平阿人。太祖时,为丞相主簿。文、明时,仕至散骑常侍,预军国谋议。齐王即位,进爵昌陵亭侯。薨,谥景侯,子秀嗣。 凯
刘放,涿郡人。魏国建,为秘书郎。文、明时,为中书监,掌机密,封西乡侯。齐王即位,以定策增邑至一千一百户。薨,谥敬侯,子正嗣。
孙资,太原人。自太祖以来,与刘放俱任中书,掌机密,封阳亭侯。齐王即位,以定策增邑至千户。薨,谥贞侯,子宏嗣。
刘靖,沛国相人。太祖时,表靖父馥为扬州刺史,恩惠大行,战守有备。馥卒,子靖为河南尹,有父风,封广陵亭侯,邑三百户。薨,谥景侯,子熙嗣。
司马朗,河内温人。太祖时,为丞相主簿从征伐。明帝即位,录其功,封朗子昌武亭侯,邑百户。子洪嗣。
梁习,陈郡柘人。文帝时,为并州刺史,政治为天下最,封申门亭侯,邑百户。薨,子施嗣。
张既,冯翊高陵人。文帝时,为凉州刺史,以击胡功封西乡侯,增邑至四百户。薨,谥肃侯。子缉嗣,坐与李丰同谋诛司马师见杀。
贾逵,河东襄陵人。太祖时,为丞相主簿从征伐。文帝受禅,以功封阳里亭侯,四百户,薨,谥肃侯,子充嗣。
任峻,河南中牟人。太祖征伐,峻常居守置屯田,给军粮,以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薨,谥成侯,子先嗣。
苏则,扶风武功人。文帝时,为护羌校尉,以征羌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薨,谥刚侯,子怡嗣。 愉(怡弟袭封)
杜畿,京兆杠陵人。为河东太守十六年,治为天下最。文帝践祚,封丰乐亭侯,邑百户。谥戴侯,子恕嗣。
张辽,雁门马邑人。太祖时为将,破袁谭、攻孙权有功。文帝即位,封晋阳侯,邑增至二千六百户。谥刚侯,子虎嗣。 统
乐进,阳平卫国人。太祖时为军司马,以征伐功封广昌亭侯,增邑至千二百户。谥威侯,子嗣。 肇
于禁,泰山钜平人。太祖时,以征伐功封益寿亭侯,增邑至千二百户。後御关羽於樊,军败,降羽。文帝时,自吴还。卒,谥厉侯,子圭嗣。
张,河人。太祖时,以征伐功封郑侯,後增邑至四千三百户。卒,谥壮侯,子雄嗣。 明帝以功,分其邑封四子列侯。
徐晃,河东杨人。太祖时征伐有功,文帝即位,封阳平侯,增邑至三千一百户。谥壮侯,子盖嗣。 霸 明帝分晃户,封子孙二人列侯。
李典,山阳钜野人。太祖时从军,以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薨,谥愍侯,子祯嗣。
李通,江夏平春人。以军功封都亭侯,增邑至四百户。谥刚侯,子{其月}嗣。
臧霸,泰山华人。太祖攻袁绍时,霸为琅琊相,以精兵入青州,封都亭侯。文帝即位,封良成侯,增邑至三千五百户。谥威侯,子艾嗣。 明帝以霸前後功,封子三人列侯。
文聘,南阳宛人。为刘表大将,太祖征荆州,刘琮降,聘诣太祖,後以御关羽、孙权功封新野侯,增邑至千九百户。谥壮侯,子休嗣。 武
吕虔,任城人。太祖时为泰山太守,以平寇功封益寿亭侯,增邑至六百户。子翻嗣。 桂
许褚,谯国谯人。太祖时从征伐有功,文帝立,封万岁亭侯,增邑至七百户。谥壮侯,子仪嗣。 综
庞{直心}南安犭亘道人。初从张鲁,太祖定汉中,乃降,封关门亭侯。与曹仁共攻关羽,不克,死之,谥壮侯。封其二子皆为列侯。
卫觊,河东安邑人。太祖时,以治书侍御史镇关中,招怀有功。文帝立,封阳吉亭侯,增邑至三百户。谥敬侯,子嗣。
傅嘏,北地泥阳人。黄初中,为侍中尚书。高贵乡公时,进封武乡亭侯,以劝司马师讨母邱俭功增邑至千二百户。谥元侯,子祗嗣。
陈群,颍川许昌人。太祖时,辟为西曹掾。文帝在东宫,待以交友之礼,即位,封昌武亭侯。帝寝疾,与曹真、司马懿等并受遗诏辅明帝,封颍阴侯,增邑至千三百户。谥靖侯,子泰嗣。 恂 温(恂弟绍封)
陈矫,广陵东阳人。太祖时,为司空掾。文帝即位,以佐命功封东乡侯,邑六百户。谥贞侯,子本嗣。 粲
徐宣,广陵海西人。太祖时,为司空掾。明帝即位,为尚书,封津阳亭侯,邑二百户。谥贞侯,子钦嗣。
卫臻,陈留襄邑人。太祖时,参丞相军事。文帝践祚,封安国亭侯。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谥敬侯,子烈嗣。
卢毓,涿郡涿人。太祖时,为丞相法曹。齐王即位,为仆射,封高乐亭侯。後封容城侯,二千三百户。谥成侯,孙藩嗣。
和洽,汝南西平人。初从刘表,太祖定荆州,辟为丞相掾。明帝即位,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薨,谥简侯,子禽嗣。
常林,河内温人。文帝为五官将时,林为功曹。帝即位,封乐阳亭侯。薨,谥贞侯,子[B093]嗣。 静([B093]弟绍封)
杜袭,颍川定陵人。太祖时,为丞相军祭酒。文帝即位,封武平亭侯,累封至五百五十户。谥定侯,子会嗣。
赵俨,颍川阳翟人。太祖时,为司空掾属主簿。明帝即位,进封都乡侯,邑六百户。薨,谥穆侯,子亭嗣。
裴潜,河东闻喜人。太祖时,为丞相理曹掾。明帝即位,封清阳亭侯,邑二百户。薨,谥贞侯,子秀嗣。
韩暨,南阳堵阳人。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掾。文帝即位,封宜城亭侯,邑二百户。薨,谥恭侯,子肇嗣。 邦
崔林,清河东武城人。太祖时,为丞相掾。明帝时,为司空,封安阳亭侯,邑六百户(魏三公封列侯自林始)。薨,谥孝侯,子述嗣。
高柔,陈留圉人。太祖辟为丞相仓曹属。明帝即位,封延寿亭侯,齐王时,以预诛曹爽功封安国侯,为太尉,增邑至四千户。薨,谥元侯,孙浑嗣。
孙礼,涿郡容城人。文帝时,为尚书。齐王时,迁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七百户。薨,谥景侯,孙元嗣。
王观,东郡廪邱人。太祖时,为文学掾,历仕文、明二帝。高贵乡公即位,既诛曹爽,封观阳乡侯,後增邑至二千五百户,迁司空。薨,谥肃侯,子悝嗣。
辛毗,颍川阳翟人。初从袁绍,太祖克邺,表毗为议郎。文帝时,封广平亭侯。薨,谥肃侯,子敞嗣。
满宠,山阳昌邑人。太祖时,为汝南太守,以战功封安昌亭侯。明帝即位,封昌邑侯,增邑至九千六百户。薨,谥景侯,子伟嗣。
田豫,渔阳雍奴人。太祖时,为丞相军谋掾。文帝初,为护乌丸校尉,以讨胡功封长乐亭侯,增邑至五百户。薨,子彭祖嗣。
郭淮,太原阳曲人。文帝时,为镇西长史,讨平关中叛胡,封射阳亭侯,後进封阳曲侯,邑凡二千七百八十户。分三百户,封一子亭侯。薨,谥贞侯,子统嗣。 正
徐邈,燕国蓟人。太祖时,为丞相军谋掾。文帝立,以讨叛羌功封都亭侯,邑三百薨,谥贞侯,子武嗣。
胡质,楚国寿春人。太祖时,为丞相属。文帝即位,为征东将军,都督青、徐诸军事,积备边。薨,追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贞侯,子威嗣。
王,太原晋阳人。文帝时,为兖州刺史。後以战功封京陵侯,讨母邱俭、文钦、诸葛诞等,破之,增邑至四千七百户。薨,谥穆侯,子浑嗣。
王{其月},东莱曲城人。文帝时,为中书侍郎。高贵乡公即位,封常乐亭侯。後以预讨文钦等功增邑至五千七百户。薨,谥景侯,子徽嗣。
王凌,太原祁人。太祖时,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衮州刺史。後以战功封南乡侯邑,千三百五十户。司马懿秉政,凌谋立楚王彪,事觉,懿讨之,自杀。
邱俭,河东闻喜人。父兴,黄初中为武威太守,以讨叛胡功封高阳乡侯。俭袭父爵,後以讨公孙渊功进封安邑侯,邑三千九百户。司马师专政,俭矫太后诏起兵讨之,兵败,死。
诸葛诞,琅琊阳都人。明帝时,为御史中丞。後以讨吴功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为征东将军。司马昭秉政,诞举兵降吴,昭讨之,兵败,死。
邓艾,义阳棘阳人。为司马懿掾属,後以破文钦等功封方城乡侯。拒姜维,破之,迁征西将军,增邑至六千六百户。以平蜀功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二子亭侯,邑各千户。锺会谮而杀之。
锺会,颍川长社人,太傅繇之子。高贵乡公即位,以谋讨邱俭等功封东武亭侯,邑三百户。後以平蜀功为司徒,进封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二人亭侯,邑各千户。坐反诛。
右:魏世诸侯王及列侯之见於史传而可考者。
按:汉人尝称万户侯,盖列侯大者多食万户;魏则虽亲王所食未有及万户者。汉光武封功臣,如邓、寇辈皆以元功食四县,范晔犹以为惩韩、彭之戮,存矫枉之志,故不大其封土,使之得以功名自终;魏则诸王所食不过一县。盖封建之制,至曹魏而规模益贬矣。然以天下户口之数考之,西汉盛时至一千馀万,而魏氏不过六十六万有奇,盖郡国所上户口犹不及汉十之一,则宜其分封之户数不能如汉制也。又两汉户赋轻,而魏晋以来户赋重,受封者皆食其户赋,则轻者不容不多,而重者不容不少也。《张绣传》言“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存,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独以功封二千户,亦一证也。
●卷二百七十一 封建考十二
○晋诸侯王列侯
晋亦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封(《晋令》曰:“有开国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伯、子男及乡、亭、关中、关内外等侯之爵”),唯安平郡公孚邑万户,制度如魏诸王。其馀县公邑千八百户,地方七十五里;大国侯邑千六百户,地方七十里;次国侯邑千四百户,地方六十五里;大国伯邑千二百户,地方六十里;次国伯邑千户,地方五十里;大国子邑八百户,地方五十里;次国子邑六百户,地方四十里;男邑四百户,地方四十里。武帝受禅之初,泰始元年,封建子弟为王二十馀人,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邑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千五百人。王不之国,宫於京师,罢五等之制。公侯邑万户以上为大国,五千以上为次国,不满五千户为小国。初虽有封国,而王公皆在京都。咸宁三年,诏徙诸王公皆归国(时杨珧、荀勖以齐王攸有时名,惧惠帝有後难,乃追故司空裴秀立封建之旨,遂诏王公悉令归国),更制户邑,皆中尉领兵。其平原、汝南、琅琊、扶风、齐为大国,梁、赵乐安、燕、安平、义阳为次国,其馀为小国,皆制所近县益满万户。又为郡公制度如小国王,亦中尉领兵。郡侯如不满五千户王,置一军,千一百人,亦中尉领之。於时唯特增鲁国公户邑,追进封故司空博陵公王沈为郡公,钜平侯羊祜为南城郡侯。又南宫王丞、随王万各於泰始中封为县王,邑千户,至是改正县王增邑为三千户,制度如郡侯,亦置一军。自此非皇子不得为王,而诸王之支庶,皆皇家之近属至亲,亦各以土推恩受封。其大国次国始封王之支子为公,承封王之支子为侯,继承封王之支子为伯。小国五千户上,始封王之支子为子不满五千户始封王之支子及始封公侯之支子皆为男,非此皆不得封。其公之制度如五千户国,侯之制度如不满五千户国,亦置一军千人,中尉领之,伯子男以下各有差而不置军。大国始封之孙罢下军,曾孙又罢上军,次国始封之孙亦罢下军,其馀付以一军为常。大国中军二千人,上下军各千五百人,次国上军二千人,下军千人。其未之国者,大国置守士百人,次国八十人,小国六十人,郡侯、县公亦如小国制度。既行,所增徙各如本奏(既遣就国,而诸公皆恋京师,涕泣而去。及吴平後,齐王攸遂之国)。凡名山大泽不以封,盐铁金银铜锡,始平之竹园,别都宫室园囿,皆不为属国。其仕在天朝者,与之国同,皆自选其文武官(时齐王攸国相上长史缺,典书令请求差选。攸下令曰:“官人叙上,皆朝廷之事,非国所宜裁也。其令自上请之。”又当时王家人衣食皆出御府,攸乃表租秩足自供,遂求绝之)。诸入作卿士而其世子年已壮者,皆遣莅国。其王公侯以下,茅社符玺,车旗命服,一如泰始故事。凡王,金印龟纽,练朱绶,远游、三梁冠,绛纱朝服,佩山玄玉(开国郡公、县公,金章皂朱绂绶;郡侯青朱绶,同进贤三梁冠,绛朝服,佩山元玉;开国县侯、伯、子、男,金章朱墨绶,冠玉亦同),初,武帝践祚,封宣帝孙永为东莞郡王,始置二卿。侯以下置官属,随国大小无定制。诸侯并三分食一。 东晋元帝太兴元年,始置九分食一(元帝以西阳王羡属尊,元会特为设床。明帝以羡皇室元老,特为之拜。成帝诏羡依安平献王孚故事,设床帐於殿上,帝亲迎拜), 王国有傅(傅即师也,以景帝讳,故曰傅。武帝初置,亦谓之师。山公《启事》曰:“王为燕王师。”)、友(武帝初置一人,盖因文王、仲尼四友之名)、典书令丞(掌国教令。《职官录》曰:“汉制本曰尚书,改为治书,国讳又改为典书,至晋武置典书令。”)、文学(一人)、郎中令、中尉、大农(为三卿)左右常侍(大国各二人,次国各一人,掌赞相献替)、内史(改太守为内史。又《晋书》曰:“改国相为内史。”)、将军(大国上中下军三将军;次国上下二军,将军各一人;小国上军而已)、典祠、典卫、学官令、治书中尉、司马、世子庶子、陵庙牧长、谒者、中大夫、舍人、典府等。其後省相及仆,省郎中,置侍郎二人(初,晋武帝辅魏政,阮籍常言於帝曰:“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即拜为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通,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公侯以下国官属递减(《晋书》曰:“诏以寿光公郑中及朗陵公何曾国皆置郎中令。”又曰“元帝初渡江即晋王位,诸参军、奉车都尉,掾属者百馀人,时人谓之‘百六掾’”)。
◎晋诸侯王
安平献王孚,宣帝次弟。泰始元年封邑四万户,拜太宰。八年薨,孙穆王隆嗣,无子,国除。
义阳城王望,孚子,初出继伯父朗。武帝受禅,封邑万户。泰始七年薨,孙奇嗣,後徙封棘阳王。
河平王洪,望子,出继叔父昌。武帝受禅封。咸宁二年薨,子混嗣。 滔休
随穆王整,望子。武帝以义阳国一县封整为随县王。薨,子迈嗣。
竟陵王,望子。武帝受禅,封东平王,邑三千九十七户。怀帝践祚,改封竟陵王,後为乱兵所害。
太原成王辅,孚子。武帝受禅,封渤海王,邑五千三百七十九户。後徙为太原王。薨,子弘嗣,後徙封中邱。铄
下邳献王晃,孚子。武帝受禅,封邑五千一百七十六户。薨,子к嗣。 韶
太原烈王襄,孚子。武帝受禅封,邑五千四百九十六户。薨,子立,徙封河王。赵王伦篡位,齐王ぁ谋讨之,遣使告,初不从,遣张方助伦,後见ぁ等兵盛,乃从之。伦既诛,复兴兵讨ぁ,杀之,复与成都王颖谋举兵诛长沙王义,遣张方入京城,大掠,以颖为太弟,奉乘舆都长安。後为南阳王模所杀,并其三子。 融彭城王植子,诏以为嗣,改封乐成县王。 钦
高阳元王,孚子。武帝受禅封,邑五千五百七十户。薨,子哀王缉嗣。讼
常山孝王衡,孚子。武帝受禅封,邑二千七百九十户。薨,子敦嗣。
沛顺王景,孚子。武帝受禅封,邑三千四百户。薨,子韬嗣。
彭城穆王权,宣帝弟。武帝受禅封,邑二千九百户。薨,子元王植嗣。 康王释雄 元 弘之 邵之 崇之 缉之(宋受禅,国除)
高密文献王泰,宣帝弟。武帝受禅,封陇西王,邑三千二百户。後改封高密王,邑万户。薨,子孝王略嗣。 恭王俟 敬王纯之 恢之(宋受禅,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