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835 页/共 1125 页
哲宗绍圣三年十月七日,工部侍郎高遵惠言:「准朝旨,祀北郊通天冠、绛纱袍。虑当暑月,合行裁制。(接)[按]天圣衣服令,衮冕大绶六采采:原作「绶」,赤:原脱,据《宋史》卷一五一《舆服三》改、补。:黑、黄、赤、白、缥、绿,小绶三,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所有减去折回,大绶一重,只长二尺五寸,即于礼典别无制度。伏乞量宜制造。」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议礼局上皇帝冕服之制: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蝉。高一尺,广一尺,犀簪导,朱丝组带为缨。绛纱袍,织成云龙,皁罗缥、纟巽,红罗为里。绛纱裙,蔽膝如袍饰,并皁缥、纟巽,绣云龙。白罗方心曲领,革带,余同冕服。大祭祀致斋,诣景灵宫、太庙、行宫,礼毕还宫,元正、冬至大朝会,临轩册命皇后、皇太后、诸王、大臣,亲耕籍田服之。诏颁行。
孝宗绍兴三十二年未改元。七月十二日,礼部太常寺言:「奉上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寿圣太上皇后册宝,行礼日,太上皇帝合服通天冠、绛纱袍,皇帝亦服通天冠、绛纱袍。」续御药院状:「窃虑行礼日近,制办不及。」有旨,将来(上)[太]上皇帝受册宝礼日,恭请服履袍。
干道七年二月十二日,礼部太常寺言:「续讨论到礼例,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御大庆殿册皇太子及谒太庙别庙行礼,合服衮冕。」从之。晨祼,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至大次。
隆兴二年十月三日此条当置上条之前。,礼部太常寺言:「勘会逐次郊祀大礼,皇帝自
青城至大次,并礼毕自大次还青城,并系服通天冠、绛纱袍,乘大辇。今来欲乞并服通天冠、绛纱袍,乘平辇。」诏从之。
籍田。太宗端拱元年正月十五日,帝斋于干元殿。翌日銮驾出宫,备大驾卤簿于丹凤门外,帝服通天冠、绛纱袍,执圭,乘玉辂,赴东郊行宫斋宿。十七日,亲耕礼毕,解严还行宫,百官称贺。帝改御大辇,服通天冠、绛纱袍, 吹振作而还。御干元门肆赦,改元,文武递进官有差。
徽宗政和元年八月,议礼所条具者八事:「一、乞躬耕之服,止用通天冠、绛纱袍,百官并服朝服。」
六年闰正月二十七日,诏亲耕籍〔田〕,以玉辂载耒耜,乘大辇,用法驾、横麾仗,(道)[导]袍,御平辇耕籍,服通天冠、绛纱袍。至思文殿进食后,行礼毕,放仗,常服还内。令修定仪注。 驾官朝服、结佩,耕籍使以仪仗二千人护卫耒耜。质明,先诣坛所。诣籍田,服
高宗〔绍兴〕十五年十一月,礼部太常寺言:「将来亲耕籍田,是日车驾服履袍,乘平辇,诣思文殿进膳毕,服通天冠、绛纱袍,行亲耕之礼。」从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履袍
履袍
【宋会要】
朝飨太庙行礼仪注。车驾诣太庙:前享一日,皇帝于景灵宫朝献毕,既还大次,礼部郎中奏解严讫,皇帝入斋殿。文武侍祠、行事、执事、助祭之官、非从驾者。宗室先诣太庙祠所。其日,礼直官、宣〔赞〕舍人引礼部侍郎诣大次前,奏请中严。少顷,又奏外办。皇帝服履袍,自斋殿诣大次。出行,
禁卫诸班亲从等诸司祇应人员以下迎驾,奏圣躬万福。车驾自斋殿诣太庙。
其日,文武侍祠、行事、执事、助祭官、宗室先诣太庙祠所,其从驾臣僚并服常服就次。有司进辇于齐殿,其从驾臣僚并俟从驾次。礼直官、宣赞舍人引礼部侍郎奏请中严。少顷,又奏外办。皇帝自内服履袍诣斋殿,即御座,鸣鞭行门。禁卫诸班亲从等诸司祇应人员以下各自赞常起居。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袍
袍
【宋会要】
袍,即御座;皇太子、文武百僚并服常服称贺。所有合设黄麾半仗,乞令兵部排办施行。」有旨依宫中导从。 孝宗干道九年十二月十七日,礼部太常寺状:「勘会将来正旦朝贺,今欲比附《政和五礼新仪》月朔视朝仪,皇帝御大庆殿,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仪仗锦袍
仪仗锦袍
【宋会要】
。 卤簿中道金吾本司纛:佩仪刀,执 ,锦帽宝照锦袍、锦臂鞴,革带、鸟皮
。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执金吾犦,服锦袍、帽、臂鞴,银带、乌皮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文绫袍
文绫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唐以前无闻焉。五代汉干佑中,始置主辇十六人,捧足一人,掌扇四人,持踏 一人,并服文绫袍、银叶弓脚幞头。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高鬓青袍
高鬓青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五代汉干佑中始置新妇二人,高鬓青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袍
绯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捧直珠七宝翠毛华株二人,衣绯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绣袍
绣袍
【宋会要】
卤簿三驾。国朝之初,将举郊礼,以五代草创,官籍散落,始命有司详定制度。惟得《长兴南郊卤簿字图》,校以令文,颇有阙略违戾者。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为礼仪使,建议卤簿内金吾及诸卫将军导驾及押仗,旧服紫衣,请依《开元礼》各服本色绣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绣袍
绯绣袍
【宋会要】
,余悉同大驾前后部。 、袜带、锦螣蛇。六引内巾服之制:铙吹部内服平巾帻、绯绣袍、白袜带、白 、锦螣蛇。太常主帅、 鼓、金钲、节鼓人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银带。骁卫翊卫三队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朱雀队内执弓箭、弩、虞候,佽飞执长寿幢、宝舆、法物人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革奴。前马队内折冲及执者服锦帽、绯绣袍、银带。队正服平巾帻、绯绣袍、大口 、银带、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横刀、执弓箭、珂马。千牛服花脚幞头、绯绣袍、抹额、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绣袍
紫绣袍
【宋会要】
、锦螣蛇、银带,佩横刀,执弓箭。千牛将军服平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金吾上将军、将军、六统军、千牛、中郎将服花脚幞头、抹额、紫绣袍,佩牙刀、珂马。诸卫大将军、将军、中郎将、折冲、果毅、散手翊卫服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革奴。金吾押牙服金鹅帽、紫绣袍、银带。凡绣文,金吾卫以辟邪,左右卫以瑞马,骁卫以雕虎,屯卫以赤豹,武卫以瑞鹰,领军卫以白泽,监门卫以师子,千牛卫以犀牛,六军以孔雀,乐工以鸾。 、银带、 巾帻、紫绣袍、大口
宫中导从。太平兴国初增主辇二十四人,改服高脚幞头;辇一人,衣紫绣袍,持金涂银仗以督领之。
徽宗政和三年四月二十九日,议礼局上皇后卤簿之制:护后卫各果毅都尉一员检校,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银螣蛇、革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紫絁绣袍
紫絁绣袍
【宋会要】
大驾外仗。次步甲前队。第一队至六队,队内将军及都尉并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绣文并同。次前部黄麾仗。大将军、都尉并平巾帻、紫绣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 绣文并同。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黄绣袍
黄绣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执拂翟四人,鬅头,衣黄绣袍。旧衣绫袍、紫衣者悉易以销金及绣。复增司簿一人,内省一人此句下原衍「内增司簿一人」六字,据《宋史》卷一四四《仪卫二》删。,司仪一人,司给一人,皆分左右前导,凡十七。每正至御殿、祀郊庙、步辇出入至垂拱殿正至:原作「至冬」,据《宋史》卷一四四《仪卫二》改。垂拱殿:《宋史》卷一四四《仪卫二》作「长春殿」。,即用之。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绿绣袍
绿绣袍
【宋会要】
宫中导从。捧金宝山二人,衣绿绣袍。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青绣袍
青绣袍
【宋会要】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执弩、弓箭人服锦帽、青绣袍、银带。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五色绣袍
五色绣袍
【宋会要】
、银带。执引驾龙墀旗、六军旗者服锦帽、五色绣袍、臂鞴、银带。 。执龙旗副竿人服锦帽、五色绣袍、大口 大驾卤簿内巾服之制。后步队、真武队执旗、前后部黄麾执日月合璧等旗、青龙白虎队、金吾细仗内执旗者服五色绣袍、抹额、行縢、银带。执白干棒人加银褐捍腰。执龙旗及前马队内执旗人服五色绣袍、银带、行縢、大口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绯绣对凤袍
绯绣对凤袍
【宋会要】
六引内巾服之制。持 者服平巾帻、绯绣对凤袍、大口 、白袜带、锦螣蛇。
舆服 宋会要辑稿 舆服五 诸色袍 瑞鹰袍
瑞鹰袍
【宋会要】
卤簿中道。次持(级)[钑] 前队,队内左右武卫将军、果毅都尉、校尉并平巾帻、紫絁绣瑞鹰袍、大口 、锦螣蛇、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