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乾隆本 - 第 335 页/共 388 页
林 镳 字永范,闽县人。庶弟锜幼,镳笃爱之,及成立,推产以让。生平周人之急,道路倾圯,悉捐赀修庀之。《福建通志》
庄以敬 字君翼,福清诸生。顺治丙申寇乱,岁大饥,以敬有仓屋在凤冈,招乡人避乱者往依之,亲为饣亶粥以食,寇退乃已。尝得秘方,制药、施棺。晚年肆力于诗,与南湖郑磊相倡和,著有《藤山草堂集》。年八十余无疾卒。子文龙,字乾二,精于《易》,集有《星学象纬》,藏于家。《福建通志》孙国仪,字世永,候补训导,博学洽闻,授徒讲业,多所造就,乾隆丙辰,分纂省志,著有《犀水遗稿》。
吴庭橒 字崇卿,闽县人,五世同居。康熙四十六年,寿百有二岁,奉诏建坊旌表,逾年卒。子尚焜,年七十,事期颐老父,昼则杖随,夜则联榻,一宿三起,寒暑不辍,年九十一卒。《福建通志》
江 墉 字崇夫,永福诸生,乐易好施。爱高盖名山室之胜,创建楼阁以供游眺。凡道路辐辏,置亭以息行旅,如岩下后、余井后、界竹口,其尤著者也。又曹溪、歇坪、蜚英、汰口、东亨、虎坑、松湾,水皆湍激,造桥覆亭,行者便之。子钊,邑庠生,性孝友,让产以分兄弟。善承父志,重修本邑文庙,縻金逾千。郡南孔道有茶亭洋,地势洼下,行者病涉,钊买地十亩,砌路建亭,行路德焉。纂《永福县志》
谢 宣 字尔旬,闽县人。刻苦力学,尚气节,事兄宏如严父,一钱寸帛必禀命焉。尝倾囊为业师林启平葬及五世。中康熙庚午副榜,出闽邑令溧阳吴琇门。琇以那移钱谷被劾,狱急,将鬻其养女闵氏以偿,宣谋诸兄宏,立以三百金遗琇,止之。已而琇复如前谋,将举券,宣白兄,曰:“事急矣,非留吾家无以全此女。”复醵钱二万为琇纳锾,以女归宏,抚为己女,盛装资,择士人嫁之,人高其风义。后琇寓失火焚死,而宣亦寻卒,兄宏犹为买舟,给赀粮,遣其家十余口还溧阳。宏,丙子武举。《福建通志》
王治观 字行省,连江诸生。饶于财,而性好施。顺治丙申寇陷岱堡,屠戮甚惨,治观产已中落,慨然以收瘗暴骸自任,造义冢十余处,遍搜岩谷遗骼,罄产收瘗。不数年,家遂贫甚。《福建通志》
卢朝鼎 古田人。稚年值岁饥,与弟天德负米山中,遭寇夺,朝鼎告以双亲待哺,情词惨恻,寇感动,乃舍之。父献瑞,以藩掾谒选,适耿变逼胁受职,不屈,朝鼎请代父囚,备极拷掠,以全父节。雍正三年旌表。《福建通志》
杨必亨 闽县国学生。年十三,从父读书光德里。顺治丙申,海寇掠福州,父被执,必亨哀告,愿以身代,贼感动,父子得俱脱。母沾疯疾,起居饮食,悉躬亲不少怠,人称其孝。雍正三年旌表。《福建通志》
黄 铨 字简斋,古田人,邑庠生。性孝友,攻苦力学。父早殁,事母尽孝。修葺祖坟,创置祀典,弱龄承继,不忘所生,备尽子道。生平乐善好施,处族姓敦睦无间,人称长者。著有《学拙集》诗文二卷。纂《古田县志》
郭 基 字仙根,侯官人。父焕,以孝友闻。逆藩逼胁绅士受职,基遯迹马岚山,逆平,归,受徒资养。康熙戊子膺乡荐。母殁,基亦老,昼夜作孺子泣。尝捐赀理族人某丧,且为育孤女嫁焉。任龙溪教谕,龙溪士颇负气,不俯就尺度,基化以端谨,风气一变。独力修崇圣祠。所入俸钱,与弟侄均之。引疾归,著有《墨楼诗集》一卷。《福建通志》子金鉴,字威如,闽县贡生,以文雄一时,卒沦落不偶,士论惜之。
叶良驹 闽县人,性豁达,力善行。顺治戊子,疫气盛行,死者枕藉,驹购药以疗,全活甚众,死不能殡者埋之。岁饥,倾廪以济。子宗秉,克承父志,构书舍,延名师,劝族人子弟力学,捐置义田为膏火资。又大建宗祠,增创祀业,族人颂之。以子廷梓贵,赠奉政大夫。
余 达 字廷铨,连江人。早岁以母病辍业,奉事二十余年,浣涤必躬亲。母卒,年四十始应试,入郡庠。父晚年病足,达每日背负,必如父意欲所之,历十余年,率以为常。[HT6SS]《福建通志》
刘尊殷 字思质,侯官人。事祖母、嫡母、生母、嗣母,悉得欢心。敬惮女兄,事之如母。弱冠拮据,以立室家,凡丧葬婚娶辄以自任。尝曰:“诸兄弟分形吾父,绝甘分少,以慰九原,是吾志也。无产可让,良独内愧,忍遗之艰乎?”乡闾称其笃行。垂老,手不释卷,裒集古人之雅量远识与善处人家人父子间者,汇其嘉言懿行为一编,以教子孙。《福建通志》
林 和 字玉伯,侯官人。少倜傥,喜读书,从父奔走行间,遂精骑射。康熙丙子武举乡试第一。会父殁,绝意仕进,折节修长者行,以敦本济物为己任。建宗祠,置祀田,修谱牒,又经纪本族婚嫁丧葬,修桥梁。运米平粜以赈饥,乡闾待举火者数十家。课督子孙读书砥行,相继成名。晚年筑环碧轩,饮酒赋诗其中,年八十六,卒。
尤士魁 字文开,罗源人。年七十,孺慕弗衰,葬父志禧,庐墓三年。母林氏年八十七,士魁衔枣反哺,四载如一日,以孝行闻。《福建通志》
李盛山 罗源人。母郑氏,遘重疾,盛山默祷,割肝作羹以进。母殁,盛山亦卒。雍正六年,有司以闻,奉旨:“割肝疗疾,事虽不经,而其迫切救母之心,实难得而可悯。特恩准其旌表。”《福建通志》
彭士锦 永福人。九岁丧父,号哭绝食。后值母病笃,妻张氏方产弥月,士锦令妻乳其母而哺其子,亲自涤器,尝粪以验,及卒,庐于葬所,号恸如初丧。雍正五年旌表。《福建通志》
陈声远 字又深,侯官人。亲殁,哀毁逾节,以苫块致足疾。素节俭,有告贷者,倾囊予之。以贡任同安训导,与修《同安邑志》,寻乞休。父所善友沈阳路姓,没,葬于闽,无子,声远体父志,岁为拜扫,临终,嘱其子踵行之。《福建通志》子发其,字师颜,拔贡生,通经术,以文名一时,分纂省志,多所考核,著有《心斋诗集》。
魏明昌 字兆大,福清国学生。康熙丁丑,福清饥,当事发廪以赈,明昌倾资籴粟数百石助之,存活甚众。尝修江口尚阳桥,里人勒石美之。《福建通志》
林祖植 字建伯,闽县人。父以事累,当下狱,祖值代之,论戍永平。会李光地巡抚北直,请减等,释归。都中公卿咸赠以诗,太史孙勷为之传。《福建通志》
张焘小 字洪居,连江人。父震公从其祖避乱邑之岱堡。顺治十三年,海寇陷堡,张氏一门歼焉,独震公以他适获免。洪居时七岁,贼掠往龙岩,既鬻之厦门,稍长佣于清、漳,震公意其已死。康熙十年,洪居年二十余,忘其乡邑及父名字,因为佣时人谓其语音似连江,而仿佛忆天贞者,父名也,遂奔连江。越数朝暮,无所向,哭于途,或问父名何,曰:“忘之,此间毋乃有张天贞耶?愿见其人。”震公闻之,曰:“天贞,吾亡弟,彼焉得识之?”亟走,遇于南关,叩其详,大喜,携与归,呼其母出,曰:“吾儿洪居不死,归矣。”洪居熟视母良久,曰:“非吾母也。”震公曰:“果非尔母。尔母亦毙于贼矣,此尔继母也。”洪居抢地大哭,自是事继母如所生,念母死于贼,仇不复,每饮泣或至失声。雍正七年旌。[HT6SS]《福建通志》
施元旸 字赓白,闽县人。顺治戊子,郡饥,元旸出己粟分赡族众。有茔地在北麓,奸人盗鬻某姓,临窆事觉,元旸见其七棺半朽,一孤始孩,竟舍之。又年十三时,曾刲肱疗父疾云,寿至九十有六。同时有林靖,字献卿,侍母疾数月不解带,事节嫂如母,抚孤侄如子,顺治戊子岁饥,分粟邻里,里人赖之,年九十,卒。施、林俱以长者登上寿,子孙咸列仕籍。[HT6SS]《福建通志》
李士亮 福清人。慷慨好义,乐施不倦。顺治丙申,海寇郑经攻劫磁窑里,掠男女三百余人勒赎。士亮变产千余金,诣贼垒,赎回四十二口,贼义之,尽释所掠。《福建通志》
李复旦 字秉图,福清人。为邑诸生,天性孝悌,素尚节仗义。康熙壬寅,调迁滨海居民,总督李率泰并欲移方城、新安二里界至近县。复旦家已迁,无可言,顾不忍方、新两里人播迁失所,乃奋身奔追至宏路,遮马首陈迁民离析痛苦状,求展界址,获允所请,因得不迁者五千余家,乡人义之。卒年九十,以孙修卿贵,赠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孙曾登贤书者五人。《福清县志》
庄金卿 福清人。仗义好施。顺治戊子,海滨多警,尝救被虏者九人,复赎被执者十三人。岁大饥,为粥以待饿者。修潘渡路,为族兄婚娶,给田以资族弟,人多称之。子振鼎,康熙甲午举人。
张士捷 字明凯,福清人。以岁贡选顺昌训导,修缮黉舍,训士先行谊,鉴别精严,月课集者常数百人。生平温厚和蔼,未尝疾言遽色。邑尝有寇警,乡民襁负入城者日益众,半舍学宫者,煮糜以给,数月,贼平始去。擢漳平教谕,训迪劝诱,士尤乐附,学使汪薇亟称之,秉铎二十年。及卒,两邑俱奉其主祀于学舍。性孝友,尝让万金之产于异母弟。雅善诗文,有《薇岩集》。
林 衡 旧名玑,字羲孺,闽县诸生。幼孤,事母孝。博涉经史,性严正好义。有姐寡无依,迎归供养三十余年,丧葬尽礼。友殁,称贷为之殓,复月给米养其母。闽邑令擅挞诸生,衡愤其冤,率庠士吁宪司求理,因除名。后重入县庠,改名衡。工诗、古文词,与冶南名辈结“平远诗社”,著有《全宋诗注》、《鸣书》、《竹窗笔记》、《博古录》、《草庐文集》。
官 庄 字则敬,侯官人。有至性,幼出为伯父后,事嗣母惟谨。本生父、继母就养于兄,兄卒,因迎养焉。母殁,戒二子丧葬尽礼,勿以分产异视。以岁贡授建宁训导,修葺文庙,为庠贫士吴某完浮粮,又置义田资之。署泰宁学教谕,捐置学田。后转宁化教谕,训迪尤笃,训导蔡某贫甚,为代完社谷百石,其子、妇相继沦亡,悉为措置归葬,未几蔡卒,复经纪其丧,绅士称之。著有《拙斋集》。
陈登瀛 字海鹤,福清人。侍母如孺子慕,无强艾之殊。母年过六十,出不至暮,盛寒穷夜,闻呻吟趋侍,既安而后退。康熙已丑岁,挈其子九龄从福建巡抚张伯行抵吴门,未三月,梦中辄作恸哭声,令其子九龄就学,而身归侍母,告于伯行,伯行然之。行之鼌,伯行愀然曰:“若念若母,吾不能姑留。若宁不望若子之成,庸赖吾耶?”盖是时母吴年七十矣。初登瀛之吴时,以送行告,未尝告行也。平居教子如严吏,比九龄长,言动稍不中绳墨,辄事夏楚,曰:“而忘中丞正心诚意之教,敢事名也耶?”九龄令蜀之珙,手书谆谆,如怒挞然。卒时,年七十有八,漳浦宗伯蔡世远每称之曰“悫实君子”。
林长贵、长广 福清人。父为盐丁,以事入城,归至星桥,海潮暴至,溺死。长贵闻,奔救不及,泣投桥下,弟长广继至,绕岸痛哭,亦自沉,时雍正九年七月十七日也。里老感其孝,告乡人曰:“林氏兄弟所业,微矣,而天性激发,有衣冠所不能为者。”众皆流涕,相与收三尸殓焉。闻于官,总场同知张良弼捐俸恤其家,各大吏复赏给葬钱有差。长贵年二十六,长广年二十四,俱雍正十年旌表。《福建通志》
李 范 字士畴,福清人。性慷爽,敦厉风义,分菑振乏,有闻无不为。尝缮其邑黉舍,建奎光阁于学左。唐观察使陈岩墓在郡城北郊,久为豪民侵没,范出赀赎回,立碑表阡,又为屋祠之。康熙丁亥闽中饥,范命子为官告籴于吴,自输钱二百万佐其费。乾隆乙丑诏免天下赋,范因蠲其田租数千石不收。族弟馥开府于浙,既而罢官,滞留江东,范间关往省,再费千金为治装,卒迎之以归。父母没,丧葬以礼,独处丙舍者十年,卒年八十六。子二,长建极,康熙壬午举人;次建勋,刑部四川司员外郎,皆前范卒。纂《福清县志》
何长浩 字得然,福清人。父某,迁会城南台江上,因家焉。长浩内行淳备,勇于为义。郡学屡遭飓风,将圯,长浩请于有司,独力任之,为钱万缗。又葺侯官、南平二县学。其他修建桥道沟防,分灾拯患事尤多。临卒,嘱其子于福州使院考棚增置案座,以竟其志。乾隆十年,大府上其义行于朝,得旨建坊旌之,并官其一子。
吴 熺 字燕侯,福清人。奉母以孝闻,执丧如礼。每与人言母氏矢节荼苦状,辄悲哭不能己。兄子有恶疾,家人皆匿避,熹朝夕抚视,经年不懈。少师同里陈鹏,中岁无子,熹为买妾。鹏死,贫不克葬,熹疾笃时,嘱其子为葬之。其他义行称是。卒,年八十余。
何敬祖 字得兖,福清人。雍正癸卯贡入太学,以母老假归,色养备至。事诸昆甚谨,有以缓急告者辄应之。玉融文庙岁久倾陊,欲修葺之,未及事,疾亟,嘱其子曰:“吾志也,勿以费繁而止。”子鹏程卒成之。乾隆二年,巡抚周学健奏请,祀于乡贤祠。
郭 蔚 字邻九,侯官人。少补郡诸生,有孝行,举优贡入成均,卒于途。乾隆年旌。
卷之六十三
人物十五隐逸
唐
陈 粲 字德宣,福清人。大顺中,官水部郎中,早厌荣宠,归黄蘗山小隐岩,读书其中。世味澹然,终身不改其操。万历《府志》
五 代
王仁绘 福清人。少有志操,闽王审知闻其贤,命试大理评事。仁绘耻受伪命,固辞,隐居龙山,终其身。正德《府志》参《十国春秋》
陈 贶 闽县人。性澹泊,隐居石门岩,种芋莱笋为粮,有馈之米者,必答以所种,使相当。隐庐山三十年,学者多师焉。南唐元宗束帛聘之,贶入见,布裘鹿鞹,进止雍容,因献《景阳台怀古》诗,元宗称善,欲授以官,固辞,赐粟帛遣还旧隐。《南唐书》
卢皓、林甲者 故二隐士也。当太祖王闽时,两人避地而钓,爱福唐小练山山水,诛茅隐焉。后二姓繁盛,遂为福州巨族。《十国春秋》
林省邹 福州人。累举不弟,慷慨好直节,通文。时政事日非,会晋使卢损来聘,省邹私谓损曰:“吾主不事其君,不爱其亲,不恤其民,不敬其神,不睦其邻,不礼其宾,其能久乎?余将僧服而北逃,行当相见上国耳”。后不知所终。《十国春秋》 宋
陈则之 侯官人。有文行,养高不仕,著书为业。弟像,天禧中进士。《闽书》
湛 俞 字仲谟,闽县人。累官屯田郎中,为本路转运判官,年五十休致,乡人名其坊曰:“旌隐。”后迁城南之宿猿洞,三召不起。刘康夫为撰《山居记》。孙存,建州司理。《闽书》
林 搏 字图南,福清人。举八行,入太学。政和五年中特科,受楚州参军,不赴,退隐于灵石九叠峰下。搏性豪逸,善琴,不肯轻为人鼓。徽宗三召入内,为奏《悲风》一曲,上恶其名,不乐而罢。靖康之祸,搏盖先见云。著有《琴谱》三卷,诗二卷。万厉《府志》
翁 亢 字柔中,福清人。熙载之子也。性任侠,喜谈往事,亦能诗。邱园五十年,绝迹城市,人鲜有知其名者。万历《府志》。
王仕荣 字伯仁,福清人。家居授徒,自号遁庵。时本省士子皆就浙省应试,其友约与俱行,坚持不赴,一意归耕。其友以夙学不见用箴之,曰:“吾之素心,正陈希夷先生所谓、却被白云留住也。”学者称为云住先生。《福建通志》
黄 雍 字子邵,永福人。知宋将亡,隐居山中,语及时事,恒流涕被面。文天祥励志恢复,闻其慷慨多奇,以诗招之。雍度时事不可为,辞不就,然每诵其诗,以语门生吴鉴,辄痛哭移时。后信国公开府南剑,复物色之,终不出。《闽书》 元
林 仝 字子贞,福清人。与弟合并有隐操,植梅百株,结卢其中,兄弟爱敬有如父子。至元中,台郡上其行谊,诏征之,不就。著有《小孤山人集》。正德《府志》
陈 东 字景阳,长乐人。少隽敏笃学,经史百家及释氏书多所研猎,工词赋。比长,浮游沅、湘、吴、越间,诸所游览,辄形歌咏,或至禅房道榻,凝香默坐,逌如也。佥郡同知郭履辟为校官,辞不就。佥宪赵承禧以:“遁迹邱园,不求闻达”荐,东曰:“吾既不求闻达,乃复名尘荐剡。”去之,隐居,足迹不至郡城。著有杂文并诗集。《福建通志》参《长乐县志》
方伯载 闽县人。强记善问,薄科举文字,而喜为诗。元制典人十等,有“一官、二吏、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之目,人问伯载何不为程文应选,笑曰:“吾人品岂在丐之上、娼之下乎?吾将为逸民,超然十等人外。”《闽大记》
钟耆德 字元长,闽县人。少好学,孝友性成,家贫不娶,教授生徒以养亲。晚经至正之乱,旧业荡尽,每以甘旨不充为恨。亲没,哀毁几灭性。与二弟顺德、明德处,怡怡如也。耆德清修苦节,其学博极群书,诗文浑雄严整,有《自省录》、《养正集》诸书。明德,字叔远,清词懿行,与兄齐名。正德《府志》
林 清 闽县人。当元世,不仕,隐姓名,匿居山寺。会府公编册寺中,见清,诘问,且曰:“能诗乎?”答曰:“颇能。”即以册号“八音”命次之,清应声曰:“金紫何能一挂怀,石田茆屋自天开。系干钓月江头住,竹杖挑云岭上来。匏实晓收栽药圃,土花春长读书台。革除一点浮云虑,木笔题诗酒数杯。”府公敬羡,遂与为友,政暇辄携酒过饮,倡和移日。一旦,忽论海滨人物,因曰:“如林清者,雄才硕德,惜未见其人”。清不觉有感,府公曰:“公殆是耶?”清曰:“若林清者,君安得见之”?相与尽醉罢。明日府公物色之,不知所往。孙志,永乐进士第二人,官谕德。《福建通志》
明
林 岊 字公頫,闽县人。明初将出仕,卜遇坤之豫,遂卜居螺江,临流赋诗,自号括囊子。弟峦,英伟孤洁,累征不起,自号睎发先生,有《芹阴清啸》等集。侄頳,著作宏富,不乐仕进,自号巢云子,灵武王偁赞焉。万历《府志》
姚 忠 字用恕,怀安人即侯官县。明理笃学,深得圣贤之旨。雅好山水,不乐仕进,自号耕云山人。万历《府志》
郑 昭 字仕贤,闽清人。洪武中,有司以孝廉荐,辞不就,委弃田庐,入山益深。后归,葺屋垦田家居,助葬赈饥,立家塾以训子弟。每风日清美,杖履徜徉,觞咏自娱,人敬仰之。[HT6SS]《福建通志》
陈 周 字仲昌,闽县人。嗜学,通《鲁史》,明隐公以来二百四十二年事,然不数与人言也。好为诗,时有所作,吟咏自怡。所居石潭上,翛然埃土盍之外,种竹万挺,结草亭,栖隐其中。尝倚竹而歌曰:“修竹兮青青,中虚兮外直。素节兮贞姿,寒暑兮一色。冷冷风兮朝夕,余舍之兮焉适?”以子叔刚贵,封监察御史,足迹不至城府,益高蹈,若将终身焉。[HT6SS]万历《府志》
陈 翰 字文起,侯官人。建安杨荣方以文学诣博士受业,见翰,谓曰:“孺子何能?”曰:“治《论语》。”荣因问“天下归仁”,翰曰:“须弥纳芥子”。客有未喻者,时适荐含桃,翰举其核,曰:“仁在其中矣。”一坐愕然。五年,荣以进士起家,翰归乡里,屡使招之,自匿不见。遍游名山十年,归与妻子诀,隐居大姥山下,后不知所往。万历《府志》
蔡以俊 福清人。少颖悟,经史诸子,靡不该洽。隐居教授,不求仕进。万历《府志》
高 升 字景初,闽县人。正统间乡荐,试礼部不偶,即归隐教授,门下士多所造就。性乐易,喜施舍,乡党敬之,凡有斗者,不之官讼,辄就伸曲直。万历《府志》
何师亮 字以寅,福清诸生,持已峻洁。明末,披缁削发,徙居祖父墓侧,自称“无庵居士”,著有《无庵集》三卷。《福建通志》
黄见泰 字士必,福清人。崇祯庚午举人,性狷介,素以名节自期。隐居村落,常自题小影云:“家以贫破,书以贫焚,惟有青山将不去,容吾着脚看浮云。”后以节终。《福建通志》
石 镜 字可日,福清人。幼孤而贫,母寡,纺绩授镜书,举明经,后隐于江阴岛中,自称石道人。性放达,喜佳山水,日徜徉啸咏其间,与僧幻来、白渔子为方外交。嗣病笃,诵《南华经》,笑而卒。旧《福建通志》
吴 楷 字子方,闽县人。始为郡诸生,有文名,后隐鼓山涌泉寺侧,祝发称冒僧,以鬻豆腐为生。朋旧载酒游涌泉者,则访冒僧,冒僧与饮不郄,或贵人至,则匿弗与通,赍志以殁。时侯官有高士侣,字汝齐,为诸生,有声,高隐不出,与楷并重于时。旧《福建通志》。
何其伟 字梧子,福清人。丙戍举人,流寓连江。明亡,僧帽道帔,隐居教授,自称逋民。暇则抱瓮灌园,足迹不入城市。所种蔬菜,鬻金自给外,间以饷人,不自知其贫也。著有《涛园别集》。
陈发曾 字世承,侯官人。明季诸生,不求闻达,兀坐小楼。家邻城西荔水庄,凭栏吟啸,俯仰自得。宽衣博带,每谈忠孝遗事,掀髯奋袖,娓娓不倦。又留心文献,凡胜国授命之臣,咸纪其事。家苦贫,子孙沦落,遗集俱不传。 国 朝
杨维熊 字乃武,侯官人。厉志古人,不慕荣利,讲于鳌江幕浦三十年,足迹不至城市。所著有《周礼管子详讲》、《尚书要言》。学者称“幕浦先生”。《福建通志》
人物十六艺术
唐
黄 彻 闽县人。常衮为观察时,有僧某者善占色,言事若神。衮惜其老,命弟子就学其术,僧云:“此事天性,非造次可传。某尝于君左右,见一人可教。”遍招得彻,时为小吏,衮命就学。老僧遂于暗室中致五色彩于架,令自取之,曰:“但熟看之”。旬日后依稀认其白者,后半岁看五色即洞然矣。命之曰:“以若闇中之视五彩,回之白昼,占人可神其术。”因传方诀,且言后代当无加也。李吉甫称彻神占,可亚袁、许焉。《天中记》 宋
郑 昂 字尚明,福州人。善笔翰,尝撰《书史》二十五卷。《书史会要》
郭拱辰 三山人,游戏丹青,善写照。《攻媿集》
费道宁 怀安人。大观中,以丹青召人画院,善花草,多作交枝。闽县有圆悟者,号枯崖,善画竹石,亦能诗。纂万历《府志》
陈 桁 字行用,号此山,所翁之弟。善画龙,时作水墨枯荷、折苇,虫、鱼、蟹、鹊,极有生意。官至朝请郎。《闽画记》
陈天民 福清人。幼随父宦山东,游泰山日观,有道士知归子善画蒲萄,天民学之,遂得其妙。《书画谱》
林 泳 福清人,希逸子。善墨竹,亦工篆,自号弓寮。《书史会要》
何希彭 闽县人。精内经服食之秘,蔡襄知福州,敕颁国医所定《太平圣惠方》百卷,延希彭观之,希彭曰:“闽俗左医右巫,疾家依巫索祟,过医门十才二三耳!今欲尊圣主无穷之泽,晓人以巫祝之谬,使归经常之道,刺史职也。”乃酌其便于民用者,得方六千九十六。其有异域瑰怪难致之物,若食金石草木得不死之篇,一皆置之。襄取其本,誊载于板,列牙门左右,亲书碑以纪之。《福建通志》参《闽书》
林 霆 闽县人。精历数之学,尝作《致日经》,推阴阳历数,以资占决,多灵验。理宗朝,得召见。金华吴莱诗:“昔在江左国,闽人有林霆。白衣召上殿,口诵《致日经》。”[HT6SS]正德《府志》
黄拨沙 闽县人。善相冢,画地为图,即知休咎,因号拨沙。婺人有世患左目者,问之,曰“祖坟木根伤葬者左目。”发冢,果然,出之即愈。《闽书》
杨士瀛 字登父,怀安人。精通医学,尝著《活人总括》、《医学真经》、《直损方论》。《闽大记》
赖先知 闽县人。长水城之学,漂泊,嗜酒。客临川罗豫章所,罗敬爱之,言丧妻,命卜地,得一处耳穴,前小涧,水三道平流,唯第三道不过身,而径人田。赖笑曰:“此三级状元城也。恨第三不长,若子孙他年崇试,正可榜眼耳。”罗子邦俊,挟十三岁儿在傍,立拊其顶,而顾赖曰:“足矣”。所谓儿者,春伯枢密也,年二十有六,廷唱为第二人。赖竟没于罗氏,水城文字难存,莫有得其诀者。《闽书》 元
郑 录 字克敬,三山人,画枯木竹石。《书画史》 明
陈 廉 字平叔,福清人。嗜古法书,构醉墨堂,又作云山不碍楼,读书其中。学书二十年,篆、籀、草、隶皆精绝,时以为上追晋、魏,出入钟、王、张旭、怀素之间。性简伉,权贵踵门求书,多弗应。遇故人之家,楮墨当意,即解衣挥洒,若不经意,而气势骞胜,人咸奉为至宝。晚居黄山,自号“黄山翁”,又号“雪逢散人”。林鸿、高棅、王恭、周元皆有《雪篷草书歌》。《书史会要》、《榕阴新检》合纂。
沈无素 古田人。《闽书》作怀安人元时赴都,写金字经,授福州教授,后谢归。洪武初,举授本县训导,书、篆、琴、画皆工,后擢佥宪。《古田县志》
林 奂 字元美,怀安人。闭户读书,书法遒美。明初,被荐于有司,以瞶眊辞。《闽书》
高 鉴 侯官人。《书画史》云:字孔明,号时庵,闽县人,自称为种菊道人。正德中,为清远教谕,工水墨山水,间作花竹,气韻超逸,出人意表。《闽画记》、《名山藏》合纂。
陈 旭 字叔旦,闽县人,以字行,号“讷斋”。幼颖敏,从陈景著受学,刚正乐义。时有欲荐之者,辞曰:“某性癖,仕必取尤,甘老山林足矣。”长于书法,楷、行大书皆精妙。公署坊榜,多叔旦所书。《闽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