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998 页/共 1125 页

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岳阳军改华容军节度。 二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制以保康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韩公裔特授华容军节度使,依前提举佑神观。 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光山军改为宁淮军节度。 三十一年十二月三日,华容军复为岳阳军节度,宁淮军复为光山军节度。 孝宗绍兴三十二年未改元十月二十三日,建州升为建宁府、建宁军节度 隆兴元年十月二十五日,洪州升为隆兴府、镇南军节度。 二年十月,剑州升为普安军节度。 淮南、河南、江东,干道元年三月六日置节度使。 九月二日,鼎州升为常德府、常德军节度。 干道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制观文殿大学士、左通奉大夫、知 绍兴府史浩为检校少傅、保宁军节度使,依前差遣。 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宣州升为宁国府、宁国军节度。 九月十二日,制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虞允文为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充四川宣抚使。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八 节度使杂录 节度使杂录 【宋会要】 干德五年正月朔,干元殿受贺,升节度使班在龙墀内金吾将军上。故事,节度使不带使相位在卿监下,至是特命升之。 王全斌,干德三年节度,太平兴国四年代,五年为崇义军节度使,攻蜀有功故也。 钱弘捻,中书令、静海军节度使。开宝元年有钱令公墓,在紫芝峰,见《崇明锥刀道者碑》。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八 承宣使 承宣使 【宋会要】 宣和三年正月七日,(诰)[诏]两浙制置使、直睿思殿、知入内内侍省事任落阶官为安德军承宣使刘延庆拜泰宁军,承宣使自延庆始屠寄先生有案语云:「寄案,『自延庆始』上有脱文。」。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八 观察使 观察使 【宋会要】 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三月,翰林学士陈彭年言:「检讨唐以来故事,观察使并合带刺史。」诏自今除观察使可兼领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八 刺史 刺史 【宋会要】 防御州:济、沂、登、莱、汝、(颖)[颍]、均、郢、怀、卫、博、洺、深、瀛、雄、霸、莫、代、绛、解、陇、和、蕲、眉、象。旧额齐、郑、蔡、舒、复并隶此。 团练州:单、濮、潍、唐、祁、隰、忻、成、凤、海、鼎、果、楚、濠、磁、舒、岷。旧额冀、慈、陵并隶此。 刺史州:虢、坊、丹、阶、商、宁、原、庆、渭、环、德、滨、恩、赵、保、淄、汾、泽、宪、岚、石、丰、河、沅、泰、泗、光、滁、通、黄、真、歙、江、池、饶、信、太平、吉、袁、抚、筠、岳、澧、峡、归、辰、衡、道、永、全、郴、邵、常、秀、温、台、衢、睦、虔、南剑、汀、漳、绵、汉、彭、邛、蜀、嘉、简、黎、雅、威、茂、资、荣、昌、普、渠、合、戎、泸、兴、剑、文、巴、蓬、龙、施、忠、万、开、达、涪、渝、韶、循、潮、连、南雄、英、贺、封、端、新、康、南恩、惠、昭、梧、藤、龚、浔、贵、柳、宜、宾、横、融、化、高、雷、白、钦、郁林、廉、琼、崖。旧额楚、濠、干、仪、沁、慈、辽、集、壁、梅、春、蒙、窦、南仪、儋、万、安并隶此。 太祖建隆元年四月,诏升怀州为团练,即以刺史马令琮充使。初,李筠叛,太祖将亲征,诏三司张美调兵食,美言河内密迩上党,令琮日夜储蓄以待王师。帝善之,亟命以团练使授令琮。执政言大军北伐,方藉令琮供亿,不可移之他乡,故就升本州岛为团练以命之。 仁宗嘉佑三年十一月,诏:「除自军职罢并横行职任岁满合该除正任外,非有战功及殊常绩 ,更不除授。如有合该擢用,即不得乞预降指挥。其已系正任者,不得循例叙迁。如积劳岁久,非次推恩,则与迁改州名,或加检校官及勋、封、食邑。」 英宗治平二年五月三日,诏:「自今正任刺史以上因差知(蕃)[繁] 要州郡或路分总管任使,即与勘会,如改官实〔及〕十年,曾经两次因差遣迁改州名或加检校官及勋、封、食邑者,取旨并与迁转,至观察留后止。其战功及殊常绩 ,因之超擢者勿拘。」 神宗元丰七年七月十五日,以左藏库副使、带御器械刘承绪为礼宾使、嘉州刺史。手诏以承绪妻建安郡主即先帝同母妹,建安郡主夫,故擢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九 都督府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九 都督府 【宋会要】 高宗绍兴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制以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吕颐浩特授依前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参谋官差户部尚书李弥大、秘书少监傅崧卿,参议官差直显谟阁李承造、左宣教郎刘宁止,随军转运使差左司郎中姚舜明。崧卿除徽猷阁待制,舜明、宁止除秘阁修撰,承造除直龙图阁。 闰四月二日,吕颐浩言:「前路应有合行措置事务,不可少失期会,臣见带左仆射职事,伏望许臣从便先作圣旨行讫,续具奏知。」从之。颐浩条画下项:一、以江淮荆浙都督府为名。一、印记乞以「江淮荆湖两浙路都督诸军事印」一十三字为文。一、用兵临敌及遣人间探之类,全在激劝,使之效命,欲先次支银绢各二万匹两。内绢仍通造旗帜使用。一、逐路财赋许酌度多寡,随事移那,不以有无拘碍裁拨应副。一、逐路见任官如实有疾病、怯懦或公私罪犯,不堪任职,或见阙(言五)[官之]处,并 许施行,仍选官差填替讫(奏具)[具奏]。所差官自供职日理为任,如有举(宫)[官]听收使。一、逐路官不以拘碍,并听差出干办。一、淮南东西路兵火之后,人烟稀少,务在优恤,如有条所不载于民实便者,并乞从先次随宜施行讫具奏。一、今来出师系都督诸路军马,其逐路见今应统兵大小将帅并许听节制,若有行移,并用札子。一、兵将官属钱粮,乞差随军转运一员应办,其合行事件令所差官限一日条具申尚书省。一、差参谋等官,欲乞许于内外见任、得替待阙已未参部人踏逐辟差,并不许辞避,并与理为资任住程磨勘年月。带见任或新旧任请给外,别给本身驿券;无见任、新旧任请给人,每月别给钱二十贯。其当直人从、般担兵士,并依本资序依条格差破。所有参谋、参议各破手分二人,机宜、干办官遇差出破一名,于新至州县札差,请给并依书写人例施行。其所辟官限三日起发,未授朝廷付身以前令带权字。如未踏逐到,许于内外见任或已授未授差遣人内一面札差,不许避免,请给、理任、人从等并依见任人法,候辟差人到日罢。已上行在官仍并免朝辞。参谋官二员,参议官二员,主管机宜文字二员,书写机宜文字二员,干办公事官十员,准备差使文臣十员,准备差使大、小使臣各二十员,准备将领使唤欲乞辟差十员。一、行遣文字全要谙练熟知次第人吏,欲乞于三省、枢密院、六曹及内外官司内人吏及使臣内踏逐指差,各理为资任及通理在职年限月日。如有前项特旨不许发遣批勘重禄及添给碍名色并开落名粮等,并依今来指挥,事毕发归元处。仍带行被差见请或见任请给,并人从愿分擘出历随处批勘者听。兼后项奏请官吏并不许受供馈,欲并支 本身驿券,白身人破进武副尉,仍每月并支钱。一、合破亲兵三百人,欲将带前去,仍并许分擘券历发遣,内存留人请给就行在勘请。一、合用行遣纸札、印色朱红及发递物色、收盛文字笼仗、打角官物等,并具数下户部日下支给,在外于所在官司关取。一、乞于内外指差医官一员、克择官一员随,请给、驿券、抽差、约束等,并依手分例。内医官仍每月支给药钱七贯。一、合用公使钱欲每月支给二千贯,乞自朝廷先次支降一月钱,已后月分于所至州军应管钱内取拨应副。一、遇有奏报文字,乞许直发入内内侍省投进。一、随军合用粮料等官(未)[木]记,乞于三省激赏库关借五面前去。如不足,礼部取。并从之。 四日,上谕吕颐浩:「卿耆艾有劳,今总都督之任,方以大事委卿,不当复亲细务。昔诸葛孔明罚二十以上皆亲之,司马宣王以为必不能久。唐太宗谕房杜:『闻公听受词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卿自今凡事系大体者裁决,其余细务阔略可也。」 六日,诏都督府事体至重,已特许差随军转运使一员,他司不得援例。从侍御史江跻请也江跻:原作「江齐」,据《建炎要录》卷五三改。又「侍御史」亦应作「殿中侍御史」。参后「六月九日」条。。 八日,吕颐浩言:「逐路如有溃散军兵、无归百姓散走藏匿,乞令一面招收使唤,逐旋具数申奏。仍乞降字牌、旗榜二十副,付颐浩招收使用。」从之。 五月九日,诏都督府参谋、参议官并依两省官奉使法,机宜与转运使副、提刑序官,干办官与转运判官、知州、朝请大夫序官, 内选人在诸州通判之下。 六月九日,殿中侍御史江跻言:「乞诏大臣,自今有见任宰相暂出抚(帅)[师],其有所辟僚属除官进职,许依吕颐浩体例施行,以示恩数。余人不得辄有援例。」诏令三省遵守。 七月二十四日,徽猷阁待制、江淮荆浙都督府参谋官、权主管本府事傅崧卿言:「奉诏:吕颐浩赴行在奏事,职事令崧卿权行主管。颐浩见任宰相,领都督之职,元降指挥于今来事体有窒碍,合行申禀。一、行移文字除三省、枢密院自合依旧用状,六曹用独衔申状,除兵将官及属部官司仍用札子外,余并用公牒,其牒以权主管府事为名。一、逐路应统兵大小将帅并#~p 许听节制。一、欲乞内江东安抚大使司一路事务,崧卿自可与李光会议商量与决,余两大使司并余路分,并乞且从逐路大帅依已得便宜指挥一面施行。其都督府元留下诸头项人等,已有降下听崧卿节制明文。一、元降指挥许从便宜施行讫具奏,今来权行主管府事,即难以行用,乞从申奏或申都督,乞详酌施行。」其元留下人马权令傅崧卿节制,余并从之。 九月二十八日,吕颐浩等言:「都督府申请到画一指挥,见遵依施行外,今来同都督诸军事官一员,见欲总兵起发,前去建康府措置。缘画一指挥内(上)[止]许辟差参议官二员,干办官十五员,准备差遣文臣十员,今来防秋是时,全藉官属分头协力,委是数少。除同都督官许差本宗有 服亲书写机宜文字一员、干办官五员、准备差遣文臣十员,其辟差、请给、理任等,并依已得指挥。」从之。 三十日,参知政事、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孟庾言:「准 差兼权同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见计置起发。方此防秋之(除)[际],内有干机速、待报不及事件,欲乞许依吕颐浩已得便宜指挥。」从之。 十二月二十八日,诏孟庾依前参知政事,除同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三年正月八日,孟庾言:「都督府系总江淮荆浙诸路军马荆浙:原作「荆湖」,据《建炎要录》卷六二改。,元降指挥应大小统兵将帅并听节制将:原无,据《建炎要录》卷六二补。。近来诸处官司遇有军期并应副本府钱粮等事,并仰先申都督府,如合申奏,即本府自当施行。若敢依前侵紊慢易,臣一面酌情处断。」从之。 同日,诏差户部侍郎姚舜明前去建康府,将应干都督府承朝廷支降并诸官司起发到及本府应干取拨钱物粮斛,并仰姚舜明专一总领。仍于都督府选差有风力、谙晓钱谷属官四员,充粮料审计司监官。其应干都督府管下官兵帮勘请给等,并经由户部粮审院依条批勘支给。其江东路转运司合应副都督府钱粮事务,并就近听户部措置施行。时以都督府请依旧例差户部长贰一二员前来专一总领大军钱粮,故有是诏。 二月七日,吕颐浩言:「依元降画一指挥,许辟差参谋官二员,主管机宜文字二员,书写文字一员,干办公事官一十五员,准备差使大、小使臣各二十员,准备将领一十员, 人吏二十四人。今来孟庾所辟官吏已到,可以分擘使唤。臣所辟官吏,深虑虚费钱粮,合令先次减罢。」从之。 四月七日,三省言:「已降指挥,刘光世建康府置司,韩世忠泗州置司,所有都督府合移于镇江府,照应两军机务。」诏都督府移司镇江府。 九月十二日,诏:「都督府已罢,见存属官、人吏并系隶枢密院,内人吏就机速房相兼承受发都督府文字。」 十五日,诏都督府参议官朱孝先、马扩,主管机宜文字许大年、范同,干办公事张毣、朱明、刘□老、许操、韩临亨、赵公达、马直之,准备差遣杨然、侯文仲、阎彦昭、李季、苏之勤、王元翼、时洌、孙大雅,并存留;参议官宗颖,主管机宜文字李荛,干办公事萧抡、马永卿、任直清、李文中、程延年、韩隆胄、姚耆宗,准备差遣高需、董苹、姚宏、李益谦、杜絪、孙宪,并罢。 四年八月十一日,诏川陕宣抚处置使赵鼎为都督川陕荆襄诸军事。孟庾等言:「赵鼎除川陕宣抚处置使,恐与王似、卢法原、吴玠使名相似,乞自睿旨别易一使名。」上顾鼎曰:「此是朕不思,不曾与大臣商议,所以然者。」故续有是诏。 十五日,知枢密院事赵鼎言:「都督府早晚起发,一行官吏、军马等合用钱粮草料,欲令逐路转运司预行桩办。」从之。 九月八日,川陕荆襄都督府言:「依例合将带知客等前去,系于三省、枢密院等处差取,今欲立定请给。知客等七人各与带行见请外,破进武副尉券一道,每月赡家钱十 (十)贯。随行东厨、专知官等一十一人,翰林仪鸾司五人,已上专知官、手分、库子请给等,乞依降赐公使库则例。厨子、院子、翰林仪鸾司请给等,乞依降赐公使库秤子则例。」从之。 十九日,又言:「本府合干官属等,已有指挥并理资任,通理在职年限月日、住程磨勘年月,事毕发归元处。所在随军粮料院、降赐公使库务、提辖拨壕寨司之类,官吏并属官下人吏等,即未有该载,今欲乞并依已降指挥施行。」从之。 二十一日,又言:「本府许置计议官四员,缘与枢密院计议官名称一同,欲改为详议官。」从之。 五年二月十二日,制以左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赵鼎特授左正奉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左通奉大夫、知枢密院事张浚特授左宣奉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 十四日,诏都督府以诸路军事为名。 二十一日,赵鼎、张浚言:「蒙恩除都督诸路军马,有合奏请事件:一、印以『诸路军事都督府之印』九字为文。一、川陕荆襄都督府事务并官吏、兵将、官物等,合并归本府。内印记候铸到新印日,于礼部寄收,如遇臣等出使,却行关取行使。一、本府行移缘臣等系宰臣兼领,乞依三省体式,其与三省、枢密院往来文字依从来体例互关。一、如遇臣等出使,其官属并直省通引官、知客、 散祗候、大理官、街司、堂厨、东厨、监厨合干人等,量度差拨,使回仍旧。内合破使臣、亲兵,宣借兵士、诸色人等,乞许存留照管家属,或将带随行。一、本府应干合行事件,并遵依川陕荆襄都督府并臣昨措置江上已得指挥及体例施行。事小或待报不及,听一面施行。」并从之。 同日,张浚言:「被旨暂往江上措置边防,有合奏请事件。〔一〕、昨蒙差到中军将官一名,马军使臣一百人骑,今来除将官乞就差王存外,内使臣并马令中军依前次数目拣选差拨,仍候起发日每日添支食钱二百文。一、昨在江上措置日,有支使不尽激犒金帛等,乞下所属取拨前去。一、乞于左藏库见桩管空名官告内共支拨三百道,准备缓急书填立功将佐等使用。一、乞于省马院差骡马五十头匹,控养兵士各一名,管押将校共二人,应副一行官属乘骑、驮载官物。一、差到官属使臣等,并许通理前任月日。一、随行辎重人并官属合破白直等,除于都督府差拨外,如阙少,于所至州军差拨,依条给与口券,逐州交替。」并从之。 二十三日,都督府言:「合置参议官以下,即自差辟未足。内详议官欲改咨议军事。」从之。 二十六日,手诏:「朕以敌人远遁,边圉少安,当乘无事之时,预谨不虞之备。搜简卒乘,行视山川。比临遣于相臣,往按临于师垒。西连陇蜀,南暨江淮,既加督护之权,悉在指挥之域。有或难从于中覆,即宜专制于事几。咨尔多 方,若时统率,钦承朕命,咸使闻知。」 二十八日,都督府言,合置参谋官欲乞改作参谋军事,参议官改作参议军事。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