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414 页/共 1125 页

八月二十七日,田况言:「保州沿边人户多扇言军贼作乱,引契丹军马入界。以臣所料,必有奸人固欲动摇边民。乞下沿边安抚司,密令捕缉,法外施行。」从之。 五年四月二 十三日,枢密院言:「昨谕诸路州军,如今后诸指挥内有知次第人陈告,洎徒中反告,并结构逃窜之人,并等第改转及支赐。近诸处劾到告事军人却有虚妄告首情罪,希望恩赏。欲令诸路转运提刑司,今后军人或诸色人首告兵(给)[级]结构逃背,仰当职官员先且密切审问的实,方得施行,合要人密行追捕。」从之。 五月二十三日,诏:「官员使臣、诸色人等捉杀到强恶劫贼,只委本属州具所获人数、捕捉次第,保明申奏,不须候提刑、转运保明文字,方行定夺。」 六年二月十七日,诏陕西四路经略司:「陕西未用兵前,边上失于防察,累有不逞之人投入西界。宜密谕沿边官吏及藩部弓箭手,有能以计捕获者,(常)[当]不次迁擢之。」 十一月十六日,诏河北、京东西路安抚、转运、提点刑狱司,籍诸州军所申盗贼数,严督官吏捕逐之,每半月据所获入马递以闻。 皇佑元年二月八日,诏发京师禁军十指挥赴京东、西路驻泊「东」下原衍「东」字,据《长编》卷一六六删。,以备它盗。 敌,能设方略捕获同火强劫及凶恶贼人,并据人数于庆历编敕本条上递降一等酬赏。若捕盗官虽非躬亲,但擘画差人捉杀到,即据所获人数依编 元条各降一等外,更降一等酬赏。上顷如各无可降,更不理为劳绩。内 敌捉杀,及虽不 二年闰十一月二十四日,审刑院大理寺言:「准中书送下何郯奏请,今参详。欲乞应捕盗官及非捕盗官,但能亲率人众(募)[幕]职 敌,捉杀到久为民害凶恶贼人,等外赏轻并不及前项赏格者,特与临时量轻重取旨,加等酬奖。已上并委本州岛依条保明申奏。如有不实,其应干系保明及州县元勘贼官吏,并从违制分故失定断。诏依所奏施行。所有诸色人并公人军人及停藏贼人并受赃却捉杀贼人,并缉事军人等,告捉贼人,并未曾定夺, 州县官未成两考,获贼降等外合转次等京官者,职官循资,令录除节察推官,判司簿尉除初等职官,仍各知县。其捕盗官及非捕盗官,委是躬亲(今)[令]审刑院、大理寺再详定以闻。今参详,欲望自今应公人及诸色人等,如遇贼发,能起意自设方略,率众捉杀到同火贼徒,每强劫十人以上或凶恶七人以上者,与三班差使、殿侍内职员名目;高者临时取旨,更与酬奖。不愿者许买扑第一等酒场一次,仍支赏钱二百贯文。如或强劫七人以上、凶恶五人以上,与下班殿侍,不愿者许与第二等厢镇或酒场一次,仍支钱一百贯文。如获强劫五人以上、凶恶三人以上者,与下班殿侍,不愿者许指射第二等厢镇或酒场一次,仍支钱五十贯文。如获强劫三人以上、凶恶两人者,许指射第三等厢镇、酒场。其余各处身分获到人数,每强劫一名强劫:原脱「劫」字,据上下文例补。,公人与转一资。内有已充节级者,更与节级一次,无级节名目者,与免本户下一次差徭科配,无租税者官支赏钱十贯文。每凶恶贼人一名,并依强劫贼酬 赏外,更各支钱十贯文。应停贼及知情受赃人,如却能计谋捉杀贼人,并贼人见在本家宿食,能来告官,因兹获贼者,一所获人数,并依上条酬赏,仍特免停赃、知情、受赃本罪。其虽计谋捉杀,不经官司告首,别致彰露,即不免停脏等罪。若只是知贼人处所,能来告,因兹获贼,即不免停赃等罪。若只是知贼人处所,能来告,因兹获贼,即处所获人数,比起意捉杀人例减一等酬赏。内获强劫三人以上、凶恶两人,合该减等酬赏者,并支钱五十贯文。如告获强劫二人或凶恶一名者,亦支钱十贯文。应差出缉事(人)公人,如缉得同火贼人告官,因而捕获,每强劫十人以上、凶恶七人以上,与转一资,仍赏钱一百贯文。强劫七人以上、凶恶五人以上,与转一资。强劫五人以上、凶恶三人以上,只支五十贯文;强劫三人、凶恶两人,亦支钱三十贯文。若不及上件人数,强劫每〔名〕支钱五贯文,凶恶每名支钱十贯文。如一年内缉到强劫、凶恶贼人累计数及二十人以上,委实得力,许本属州军次第保明闻奏,当议相度别与酬赏。其诸色人官司临时差出缉贼者,亦比类此例酬奖。上项除合该殿侍酬奖,(己)[已]奏取朝廷指挥外,余并委本州岛依条施行。」奏可。 十二月八日,臣僚上言:「四方州郡常切谨视盗贼,应采取金银铜矿及鼓(铁)[铸]钱币,聚集群众之处,宜密设方略,常为警备。诏:「巡检、县尉、捉贼使臣内有疾病昏昧及弛慢不堪承职事者,令逐路转运使常切体量。如有不 得力者,仰于辖下选差勾当得事官员对移,仍具因依以闻。」 三年四月二十八日,诏:「(北)[比]齐、郓、( )[棣]、博等州寇盗群起,宜令巡检、县尉会合捕除之。其不任职者,安抚、转运、提点刑狱司廉察以闻。」 盗三人,请甄赏之。」帝曰:「海非独除去民害,兼能复其父雠,宜优赏之。」 而死。其子海,复获所 八月,宿州言:「百姓董华屡尝获强恶盗,近又与贼 十月六日,大理寺言:「信州民有劫米而伤主者,法当死。」帝谓辅臣曰:「饥而劫米则可哀,盗而伤主则难恕。虽然,细民无知,缘于饥尔。」遂贷之。又曰:「用刑宽则民慢,猛则民残。为政者当得宽猛之中,使上下无怨,则水旱不作矣。卿等宜慎之。」 四年三月六日,置广、惠二州提举捉贼一员。 四月九日,诏:「应今后命官犯罪理雪及捕贼叙赏,如曾丁忧,并与除出持服月日外,依编敕年限厘革施行。」 六月十三日,命洛苑副使兼合门通事舍人曹修为广南东路同体量安抚经制贼盗。 七月三日,秘书监、知桂州余靖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事。 八月十六日,诏:「广南有能捕获侬智高者,授正刺史,赏钱三千贯,绢二千匹。获智高母,授诸司副使,赏钱三千贯。获贼将黄师宓、黄玮,授东头供奉官,赏钱一千贯。」 九月四日,诏:「自来诸处奏到捕盗官捉贼杀人,并下刑部定夺。若系灾伤地分及赃物内有斛斗者,皆不依元定酬奖条贯,依例降下等第。虑有虽系灾伤地分, 却是凶强贼徒,或赃内虽有斛斗,又别有大段财物,若一例降等,则酬奖稍轻,无以激劝。令刑部今后定夺捉赃酬奖,系是灾伤地分阙食之民打劫粮食,或斛斗之外更有财物者,各具赃数,开析闻奏。虽系灾伤地分,却是凶强贼徒,元初发意不因阙食打劫粮斛,其赃并是财物,或虽因劫到斛斗,余外财物计赃,自至死罪者,细详元案内事理,开析定夺奏闻。」 十六日,诏:「诸州军应勘鞫贼盗,据发意因依、行劫次第,并须尽公依实入案,不得受捕盗官嘱求,增移事情,曲致酬奖。委长吏等觉察施行。其本州岛保明获贼功劳,亦须具的实(声)[申]述所获贼徒系凶强徒党,或阙食人民。如涉私 ,致朝廷误有酬奖,并严行降责。其在京勘鞫贼盗,开封府依此施行,仍仰刑部细详案内事理,开析定夺闻奏。」 五年五月十一日,诏审刑院、大理寺:「广南西路城邑完兵力可以固守而官吏避贼者,正其罪。其城邑若兵力不敌者,奏听裁。」 至和元年四月四日,诏诸路转运、提点刑狱司,贼盗发而不以闻者,其州县长吏并以违制论。 七月五日,以前真定府槁城县主簿陈昌期为光禄寺丞。先是,闽人范二举与其党数百人盗取私茶,久不能获,而昌期能往招降之。 九月七日,诏:「比闻有印匿名书谤枢密副使王尧臣,布诸道以摇军情者摇:原作「招」,据《长编》卷一七七改。,其令开封府揭榜召人陈告,赏钱二千缗,愿入官者与大理评事或侍禁; 已有官及系军籍者,优与迁转。徒中自告,特免罪,亦与酬奖。僧、道褐衣者与紫衣,师号紫衣者与师号:原仅作「师龙」,据《长编》卷一七七补改。;已赐师号与僧官。如愿赐院额及欲度(量)[童]行者,亦听。」 二年七月十一日,以博州民蒋宪为三班奉职、京东西路安抚司指使,仍就赐笏。以告获京东剧贼刘唐等五人,特录之。 嘉佑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诏:「应强恶贼人结成群党为民深患、捕盗官不能擒获者,如知州、通判能设方略差募人擒捕得获,委提刑、转运司同共保明闻奏,当议量轻重酬赏。」 十月二日,虔州巡检、左侍禁王咸孚除名,广南编管。以江南盗贼戴小八杀虔化令,不即掩捕也。 七年二月三日,命南康军蔡挺权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公事,专一制置虔、汀、漳州贼盗,兼提点虔州运盐事。先是,江西、福建路盐贼群聚至千百人,公行劫掠,杀害官吏,不能禁。盖江西远处官盐价高,民少食,故趣利私贩者多。言盐事者或以为运广南盐以给虔州便,或以为减淮南盐价鬻之便,朝廷方下其议,故令挺专领之。 英宗治平二年九月,命权发遣开封府判官王靖提举捉杀开封府界及曹、濮、澶、滑州未获盗贼。 三年四月五日,诏:「开封府长垣、考城、东明县并曹、濮、澶、滑州诸县获强劫罪死者,以分所当得家产给告人,本房骨肉送千里外州军编管,即遇赦降,与知人欲告、案问欲举、自首、灾伤减等,并配沙门岛。罪至徒者,刺配广南远恶州军牢城,以 家产之半赏告人,本房骨肉送五百里外州军编管,编管者遇赦毋还。五服内告首者,具案奏获贼该酬赏者,不用灾伤降等。 十六日,诏:「少卿、监以下知曹、濮州满任,计其任内已获未获强盗数,申提点刑狱司勘会以闻,当议赏罚。」以上《国朝会要》 治平四年闰三月二十三日,神宗即位未改元。诏:「京东灾伤州军频有贼盗,令转运、提刑司指挥当职官吏,常切觉察断绝。」 六月二十三日,刑部言:「准治平三年四月五日诏书,如前省司看详立法之意,盖为上件指定州县居民自来习惯为盗,以至结集徒党,杀害官吏,遂立重法。据文称,上件州县今后捉获强劫贼人,虑有他处人曾于上件州县诏书系开封府长垣、考城、东明县并曹、濮、澶、滑州诸县。行劫败获,亦合用此重法,及有贼人犯在立重法以前,获在立重法以后,于条则合用犯罪逢格改,格重,听依犯时。若(文据)[据文]称,今后捉获,则更不问犯罪在前,亦并用重法。缘省司定夺酬奖,合随贼人所得刑名,窃虑执文定夺,违戾立法本意。今欲乞申明上条内『上件州县今后捉获强劫贼人』一十二字,改作『今后上件州县人犯强劫捉获』一十二字,所贵文与法通,刑赏不失。贼人如不是上件指定州县人,即免没纳家产及编管骨肉。」 九月十四日,审刑院、大理寺言:「许州钱象先奏窃见巡检、县尉捕盗之官,本地分有强盗及杀人贼,百日内收捉不 获,各有敕条勘罚。如贼火数多,大段劫掠财物,杀害人命,收捉不获,即有勒停冲替之法。若凶歉之岁,饥民聚盗,但地分内申报称是强劫,即捕盗之官尽依强劫贼例立限捕捉。如不获,即依条勘责,别无减等之罚。及捉获正贼合该酬奖者,即朝廷以灾伤地分及劫盗斛斗,各与减等酬奖,县尉本合转官,减外只该免选者。以此责人效力,恐难以激劝。欲乞下刑法司定夺,今后灾伤地分持杖强盗赃物,或劫掠斛斗,但同火三人以上,伤人及赃满者,如捕获正贼,鞫勘得本非良民,前来已曾作贼罪至徒,经断不以赦前后,但今犯合至死者,别立条禁处断。其捕盗官及捕贼公人如合该酬奖,更不减等。寺司准刑部一司 ,捉获年岁荒歉处盗贼,诸未得引用捉贼酬奖条贯,先据人数取旨,从朝廷相度酬奖。又治平三年四月诏:『开封府长垣、考城、东明县并曹、濮、澶、滑州诸县,累有凶恶之人结集,疆劫人户财物,杀害捕盗官吏,须义别立重法。应上件州县获贼官吏、将校、兵士、公人、诸色人等该酬奖者,如系灾伤地分时,不用灾伤降等条贯。』(令)[今]众官参详,捕获灾伤地分贼人,若一例减等酬奖,诚恐无以激劝捕盗之人。除开封府县、曹、濮、澶、滑州诸县自有上项条贯外,欲乞其余州军今后灾伤地分(特)[持]杖强盗,不以财物斛斗,但同火三人以上,伤人及赃满者,如捕盗官吏及诸色人等捕获正贼,鞫 勘得本非良民,前来已曾作贼,罪至徒,经断不以赦前后,但今犯合至死者,如合该酬奖,更不用灾伤减等,并依元条施行,余依刑部 取旨。」从之。 十一月十七日,秦凤路承受公事王有度奏:「秦、凤州有贼郭秀等七人,三次(特)[持]仗踰城入盗民财。」上曰:「秦州系沿边重镇,盗三持仗越城,盖官吏弛慢而然。」令陕西转运司劾状,并新获贼具案以闻。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一二 捕贼二 宋会要辑稿 兵一二 捕贼二 神宗熙宁元年八月三日,诏:「访闻祁州界有军贼刘亨等结集,自称在暗强人。仰转运司严责地分及侧近捕盗官会合捉杀,须管日近败获。」 十一月十二日,诏:「访闻河北诸路自十月后来,所在贼盗甚多及逃走军人不少。其贼盗,严责转运、安抚司捕捉;逃走军人,仰逐处巡检、县尉紧行捕捉,早令尽静。」 三年二月四日,诏;「今后强劫贼合该刺配广南者,如同火五人以上,不得同配一路州军,并须分擘人数,兼配河北、河东、陕西边远州军。如系河北、河东、陕西三路贼人,即分配广南、福建州军。令刑部遍牒施行。」 四年正月二十一日,诏开封府东明、考城、长垣等县,京西滑州,淮南宿州,河北澶州,京东应天府、濮、齐、徐、济、单、充、郓、沂州等州、淮阳军,别立贼盗重法。 三月八日,以泾原路兵马副都总管张玉充陕西招捉贼盗,入内都知张若水副之,应会合捕贼官,并取玉等节制。 十四日,诏:「庆州作过兵士,除招安捉杀外,残党尚未歼剪,除见作首领及 手杀邠州三使臣命官之人不赦外,余并许归首,更不问罪。如能自相并杀赴官,每杀到首领一名,与近上班行安排,更支赏钞五百贯文;三名以上支赏外,更等第优与安排。诸色人如能用命,或设方略,捉杀到贼人,并比类上项指挥酬奖。以上合转资,仍依编 施行。」 四月二十七日,诏:「如闻陕西北来强劫贼盗稍多,未见捕获。令五路经略安抚司重立购赏,严责捕盗官吏缉捉,早令静尽(逐),仍具逐路今年强劫盗已获火数,及令太原府吕公弼体量本路提刑为庆州军贼窃发、尝勾差诸州军义勇守城事状以闻。」 八年五月十二日,以告事人朱唐为内殿崇班。唐,徐州人,李逢谋反逆有迹,唐素与逢游,告之。逢就鞠,状明甚,既抵法,官唐以赏之。 九年正月十三日,诏淮南、江浙、荆湖南北(北)路:「今岁灾伤,虑有寇贼,令逐路监司体量。巡检、县尉如有怯懦疲软缓急不任事者,仰速具对移奏换。如将来败事,元体量官当重行降黜,不以降赦去官原免。」 八月二十二日,诏江东、福建路转运司,召人告信州强恶贼人许小八。如能捉获,即具名以闻,特与三班奉职、本路巡检。如徒中能自杀并,亦特与推恩。 十一月二十六日,河北东路提点刑狱司言:「本路捉贼赏钱,每年定额二千余贯,即日支用少缺。乞今后更不额定钱数,据合支数逐旋于坊场钱内支给,或乞降祠部二百道。」诏:「河北东路捉贼赏 钱如额定钱数支用不足,实时许于本路封桩茶税钱内每五千贯文作一料支给。」 十年二月七日,诏:「访闻强劫贼盗多因案问贷命决配,走归乡里,雠害元告捕之人,致民间惧见,不敢告捕,因此贼盗转多。(令)[今]河北、京东路州军,如强盗罪至死、合该案问减等者,未得断放,并具析以闻,侯盗贼稀少日取旨。」 四月二十四日,中书门下省言:「河北、京东强盗罪至死合该案问减等者,并具情理闻奏。访闻逐路因此致禁系稍多。欲令逐路转运司指挥辖下州军,强盗罪至死,知人欲告及案问欲举而自首,合令减等内系群党及情理重者,未得断放,并具案闻奏,候贼盗稀少日取旨。」从之。 五月八日秘阁校理、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安焘言:「准诏体量河北、京东等路贼盗公事,应合权宜指挥,并止于两路施行。贼盗衰息日,各依旧法。应强盗头首虽曾杀人,若能斩捕到本火及别火死罪劫贼两人以上;及强盗为从,虽曾下手杀人,亦能斩捕到本火及别火死罪劫贼一名以上,并许陈首。其本罪并捕告以前他罪,虽事已发,(首)[许]用首原。只告贼人所在,因而捕获亦同。仍依诸色人例给赏。内有人材少壮愿在军者,支与盘缠,押赴军头司,编排于龙骑、壮勇指挥收管。应逃亡在两路未首获军人,欲限两月内随所在官司首身,特与放罪,依旧收管。限满不首,依法施行。应告获强盗及凶恶贼徒,除各 依重法地分酬奖外,各递加一等,以为激劝。仍告谕诸色人,令散行缉捕,亦许计会官司同共掩捉。如告获到凶贼首或人数稍多,并乞例外优与推恩,仍许以别火三人当同火一名累赏。大名府及滨(杖)[棣]、德三州贼盗,如被告获,并依重法地分条断遣。虽犯罪在今来指挥以前,若两月内不首,败获日并准此处断,不用格改法。强盗贼徒如不自首,遇将来南郊,虽犯罪今年正月一日以前,如情理重害,未得引赦原免,并具情理奏裁。」从之。 六月十八日,诏:「福建路捉杀贼盗所召募军民,随行有料钱者添支二百文,无料钱者添支三百文,仍军民负罪者亦许召募。其本路应差募捉杀兵级、枪仗手,每人特支钱五百文,人员增上。人员增上:疑有脱误。」 七月五日,诏:「廖恩群贼,至今一百(余)[余]日未见扑灭,令福建路体量安抚刘定体量转运、提刑司有措置乖方,即仰取勘以闻。其应差募捉杀军兵,仰转运提刑司频行犒设,并宿食医药,无令失所,务使忘劳。仍出榜,如能捉杀到廖恩,授内殿崇班,赐钱一千贯,获以次(投)[头]首,并约此支赏。」 八月一日,诏:「近已招降廖恩等,候管押到阙,等第安排。窃虑招降到贼党内有不愿赴阙人数,令江南东西路、福建路提刑躬亲取问,放令前去,依旧作业。愿充军者,刺填就粮或本城等处。如有凶狡不肯归首之人,依前藏伏山林,令审问廖恩,通指去处,即接势讨除,务令尽静。所有 敌捉杀,各有劳 者,令逐路提刑司保明闻奏,当议等第推恩」。 应系捕盗人等,暴露在外,累曾 九月二十四日,诏:「诸强盗被囚禁告举非同火强盗者,听受理。若本犯至死能告获死罪者,奏裁。即妄有告举,遇恩亦不得减原。」 十月九日,左藏库副使彭孙以劫贼廖恩等见,上遣谕曰:「据尔罪恶,法所不赦。止以一方良民久被残酷,特屈常宪,贷尔余生。自今而悔过自新,改心忠赤。」命廖恩右班殿直、鄜延路指挥使,廖伦、余靸九、仵铁子并三班借职、陕西诸路指挥使,仍各赐袍笏、银带;次二十四人,与龙猛十将。又谕彭孙曰:「廖恩久在福建作过,汝能到彼开道朝廷恩意,使一方良民不被残扰,其功为优,特迁两官。」又谕彭保曰彭保:原作「彭孙保」,据《长编》卷六五改。:「汝入山逐贼,遂致其穷(戚)[蹙],能与彭孙首尾招捉,特迁一官。」 二十二日,诏:「诸路地分不觉察强盗州县城内窃盗,罪至徙者,听百日内分三限追捕。其应捕盗公人罚赎钱,唯得充本处捉贼赏钱支用。」 元丰元年闰正月十一日,诏应捕盗公人罚铜钱,并充转运司捉贼赏钱。 七月二十三日,诏:「近差京西南路提点刑狱张复礼督捕蔡州界强贼,会兵已多,深虑统制不一,各为顾避迁延之计,致凶党结集,惊扰州县,令(获)[复]礼毋得止在州县行遣文字,速紏率诸处兵甲,不以远近袭杀,须日近(人)全火败获。其军校不用命,即行军法,命官械系听旨。仍应干捉贼事,并听复礼 指挥。」 二十五日,京西第六将李延讲言李延讲:《长编》卷二九○作「李延遇」。,选募兵五百赴唐州桐 等县捕贼。上批:「将官捕盗,募兵自随,初无明条,乃是延(沟)[讲]惮贼怯懦,彰大事势,不唯不足(惮)[弹]治士卒,传闻四方,亦足启侮。宜冲替。」 八月四日,京西转运司言:「军贼黄青等正贼不多,余多驱虏。乞令所虏百姓妇人等,许经村堡或官司自(守)[首]敌者,自令捕杀。」中书拟依。上批:「今贼已破散,猎取余党,不难为力。近安抚等司累奏获级,深虑冒赏小人害及无辜,可速指挥,如尚有未尽之人,听捕执赴官,毋得斩级。」 。虽尝驱率作过,并释罪。若捕盗人等招呼,亦免罪。如敢 十月二十八日,荆(河)[湖]南路转运司言:「湖北都监彭孙与詹遇等书,意欲招降。已牒何次公等,须得剪灭,乞更赐指挥。」诏孙颀密体量如实,即候彭孙到任,令具析准何指(择)[挥],(檀)[擅]招呼贼党。 十二月二十二日,权荆(河)[湖]北路转运司、太常少卿孙颀以督捕詹遇等有劳,特赐紫章服,西京左藏库使、权荆湖北路都监彭孙,设谋杀遇及获妇女十八人、马七匹,除崇仪使、忠州刺史、权发遣本路钤辖,赐钱五百千。东作坊使、权潭州钤辖何次公,捕获贼党三十四人,马十六匹。先,次公不救应仵全等,下孙颀劾罪,候颀再奏到取裁。余转资减年及赐钱帛各有差。先是,岳州言:「贼詹遇与其党入金场纵火杀人,劫掠财物,已遣捕盗官募敢勇士同力追逐。」诏委转运使孙颀督捕,所用 兵卒,令于团结内选募。有不用命兵员,听行军法,品官械系听旨,三日一具已获人数以闻。而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司言贼詹遇已转入洪州,诏孙颀速依前降指挥,不以本路别路,并监督官兵袭逐,仍立告捕赏格,关牒诸处,会合捕杀。又诏颀候会合诸处兵甲,选募敢死之兵六百人,择材武使臣五六员,厚给犒设,令分两项,贾勇而前,余并遣回元差处。如贼党结集寖多,会合官兵力不能制,即相度更留三二百人,或增一二头项讫奏。其彭孙令部领元带兵甲,除选募合留使用外,余并归荆南本将。应詹遇经劫及经历地分,捕盗不画时捕杀,令逐路提点刑狱司速劾罪,不以赦降去官原减。继而捕获詹遇贼党等,故有是命。 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诏:「诸路有(劫强)[强劫]盗人数稍众,许于听候差使得替待阙官内选武勇使臣捕逐,给驿券。」从大名府文彦博请也。 八月十八日,诏改沂州(承)[氶]县尉师谔为左班殿直、本路巡检副保正潘翌为三班差使、安抚司指使,给赏钱百千,论捕盗功也。 同日,御史翟翌言:「大理寺勘断窃盗案问减等,例不给赏,谓宜立法,告捕窃盗,虽案问减等,并随减至所断罪,各给赏。」从之。 九月二十五日,诏:「诸路州县告捕获盗,速依条限给赏,委提点刑狱等司,半年一取索州县所获盗数及给若干钱数,上中书。」以州县给赏稽留,无以激劝告捕者故也。 三年正月十九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