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305 页/共 713 页
皇天礼於圜丘。尔文武百官、自今日為始、致斋三日。其宜精白乃心、益加敬慎之哉
遣祭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
凡遣官祭祀。前一日、陈设如常仪。次日、各官具朝服於丹墀北向立。
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鐘声止。执事官行一拜叩头礼讫。仪礼司跪奏请陞殿。乐作。陞殿。乐止。捲帘鸣鞭讫。唱排班、班齐、百官一拜叩头毕、分东西立。引礼引献官诣拜位。赞四拜、平身。传制官诣
御前跪奏传
制。俯伏、兴。由东门靠东出、至
丹陛东、西向立。称有
制。唱跪。宣
制。 【祭孔子、则曰、某年月日祭先师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祭帝王、则曰、先圣歷代帝王】 命卿行礼。赞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礼毕
凡传
制遣官、代祀
歷代帝王、并旗纛孔子等庙。前一日、沐浴更衣、处於斋宫。次日、还宫
嘉靖间、更定祭孔子
制云、某年某月某日、祭
至圣先师孔子、命卿行礼。每三年、遣道士齎祝文香帛。诣所在陵寝致祭。
制云、某年某月某日、祭
先圣歷代帝王。遣尔等齎捧祝文香帛、诣陵寝致祭。命所在有司行礼
传制乐 【与朝贺同】
乐章
典祀之曲
氤氳满庭香。八音丝竹弄笙簧。金石音韵彰。匏土革木度鏗鏘。高捧降明香。吾
皇诚念诣神方。神不佞、祸淫福善理之常
进春礼【有司鞭春仪附】
凡进春、先期数日奏闻。钦天监遣官、至顺天府候气、届期奏进。旧仪与见行微有不同。备列於左
洪武二十六年定
是日早、文武百官各具朝服於丹墀北向立。应
天府官置春案於丹墀中道之东。引礼引府县官就拜位。赞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进春。引府县官举春案。乐作。由东阶陞、跪置於丹墀中道。俯伏、兴。平身。乐作。又四拜。礼毕。鸣赞唱排班。引礼引文武官北向立。赞班齐。致词官诣中道之东、跪奏云、新春吉辰、礼当庆贺。赞鞠躬。乐作。赞五拜三叩头讫。乐止。仪礼司奏礼毕
万历八年定
先一日、鸿臚寺执事官、设春案一张於
皇极殿外东
王门簷下。是日、文武百官各具朝服侍班。执事官先诣
中极殿行礼如常仪。鸿臚寺堂上官跪奏请陞殿。导驾官前导。教坊司乐作。
上御皇极殿。陞座。乐止。锦衣卫传鸣鞭。引人序班、引顺天府等官先就拜位。鸣赞赞鞠躬。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内赞立於东
王门外、赞进春。引人序班、引顺天府府尹至东
王门外。鸿臚寺堂上官招呼起案。乐作。抬案序班举春案至正门外簷下置定。乐止。引人序班引府尹至案前立。内赞随至簷下立。赞跪。鸿臚寺堂上官传跪、外赞亦赞跪。内赞赞进春。府尹奏、臣某等、谨进某年春。又奏、
皇太后陛下春、
中宫殿下春、
某王殿下春、俱在
午门外伺候。请
命司礼监官捧进。请
旨。承
旨毕。内赞赞俯伏。鸿臚寺堂上官传俯伏。外赞亦赞俯伏。乐作。兴、平身。乐止。引人序班将府尹引下。鸿臚寺堂上官招呼起案。抬案序班、举春案至原处置定。府尹仍入原班立。外赞赞鞠躬。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顺天府等官退下侍立。对赞赞排班、班齐。文武百官入班立定。鸣赞赞跪。鸿臚寺堂上官一员、於
丹陛中道跪致词云、新春吉辰、礼当庆贺。致毕、起身一躬、由东边门入殿内侍立。鸣赞赞俯伏。乐作。兴、五拜叩头兴。平身。乐止。鸿臚寺堂上官殿内跪奏礼毕。传赞礼毕。鸣鞭。
驾兴。百官退
进春乐 【与朝贺同】
有司鞭春仪
永乐中定、每岁有司预期塑造春牛、并芒神。立春前一日、各官常服、舆迎至府州县门外。土牛南向。芒神在东、西向。至日清晨、陈设香烛酒果。各官具朝服。赞排班、班齐。赞鞠躬。四拜、兴。平身。班首诣前跪。眾官皆跪。赞奠酒。三奠酒讫。赞俯伏、兴、復位。又四拜毕。各官执采杖排立於土牛两傍。赞长官击鼓三声。擂鼓。赞鞭春。各官环击土牛者三。赞、礼毕
颁誥敕 【官员受誥封赠并焚黄仪附】
近制、文武官
誥敕、於常朝日、
皇极门颁给。领誥敕官、具朝服、行五拜三叩头礼。与洪武间所定不同。今仍载旧仪备考
洪武二十六年定
陈设如常仪、至日
皇帝陞殿。鸣鞭。百官一拜叩头毕。引礼引受誥官诣拜位。执事官举
誥案於丹墀中道。或吏部、或兵部官奏讫。赞鞠躬乐作。四拜、平身。乐止。执事官举
誥案置於丹墀中道。赞跪、俯伏、兴。乐作。又四拜。乐止。礼毕
颁誥乐 【与朝贺同】
官员受誥封赠并焚黄仪
洪武中定
凡受
誥前一日、本家设
誥案於正厅中。设香案於
誥案之南。其日、綵亭鼓乐送。 【如无綵亭、用盘袱、一人捧前行】 受誥官前行。
誥将至。受封者即出大门外迎接。命妇服冠服迎於门内。候
誥舆 【即綵亭】 入门。随至厅前、各就拜位。执事者於舆内捧
誥置於案。赞礼者赞鞠躬、五拜三叩头。 【如命妇、则不必叩头】 捧
誥入。受封赠并受誥官、具香烛等物、诣家庙、或祠堂告知。四拜讫。受誥官、并命妇、於父母前、行四拜礼
○八年、令官员祖父母父母受封、迎
誥至家。祖父母父母、则与子孙各具服拜受。男子受於正厅。妇人受於中堂。如不存者、子孙拜受、择日焚黄、
凡焚黄。前一日、受
誥於本家祠堂中。设案卓一於中间。设香烛卓一於案前。置祝文於案。至日清晨、孝子捧封赠
誥命、置祠堂中案上。著能写人、以黄纸一副、依
誥命一般誊抄、置於案卓。执事者陈设祭物於案前。孝子等各就拜位。从祭子女列於后。赞礼者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至香案前。赞跪、上香、祭酒、亚祭酒、三祭酒、读祝。执事者取祝文、跪於右读讫。赞宣
誥。宣誥者立於东、宣讫。赞俯伏、兴、平身。赞焚黄。读祝者取祝文、宣誥者取黄、俱至焚所焚烧。孝子酹酒。礼毕
祝文式
维洪武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某朔某日、孝子孙致祭显某考散官之灵。某妣夫人之灵。 【若灵在、写之灵。若已除灵入祠堂、则写神主】 追念音容、不胜感慕。兹者钦蒙
圣恩追封显[某考散官。某妣夫人]。谨於今日行焚黄礼。特备牲醴告祭。尚享
开读仪【迎接詔赦等仪附】
朝廷颁命四方。有
詔书。有赦书。有
敕符丹符。有
制諭手詔。
詔赦先於闕廷宣读、然后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