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乾隆本 - 第 386 页/共 388 页

成化二十一年,自三月雨至闰四月终不止,溪水泛溢入城。闽候、怀安、古田、闽清、连江、罗源、永福诸县,漂流官私庐舍,浸没仓粮,淹人畜,害田稼。继复大疫,死者相枕藉。十月,地震起自西北,有声。万历《府志》   成化二十二年春旱,五月以后大旱,禾稼薄收。古田、连江二县疫。六月巳卯,地震。九月丙寅夜,又震。正德《府志》   成化二十三年,罗源贼劫县库,官军捕获之。万历《府志》   弘治七年正月十八日,还珠门火,延居民二百余家。《正德府志》   弘治十一年春,长乐十九都灵峰上产芝三本。《长乐县志》   弘治十四年,古田寇逼县城官库,歼之。万历《府志》   弘治十六年,长乐马头江大风覆舟,死者几百人。《长乐县志》   正德三年七月念六日,还珠门火,延烧居民庐舍,百余家。万历《府志》   [HT]正德四年,连江县地生白毛,焚之有发气。万历《府志》   正德六年,虎突至水部门城上居民屋,镇三司亲射杀之。八月,地震后三日,地生白毛。[HT6SS]旧《福建通志》   正德十二年四月,地震。是岁,五六震,皆有声。万历《府志》   正德十三年四月,雷震常丰仓。五月,雷震东门,大风雨,水入城三尺。地震六月十九日夜半。长乐海潮突入,高二丈余,声震若雷,近海居民多漂没。秋无麦禾,大饥。万历《府志》   正德十四年,长乐大雨雪。正德《府志》   嘉靖四年,长乐梅花镇海水忽变赤色,经旦复清,鱼虾可数。万历《府志》   [HT]嘉靖十年四月,长乐太常山鸣。《长乐县志》   嘉靖十一年春,福州大雨雪,里巷群犬吠,是岁,闽果不实。《史取》   嘉靖十三年二月,雷震万岁寺浮屠,火光如炬,照耀城中。《闽书》   嘉靖十八年闰四月,飓风大作,屋瓦皆飞,乌石山有亭飞竖田中。万历《府志》   嘉靖十一年,罗源大水,沙压田。长乐饥,大疫。罗源、长乐二志   嘉靖十三年,闽大饥。《史取》   嘉靖二十九年,长乐地震。《长乐县志》   嘉靖三十年,雨石于连江,声如雷。十一月,福州地震。旧《福建通志》   [HT]嘉靖三十一年二月,福州乌石、九仙二山产珠,人取之,着手辄碎。是年,连江生珠大如绿豆。旧《福建通志》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大雨雹。倭寇福清海口,杀数百人,大掠而去。《皇明实纪》   嘉靖三十五年春二月,大雨雹。三月,地震。是岁,民间讹言有海骝精,状如萤,着人必死,城中家击金鼓,若防巨寇,夜不帖席。有道士符治之,官置之法,道士逸去,怪亦绝。八月,倭数千人由海入寇,省会四郊被焚,死者枕藉,南台、洪塘民居悉煨烬。《世庙实录》   嘉靖三十七年夏四月,闽县李树上生桃。福清县有猪蜕壳,其色丹。是月,倭蹂连江,逾北岭,复逼会城,转攻福清,陷之。《皇明实纪》   嘉靖三十八年,倭寇福州,城门尽闭,掠近郊,陷永福而去。五月,倭攻福清。万历《府志》   嘉靖四十一年正月朔,地震有声。三月,三卫军郭天养等作乱。八月,倭攻福清,围未解,巡抚游震得告急于浙江总督胡宗宪,遣参将戚继光率兵万入间道趋闽。十月,卫军郭天养再作乱。《明史》   嘉靖四十五年正月朔,福州地震。《闽书》   万历元年三月,堆木山鸣三日,每日鸣七次。《罗源县志》   万历二年八月昼暝,空中有声如雷,地大震,侯官县方山巨石坠压田。《闽书》   万历六年五月,大水,侯官、怀安稼损十之八,是岁,大旱。《闽书》   万历十八年,福州正月不雨至秋八月。《闽书》   万历十九年夏,福州大旱。旧《福建通志》   万历二十二年二月不雨至夏五月,谷价涌贵,饥民大噪,掠劫城中,越三日乃定。[HT6SS]旧《福建通志》   万历三十年九月,飓风作,长乐渡舟覆,溺死三十余人。八月二十五夜,长星亘天,大红色。《闽书》   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福州地大震,有声,至夜,动摇不止,屋宇将倾,墙垣多颓塌。旧《福建通志》   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初七日,大风,阳岐江五舟并覆。时兴、泉、漳三郡生儒就试不得入,欲发舟,舟人止之不从,中流起风,溺死千余人。《闽书》   万历三十六年五月,大饥。九月,闽县鼓山石崩,有声如雷。十一月二十二日,东城守门军妻郑氏一产二男二女。十二月十七日巳时,布政司火药库火。《闽书》   万历三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大水入城。八月,大雨,初六日,乌石山崩,贡院内水深数尺,文场垣舍倾坏,巡抚陆梦祖改首场试期,至初十日始入试。《闽书》   万历三十九年,罗源县群虎为虐,知县陈良谏祷于神,捕获四虎,害遂息。《罗源县志》   万历四十年二月十一日,大风,马江渡覆,死者百余人。旧《福建通志》   [HT]万历四十一年,罗源县大旱。《罗源县志》   万历四十二年,长乐县后山民房发火,有龙起于鼓尾潭,大雨火灭。《长乐县志》   万历四十三年八月,永福县大水,漂流城郭田园,人畜淹死无算。《永福县志》   万历四十五年,福建灾。《明史》   万历四十六年秋分夜,东方有云赤白色,形如刀,长丈余,累月方消。旧《福建通志》   天启元年,罗源天堂山连鸣三日。《罗源县志》   崇祯五年三月,大雨雹,麦无粒收。旧《福建通志》   崇祯十年十一月十九夜,西南有物如流星下坠,大如瓜,至半夜而灭。旧《福建通志》   崇祯十二年,连江浦口地裂出血,喷激丈余。《连江县志》   崇祯十三年,长乐风大作,发屋拔木。《长乐县志》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八日,福州雨水如黄泥。五月二十日,大水淹城及半。七月初一夜,大风拔木发屋,官署民庐尽毁。八月,城中野外,果木皆花。旧《福建通志》   崇祯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福州南门火,延烧千余家。旧《福建通志》     国 朝   顺治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明唐藩入闽,是夜有星形如长刀。旧《福建通志》   [HT]顺治三年五月十八日,积雨,遂成巨浸,城中水深六尺。旧《福建通志》   顺治五年春,福州大饥。旧《福建通志》   顺治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福州飓风大作。旧《福建通志》   顺治十八年夏,福州大水,漂溺庐舍,七月初一日,火烧双门楼;延民居千余家。[HT6SS]《旧福建通志》   康熙二年十月,彗星见。旧《福建通志》   康熙三年,罗源县群虎噬民。闰六月,永福大水,漂溺城郭,冲陷田园庐舍。旧《福建通志》   康熙六年五月,连江县金钟潭有龙跃出,鳞甲俱现,风浪大作。旧《福建通志》   康熙七年八月,福州大水。旧《福建通志》   康熙十一年十月十七日,连江县地大震,每昼夜十余次,至十一月二十一日乃止。[HT6SS]《连江县志》   康熙十二年七月,雷火样楼。是秋,白气见西方,形如长剑。旧《福建通志》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罗源县连日地震。《罗源县志》   康熙十三年二月十五日,耿精忠反。十六夜,大雨,震电雷,碎精忠府鸱尾。旧《福建通志》   康熙十八年五月,长乐县大风飘屋。旧《福建通志》   康熙十九年,福州大水,属县田庐多漂溺。旧《福建通志》   康熙二十年,永福县大旱,禾稻绝收。《永福县志》   康熙二十一年四月,福州大水,田庐多漂溺。旧《福建通志》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五色云见。旧《福建通志》   康熙三年三月十七日,福州地震,泥土生毛。秋,蝗为灾,潮水骤溢。《福建通志》   康熙三十五年,北武库灾,延烧居民百余家,墙屋倾坏,有压死者,库中火炮齐发,飞出北郊外。《福建通志》   康熙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九夜,有星如帚,尾向西南。《福建通志》   康熙四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罗源大雨骤寒,雪峰寺山中有雪。《福建通志》   [HT]康熙四十四年十月,福州地震。《福建通志》   康熙四十五年春夏,鼠害苗,三播俱遭伤,冬月仅半收。《福建通志》   康熙四十六年,夏秋饥。《福建通志》   康熙四十七年春,多虎。《福建通志》   康熙五十二年夏,福州大潦,市可行舟。《福建通志》   康熙五十六年五月初四日,大雨水,金钟山顶石压土崩,其声如雷。《福建通志》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十六日,福州大水入城,市肆行舟,坏庐舍田园。《福建通志》   康熙六十年正月二十七日,福州大雨雪,平地尺余。《福建通志》   雍正四年八月,大雨水,连江、罗源二县溪涨,淹没田亩三十余顷。《福建通志》   雍正六年,闽县、侯官、长乐、福清、闽清五县,秋旱。《福建通志》   雍正九年,大有年。《福建通志》   雍正十年,大有年。《福建通志》   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二日,永福县五色云见,光华溢目,历未、申二时不散。《福建通志》   乾隆二年八月十五日夜,飓风,海溢南台,江水漫大桥。   乾隆十六年七月,闽县、侯官、长乐、福清、连江、罗源俱大风雨。   卷之七十五 外纪一      外纪者,琐事也,琐则剩矣。山川当百战之余,都邑沿四溟而立。金戈铁马,半成谶纬庾词;绛阙琼楼,全吐鱼龙怪气。化出茅山梅岭,定烦徐铉稽神;捧来金碗玉鱼,几类东坡说鬼。况乃水精宫殿,《西京杂记》之遗;金凤歌词,《南部烟花》之变。囝呼郎罢,补桂海于虞衡;畲祭槃瓠,续峒溪之纤志。徒资书肆,何补阳秋。然而折戟沉沙,长歌乐土,乘槎泛海,永庆安澜。呵壁问天,殆主文于谲谏;缚船骂鬼,亦溉鼎之残膏。或义取劝惩,何异《六经》注脚;或道存多识,原同《尔雅》雕镌。总属史裁,非同说部。志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