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乾隆本 - 第 332 页/共 388 页

郑 琰 字翰卿,闽县人。布衣任侠,闽中词馆诸公,争延致之,高文典册,多出其手。每闭閤不听出,琰笑曰:“吾具有须眉,安能作三日新妇,悒悒闷死?”遂走之金陵,新安富人吴生以上客礼之,琰醉后漫骂,为吴所构捕,置京兆狱,瘐死。所著有《翰卿诗选》、《二陬诗稿》,徐火勃常称琰工七言。少游边疆,集中多悲壮语,有《半生行》,尤脍炙人口。   高国定 字一甫,古田人。博通《风雅》,以贡不仕,所著有《雪涛集》。从子奇,字希珍,著《醉余集》。同邑郭岱,字海国,著《汇古萃玉集》。林乔材,字世臣,著《秋霞子集》。郭奇,字正夫,著《得得集》。又高世科,字希恺,邓迪,字九行,皆有名于时。[HT6SS]《福建通志》   安国贤 字荩卿。万历中。福州左卫,应袭指挥使。长于声诗,好义乐施,为人所重,有《鷇音》、《白云》诸集。《福建通志》   陈价夫 字伯孺;荐夫,字幼孺,闽县人。价夫少为诸生,踏省门,不见收,遂隐居赋诗以自娱,其为人长者,乡里妇孺皆知其名。荐夫,中万历庚子乡榜,三上春官不第,病目双瞽。兄弟自相倡酬,桐城阮自华《赠价夫》诗云:“伯孺隹公子,箪瓢居陋巷。短衣才及骭,吾视天梦梦。”《赠荐夫》诗云,“孝廉宿愤世,遁景栖深宫。亲朋希得见,杯酒将谁同?”   翁兴贤 字懋卿,侯官人。万历初,以贡司训建阳,历延平教授,与诸生谈经讲业,一禀宋儒传注。迁两浙运判,乞归。著有《易经理解》十二卷。《福建通志》   王应山 字懋宣,侯官人。喜读书,于六籍百氏靡所不探。以《春秋》教授乌石、武夷间,四方从者如云。其诗宗大历,婉而多致。监司守令常式其庐。应山食贫笃行,无干泽也。林宗伯熑纂修《郡志》,多所裁定。晚年苦心编摩,著有《闽都记》三十三卷《帚言录》五十五卷,《孝善广编》二十四卷。《福建通志》参万历《府志》   赵世显 字仁甫,侯官人。万历癸未进士、风度秀整,诗宗盛唐。初任池州推官,左迁,稍起知梁山县,转通判,以母老不赴。自负才名,郁郁不得志,杜门却轨,以文酒自娱,达官罕识其面。著有《芝园稿》、《山居》、《阙下》、《入蜀》诸集。《福建通志》   王 湛 字汝存,闽县人。博学有伟才,尽通百家之言。文尚声华,万历中岁贡,有《王生集》。《福建通志》   王毓德 字粹夫,侯官人。父应山,闽中文献归焉。毓德老于布衣,里闬中称长者。人有急难不平,不问识与不识,身为奔救。游金陵,主友人林古度家,其乡有贵人招之,弗肯往,竟去。吟诗最苦,诗成不喜示人,故传者绝少。   陈仲溱 字维秦,侯官人。性拙直,寡言笑,与人交接,言辞少拂,即掩耳而去。诗苦求工,不惬意不止。每出其诗示人,以手按纸,手颤口吟。人或诵其诗,口喃喃与相应和,其自喜如此。   商家梅 字孟和,闽县人。万历末年,游金陵,与钟伯敬交好。伯敬举进士,从之入燕。马仲良榷关浒墅,偕之吴门,在吴最久,少为诗,饶有才调,已而从伯敬游,一变为幽闲萧寂。不多读书,亦不事汲古,鐬心役肾,取给腹笥,低眉俯躬,目笑手语,坐而书空,睡而梦噩,呻吟咳唾,无往非诗,殆古之诗人所谓苦吟者也。冯尔赓备兵太仓,好其诗而刻之。幽忧发病,死娄江之逆旅,尔赓庀丧事,返葬焉。   林茂槐 字稚虚,福清人。万历乙未进士,授梧州推官。有福清林尚炅爱姬亡,刻玉为像,出入怀之,至苍梧,为盗所杀。茂槐一夕冥坐,若有妇人诉冤者,旦遣逻卒捕贼,搜赃得玉像,惊曰:“此吾邑人林尚炅物”。遂穷其党,得尸面如生,归丧于闽,叶向高为之传。历官按察使,卒于官。所著有《音韵订讹》、《字学书考》、《四书经史决疑》等书。[HT6SS]《福建通志》参《福清县志》   陈 勋 字元凯,闽县人。万历辛丑进士,除南武学教授,历户部主事,榷广陵关,蠲豁甚多,尽却前例钱,而岁课溢额。继差水兑筦浦口仓,皆有善政。当时士大夫多树党援,勋特立孤行,无所依傍。转郎中,托疾归,杜门却扫,以文翰书画自娱。起绍兴守,未任,卒。著《元凯集》四十卷、《坚卧斋杂著》二十卷。《福建通志》   王 宇 字永启,闽县人。万历庚戍进士,官南刑部主事。擢武选司员外郎,奏免南都武弁赴北袭职,弁咸德焉,为建生祠于雨花台侧。擢山东提学参议,课士执法,为请谒不遂者中伤归,行李萧然。著有《原斋集》及《经书说》。后起户部员外郎,未任,卒。旧《福建通志》   何 璧 字玉长,福清人。魁岸类河朔壮士,斤也放迹,使酒纵博,聚里党少年,阴为部署,有事一呼而集,上官捕之,逾城夜走,亡匿清流王若家,尽读其存书。依其乡人林古度、曹学佺于金陵,携学佺书游新安,无所遇。闻邑令张涛,楚人,好奇士,为诗四章,投匦以撼之。涛大惊,延为上客,赠以千金。涛开府于辽,璧往从之。涛将荐以布衣拜大将,会涛罢镇而止。璧因此谙挠辽事,谈边塞情形如指掌。璧求用甚亟,酒间奋臂抵掌,人皆目笑之,殊不自得。涛死,入楚哭之,遂以病死。涛门人胡汝淳榷关荆州,买棺葬之沙市,为石表曰:“闽侠士何璧墓”。著有《逋客集》。   林子勉 字行甫,闽县人。万历恩贡,选长泰训导,教士先实行,时廉其贫者周之。转泉州府教授,相国李廷机每称为金玉君子。擢益府纪事,归。著有《易经说》四卷、《蓬草》五卷、《石溪集》八卷。子应典,字仪廷,以贡选云和训导,著有《经史要》二十卷、《古今奇观》十卷、《宦游草》二卷、《龙门集》六卷。长孙贽卿,善诗文,有《传砚堂集》三十卷。季孙荣芬,顺治辛卯举人,翰林待诏,工词翰,有《如兰稿》。叶向高撰《传》、旧《福建通志》合纂。   施兆昂 字颙昆,福清人。万历己未进士,选庶吉士。学问淹博,工诗赋,精书画,寸缣尺楮,人争宝之。闻隹山水,辄心动,常手辟福庐三天门,及灵岩啸台,礼斗坛诸迹。有《馆课》、《西江集》、《天尺楼稿》。《福建通志》   郑腾云 字汝奇,福清人。天启辛酉乡荐,知如皋县,有政声。忤权要,归隐于渔溪之桃源,以诗酒自娱。精草法,有《草帖石刻》十卷。《福建通志》   薛敬孟 字子熙,福清人。崇祯贡生。明亡,不求闻达,放浪山水间。工诸体诗,有《击铁集》十卷。《福建通志》   王侯聘 字席卿,侯官人。崇祯癸酉举人。博通群书,抱才尚气,怡情山水。诗多淡语,耐人咀味,有韦苏州之遗响,著有《握粟集》。《福建通志》参《高言集》。   陈元登 字龙淮,连江人。以气节自持,工书画,其诗歌古文词,类多感慨。所著有《渔村诗文集》、《谠篇》、《广伐山集》、《茶谱》、《笼鹦集》、《海错图赞》。《福建通志》   王 奂 字子嶷,闽县人。博学,善属文。与同年林孕祺,字序之;樊曾羽,字逸少;陈辅,字晓亭;郑愈,字逊之;邵景文,字长倩相切劘,为古文诗歌,恒抚时触景以见志,著述各有数十卷藏于家。《福建通志》   方仲夔 字汝典,侯官人。勤修力学,教授生徒。同时有诸生庄修字治三,叶履春字端卿,程大绅字近吾,李时健字行甫,赵铎字孟觉,何斌字德观,杨玉树字承谟,戴穆夫字古度,孝廉邓寿朋字戒从,学博王叔俊字升之,邓景卿字叔表,俱闽县人。诸生洪勋字孟功,郭宗禹字不伐,陈秉诚字心源,俱侯官县人。皆积学砥行,北面受经,后多贵显云。《福建通志》   齐 庄 字望子,闽县人。居齐坑,嗜学家贫,为人夜舂,手足操作,而置书其旁,注视之,遂会通晓悉无遗,以《五经》为诸生。当万历末年,闽中文体渐尚轧茁,天启初,愈甚,庄原本《六经》,不稍杂纵横家言,每出笔,根极理要,情文亹然,衡文者无不以国士相赏。从游尝数百人,经指示,辄掇科第而去。而庄栖迟穷巷,自甘贫贱者三十年,无几微无聊不平之况在其意中。著有《史论》、《白湖集》。余甸撰《传》   周之夔 字章甫,闽县人。崇祯辛未进士,负气节,任事敢言。授苏州推官,督兑漕粮,会太仓知州刘士斗,徇其州人议,欲以本州轮额派各邑代匀之,夔不忍邑民重困,执弗从。以此忤时,弃官归。尝居僧寺,佣书画自给。《福建通志》   徐 英 字振烈,侯官人。少豪健,居尚丰仓,以担米为业,折节读书,喜击剑。日晡时步桥上,与后生谈划边制胜之策,皆本于《司马法》。自署其门曰:“门喜无题午,目惭不识丁”。又署曰:“问如何过日,但即此是天乡”。曹学佺先生曾访之,鐍户不见,归遇诸涂,旁人指曰:“此短衣敝履,高视阔步者,即徐五也”。学佺携手与归,拂草榻,略坐,土锉无烟,以残竹支几。几上顽剑、粗砚各一,败笔两枝,《春秋三传》、《史记》、《汉书》、《管子》、《荀子》、《董子》、《越绝》、《括地志》等书,残缺零乱,每册空白处,则皆其所作诗歌古文也。因强之同至石仓园入社,并携其杂稿以行,刻其诗于《二十代诗选》。明亡,学佺里居殉节,英伏尸哀恸,自噍其舌,喷血数升,三日而绝。著有《鸣剑集》。余甸撰《传》。   王颖如 字哲开,闽县人,资性敏异,气度宏远。年十三随董应举游镇海楼,仿王勃作序,顷刻数千言,序诗并就,极壮丽典则。老于诸生,著有《孝经颂赞》及《三楼纪胜》诸篇。纂《福建通志》   曾异撰 字弗人,侯官人,原籍晋江,父早卒,母张氏以遗腹生,家纺绩给晨夕。异撰事母至孝,岁饥,采薯叶杂糠籺食之,妻尝负畚锄乾草给爨。然性介甚,长吏欲为地,不屑也,时天下多故,究心经世学,其所言皆可见之行事。诗有奇气,然太近诡,与宁化李世熊友善,酬倡诗尤多。吴兴潘曾綋督学上其母节行,旌于朝。及曾綋抚南赣得王惟俭所撰《宋史》,招异撰及新建徐世溥更定,未成而罢。崇祯十二年举于乡,年四十有九矣,赴公车,还,遂卒。余甸撰《传》   陈 衎 字磐生,闽县人。自其父以上,五世皆有集。衎笃学好古,受业于董应举,与徐熥、徐火勃相切劘为诗文,老于场屋。好谈边事利害及将相大略,穷老尽气,不少衰止。尝自撰《墓志铭》曰:“生肮脏负俗,粗读书略知文字。”著诗赋、碑传、杂文四十余卷,稍行于世。子浚,字开仲,亦有才名。   严 通 字白海,福清人。父早丧,家贫,母令担布缕及凡供女红之属,行鬻市中。民部郑廷楫时为塾师,奇之,令白母就学,登崇祯癸未进士。流贼破北京,通时需次都门,摄敝衣冠,间道归隐江阴小屿侍母,日纵酒啸咏。会浙人有狱,牵诬被逮,通诣狱仰天叹曰;“吾已登仕籍,岂能复作囚人对簿耶?”索酒大醉,死狱中。著有《白渔集》、《兰阁逸纂》、《春秋笺》十余卷。旧《福建通志》   韩廷锡 字晋之,侯官人。家素贫,菽水不给,而临财无苟得,膏火不具,而开卷必衣冠。万历末,为诸生,时习经者皆卤莽灭裂,廷锡必研究终始,条理通贯,畅乎自得,前无古人。尝以字学坏于钟、王,故悉力于大小篆,终身不作行草、即真书,亦不得已于应试时为之。此外,虽朋友往来短札,无非大小篆。执亲之丧,哀痛迫切,苫块饣亶粥,三年未尝见齿。或亲戚情话不能断绝,则衰麻随身,亲携草垫,在处据地以坐,识者以为今世之王伟元、徐仲车也。筑别业于道山之麓,与林蕙读书其中。所著手自编录,名《榕庵集》。余甸撰《传》。     国 朝   陈 轼 字静机。明崇祯庚辰进士,淹贯博洽,尤长于诗。国朝授苍梧道,解组归,葺道山故居,著书一室,有《道山前后集》。《福建通志》   郑宗圭 字圭甫,闽县人。明崇祯壬午年举人。国朝知乌程县,沉酣经史,著《读史卮言》十卷,又有《山围堂集》及《续读史诸篇》。年九十五卒《福建通志》   黄晋良 字朗伯,闽县人。明季诸生,得黄道周《易象正》、《三易洞玑》二书,穷年伏诵,明平陂往复之数。重气节,善排难解纷,人比之鲁仲连。工诗古文词,长于书法。遍游齐、楚、吴、越间,每托诗文以见志。晚号东叟,居三山之井上草堂,著有《和敬堂文集》。[HT6SS]《福建通志》   许 友 字有介,号瓯香,侯官人,为诗清新俊逸,如高秋远籁,朱彝尊曰:“有介才兼三绝,名盛一时。要其篇章字句,不屑蹈袭前人。正如俊鹘生驹,未可施以鞴革勺。”又工书画,酷慕米襄阳,构米友堂,瓣香祀之,有《米友堂集》,子遇。《福建通志》   遇 字不弃。少倜傥,喜交游,户外之屦常满。受诗于新城王士正,得其宗派,兼工松、梅、竹、石,士正尝题其画竹云:“许候磊落负奇气,平生节目坚苍筤。石林手种竹万个,兴来自写千筼筜。”谒选,授陈留县,有惠政。以荐调知长洲。新沦浪亭,公余,礼士大夫倡酬其中,风流文采,照映一时。卒于官,著有《紫藤花庵诗集》。子鼎,字伯调,雍正癸卯举人,知上虞、遂昌二县。为政不苟,著有《梅岩集》。次子均,自有传。   黄 璂 字基玉,文焕子,喜任侠,倜傥不羁。国初,历官广东肇罗佥事,一载,乞归养。居金陵。性爱佳山水,以吟咏自豪,为诗纵横有法度,与许友齐名。兼工画,喜作幽兰奇石,皆有生气。著有《姬山集》、《岱游草》、《西江日谱》。《福建通志》   赵 沂 字阆仙,闽县人,顺治已亥进士,任新城令,以病归。为人古心道貌,潇洒出尘。文采遒艳,有《燕游草》、《归来堂集》。《福建通志》   许 珌 字天玉,侯官人。明崇祯已卯举于乡,与新城王尚书士正善。士正作《慈仁寺双松歌》赠之,称为闽海奇人。田髴渊曰:“天玉诗才敏赡,廿年来屡与倡和,每拈一韵,叹其绝神。”其为名流推挹如此。珌尝与计偕过扬州。士禛时为郡司李,解内子金条脱,资其旅橐,故其《悼亡诗》有云:“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一官长物吾何有?却损闺中缠臂金。”纪斯事也。后官安定知县,著有《铁堂集》。   陈 选 字子俊,闽县布衣。积学能文章,饬躬砥行,雅以著述自娱。启、祯间,游江淮,历览景物,悲歌见志。著有《亦吕集》。子祖虞,字燕臣,博洽群书,工古文词,尤长乐府,著有《乐府随录》。《福建通志》   林 泉 字六一,闽县人。明崇祯壬午举人,国朝授漳浦教谕,讲经课文,多所造就。尤博综今古,藏书数千卷,皆手自丹黄。所著有《数堂诗文集》。《福建通志》   吴道来 宇子绂,侯官人。顺治庚子乡荐第一,丁未成进士。任中书,文学德行并优,著有《邺城百咏》,卒于官。《福建通志》   林 逸 字德子,博学能文,顺治庚子举人。著《麟经讲义》、《后乐堂诗文集》。子秉中,字与人,康熙庚午、己卯,两中副车。积学砥行,精行、楷、八分,著有《四书日讲》、《贻桂轩诗文集》《福建通志》。孙赞龙,字泽云,雍正丙午五经举人,著有《吟台集》。曾孙其茂,自有传。四世文学相承,合刻有《长林弓冶集》。   薛 镕 字子燮,福清人,侯官明经。甲申闯寇起,山海交讧。镕以重名,屡却征辟,授徒自给,抱道守节,以著述自任。尝游越中,梓《南窗草存》六卷,其未梓者,《南窗草又存》十卷、《存存草》十卷、《草腴》二卷、《筠阳诗集》一卷、《箨书》十卷、《先儒语录钞》十卷、《礼经微解》十卷。子种茂,以名诸生为经师。《福建通志》   王九征 字明侯,侯官人。博极群书,工诗古文词,游历名山胜概,多所题咏。老谢举子业,杜门课子,以书史自娱。著有《北征日记》、《墨禅》、《水云诸草》、《竹村诗集》。[HT6SS]《福建通志》   林 仪 字羽倩,侯官人。康熙甲子副榜,夙慧、嗜学,精书法,工诗文,为一时推重。[HT6SS]《福建通志》   杨献策 字文子,福清人。顺治庚子副榜,性严毅,力学砥行,一时从游最盛,有《怀古堂集》。《福建通志》   方乔植 字仲溉,侯官人。博学洽闻,与同郡林垐,严通,陈圣泰,陈立敏辈,树帜文坛,聚徒讲学,以德行经术为根本。顺治初,以贡为高州教授,擢肇庆府同知。《福建通志》   郑 磊 字三石,闽县人。康熙己巳岁贡。性豪宕,善草书,诗名籍甚。有《南湖集》五十卷。《福建通志》   金 潮 字海门,侯官人。康熙辛未进士,选庶吉士,改知昆山县。清介自持,豪强敛迹,以罣误解职。潮少遭家难,尽室播迁,以出继得免,刻苦力学,虽通仕籍,而感时思亲,多悲痛愁苦之音。父卒,得赎其母与弟归。中岁流落吴下四十年,授徒自给,年八十余归里,卒。著有《海翁集》、《玉山草堂诗钞》。   林 侗 字同人,侯官人。父逊,任达州,有惠政。侗博涉经史。弱冠食饩于庠,随父宦三秦,纵观三辅名胜,历游边徼,走庄浪、凉州间,金石碑版,搜罗考订无遗。康熙丙辰,沿牒署尤溪教谕,以二亲垂老,绝意功名,居城西荔水庄,老屋荒池,以著述自娱。所著有《来斋选》、《古井野识塗》、《昭陵石迹考略》、《金石考略》、《李忠定公纲年谱》,年八十八卒,闽中称文献焉。子在华,字渭云,国子生,工诗律,分修省志,多所考订,著有《隋农遗稿》。纂《福建通志》   林 佶 字吉人,侗弟。受业于长洲汪编修琬,拔贡入成均,受诗于新城王尚书士祯。时华亭王司农鸿绪,总裁《明史》,延佶与鄞县万斯同商订。己卯举于乡,丙戍特旨,入直武英殿抄写御集。壬辰,钦赐进士,佶名在第一。官内阁中书,分纂《诗经》、《子史》、《英华》各馆。泽州陈相国廷敬,昆山徐司寇乾学,商邱宋冢宰荦咸先后推毂,在日下举销夏之会,一时名贤咸集。家多藏书,徐尚书刻《通志堂经解》,朱检讨彝尊选《明诗综》,皆就传抄。佶博览群书,尤得力于韩、曾,著有《朴学斋诗文集》,吴江潘耒为之序。又《焦山古鼎》、《甘泉宫瓦诗》各一卷,刻于《昭代丛书》。性喜金石,工篆、隶、行、楷,上自王公,下至琉球、高丽,无不购求藏弆焉。子在峨。   在峨 字涪云。博雅好古,工文词,精书翰。弱冠与纂修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例叙知县。乾隆初元,再游京师,大学士赵国麟目为国士,将特荐之,未上,国麟罢,遂归寓胥江之板桥,有小楼曰环翠,日与编修邵泰、布衣李果过从文酒,或写意作竹石花葩,尺楮寸缣,人争宝之。所著有《陶舫集》、《砚史》各若干卷。   张 远 字超然,侯官人。幼孤苦力学,避耿逆乱,游常熟为何氏赘婿,遂家焉。诗文书翰,匠心独运,自有遥情逸气。为人亦潇洒旷达,游四方,所交皆当世名人高士。康熙已卯举乡试第一,授云南禄丰知县,卒于官。所著有《无闷堂集》四十卷。《昭文县志》   蓝 涟 字公漪,侯官人。父籀,字兴汉,善篆隶书。涟博物洽闻,工诸体诗,超脱遒逸,而篆,草八分,皆有父风,兼擅绘事。居道山麓,老屋三间,图书插架,客至呼酒赋诗,竟日忘倦。自题其门曰:“朱绂不贪缘骨相;沧江终老作诗人。”其志尚如此。性喜游,足迹遍齐,鲁,卫,魏,吴,越,在粤东羁栖尤久,与梁佩兰,陈恭尹交善。晚岁再至粤,人咸尊礼之,为刻其集曰《采饮集》,遂卒于粤。   吴文焕 字观侯,侯官人。康熙甲午,五经举于乡,辛丑以第二人成进士。授编修,淡于宦情,乞假家居,以诗酒自娱。后典试陕西,改刑部员外,寻转礼部,迁御史,又乞假归。旧庐狭隘,四壁萧然,有中人所不堪者,文焕处之晏然,卒于家。诗有唐贤风味,林佶序而传之。同里郑三才,字廷赞,与文焕中表兄弟,居比邻,少同砚席,其诗踔厉峻发。康熙癸巳成进士,知东光县,为政之暇,以风雅教其邑人。丁内艰,服阕,除上元县,未赴任,沦落在外,卖文自给,晚岁艰难。与文焕同著有《参亭诗集》。   李开叶 字奕夫,福清人。康熙辛丑进士,选庶吉士,引疾归。朋游过从,唯以讲学论文为事,所著有《崇雅诗钞》。《福清县志》   郭人麟 字嘉端,福清人。康熙庚午副榜。性笃孝,居丧悉遵古礼,天才敏妙,工诗赋,古文,行草、绘事,咸为当世所重。晚益嗜书,闭户体玩,著述日富。有《药村外集》、《药村词谱》、《药村留草》、《学语集》、《药村诗义》、《杞光亭草》、《拙亭次韵诗》诸种。子美,字名周,雍正癸卯进士,知邢台县。《福建通志》   方 迈 字子向,闽县人。康熙甲戍进士,初令萧山,调兰溪,寻解组,归卒。迈博极群书,议论醇正,著有《四书讲义》、《九经衍义》、《春秋补传考正》、《资治通鉴前编》、《古今通韵辑要》。子侗,康熙庚子举人。《福建通志》   郭 雍 字仲穆,福清人。康熙癸已举人。事母孝,性高洁,博学能文。诗窥唐人阃奥,书法妙一时,自订有《约园诗集》。《福建通志》   郑 霄 字孟麟,连江人。康熙丙子举人,淹贯该洽,淡于仕进,知定陶县,以艰归。起补刑部主事。方逾月,乞归。尝倡修江南桥,手辑《连江邑志》,著有《燕石缄集》。[HT6SS]《福建通志》   林祖望 字修伯,闽县人。康熙癸未进士,选庶吉士。未几卒。生平为文,雅不一律。两掇高科,未竟厥志,士论惜之。著有《礼记诠解》。《福建通志》   林绪光 字广业,康熙已卯举人。知蕲水县,丁本生母艰。再补平湖县,迁冀州知州,以前任事镌职,七年事乃白。复补海盐县。转乍浦同知,迁永北府,以艰归。再赴补,卒于途。绪光有干才,历官俱著声迹,而宦途多阻,浮沉守令者三十年,不克竟其用。长于诗,著有《余斋集》。   吴于岸 字太士,闽县诸生。性耿介,不随俗俯仰,与亲故游处,未尝一言涉谐谑。盛暑集生徒谈经,必正衣冠,以是人皆敬之。工制举业而未售,督学使者枉过其门,欲以贤良应诏,辞不就,时以为难。   陈 仁 字惕存,闽县人。康熙乙酉举人,德性凝定,以文章振一时。苦学授徒,供奉二亲,又为业师营葬。著有《铁砚斋集》。   张万年 字进玉,侯官人。事母以孝闻。性嗜学。淹贯经史,教授生徒,传经讲学,名宿多出门下。以贡授海澄学训导,著有《春风楼遗稿》、《学庸奥义》。   吴 濂 字元吉,福清人。雍正癸丑进士,授山西偏关县,未抵任卒。濂受学巡抚张伯行,学行渊粹,所著有《竦笔轩诗钞》、《玉柱轩诗领》、《玉柱轩古文钞》、《满籝金前集》。《福清县志》   郭 植 字于岸,古田人。乾隆壬戍进士,当事延主鳌峰讲席。又广东聘主粤秀书院七年,粤人士尊信之。丁外艰,卒。著有《经史问》、《月坡诗集》。植闻见该洽,于诗尤工,尝辑本朝诸家为《诗略》数十卷,藏于家。   卷之六十一  人物十三忠义        唐   林慎思 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进士,复中宏词科,拜校书郎。乾符中,群盗蜂起,百姓流殍,僖宗日与宦者燕嬉,慎思与莆田余镐累疏切谏,不纳,出为万年令。广明元年,黄巢陷长安,慎思领兵出战,力不支,欲自刭。贼执之,逼降,慎思踞床大骂,北向稽首,遂遇害,年三十七。友人周岌匿慎思母与妻子及所著《续孟子》二卷、《伸蒙子》三卷、《文集》二卷,南归。《福建通志》   张 谨 字信美,闽县人。沉雄英发,累官福建招讨使。黄巢寇闽,谨率师御贼,多所冲陷。后遇于政和之铁山,杀伤甚众,贼以奇兵遮狭道,不得前,士卒乏食疲困,谨意气自如。偏将郭荣能挽五石弓,举千斤,谨与荣及诸校十八人持刃突入贼阵,直贯左右,呼声震山谷,斩首数百级。贼披靡,欲解去,探知无援,奋击不已。自旦至晡,十八人与荣俱死。谨被创甚,乃握刀箕踞骂贼,被害。妻子及荣妻皆骂贼死。政和人庙祀之。《福建通志》   黄 碣 闽县人。初为闽小将,喜学问,抗志希古。同列有假其笔者,碣怒曰:“是笔日断大事,不可假。”后战安南有功,高骈表为漳州刺史。徙婺州,有治绩。刘汉宏攻之,兵寡不可守,弃州去,客苏州。董昌为威胜军节度使,表碣自副。昌反,碣谏曰:“大王起田亩,位将相,非有勋业可纪。今不能尽忠王朝,乃自尊大,一日诛灭无种矣。桓文不侮周室,曹操不敢危汉,今僻婴一城,乃为大逆,何耶?碣请先死,不忍见王之灭。”昌怒,斥出之。碣移书幕府李滔,曰:“越州建元,以愚策之,针可为矟耶?”或窃其书示昌,昌令使者斩之。使以首至,昌诟曰:“贼负我,三公不肯为,而求死耶?”抵溷中,夷其家百口,坎镜湖之南瘗焉。僖宗诏钱镠讨昌,灭之,赠碣司徒,求其后不得。《新唐书》   李彦坚 字成实,闽县人,累官银青光禄大夫、御史中丞。乾符间,黄巢寇闽,僖宗以彦坚家世居闽,素知山川险隘,命守建州。未至,刺史李乾祐弃城走,彦坚召募民兵,与贼战于政和之高宅,不克,退保东漈,贼进逼之,自刃死。《闽书》     五 代   陈霸先 罗源人。为王审知先锋,战胜攻克,以忠义勇敢名。追贼白塘岭,马踣而死,民庙祀之。《福建通志》   黄 岳 福州人。博通经典,尤邃《易·象》、历数之学。唐末,由乡贡入太学。黄巢寇闽,避地者无所衣食。岳好施予,鲜倦容,从之者如市。王审知为威武节度使,闻其名,累辟为属,力辞不就。无何,审知受王封,必欲起岳,岳度不能拒,遂投渊而死。岳妻林曰:“夫能为忠臣,妾独不能为忠臣妇乎?”亦投渊从之。邦人为立祠祀于其地。一云:岳死时,父母、妻子、二弟、一白犬,皆赴水死。又来征岳者崇、舒、赵、田四人亦死。《十国春秋》     宋   朱庭杰 字世英,永福人。崇宁五年进士,建炎中为潍州北海令,寻摄倅。金人入寇,官属悉遁免,庭杰独坚守不去。城隅有水,度敌至必饮之,投以野葛,饮者多死。俄而兵入城,庭杰死之。敕葬于郡之桑溪原。万历《府志》   余光庭 字朝美,罗源人。大观三年进士,以漕监荐,入试擢第,唱名居前列,其从兄深校文,以亲嫌奏黜之,恬然东归。政和二年,复领荐,试礼部中,廷唱前列,徽宗识其名,异之。累官光禄丞,出知南阳县。建炎初,金人陷南阳,不屈死,举家歼焉。《闽书》   卢 榕 字叔才,初名郁,永福人。宣和三年,擢第,调安仁令。绍兴初,剧寇曹成拥众数万,自江北掠湖南。榕躬率民兵战死,诏赠宣教郎,官其子沂。万历《府志》[HT]沂自有传。   吴 昉 字彦昭,侯官人。建炎中,权知荆南军,与贼战没,赠朝议大夫,官其子。[HT6SS]《闽书》   曾 升 字孟高,闽县人。以入粟补吏。靖康中,被檄,部士卒戍楚州,至昭信县,与金人合战,死于阵,昭信赖以全。事闻,赠五官,与一子恩泽,立庙祀之。万历《府志》   陈 适 字正中,连江人。绍兴二年,太学上舍,释褐,授雷州海康县尉。时蛮寇陆梁,适缮器练兵,力战克捷,乘胜深入,忽伏兵起,士马穷迫,寇欲缚之,厉声曰:“男儿读书,死必殉国。吾世代衣冠,荷国厚恩,恨不尽忠以报,今得死所矣。”骂不绝口,遂遇害。事闻,赠宣教郎,官其子琮。《福建通志》   黄 复 字乾叟,永福人。知兴化县,没于王事,封忠壮侯。《闽书》   杨梦斗 字子仰,长乐人。宝祐四年进士,历扬州都统使。兄琦、弟叔济、侄次郑分兵守要害。景炎末,宋室播迁,梦斗与文天祥力抗元师,兵败,赴扬子江死。里人立祠以祀之,匾其额曰:“文章节义。”《福建通志》   高应松 字筼亩,长乐人。开庆元年进士,由衡州教授累擢礼部员外郎,权直翰林院。元兵至临安,不肯草降表。及兵入涌金门,举朝奔窜,从官留者九人,应松与同郡侍郎翁仲德、正言陈春伯、大理卿郭珙与焉。朝廷旌其忠,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寻进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及两宫赴北,应松扈从至燕,绝粒不语七日,卒。《闽书》参万历《府志》   陈觉伯 字宗尹,如晦子。咸淳七年进士,授泉州教授。景炎初,幼主航海,师次泉州港,觉伯率同列奔问起居。寻命摄州倅,扈从入广,拜福建提刑,数月罢归。闻崖山师溃,愤惋不食。且卒,命其子曰:“吾宋臣也,题吾墓则系吾于宋。”《闽书》   林 琦 闽人也。德祐二年,元兵既迫临安,琦于赭山结集忠义数千人,捍御海道,以功补宣教郎,督府主管机宜文字,充检院。文天祥开府南剑,琦佐其幕。琦外文采,内忠实,数涉患难,无怨怼辞。及潮州移屯,琦俱被执,至惠州,遁,复执之北行,赴水,为吏所拔。至建康,以忧愤死。《宋史》   林 同 福清人,公遇子。举进士,历知县,解官家居。益王立,张世杰围泉州,乃率乡人黄必大、刘仝祖即其家开忠义局,起义兵,复永福县。时王积翁以安福送款世杰,然实密约北兵至,屠永福。必大、仝祖等走他邑,同盛服坐堂上,啮指血书壁云:“生为忠义臣,死为忠义鬼,草间虽可活,吾不忍生尔!诸君何为者?自古皆有死。”俄见执,不屈而死。[HT6SS]《宋史》   刘仝祖 其妻,林同女弟也。仝祖仕历督府监丞,亦耻臣元,遂与同谋起兵收复。仝祖即同宅开局募众,已复福州、兴化、南剑三郡矣。未几三郡叛降于元,仝祖知事不济,走他邑,自经死。同、仝祖并祀本邑。万历《府志》   朱 牧 字子文,闽县人。举进士,为安溪主簿,调隆兴府法曹。宋亡,死之,乡人士咸谓“牧存以文鸣,没以节显”,遂相与私谥曰“文贞”,祀于乡塾。元延祐初,请祠于学宫。[HT6SS]正德《府志》   郑思肖 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人。祖咸,卒于枝江县主簿。父震,字叔起,号菊山,道学君子,为安定、和靖二书院山长,景定壬戍卒于吴,葬长洲县甑山。母楼氏。思肖,太学上舍,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扣阍上太皇太后、幼主疏,辞切直,忤当路,不报。初名某,宋亡乃改今名。“思肖”,即思赵,“忆翁”与“所南”皆寓意也。素不娶,孑然一生,念念不忘君,形于诗文中。遇岁时伏腊,野哭南向拜,人莫测识。闻北语,必掩耳亟走,人亦知其孤僻,不以为异也。坐卧不北向,匾其室,曰“本穴世界”,以“本”字之“十”置下文,则“大宋”也。精墨兰,自更祚后,为兰不画土根,无所凭藉,或问其故,则云:“地为番人夺去,汝犹不知耶?”不欲与,虽迫以势权,不可得也。天目本中峰,禅林之白眉,闻思肖名,欲见未果,偶会于孝子梅应发家,一见,各默不语,坐久之,本忽云:“所南何不说法?”思肖曰:“两眼对两眼,无法可说。”及别去,本又云:“博学老子。”思肖即应曰:“世法和尚。”赵孟頫才名重当世,思肖恶其宗室而受元聘,遂与之绝。孟頫数往候之,终不得见,叹息而去。无何,货其所居,得钱则周人急。田亦舍诸刹,惟余田数亩为衣食资,仍谓佃客曰:“我死,则汝主之。”自是无定迹,吴之名山禅室道宫,无不遍历,多寓城之万寿、觉报二刹。疾亟时,属其友唐东屿曰:“思肖死矣,烦为书一碑,当云‘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语讫而绝,年七十八。其意谓不能死国并无后也,自赞其像曰:“不忠可诛,不孝可斩。可悬此头于洪洪荒荒之表,以为不忠不孝之榜样。”尝著《大无工十空经》一卷,“空”字去“工”而加“十”,“宋”字也,寓为《大宋经》。造语奇涩,莫可晓,自题其后云:“臣思肖呕三斗血,方能书此,后当有具眼识之。”又著《释氏施食心法》一卷,《太极祭炼》一卷,《谬余集》一卷,《文集》一卷,《自叙一百二十图诗》一卷,与《菊山诗集》并行于世。明崇祯十一年冬,苏州府城中承天寺以久旱浚井,得一函,其外曰“大宋铁函经”,锢之再重,中有书一卷,名曰《心史》,称“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其藏书之日,为德祐元年。巡抚张国维刻之以传。《苏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