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08 页/共 1125 页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定州城 定州城天头原批:「河北路。」 元丰二年五月二日,定州安抚司言:「奉诏俟有机便修展保州关城。今涿州发兵夫修城,欲乘此于来春筑保州城。」从之。止作帮筑。 元丰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诏修定州城,以明年合起民夫及河北路兵二千兼州兵充役。 元丰三年六月十二日,诏定州路安抚司给封桩紬绢三万修保州城。 元丰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韩绛修保州城毕,赐诏奖谕。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正月六日,工部看详:「定州路安抚使司状,今 相度到定州不依式修过楼子,欲将旧来法制施行。所有马面相去五十余步去处,委是稍稀,如因今有摧塌,即将稍稀去处依元丰城隍制度添置。本路及其余州军,并乞依此施行。」从之。 崇宁五年十月月十日,诏降元丰城隍制度法式,京畿转运司如增修诸辅,遵以从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棣州故城 棣州故城天头原批:「河北路。」 大中祥符八年正月十七日,诏徙棣州城于州之西北七十里阳信县界八方寺,即高阜居之。先是,河北运使李士衡言:「棣州河流高于郡城者丈余,朝廷累年役兵修固,盖念徙城重劳民力,而去冬已来,蹙凌冰下,尚有冲注,如解冻之后,河流迅奔,必有决溢之患。今请移州于阳信县界,改筑城邑,以今年捍堤军士助役,则永久甚利。」诏可,仍命度支判官张续、内押班周文质乘传与士衡等同莅其事,因降诏谕棣州官吏、僧道、百姓等,仍月给本州岛公用钱十万,许造酒,每月三犒军校,两月一赐役夫钱。其居口民田,优给以直,常租及浮客食盐钱悉蠲之,城中居民屋税免一年。 大中祥符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棣州新城毕,以图来上。旧城广袤九里,今总十二里,郡民所居悉如旧而给之。其外创营宇廨舍。赐役夫缗钱,仍宴犒官吏、将士。帝以执役有死亡者,又遣使命僧为水陆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青州府城 青州府城天头原批:「京东东路。」 庆历四年八月十二日,知青州陈执中言:「奉诏权罢修州城。契丹虽遣使再盟,然未保其情虚实,恐未可遽罢防守之备。况秋稼大成,人心乐于集事,旧城比已兴功 削,高下可窥,若遂中止,它日不免重困于民。乞乘时完葺。」从之。 元丰六年十月十三日,京东转运使吴居厚 言:「准诏支盐息钱三万缗修青州城,乞不用六年盐息钱,止以支不尽脚钱应副。」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胶州城 胶州城天头原批:「京东东路。」 宣和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朝请大夫、秘阁修撰、知密州李延熙奏:「遵御笔,以城壁壕堑湮废岁久,委臣躬亲检计,责立近限, 刷人兵,并工修完。臣恭依处分,措置督促,不踰两月,并已毕工,具图状奏闻。」奉圣旨,令本路漕臣前去核实,同李延熙具元修完工力,等第保明闻奏。漕臣王子献将元监修官工力等第申奏,御笔:「李延熙可令学士院降诏奖谕,监修官第一等、通判赵士源特转一官,第二等兵马钤辖任藻等减三年磨勘,第三等士曹朱端夫等减二年磨勘;行遣人吏第一等支钱十贯,第二等支钱七贯。」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瀛州城 瀛州城天头原批:「河北路。」 庆历七年二月二十三日,河北安抚司言:「瀛州修北关城甚是张皇,窃虑引惹生事,欲乞住修。」从之。 六月十九日,北京贾昌朝言:「勘会瀛州昨展州关城,已填塞大壕空歇,不便。缘诸处紧占兵士,无应副功役,欲乞且令开(尚)[撅],放水通流,候今秋河上诸处休闲兵士,即并手修筑。」从之。 熙宁元年八月十七日,瀛州言:「本州岛自地震摧塌城壁楼橹,检计人功料物,乞朝廷指挥应副。」御批:「据所计材植人兵工匠数,亦不至浩瀚,其见役人寔令分使不足。非久虏使入界,若拖延至日城壁尚未具,观瞻诚亦不好。况河北灾伤轻可及全无事州军甚多,或且令尽刷见管厢兵,亦必大段有数。边防重事,不可一日阙备,其所乞事件,朝廷且须与竭力应副。可并如所请指挥。」 七年七月二十八日,诏:「瀛州修城将欲毕工,可令军器监(监)将带壕寨计会本路监司一员,同按视驱磨,具依与不依元奏丈尺、工料,结罪保明闻奏。仍具有无未尽、未便利害。今后五路州军修城并依此。」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肃宁县城 肃宁县城 瀛州肃宁城,雍熙中置,名平虏桥寨。淳化二年改平虏城,景德二年改今名。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冀州城 冀州城天头原批:「河北路。」 熙宁八年正月二十七日,诏:「冀州增筑旧城未几,已有摧塌,董役使臣重行责罚,不用赦原。河北兴役处,依此约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蒲阴故城 蒲阴故城天头原批:「河北路。」 咸平六年六月六日,定州都总管司言:「定州蒲阴县居中山、宁边军之间,当高阳关会兵之路,合再兴葺。」帝曰:「言修此城量屯戍兵者甚众,宜可其奏。」 景德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诏谕祁州军民等:「朝廷已令修筑蒲阴城为祁州,去旧州百里许,将议迁焉,各宜知委。」先是,帝曰:「祁州城池不当要害,素不修完,将来戎人奔冲,已议更不固守,虽曾遣使密谕朝旨,候至时令入近便城寨,其城中人民未知,恐为官司所误。故有是诏。又诏:「祁州葺蒲阴县,徙居民庐舍,迁廨宇营垒,渐向冬寒,土功劳扰,所有官吏自来承受宣敕、公案、簿籍等,并且于旧州收管,候至来春修筑毕日移置。其旧州内外百姓等,如情愿往新州居止及欲徙于他州、只在旧处者,并听。」先是,河北转运司言,欲广蒲阴县城西北面各三里,以旧城墙为子城,其旧城百姓并令于新城及草市内分布居止,所占蒲阴县民税田除许自占外,余者蠲其(祖)[租]。旧州自来屯兵,不通漕运,令新城滨河路,易致军食,甚便。故 有是诏。 先朝誓书此节文字不全,似有脱简。,为贼声援,其蓄计不浅。况国家前年方修河北沿边故蒲阴城,再盟之后,寻即罢役。请下河东安抚司,诘其因依,或因贺干元节使人还,责以信誓,使罢修二城,以破未然之患。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雄\县\\州\\城 雄(县)[州\城天头原批:「河北。」 天禧元年八月十六日,诏雄州李允则,自今如城垒颓坏,壕堑(垭寨)堙塞],即渐令修完,不得创有兴修及差役近上禁兵。初,允则于本州岛大修门户墙,帝闻之,故有是诏。 天禧三年五月二十五日,河北沿边安抚司言:「准诏规度雄州城北拥城,其地甚广,兼有准备材木,望令本州岛渐盖舍屋,冀行旅往来,有所障蔽。」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大名府城 大名府城天头原批:「河北路。」 元丰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大名府路安抚使司言:「博州军资库有熙宁元年河北安抚使滕甫、吴充用空名敕告召人进纳见钱九千九百四十五缗,乞以修治本路州府城橹。」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澶州城 澶州城天头原批:「河北。」 景德元年十月四日,知澶州张秉言,已调集丁壮修葺州城。帝以戎(冠)[寇]在境而内地遽有完葺,恐摇人心,命亟罢之。 康定二年九月三日,知澶州张观言:「修城合用敌楼战棚,取今月二日兴工。」诏缓其造作,毋得张皇搔扰,城制不得过三十尺。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瀛州城 瀛州城天头原批:「河北。」按此条与 本卷前文(方域八之一六)完全重复。 庆历七年二月二十三日,河北安抚司言:「瀛州修北关城,甚是张皇,窃虑引惹生事,欲乞住修。」从之。 六月十九日,北京贾昌朝言:「勘会瀛州昨展州关城,已填塞大壕空歇不便。缘诸处紧占兵士,无应副功役,欲乞且令开尚,放水通流,候今秋河上诸处休闲兵士,即并手修筑。」从之。 熙宁元年八月十七日,瀛州言:「本州岛自地震摧塌城壁楼橹,检计人功、料物,乞朝廷指挥应副。」御批:「据所计材植、人兵、工匠数,亦不至浩瀚,其见役人实令分使不足。非久虏使入界,若拖延至日,城壁尚未具,观瞻诚 亦不好。况河北灾伤轻可及全无事州军甚多,或且令尽刷见管厢兵,亦必大段有数。边防重事,不可一日阙备,其所乞事件,朝廷且须与竭力应副。可并如所请指挥。」 七年七月二十八日,诏瀛州修城将欲毕工,可令军器监(监)壕寨计会本路监司一员,同按视驱磨,具依与不依元奏丈尺、工料,结罪保明闻奏。仍具有无未尽、未便利害。今后五路州军修城并依此。」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沧州城 沧州城天头原批:「河北。」 政和四年十月二十二日,通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高阳关路安抚使吴价奏吴价:原作「吴玠」,据后文改。:「准政和三年七月八日御前札子,相度到沧州淤淀城壕,分作三重置立中墠,面阔丈尺,依图开展。臣充提举,沧州守臣充管勾。又准今年六月十八日御前札子,候工毕,其管勾部役官吏等,可第其功力优劣来上,当行赏激。臣契勘沧州城濠自今年二月二十九日兴工,至八月二十六日了毕,所有一行官吏等实有劳绩。」数内提举官吴价,管勾行遣文字及往来点检催促、宣义郎、管勾高阳关路安抚司机宜文字王竞,管勾行遣文字及专一管勾事务、朝请郎、高阳关路安抚都总管司勾当公事梁康祖,朝奉大夫、权通判信安军、权管勾沧州似「似」上当脱姓氏。,诏各特与转一官,其梁康祖告令所属收掌,候服阙日给。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来宾城 来宾城天头原批:「秦凤路」。「来宾」下原有「 县」字,按此来宾城 乃秦凤路乐州之一城堡(见《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乐州条,在今青海循化县东北),并 非县,今删。 来宾城,崇宁三年以癿当川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定西城 定西城天头原批:「熙河路。」 元丰四年,于通远军北一百二十里置定西城。元丰五年,以定西城易置通远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元丰六年闰七月十四〔日〕,熙河兰会路(置制)[制置]使司上增筑定西城通四寨文武官功状。诏五等皆赐银绢,第一等四人三百匹。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定羌城 定羌城天头原批:「以下俱秦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