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997 页/共 1125 页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七 州牧 州牧 【宋会要】 国朝州镇有缺,或遣朝官权知。太祖始削外权,牧伯之缺止令文臣权莅。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凡开封、河南、应天、大名、真定、京兆、凤翔、河中、江宁、江陵、兴元十一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岛,皆置牧。天子巡狩,于其境行大礼,则州牧备奉引。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二月,制皇兄楚王元佐特授天策上将军,依前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行兴元牧,赐剑履上殿,诏不名。州牧自此始。 天禧元年,元佐领雍州牧,二年加兴元牧。真宗谓宰臣曰:「楚王加恩,兴化府必遣人来,重于烦扰,宜速止之,不烦上京。」兼州府两牧自此始也。 景佑二年十一月,制雍州牧兼凤翔牧荆王元俨为荆南淮南节度使,行荆州、扬州牧。二州牧自此始也。 【宋会要】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重太子除开封府牧)崇宁二年五月十 一日,户部尚书左肤等言:「崇宁诏旨,开封府置牧,皇子领之,请制禄令。」诏如执政官 ,立为定制。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皇太子除开封府牧。时上有内禅之意,用本朝故实也。 淳熙四年四月五日,诏皇子魏王恺特授荆南集庆军节度使,依前开府仪同三司,行江陵尹,判明州,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 置使。 五年闰六月十三日,诏皇子荆南集庆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行江陵尹、判明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魏王恺特授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牧,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明州、兼沿海制置使、魏王。八月二日,诏雍州牧铸印,以「雍州牧印」为文。亲王带牧随本镇。 十月四日,礼部、太常寺言:「亲王出镇加牧合行礼例,今参酌比附魏王昨判宁国府见客礼例,条具下项:一、接见寄居及过往前宰执、使相、两府、太尉,俟亲王出厅降揖序坐,茶汤毕,就厅上轿。一、接见见任寄居文臣侍从官以上,武臣正任观察使以上,及见任三衙管军、知阁,俟亲王出厅赞请某官,俟到位赞揖讫就坐。点茶毕,出笏取覆讫,赞就坐。点汤毕,出笏揖,就厅上轿。内文臣曾任侍从以上、武臣曾任三衙以上同。一、见长史、司马并见任本路监司及寄居过往监司、诸州知州,俟亲王出厅系鞋,赞请某官,俟到位赞揖就坐。点茶毕,赞掇转倚子,出笏取覆讫,不点汤,揖,巡廊退。一、见任寄居、过往参议官并诸路知军、王府记室参军等,欲并依昨来判宁国府体例。」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七 行府 行府 【宋会要】 太祖建隆元年九月,以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为扬州行营前军都总管,兼知扬州行府事。 开宝二年三月十十四日,以知制诰卢多逊权知太原行府事。 二十五日,以右赞善大夫张渎充行府推官。 四月,命殿中侍御史崔愚通判太原行府事。 八年六月,以太子洗马马处璘权知润州行府事。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十二日,以宣徽南院使潘美充北路都招讨,兼制置太原行府军粮等事。 十三日,以盐铁判官奚屿通判太原行府事,户部判官杜载为太原行府判官。 六月,以宣徽南院使潘美知幽州行府事,度支判官奚屿、户部判官杜载并为行府判官。 雍熙三年正月,以右谏议大夫刘保勋知幽州行府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八 节度使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八 节度使 【宋会要】 干德元年二月,天雄节度使符彦卿来朝,上欲使彦卿典兵,枢密使赵普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柄,屡谏不听。宣已出,普复怀之请见。上迎谓曰:「岂非符彦卿事邪 」对曰:「非也。」因别以事奏。既罢,乃出彦卿宣进之。上曰:「果然,宣何得在卿所 」普曰:「臣托以处分之语有未备者,复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上曰:「卿若疑彦卿,何也 朕待彦卿至厚,彦卿岂能负朕邪 」普曰:「陛下何以负周世宗 」上默然,事遂中止。 开宝二年九月,上燕蕃臣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前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彦超谕上旨,即前奏曰:「臣本无勋劳,久冒荣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前安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武行德武行德:原作「武德行」,据《长编》卷一○乙。、前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前定国节度使白重赞、保大节度使杨廷璋竞自陈攻战伐阅及履历艰难,上曰:「此异代事,何足论!」庚子,以行德为太子太傅,从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重赞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廷璋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八月,上初即位,以少府监高保寅知怀州。怀州故隶河阳,时赵普为节度使,保寅素与普有隙,事多为普所抑。保寅心不能平,手疏乞罢节镇领支郡之制,乃诏怀州直隶京,长吏得自奏事。于是虢州刺史许昌裔诉保平军 节度使杜审进阙失事,诏右拾遗李瀚往察之。瀚因言:「节镇领支郡,多俾亲吏掌其关市,颇不便于商贾,滞天下之货。望不令有所统摄,以分方面之权,尊奖王室,亦强干弱枝之术也。」始,唐及五代节镇皆有支郡。太祖平湖南,始令潭、朗等州直属京师,长吏得自奏事。其后大县屯兵亦有直属京师者,兴元之三泉是也。戊辰,上纳瀚言,诏豳、宁、泾、原、鄜、坊、延、丹、陕、虢、襄、均、房、复、邓、唐、澶、濮、宋、(毫)[亳]、郓、济、沧、德、曹、单、青、淄、兖、沂、(具)[贝]、冀、滑、卫、镇、深、赵、定、祁等州并直属京,天下节镇无复领支郡者矣。兴国三年复镇,盖遥领也。按此时已尽罢节镇所领支郡矣,而《实录》兴国七年五月辛亥又书诏以泾州直属京,不知何也。今削去不着,然更须考之。 景德二年二月三日,节度使石保吉、葛霸受命,上言乞罢拜授纶诰之仪,以帝母后心丧之故也。从之。拜授当出干元门,用鼓吹戏马优乐前导归地,盖国朝旧规,宠藩帅也。 元佑六年十一月九日元佑:原无,据《长编》卷四六八补。,制以观文殿大学士、右光禄大夫、知河南府韩缜为武安军节度武安:原倒,据《长编》卷四六八乙。、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军府事。 崇宁四年,赵州为庆源府,仍以为庆源军节度使。 燕王俣,大观元年正月改授淮南安武军节度使。 二年,瀛州为瀛海军节度,乐州赐名向德军节度。 三年,融州 为清远军节度。 政和元年正月十一日,制以定州管内观察使、枢密都承旨郭天信为安武军节度使安武:《宋史》卷四六二《郭天信传》作「定武」。、佑神观使。是年,琼州为靖海军节度。 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诏节度使以下更不带持节等,只称某军节度使之类。 四年五月二十日,制静难军节度观察留后、直睿思殿杨戬为彰化军节度使,依前直睿思殿。是年,拱州复为州,仍旧为保庆军节度。 五年,汝州为陆海军节度,浚州为浚川军节度。 十一月十一日御笔:「昨曾降诏,以非缘制礼作乐、开拓一路,内侍臣僚不持节钺。比以蓝从熙领冬祀坛壝斋宫事,已降旨与节度使,亦缘礼祀。深虑今后以他事援以为例,可令三省、枢密院遵守前诏,仍许执奏。」 七年,渭州为平凉军节度,鼎州为常德军节度。 重和元年,泸州为泸州军节度。十一月二十六日,端州为肇庆军节度。 宣和元年,宁州为兴宁军节度,均州为武宁军节度,宜州为庆远军节度,光州为光山军节度,睦州为建德军节度,岳州为岳阳军节度。 皇子模,宣和二年正月以检校太保为淮南节度使,封乐安郡王。 政和四年十月,涿州赐名涿水郡,为威行军节度。檀州赐名横山郡,为镇远军节度。平州赐名海阳郡,为抚宁军节度。 高宗建炎元年七月二十九日,抚州改为保成军节度。 范致虚,建炎二年言者论南阳之陷咎由致虚,责安 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 绍兴中,制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密州观察使、权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特授保成军节度使,升充殿前都虞候,主管殿前司公事。 九年四月七日,宿州复为保静军节度。 十四年六月十七日,德庆府为永庆军节度。 七月十二日,蜀州为崇庆军节度。 十六年正月十八日,制以观文殿学士、左通议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叶梦得特授崇庆军节度使致仕。 十七年七月二十日,舒州改为安庆军节度。 八月二十八日,制以宾德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邢孝扬特授太尉、安庆军节度使,依前提举万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