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274 页/共 1125 页
至和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司天监言:「今月十二日,瞻见日傍有五色云嘉瑞。」诏送史馆。《文献通考》:三年二月辛卯,寿星见。
五月八日,司天保章正马尧卿言:「今月五日一更后,西南方有云黄白状,于太微宫,四方无云。按《乙巳占》:人主大喜,延年益寿。」诏送史馆。《文献通考》:八月己未,寿星见。嘉佑二年八月庚申,寿星见。三年六月,绵州言麦一穗两岐。七月,泰州进《瑞麦图》一本百穗,伊阙之野有麦穟合干,上写飞白「瑞麦」字赐守臣。八月丙辰,寿星见。十一月,仁宗御崇政殿,召近臣观河南府所进芝草。上曰:「今日嘉雪,大滋宿麦,其瑞大胜芝草也。」即赐喜雪宴于中书。四年正月庚戌,寿星见。八月癸未,寿星见。
十月十七日,司天监言:「今月十一日,时雪应候,洎行礼之际,雪止。及十二日早庙中行礼,月色皎然,有黄云捧月。」诏付史馆。《玉海》:五年八月庚午,寿星见。十月,深州言野蚕成茧,被于原野。石州嘉禾合穗。六年正月癸丑、八月壬辰、七年正月辛亥,寿星皆见。十二月庚子,召从臣观天
章阁三圣瑞物,凡三十种。观毕,宴玉宸殿。《实录》:燕群玉殿,召宰臣琦赐一大 ,又出名花,令持归。《邵氏闻见录》:仁宗皇帝以是年十二月丙申幸天章阁,召两府、两制、台谏等观三朝御书,置酒赋诗于群玉殿。庚子,再幸天章阁,召两府以下观瑞物十三种。一瑞石,文曰「赵二十一帝」。二瑞石,文曰「真君王万岁」。三瑞木,曰「大运宋」,隐起成文。四七星珠,五金山,重二十余斤。六丹砂山,重十余斤。七马蹄金,八软石,九白石乳花,十瑞木,左右异色。一十一瑞竹,一节有二弦并生其中。十二龙卵,有紫班而小。十三凤卵,色白而大。观太宗、真宗御集而书飞白,命翰林学士王珪题姓名 赐之。《玉海》:八年正月辛酉,寿星见,有鼎州芝草丛生,下得异龟。
英宗治平元年二月己丑,寿星见。是年闰五月二日,耀州进所获受命宝玉检,今送龙图阁。《文献通考》:治平元年七月癸巳、二年二月癸巳、八月己亥、三年正月庚辰,寿星皆见。
治平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司天台言:「瞻见少微星体明润,异于例程。谨按《景佑干象新书》: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亦曰天子副主,或曰博士官,一曰主卫掖门。南第一星处士,第二星议士,第三星博士,第四星大夫。明大而广,则贤士举也。又陶隐居曰:少微主士大夫之位,亦为太子东宫之官也。星明大而黄润,则贤士举,忠臣用,王命兴,辅佐出。乞付史馆。」从之。《玉海》:治平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司天言:「少微星体明润,占曰:贤士举,忠臣用,辅佐出。天市星繁,岁丰稔也。贯索少星,狱无囚也。荧惑带休色,刑措不用也。八月庚戌,寿星见。四年二月癸巳,老人星见。是年六月,和汀州周约进桐板二片和:《玉海》本文同,疑误。,其木成文,有「天下太平」四字。诏奖谕,付史馆。
治平四年六月,神宗已即位,未改元。汀州有桐木「天下太平」字。上即位,两有此瑞。《玉海》:治平四年八月戊申,老人星见。
治平四年九月二日,司天监言:「南方老人星见,其色明大润泽,为人主寿昌、天下多贤之应。」诏付史馆。
神宗熙宁元年正月乙未,老人星见。
熙宁元年六月二十七日,诏提举司天监司马光劾翰林天文院等官测验异同以闻。先是,天文院言:「二十五日荧惑犯氐。按《干象占》曰:君忧有灾。又曰:将相有忧。而管句测验浑仪亢翼等以为荧惑去氐一度,未犯。次日光芒始接,本行黄道之外,其芒色仍应夏,主不当为灾。惟主将相有忧,故命光劾之。《文献通考》:熙宁元年八月己卯、二年二月乙卯、八月壬戌、三年正月甲寅、八月癸酉、四年二月己未,寿
星皆见。四年二月五日,诏中书门下罢上表贺老人星见。此星常以春秋见于南方,所占略同,而宰臣例贺,至是罢之。八月丁丑,老人星见。九月一日,庐州言,合肥县南平村民获白兔一只。谨按符瑞图,白兔者仁兽也,月之精,主阴气,其寿千载。满五百岁,其色皆白。孙氏云:王者恩加耆老则至。五年二月己未、闰七月乙亥、六年正月庚午、八月丁酉、七年二月甲申、八月庚寅,老人星皆见。八年二月己丑,老人星见。《玉海》:熙宁五年五月,召辅臣观化成殿芝草。
熙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礼部z央G「定州安喜县民赵锡田谷二本,间五垄合一穗;成德军平山县民康一田嘉禾相去二尺半,董翼田嘉禾相去五尺半,并合穗;保塞县民陶诠谷七本,隔一垄或两垄合穗;潞城县民贾琛田谷二本合穗。」
明年七月,又言:「渠州流江县粟一苗九穗,忠武军阳翟县麦秀两岐,凤翔府天兴、宝鸡二县仍一岐有三四穗及六穗者,火山军嘉禾隔五垄,深州束鹿县、圻州秀容县隔四垄,滨州渤海县隔四垄,并合穗。谷为瑞,此最数也。」
八月二十二日,鼎州言:「产芝草三本,一本类珊瑚,枝叶樛结。」《文献通考》:熙宁八年八月庚戌、九年二月丁酉、八月庚子、十年正月己卯、九月戊申,老人星皆见。
熙宁十年八月,惠州言:「民有劈开柚木,其心有文曰『皇帝万天下太平』七字。」《文献通考》:元丰元年二月己酉、八月丙午、二年二月壬戌、八月乙卯、三年二月甲寅、八月己未,老人星俱见。《玉海》:是年唐县甘棠木连理。《文献通考》:元丰四年八月丁卯、五年二月甲戌、八月己巳、六年二月己未、八月丁丑,老人星皆见。元丰六年十月八日,太常博士何洵直言:「冬至祀圜丘,陈异宝、嘉瑞于乐架之北,东西行。」诏可。《文献通考》:元丰七年二月辛巳,老人星见。《玉海》:元丰七年四月壬辰朝献景灵宫,至天元殿观芝草。宰臣王珪等称贺。《文献通考》:元丰七年八月己卯、八年二月庚辰、八月辛巳,老人星皆见。
哲宗元佑元年二月戊寅、八月庚子、二月庚寅、九月辛亥、三年二月癸巳、八月己亥、四年二月壬子、八月丁未、五年正月甲午、八月辛亥、六年二月己亥,皆老人星见。
元佑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知福州何述言:「率在州官吏赴新修社稷坛习仪,(都)] [日光重轮,其一围日而五色,其二承日而纯黄。《文献通考》:元佑六年八月壬戌、七年正月壬子、八月壬戌、八年二月丙寅、八月己巳、九年二月乙丑、绍圣元年八月庚子、二年二月壬午、八月丁丑、三年二月庚午、八月癸未、
四年二月甲申、八月甲申、五年二月庚辰,皆老人星
见。
元符元年二月三十日,亳州太清宫太上老君眉间发红光,须臾满殿,上腾汉霄;南京虞城县寿圣院有红气上达,于红气中有白毫光四道冲起,东西阔十余丈,上下三四十丈。《玉海》:元符元年五月戊申朔,受玉玺。《文献通考》:元符元年八月辛卯、二年二月乙未,老人星见。
元符二年八月三日,兵部z肣朱击n言:「南郊,大驾诸旗名物除用典故制号外,余因时事取名。伏见近玺授元符,茅山之上日有重轮,太上老君眉间发红光,武夷君庙有仙鹤,请制为旗号,曰宝符、曰重轮、曰祥光、曰祥鹤。」诏可。《文献通考》:元符二年九月壬辰,老人星见。
徽宗元符三年已即位,未改元。十一月,诏:「在法,诸州军应祥瑞不得辄以进献,令图其状申尚书礼部。可 下州军照会,遵依条令。」先是,知永静军曹量据本军管下将陵、阜城两县申境内生到合穗嘉禾六本两歧、瑞麦五本,辄奉表称贺故也。《文献通考》:崇宁元年二月壬寅、八月癸丑、二年二月甲寅,老人星皆见。
崇宁二年四月十九日,太史奏:「五星并行黄道,考古验今,实为太平瑞应。谨按《汉书 志》:天下太平,则五星循度。」宰臣蔡京等上表称贺。《文献通考》:崇宁二年八月庚戌,老人星见。三年二月戊午、八月辛酉、四年二月庚申、八月丙寅、五年二月戊辰、八月甲戌、大观元年二月乙亥、八月丁丑,老人星皆见。
大观元年八月十八日,河北沿边安抚司奏:「据干宁军申,大河久系黄水,于七月十三夜水涨三寸,黄河水清。至十九日渐次减落,依旧澄清。直至二十一日,水方复旧色。」三省、枢密院奏欲诣阙称贺,从之,仍送秘书省。《文献通考》:大观二年二月甲午、八月壬午,老人星皆见。
大观三年正月三十日,永兴军状:「据陕州申,今月十八日申时以来,黄河自常家寨正北清彻,向上直至潼关西,上下澄清。」
二月二十一日,定国军状:「去年十二月韩城县界神门以来,忽然河道中间(水)[冰]冻消释,彻底清流,下合阳县界周蹄社约一百里,至今未浊。又黄河东岸自汾河以南系河中府荣河界,相对西岸系韩城县界,约河道三分之中,西岸下二分澄清,东岸下一分浑浊。」三省、枢密院奏:「今来河水澄清,欲诣东上合门称贺。」诏依奏,送秘书省,仍差祠部郎中张励前去致祭。《文献通考》:大观三年二月戊子、八月癸巳,老人星皆见。
大观三年十一月十三日,诏:「尚书省奏,都省门柳窠计二十九株,上降甘露,并左右仆射、左右丞厅前,并制敕院及两过道柳竹窠子内,共二十四株,上各有甘露。尚书省洎六曹仲冬一日有甘露降于丛柳,计百三十本,翼旦未晞,映日晶莹,甘若饴蜜。」上赋七
言诗一首赐执政以下,曰:「中台布政之所,天意昭格,致此嘉祥。因成四韵,以纪其实。政成天地不相违,瑞应中台赞万机。夜浥垂珠濡绿叶,朝凝润玉弄清辉。仙盘云表秋难比,丰草霄零日未晞。本自君臣俱会合,更嘉报上美能归。」《文献通考》:大观四年二月己未,老人星见。
大观四年五月二十九日,京西路转运使张杲奏:「本路蔡州汝阳、上蔡、西平、遂平等诸县今年五月有瑞麦结秀,一茎两岐,或三五岐至八九岐,近约十亩,或连村。」绘到逐色瑞麦一十二本,具图奏闻。《文献通考》:大观四年闰八月丁酉,老人星见。
大观四年九月二十七日,通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张商英言:「据袁州仰山太平兴国禅院申,三月后园产禾一本,至七月禾高七尺,中分两茎,秀出七穗,结实。此乃世所稀有,差人驰献。」上批奖谕。既而商英又奏:「臣不揆荒浅,辄进《瑞禾图》、《宋大雅》十有三章,以形容陛下太平之高躅。画瑞禾于右仆射厅,仍以臣所上表并《大雅》附。依御笔日月之光,庶传之无穷。」诏依奏。其辞曰:「彼修者禾,相臣报上也。相臣得异禾于集云峰下,高踰九尺,分布七穗,是岁天下大丰,粒米狼戾。揭厉圣功,而作是诗也。彼修者禾,其穗七兮。敻古所无,今感格兮。岁在庚辰,利见大人。十有二纪,而纪庚寅。乾坤六子,遇庚则新。大人法天,有革有因。皇帝仁孝,羹墙神考。遹追先猷,三代之道。炳然规摹,百世之宝。孰敢弗祗,率意改造。蔽自渊衷,恪遵熙丰。法非补完,熙宁是同。乃戢干戈,不勤远略。烦敛是蠲,冗官是削。屏斥浮虚,敦崇俭朴。舳舻尾御,(沂)[泝]汴通洛。泉币既平,商旅云行。四民化居,迭为重轻。乃 禁网,条眚昭柱。流离四远,鹿解禽放。戴恩扣头,涵泳旷荡。父子怡怡,朋友交饷。百度孔修,德泽滂流。官知奉法,吏畏纳赇。农夫熙熙,服我先畴。桴 不鸣,奠枕靡忧。职是善化,有赫下临。阴阳泰通,熏蒸陶冶。惠雨柔风,太和塞野。渗漉百嘉,芃芃多稼。帝定中天,曷知其然 四方郡国,咸奏丰年。丰年之象,何以昭宣 爰有异粟,八节如鞭。如鞭之上,双茎相向。穗叶敷荣,挺拔寻丈。高而不危,神力扶持。同而能异,济物是宜。彼修者禾,其实骈罗。天子万年,本支蕃多。」
十一月十五日,宰臣何执中言:「臣等伏见涉冬以来,率多阴晦,风霾雪霰继作。逮冬祀前期十日而戒,天乃晴霁。车驾殿宿之旦,阴云四合,至晚微雨。中夜风师尽驱纤(医)[翳],黎明銮舆顺动,杲日东升。至则谒原庙,祼献太室,祗见圜丘。熙事备成,天气晏温,日星明润,中外士庶欢呼 舞。盖由皇帝陛下有大舜慕亲之孝,尽文王事帝之心,齐明诚一,克举元祀。又比年以来,修益政事,求合于天,建皇极之道,下宽大之书,善继善述,无偏无党。民情和于下,天意得于上,岁以有年,雨旸时若。熙熙
庶俗,若登春台。斯足以昭圣人之能事,验天神之飨德矣。臣等备位近司,亲(都)] [盛事,窃自欣幸,不敢但已。伏望特降睿旨,宣付史馆,传示无穷。」从之。《文献通考》:政和元年二月癸卯、八月己亥,老人星见。
西石楠木下生芝草一本,其色光明。窃以灵芝神草,于世固多,然未闻有生圣祖殿陛前者。此盖皇帝陛下孝通神明,崇奉道德,故先天之节,降圣之宫,秀发灵华,昭示嘉应。谨案神农氏论芝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灵芝,皆为圣主休祥焉。伏望宣付史馆。」从之。 政和元年十一月三日,江西提刑司奏:「虔州申,大中祥符宫圣祖殿先天节起建道场,忽
二年二月一日,河南府奏:「新安县万岁蟾蜍背生芝草。」诏许拜表称贺。《文献通考》:政和二年二月乙巳、八月乙酉,老人星见。
政和二年九月二日,知定州梁子野奏:「七月二十六日,管下有嘉禾合穗,一枝相隔五垄,计六尺三寸,生为一穗。并中间陇内一枝三茎,内一茎上生粟三穗。」诏送秘书省,其嘉禾令定州进纳。
十月十八日,三省、枢密院、太师鲁国公蔡京等上议曰:「臣等伏蒙宣示古玄圭,其制两傍列十二山,长一尺二寸,上锐下方。上有雷雨文,下无珣饰。外黑内赤,中有小好,温润光泽,制作奇古,大异常玉。臣等谨按:圭之制尚矣,自舜辑五瑞,修五玉,以班岳牧,说者谓圭在焉,然无见于经。唯禹平水土,告厥成功,帝锡以玄圭,而圭之名于是始着。玉为纯阳之精,有充实之美。土居中央,运四时,生万物,故古之圣人以玉为珪,以重土为圭之文,有土有国者所当御,盖取诸地。圣人统天地,御阴阳,妙万物,非特地道而已。天玄而地黄,天道致用于南,藏用于北。坎为赤,天之正色也。此圭之所以用玄,盖取诸天。舜殛鲧,命禹以平水土,则地功成矣。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禹之归功于尧,非天不足以称之。今圭锐上,天也;方下,地也。上有云行雨施之文,天成也;下静而无所珣饰,地平也。天地之道,于是又备焉。舜之所以命禹,禹之所以归尧, 见于此矣。尧舜无二道,二典之文互相备,《舜典》之所载亦尧事也。舜封十有二山,作十有二章,肇十有二牧,而是圭十有二寸,其两旁山亦如之,其制其数悉同,为圭明矣。自尧舜而降,莫若三代,虽其损益不同,然体尧蹈舜,其道一揆,可得而稽。周王执镇圭,珣饰以四镇之山,其中必有好,为受组之地,其长一尺二寸。周人放古,自为一代之制,惟王所执,以镇四海。由是而观,则周之制盖本于此。前乎尧有所未备,后乎尧无以复加,盖天下之大器也。恭惟皇帝陛下缵禹之绪,与尧同功,天所复命,授以至宝。而臣等亲逢尧舜,复考尧禹之制于千古之下,与万邦黎献舞手蹈足,不胜大庆。」既而京等又上表乞择日恭
受奉玄圭,有诏不允;三上表,乃从之。
十二月一日,文武百僚、太师鲁国公臣蔡京等言:「伏(都)] [四方馆张子谅状,十一月二十三日延福宫宴辅臣,至午时有群鹤二十四只自西来睿谟殿上盘旋,分作三队,东西而去。」诏许拜表。《玉海》:政和二年,晋州确山得石,文曰「尧天正乂」,左边见一「瑞」字,制天正尧瑞旗。五年,建明堂,采石荥阳,石有「明」字,制文石旗。
政和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御殿受玄圭,都(天)[大]管句所状:「契勘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内中降出玄圭,同瑞石赴文德殿宣示。二十四日,玄圭赴宝堂安奉守宿及御殿受玄圭毕推恩。」诏应讨论考验并冬至日行事职事官转官及应付人支赐有差。《文献通考》:政和三年二月甲午,老人星见。
二月十七日,诏:「太阳自午时后,上有戴气,下有承气,承戴武规,乃为祥应。送秘书省,仍许拜表贺。」
知苏州盛章据百姓陈世隆斫开木一段,心有天书『大吉』二字。寻同众官看验,字色正紫色,斧刃所斫,适相合无间,向背窳垤,委是生成,其木理字画,即非伪造。奉表称贺以闻。」 二十二日,文武百僚、太师鲁国公蔡京等言:「伏《玉海》:政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嘉瑞殿池内生双莲。四年六月十四日,制双莲旗。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以南安双莲华绘于旗。
政和三年七月二日,嘉瑞殿前池内生双莲一朵。诏许文武百僚拜表称贺。《文献通考》:政和三年八月己未,老人星见。
政和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婺州奏:「通判朝请郎何执礼到武义县,民有收得木根,劈开,内有『万宋年岁』四字。寻下本县取木根二片,委司录事同曹掾官李参等躬亲看验。其木劈开处两边各有『万宋年岁』四字。『万宋』系篆书,『年岁』字系楷书,用蜡纸模写。今验得字体大小不差,纵横各有文理,委是生成,即非伪造。今将收到瑞木二片,
谨用匣盛贮封 ,具状差人赴阙投进。」
十月四日,大司成刘嗣明等奏:「契勘今月初四日宰执赴学按试大学国子生所习大晟雅乐,至第二章曲未终,有仙鹤四只自南来,盘旋飞舞宫架之上,徘徊欲下。众人欢呼,遂由东而去。伏乞宣付史馆,以彰太平盛事。」《文献通考》:政和四年二月己酉、八月辛未,老人星见。
政和四年八月十一日,宣和殿桧上生玉芝,诏许拜表称贺。
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制芝禾并秀旗。先是,大观三年九月,西京颍阳县天庆观圣祖殿东有嘉禾、芝草并生,其嘉禾一本四穗,芝草叶圆而重起,至是年有旨加此旗。同日,诏制日有戴承旗。先是,政和四年二月,日上生青赤黄戴气,后日下生青赤黄承气,故诏加此旗。《文献通考》:政和五年二月庚申,老人星见。
政和五年二月六日,康昌札子奏:「臣谨参详今日气候稍暖,地气滋润,是天道欲作发变之候。即今风在未上,缘风势清
顺,来日不合加临之法,至初七日合得加临雨法决矣,作成阴雨之象。臣谨今晚瞻候云色,有如龙凤之形,亦是为祥云,谓地气润所作成也。奉御笔:有如龙凤骑跨仙人,幢宝盖,五色瑞云,天色翠碧,上有神物。」诏送秘书省。
三月三日,太师蔡京等奏:「伏蒙宣示南安军所生朱草,正类珊瑚,分枝共干,体柔色朱,实火德政平之应。臣等不胜大庆,欲率百僚拜表称贺。」从之。
四月二十二日,甘露降于宣和殿后玉华殿、种玉轩、绿云轩并干康殿西擢秀轩,松竹、万年枝、桃李等枝上,遍满枝叶,及竹木、栏楯、砖石之上,至夜尚降未已,如细雨沾(显)[湿]本苑,显属殊祥。宰臣蔡京等上表称贺。
陛下自即位以来,符瑞之应,靡有虚日,以凡计之,上于御府者芝草五千余本,码 山子一百二十座,红色丝文并堪造器物码 一百二匣,计三千四百余斤,瑞萱一株,野蚕瑞茧并煮成绵絮各一匣,双莲、瑞谷、甘露其目不一。臣窃以谓一郡之中,诸福之物骈臻洊应若此,实繇圣治感通,神明降格。汝系防御上州,昨因本州岛龙兴县青岭镇商余山码 生发,已蒙改赐镇以兴宝,庙以珍符为名。今兹瑞应重迭,欲望特加本州岛美号军额,庸示褒显。」诏汝州升为陆海军节度。 七月八日,朝请大夫、新差权发遣陕州路瓘奏:「臣前待罪汝海,伏《文献通考》:政和五年八月甲子,老人星见。
火星行心星度,其行速,不守不犯,行度为祥。」诏送秘书省,仍许拜表称贺。 政和五年八月十三日,太史局令充翰林天文王中孚奏:「近瞻测火星频历房心之宿,昨自七月二十五日躔氐宿十二度余,正与房心相照。至八月一日犯房南第三星,自后行度稍增,乃在南北,若避离心宿之行。自八月八日果在心星之上,高其宿二百余分。至今月十二日瞻视,行度愈高,行过火星远,不犯心星。今来伏
二十七日,蕲州奏:「据蕲水县界内遍地有芝草生,自五月十一日以来,据乡民父老等状,名山最多处皆有芝草,收采到大小不等共一万二千六十枝。检得芝草众色内一枝紫色,生九枝,并星瑞芝「星」字疑误。。」诏送秘书省,仍许拜表称贺,候贺日宣示百官。
九月十八日,太史局等奏:「九月十七日癸未,其日午时七刻后,日四向生五色云,其色润泽,太平之瑞。未时二刻后,五色渐散漫。」诏许拜表称贺。
台州宁海县佃户何保所种禾内有一稃三米,系是祥瑞。」诏许拜表称贺。 十月十三日,太师鲁国公蔡京等言:「臣等伏
二十一日,武胜军奏:「穰县生瑞谷,安化等县生芝草,都计五万本,并系天宁节前九月内节次所得之数,蕃茁之盛,未有其比。数内金芝一本,茎梗、芝叶并附石,紫芝大小二本,其瑞尤异。」诏并送秘书省,许拜表称贺,仍宣示百官。
十一月十一日,文
开封尹盛章奏,本府狱空,道场有甘露降于右狱柽柳窠上,夺目耀日,灿如珠玑。京等奉表称贺,乞宣付史馆。」 武百僚、太师鲁国公臣蔡京等言:「伏
十二月二十九日,知桂州王觉奏:「据邕州申,万州永侬寨告发枕门等处出产金宝,采到生大金花,不经烹炼,一块重一十一斤五两,一块重七斤八两。父老咸谓似此者前后未有未有:原作「有未」,据文意乙。。」又京西路坑冶王景文奏:「近亲诣汝州龙兴县青岭采到码 二万五千斤,见起纲进纳。窃缘码 史传载出在远夷,今乃出汝州,委是亘古未闻。」并乞宣付史馆。从之。《文献通考》:政和六年闰正月壬申,老人星见。
湖南常平刘钦奏,去年六月十二日地名芦荻冲平地握得金一块 政和六年正月十五日,太师鲁国公蔡京等言:「伏握:疑作「掘」。,类灵芝祥云,重九斤八两。同日,淘得颗块金甚多。及自七月二十日掘得碎金,后来至十二月十八日又据掘得金四百七两二钱据:疑涉「掘」字衍。。已差潭州司刑曹事王弼管押诣阙进,乞与臣僚拜表称贺。」从之。《文献通考》:政和六年八月丁卯,老人星见。
政和六年十月十七日,提举三山天成桥河事司奏:「自十月一日河水澄清。」诏差水部郎言韩景前去致祭郎言:疑当作「郎中」或「郎官」。。
十一月二日,太师鲁国公蔡京等言:「冀州枣强县黄河澄清,诏差虞部员外郎俞焘致祭,祭之时,黄河复清,委是瑞应,乞许拜表称贺。」从之。
三十日,诏制瑞鹤旗。先是,元符二年武夷君庙有仙鹤迎诏;又政和二年廷福宫燕辅臣,有群鹤自西北来,盘旋于睿谟殿上;又奏大晟乐,而翔鹤屡至,因加此旗。《文献通考》;政和七年正月戊午,老人星见。
政和七年正月十九日,提举三山天成桥河事司奏:「河水复清。」诏差工部郎中毕元前去致祭。
二月十八日,太师蔡京等上表贺大河澄清。《文献通考》:政和七年八月丙子,老人星见。
八年二月壬申、八月乙亥,老人星见。
政和八年九月十二日,以上清宝箓宫有鹤数千飞繇万岁山,太师蔡京率百僚拜表称贺。
闰九月二十四日,以明堂大飨,夜有鹤十六飞旋应门之上,蔡京以下拜表称贺。
十月十八日,以黄锺大声一泻而成,即与君声相合,金写造时有云若华盖状,蔡京以下拜表称贺。
二十五日,以下元节,宝箓宫建醮。是夜,长生、青华二帝君降神霄殿,宰臣、文武百官拜表称贺。
二十六日,上清储祥宫天宁节授戒,有五鹤东来,翔集殿坛,宰臣以下称贺。
同日,以广武埽水势湍急,投御书铁符,实时水势顺流,文武百僚称贺。
同日,蔡京等上表贺宣示千叶仙芝。
二十九日,蔡京等上表贺仙鹤翔集神霄殿。《文献通考》:宣和元年癸未,老人星见。
宣和元年三月四日,蔡京等上表称贺安州获商鼎六。
二年四月四日,永州奏:「东门百姓刘思采到柴薪,劈开内两边各[HT ]
有『天下太平』四字。」《文献通考》:宣和二年八月癸未,老人星见。
十月十二日集英殿大宴,有群鹤数千翔集空际,伏乞宣付史馆,仍乞拜表称贺。」从之。 宣和二年十月十二日,少保、少宰、兼门下侍郎王黼等奏:「伏
前件柱上再生玉芝一本,色泽白莹,状若凝云。伏乞并宣付史馆。」诏依。 十一月二十九日,雅州奏:「据天庆观申,勘会去年九月内遇皇帝陛下元命之辰,率道众于圣祖殿朝拜。忽见殿内东畔柱上生芝草三本。今年十月二十四日,伏《文献通考》:宣和二年二月辛巳、八月己丑、三年二月丙戌、八月癸巳,老人星皆见。
宣和三年九月十日,宗祀明堂,以神宗皇帝配。
十一日,太宰王黼等言:「陛下肇建合宫,岁严宗飨,盖以五讲上仪。今岁夙御路朝,天宇清霁,暨于蒇事,协气横流。祗肃夤恭,弗御小次,乐节和畅,熙事备成。上帝顾歆,烈考来格,神永享答,以燕以宁。奠玉之初,有群鹤翔集空际,从以羽物。在廷执事,罔不矫首叹嗟,垂贶锡符,其应如响。乞拜表称贺,宣付秘书省,以彰孝治。」从之。
此祥异,不敢隐匿。」 神霄宫殿长生大帝君香案前银朱殿柱上生灵芝二本,一本九层,一本五层,其色粉黄,香润殊异。又据锺与存申,今月二十日,续于元生灵芝殿柱后相对枋上再生灵芝一本六层,及先中第二本内再生添一层,前后共三本,其色一同。 二十一日,朝奉郎、权发遣袁州辛炳奏:「据神霄宫知宫、传教明一大师、赐紫锺与存言,今月十九日与道众朝直之次,《文献通考》:宣和四年二月己亥、八月辛丑,老人星见。
宣和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以日至,将大报圆丘。有司先申:「惟夤盛容,具举丁卯,宿斋大庆,冬如夏温。戊辰,朝献天兴殿,阴云解剥,阳景来临。薄午至庙,止辇却盖,步入斋宫。己巳,享于太室,祼鬯神考,泪落沾裳。暨祭爵册告,涕泗交堕,侍祠之臣,皆(测)[恻]楚感动。庚午,躬祀,蠲吉选休,百礼具洽。亚献既升,不御小次,皇天宴娱,昭答不违。璧月垂耀,信星彪列,非雾非烟,旁 晻霭。已事而退,密雪四委。平旦回銮,缤纷萦积,四表一色。御楼肆宥,已告盈尺。越两昼夜,同云忽霁,白日朝鲜。臣误叨冢席,夙惟圣德动天,昭格如响,实万世无疆之休。乞付秘书省,许拜表称贺。」从之。《文献通考》:宣和五年二月庚子、八月丙午、六年二月戊申、八月辛亥,老人星见。
宣和七年二月三日,太史局、翰林天文局测验浑仪刻漏所奏:「据天文局司辰王球等状,正月二十八日庚子,其日辰时三刻后,日有赤黄晕不匝;四刻后,日左右生青赤黄珥;六刻后,日上连晕,生青赤黄戴气;八刻后,珥散;巳时一刻后,戴散;申时七刻后,晕散。」奉诏并送秘书省。《文献通考》:宣和七年二月癸丑,老人星见。
宣和七年五月十七日,文武百官、太宰白时中等
以在京神霄宫瑶坛木栾上甘露降,上表称贺。《文献通考》:宣和七年八月庚申,老人星见于丙,主人君寿昌,天下安宁,贤士进用。自太平兴国以来,星见必贺,至熙宁四年诏罢贺礼。
高宗建炎二年,密州献赤芝。九月癸卯,辅臣进呈,上曰:「朕以丰年为瑞,其还之。」
建炎二年九月二十二日,统领密州军马、权管州事杜彦献瑞芝五叶,纯赤,光坚如漆,以为实符建炎美号。上因谕辅臣曰:「朕每语卿等,国家以丰年为瑞。若五谷皆熟,百姓食足,朝野嬉暇,万物遂性,可以为瑞。今密为盗区,何足为瑞!卿可退回,以示朕从来不受瑞物之意。」丁宁喻之。
绍兴元年七月,刘光世言:「枯桔生穗,委是祥瑞。」上谓辅臣曰:「朕今若得岁丰,人不乏食,朝廷有贤辅佐,军中有十万铁骑,乃为祥瑞,此外皆不足信。朕在潜邸时,梁间有芝草,府官皆欲上闻,冀幸赐予。朕手自碎之,不欲主此奇怪事。」范宗尹已下孍服,退而赞诵者久之。《玉海》:绍兴十三年十二月庚寅,瑞雪应时,百官诣文德殿拜表称贺。自是岁如之,迄今不改。癸巳,赐喜雪御筵于尚书省,初复故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