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702 页/共 713 页
典仪二人 传赞一人
通赞二人
正坛、司香官一员 捧帛一人
执爵一人 司尊一人
星宿坛、司香一人 赞引一人
捧帛一人 执爵一人
司尊一人
烧香点烛共二十人
大享殿
举麾乐舞生同前
执事十五人
典仪一人 传赞六人
通赞二人 捧帛二人
执爵二人 司尊二人
烧香点烛共六十二人
凡时享
太庙
举麾乐舞生同前
执事五十七人
典仪一人 通赞一人
正九坛、捧帛九人 执爵见用十六人 【旧十七人】
司尊一人
亲王四坛、捧帛四人 斟酒四人
功臣十六坛、捧帛十六人
斟酒四人
烧香点烛共六人
祫祭、捧帛添三人 执爵添六人 【餘同前】
社稷坛
举麾乐舞生同前
执事十二人
典仪一人 通赞一人
捧帛四人 执爵四人
司尊二人
烧香共十人
帝社
帝稷坛
举麾乐舞生同前
执事八人
典仪二人 通赞一人
捧帛二人 执爵二人
司尊一人
先农坛
举麾乐舞生同前
执事九人
典仪一人 通赞一人
对引一人 读祝一人
捧帛一人 执爵一人
司尊一人 捧接福酒胙二人
烧香四人
先师孔子庙
举麾、协律郎一员
乐舞生七十二人
【嘉靖九年、改用四十八人】
文舞生六十六人
【内引舞二人、嘉靖九年、改用六佾、凡三十八人】
执事三十三人
典仪一人 通赞一人
罍洗三人 对引一人
正坛、捧帛一人 执爵一人
司尊一人
四配、捧帛四人 执爵四人
十哲二坛、赞引二人
捧帛二人 执爵二人
司尊二人
两廡与十哲同、共用八人
烧香共三人
凡乐舞生执事人等、岁用米麦等物。俱从户部拨送本观收贮。嘉靖九年奏准、每岁木柴。每名折支银六钱九分四釐、于节慎库关领
○十四年奏准、每岁麦豆芝麻、每名共折银一两二钱六分、于太仓关领
○二十二年议准、神乐观官生岁支粮米。今后置立循环文簿、分别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数目。责令该年掌书、每季终赴部倒换。其乐舞生遇有添设、具申明白、方许关支。事故等项、截日住支。每年解到粮米。同户部委官收放。正数放尽、积餘粮米、申报交盘、作正支销。其正额碾米牛三隻、膳夫三十名、俱革。牛隻草料、住派。膳夫、行顺天府住编
凡乐舞生。每名月给口粮米三斗三升。正旦中元冬至三节、每名给与节米五升。
山陵供祀、每陵、每名给与行粮米三升。每坟、每名给与行粮米二升。
文庙祭祀、每名给与行粮米一升。旧额岁支糙粳米二千六百石、今四千七百八十一石三斗二升 【本色】
每名、岁支小麦一石一斗一升三合、黄豆二斗九升九合四勺、芝麻五升七合三勺七抄。共岁支小麦一千三百八石四斗一升八合六勺、黄豆三百四十六石一斗二升七合二勺、芝麻六十五石四斗二升一合二勺。 【初支本色】 嘉靖间、户部题准折价、小麦折银九钱六分一釐三毫五丝、黄豆折银二钱三分九釐五毫二丝、芝麻折银五分七釐三毫七丝、许每名岁支三项、共折银
一两二钱五分八釐 【小麦每石折银八钱五分、黄豆每石折银八钱、芝麻每石折银一两】
每名岁支食盐五斤八两有零、共支食盐六千五百二斤八两 【本色】
每名岁支木柴四百六十四斤。 【初支本色】 嘉靖间、工部题准折价、每斤折银一釐五毫
每名岁给赏赐。生绢一疋、绵布三疋、苧布三疋、白绵八两。 【初支本色】 嘉靖九年、户部题准、照文武官绢布事例、准折价。生绢一疋、折银七钱。绵布、每疋折银三钱。苧布、每疋折银二钱。白绵八两、折银二钱五分。计每名岁支四项、共折银二两四钱五分
凡乐舞生所用乐器、俱从工部成造。遇有损坏、随时修理。惟笙簧、每年工部预期差拨笙匠、赴观逐一展视修理
南京神乐观
凡每年本观乐舞生三百五十名。该用绵布一千五十疋、绢三百五十疋、绵一百七十五斤、关太常寺、奏行南京户部、转行甲字等库关支。盐三千斤、柴一十五万五千四百斤、南京户部工部关支。秋粮米二千石、小麦六百石、黄豆一百六十石、芝麻三十石、碾米牛用稻草一千五百包、直隶常州等府武进等县送纳。嘉靖九年题准、革去乐舞生五十名。存留三百名。每名月支米三斗。官二员、每员月支米一石五斗。共该支米一千一百一十六石。各
陵寝时祭、每岁共支行粮米九石八斗三升。
歷代帝王庙一祭、每名支行粮米一升、共米二石八斗四升 【后帝王庙罢祭、行粮不支】
文庙二祭、每名支行粮米一升、共米三石五斗六升。正旦中元清明三节、每名一斗五升、共米四十五石。通计米一千一百七十七石。每遇闰月加米九十三石。岁支小麦三百八石。黄豆一百三十七石。芝麻二十六石。食盐二千六百斤。柴一十二万三千斤。绢三百疋。绵布九百疋。苧布九百疋。白绵一百五十斤。其碾米牛、自买稻草凡本观原额膳夫三十名。俱应天府属县点充、嘉靖九年奏准、革十名
武职衙门
五军都督府 南京五军都督府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二十七
五军都督府
国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枢密院。又改為大都督府。秩正一品。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官。洪武十三年、始分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府都督、初间以公侯伯為之、参与军国大事。后率以公侯伯署府事。同知、僉事、则参赞军事。永乐元年、建行都督府於北京。后仍分五府、称行在某都督府。十八年、定都北京、除行在字。在应天者、称南京某府。洪熙元年、復称行在。宣德三年、革行都督府。正统六年、復建五府。其职分领都司卫所、掌一应从
驾仪卫、诸武职替袭优给等项。所属悉上之府、府為转送兵部请选。其他若武臣
誥敕、水陆操练、俸粮屯种、军情声息、清勾替补、薪炭荆苇诸事。各分移所司而综理之。盖职专军旅、其任特重云
中军都督府
所属卫所 【见兵部职方司】
凡
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