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11 页/共 1125 页
【宋会要】
咸平三年九月五日,诏并州旧城内人户等曰:「先皇帝亲总锐师,削平多垒。眷言编俗,咸与惟新,爰徙郡城,就安吉壤。如闻编户犹复阳曲重迁,非国家兴利除害之意。其并州故城,委转运司告谕人户,勿复居止。有见居者,县给限半月,令徙新城。及平晋县、祁沟等处并侧近州县镇内,请占官地住居,见耕种城内者,许于故城外系官田土住居耕种。应故城内税物悉除之。」时参知政事向敏中等奏:「并州旧城,朝廷先已毁废,其人户不合就彼居住,乞并令起移。」故有是诏。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晋州城
晋州城天头原批:「河东路。」
熙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诏赐河东路转运司祠部〔牒〕一百道,付晋州修完城壁楼橹支用,仍作二年出给。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丰州古城
丰州古城天头原批:「河东路。」
元和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天头原批:「『元和』疑『元丰』之误。」,丰州言:「修城工毕,而城中乏水,欲增筑获水城闇门,就汲涧水。」帝曰:「丰州迂僻,不足为边隅扞蔽。故用首领王承美为守将,令自庇一方。尔后总管司发军戍守,非独外分兵力,且又重劳河东馈挽。昨已为葺城,今又欲再兴版筑,非所以惜费而爱民也。不若量留戍兵,扞部族之耕种,如寇至,即归总管司并力拒战,足以张军势而免劳内地民力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金华府城
金华府城天头原批:「两浙东西路。」按「西」字衍。
绍兴元年七月十三日,知婺州傅崧卿言:「本州岛城壁自来庳狭,春夏霖雨,倒塌几半。欲措置兴修,别无钱物可以那融,若只用壮城兵士,则工力不足,空费岁月。欲于农隙之时,起七县人夫并工修筑,一月可了。乞降钱三五万贯。」诏礼部给两浙东路空名度牒三百道,充修城使用。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八 诸城修改移并\qf上\Qf 平江府〔城〕
平江府〔城〕天头原批:「浙东西路。」按当云「两浙西路」。
淳熙十一年八月二日,平江府言:「本府城壁年深颓圮,见那拨官钱,计置物料,差拨壮城军兵及雇募匠人,兴工修砌子城。所有外城,未敢擅便,乞札下照会修筑施行。」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扬州府古城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下
扬州府古城天头原批:「淮南东路。」
建炎二年十月,诏令扬州先次开撩城濠及措置增修城壁,其教习军兵,令扬州依法施行。
干道三年五月二十三日,诏修扬州城。先是,主管殿前司公事王琪言:「扬州为淮东重城,地面狭隘,壕堑水浅,四外平陆地无险,乞贴筑城壁,开掘旧壕。」从之。其后琪奏修城砖灰,叶颙因言:「扬州修城,工役甚大,议者以为恐劳动兵众,未甚有益,且致敌人言。」上曰:「内地修城,何预边头 且誓书所不载。万一今冬有警,悔又无及。朝廷作事,安能尽恤浮议,不至张皇可也。」
四年九月,诏:「扬州修城,入役官兵虑有病患,令逐处守令同统兵官专差职医诊视,官给汤药。
四月二日,知扬州、主管淮南东路安抚司公事莫蒙言:「扬州城壁,当时两军计料,止于壕外取掘干土,添筑炮台,不曾计料开深壕河。大观中重修扬州图经,本州岛城壕深一丈至一丈五尺,阔十三丈,至有十八丈之所。本州岛近稍阙雨,濠内极深不过二三尺,至有浅涸可以通人往来。窃详固守之利,莫如高城深池,今城虽高而池不深,窃恐冬深水涸,人可平涉,缓急之际,深所未便。欲望令殿前司并镇江府都统制司重别计料,以水面为则通展,务令深阔,缓急可以备御。」从之。
五月四日,权主管殿前司公事王逵言:「扬州城壁周围十七里一百
七十二步,计三千一百四十六丈。昨申朝廷,于沿城里周围作卧牛势贴展。近莫蒙陈诉,壕河浅狭,已有旨令两司屯戍官兵开掘深阔。看详扬州城围阔远,处处受敌,四向平陆,别无山林险阻,万一有警,提出精锐,占利迎遏,难坐守城池以俟攻击。其城身外表砖瓦元不曾相验修筑,虑其间不无损缺之处,难以守御。欲再加相验,别参酌工数奏闻施行。」从之。
闰七月十九日,殿前司言,与镇江军分南北兴修扬州城,恐不均平。上语辅臣:「北边乃受敌处。」蒋芾因奏,不如令东西分。从之。凡十月毕工。
淳熙元年八月二十七日,诏扬州屯戍统制官,自今兼提督修城,遇有城壁损缺,与同提督兵官措置,疾速修整,依例交替。从枢密院请也。
庆元五年六月十六日,枢密言:「修治扬州城壁,其诸州起发砖灰,恐有计嘱弊幸。」诏(今)[令]殿前司,将来兴工,砖坯仰督责合干人,务要坚实。仍于砖侧模印关司某军烧造,其受纳去处,委官点校交纳,以备不测取摘,前去看验。其余应干对象,津运到日,仰安抚司子细交纳,如法安顿,具已收名件申枢(察)[密]院,毋致欺弊,失陷官物。仍令提督官常切觉察。
庆元五年八月三日,诏:「(关)[殿]前司见差扬州修城官兵二千人,并令镇江都统制司更就差武锋军一千人,并权听安抚郭杲节制,措置修补城壁,卓立楼橹,修治女墙等,以为经久之计。将见在钱米物料等,依所奏事理据数
分给两司,令郭杲先次计料以闻。仍仰阎世雄往来照管,务要协力催督,早得办集。候一切圆备,别听指挥,却令(关)[殿]前司、镇江都统制司依旧分定管认,各先具知禀闻奏。」从帅臣郭杲之请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六合县城
六合县城天头原批:「淮南东路。」
孝宗隆兴元年,诏修真州六合城,以九月二十二日兴役。十一月九日毕,北城创立,余增修。
干道二年八月,主管步军司陈敏复请别浚城濠,于旧壕填筑羊马墙,更增城五尺。从之。
三年正月二十四日,诏给(宝)[内]藏南库银八千两修六合城。先是,淮东总领所当办修城工费二万七千缗,免之。
四年四月五日,诏扬州六合修城堑,凡材木砖灰木脚等钱,自浙西往者,官尽给其价。上因曰:「工役如此,苟钱不给,恐州郡科敛。」蒋芾曰:「陛下念及此,天下幸甚。」及有司程费以闻,上又虑外府或阙,不时给,命以内库钱八万缗偿之。
九月一日,诏扬州、和州、六合县修城等,入役官兵虑有病患,令逐处守令同统兵官,专差职医诊视,官给汤药。
十三日,马军司言:「修筑和州城壁,或遇阴雨,其工役官兵虽住修筑土工毕数,却并手运致材植及措置石段橛葽、收积瓦滓之类,即无停歇。欲望上下所属,将本司修城官兵合破食钱,如遇天雨,亦乞全支。」从之。
五年二月一日,权主管侍卫步军司王宏言:「先被旨于六合城外挑掘远壕及展北城,窃详工料浩大,卒难就绪。今措置,不若取远壕土止于壕里堆积,可高二丈。如此则无摧坏增徙之劳,缓急虏骑奔冲,前有壕水,后有积土,足可御敌。」从之
绍熙
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步军司言:「六合县北大城修筑包砌,将已圆备,见将创造到万人敌、马面子、团敌,通过楼共二十二座,接续卓立,以为扞。」
嘉泰三年七月六日,臣僚言:「六合县自修城以来,用戍兵守把,因遂创收门头钱。本县十二门,军中各日立定额送纳,随军库公用。凡经从城门者,皆令出资金,然后得行。至有随其货物多寡,戍兵以意取觅,公纳之外,余则分沾。大抵利之所在,官立严禁,尚且抵冒刑宪,况公许之乞取,则事体可知。若曰营寨去处量有所收,犹是百姓不应入营寨,今六合之城郭乃郡县之城郭也,人民商旅所当经行,岂应出入有门头钱耶 乞降黄榜下六合县蠲除,令本处大字备录黄榜十二门,使往来通知。仍札下盱眙军照会,庶绝天长他日之患。」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仪真县城
仪真县城
干道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诏修真州城。先是,上语辅臣,扬州城已毕工,陈俊卿因言:「张郯乞城真州,似可从。」魏杞曰:「若免上供诸色钱,或朝廷捐二三万缗佐之,自可办。」上曰善,至是诏修之。凡十月毕工,费缗钱十万,米一万三千硕。
干道四年三月十五日,户部言:「权发遣真州张郯措置修筑城壁合用竹木,乞下所过税场审验通放,法难以行。」诏特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寿州城
寿州城天头原批:「淮
南西路。」
兴三年十二月八日,尚书省札子:「勘会寿春府密邻贼境,城壁不修。」诏令孙晖依都督行府已行事理,疾速相视,于寿春县修筑。仍约度周围丈尺、合用若干工料,具状入急递申尚书省。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泗州城〕
〔泗州城〕
二十七日,宰执进呈知泗州刘纲乞调滁州千夫修城,既得旨施行,而言者以为非。上曰:「百姓诚不可劳,但边城利害至重,天下之事,亦权轻重大小而为之。朕爱民力,一毫不敢动,唯此役为不得已也。」宰臣赵鼎奏曰:「前日得旨,已令优支钱米。」御史中丞常同言:「近尝论泗州修城有妨农时,窃缘正当春雨隳坏,枉费人力。今耕种将兴,淮南新开荒废之田有几,而顷起夫役三千人,令自备器用,其扰甚大。乞早降指挥住罢,如欲修缮,须俟农隙。」诏令泗(川)[州]更切相度,如委是有妨农作,即行放散。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徐州城
徐州城天头原批:「京东路。」又曰:「应移前。」
元丰元年正月二十二日,赐度僧牒百道付京东路转运司,拨还徐州筑城、兴置木岸等所借常平钱。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和州城〕
〔和州城〕天头原批:「淮南西路。」又批:「和州。」
干道五年十二月十五日五年:原作「三年」。按《宋史》卷三四《孝宗纪》:干道五年「三月丁巳朔,诏趣修庐、和二州城。」则应作五年,据改。,权发遣和州、主管淮南西路安抚司公事胡昉言:「见于千秋涧取土烧砖,甃砌涧上城及捺黄塾斗米河关隘埧堰等事,欲望于内府假会子二十万贯,及乞下淮西总领所支米五万硕,付本司相兼支用。」从之。是岁,诏修和州城。来年三月毕工。马军司言楼堞雄壮,实堪备御,诏部役官张遇等优推赏。
干道六年十二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李舜举言:「被旨差拨官兵创修和州城壁,今已毕工,其城壁表里各用砖灰五层包砌,糯粥调灰铺砌城面,兼楼橹城门,委皆雄壮,经久坚固,寔堪备御。部役官张遇等三人悉心措置,寔有劳效,欲望优与推赏,所贵有以激劝。」从之。
干道八年十二月八日,武节郎、马军司左军统制田世卿言:「和州在淮西,捍蔽长江,为要害之地。窃见朝廷费数百万缗坚筑城壁,其势甚壮,然沿城一带周匝八九里,壕堑尚多未凿,是有金城以为之里而未有汤池以为之表也。欲望专命臣当农隙之时,开浚濠堑,责以成 ,则和州城池皆有表里。」诏守臣胡与可措置开浚,仍相视东北角岳庙下地形高阜之处开掘便宜,具申枢密院。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庐州城
庐州城天头原批:「淮南西路。」
隆兴二年正月二十一日,江淮都督府参议官冯方言:「卢州城围约二十里,今欲捺坝以留焦湖落水。」上曰:「城未须筑,堰柜水捺坝为先。」
干道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诏修庐州城。明年三月二十二日兴工,四月毕,修筑军士第赏有差。是岁,诏修楚州城,役兵万人,为日六十,钱六万缗,米万五千硕。八年十二月,复给钱二万缗增修。
干道六年正月二十四日,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奉国军承宣使、淮南西路安抚使郭振言:「庐州城围并已修筑整备,合用防城篦篱脾抱座挂塔器具等,用钱浩瀚,伏望支降度牒百道,相兼计置。」从之。
干道九年六月十一日,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郭刚言:「庐州城壁每年差拨一军五千人,欲望睿旨于诸军共差一千人前往,专一修治未备城池。每及一年,依此差人交替。」从之。
绍熙二年正月二十五日,上谓:「叶翥昨言庐州不可守,修城亦无用。」葛邲奏曰:「庐州非不可守,若有三万人即可守,而城池亦(不):「不可因其难守,便废边防。」上曰:「极是。若遇事遽以劳扰辄废,即是导人以苟且,恐不可。」
庆元元年,暑雨暴涨,冲突城壁。帅王知新因命整治,并 暗渠,浚长壕,修瓮城,视旧加倍。壁垒崇坚,楼橹相望,称雄淮右。复请于朝,岁遣金陵戍
卒三千,以时缮治,号防城军。又奏:「郭振修筑以古城中分为二,于市河之南别筑斗梁城,横截旧城之半,而阻绝市河于斗梁之外。旧北城约七里,不复加葺。曾不知郡当西淮要冲,市河通彻巢湖,可以遭运,又有居巢、历阳、射胡关相为掎角。乞行筑修,且乞开浚城外长河三道,以增城壕之深,以壮形势。」开禧二年,帅田琳略加增修。是冬,虏果入寇,藉以捍御。然事力未备,规摹未壮。嘉定四年,夏潦浸淫,城壁多圮。先是,朝廷以本州岛强勇军多减省,防城军止差千人,帅李大东复请增为二千。于是新城、古城悉加修筑,数月而就,并疏三壕,合鸡鸣山水入于市河,金汤益固,比险方汉云。古城凡九十三处,羊马墙八百八十四丈,水埧九处九十二丈,卧牛一十五处五百二十六丈。又增修古城一带女头,与内城相为雄长云。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九 诸城修改移并\Qf下\Qf 宣州〔城〕
宣州〔城〕天头原批:「江南东路。」
高宗建炎元年八月十四日,资政殿学士、知宣州吕好问言:「朝廷见欲迎奉宗庙及元佑太后前往江宁府,宣州密迩,实为屏翰。今欲相度修治城池,先于本州岛 刷厢军,拘收杂役,或不足,即下所隶诸县量行雇夫使用。乞支降见钱十数万贯,兼盐钞、度牒等,仍下转运司多方应副,庶几制造守御之物及雇夫钱物并从官给,不困民力。」诏于真州措置司支拨盐钞五万贯,余依所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