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乾隆本 - 第 334 页/共 388 页

黄 东 永福人。正统、景泰间,邑罹兵燹,民苦浮粮被征,东诉之当事,得免千四百余石。明年邑饥,逋税山积,复走京师,疏免千九百石,邑民至今赖之。《福建通志》   陈 鲁 福清人。性孝友,承顺祖父、母尤谨。父疾笃,鲁刲肝作粥以进,吁天求代,父病随愈。亲终,泣血庐墓。景泰间,乡人张福全等举其事于官。里闬无少长,皆称之为孝老云。正德《府志》   张 灿 字彦明,闽县人。少孤,事母朱以孝闻。朱尝病,灿割股和药进之。景泰丙子乡荐,终海宁教谕。灿历四县学,举其官。万历《府志》   黄 熙 字汝明,长乐人。初领乡荐,以父老不上春官。登天顺进士,复以母老乞终养。前后居丧,哀毁骨立。历官南吏部郎中。《福建通志》   廖 诚 字伯纯,怀安人。天顺壬午举人,授浙江温州府学训导。迁永嘉教谕,时教授李庆、训导杨仪卒于官,亲为殡殓,且厚赙之。永嘉尉某尝贷白金未偿,卒,悯其孤贫,焚券不计。改任禹城,年五十五,致仕。平生笃于孝义,治家甚严,子云腾、云翔。以云腾恩,累赠奉直大夫、刑部员外郎。正德《府志》   萨 琅 字用让,闽县人。家贫,勤劳养母。母病,祷北辰,愿以身代,母绝而复苏,曰:“神人告我,以子,益寿三十四矣。”三年乃卒,计三十四月也。尝得金珠一囊,乃里人为官捕逃急而遗者,琅悉归之。买地掘白金,还其故主,其人分半以谢,却不受。部使者欲荐之,辞不起。子琦,官侍郎。《闽大记》   马 骢 字良夫,怀安人。即侯官县。少年读书别馆,有邻妇奔之,闭户不纳。旧与罗源县令游,令得罪瘐死,寄橐千金,期岁还其家。年四十,育一子,仆抱持坠地而殒,骢徐曰:“命也。若亟遁,不则家人将甘心矣。”后举三子,森,官礼部尚书;楷,士行皆有文名。楷之生也,有斑在面,如前子坠伤之状云。《福建通志》   林元明 福清人。有孝行,母病,刲股疗之。及母丧,家贫未能葬,不御酒肉者盖数年。[HT6SS]万历《府志》   林 清 字自源,怀安人。每岁除,必袖金潜行里巷间,有愁叹怨泣者,即掷金门内,不使其知。年九十四,无疾而终。曾孙庭壆,都谏;庭彬,州学正。《闽大记》   张 懋 侯官人,领成化庚子乡荐。懋官河南藩寮,年老还乡里。正德间,江淮群盗纵横,懋以俸市药物数十箧载归,在途其子货之,多得数十金,懋惊曰:“药物有贵贱,此人必误矣。”时舟行已二百余里,懋敕子持往还之。居家,周恤宗人尤厚。孙廷器、世衡,俱登科。万历《府志》   杨 崇 连江人。自其高祖宗连至崇六世,子孙七十余人,同居共食,一钱尺帛,必籍贮之,婚姻、丧葬、祭祀、饮食,分给有常数,一门肃雍,共守家法。故隶戎籍,当编伍,崇再从弟铁及铜,争请行,适崇子孟外归,请曰:“孟长,当往,敢以累诸父哉?”成化间,有司以义行闻,诏旌表之。《福建通志》   施 纶 字克端,闽县人。性慷慨乐善,累赀巨万,辄施亲故之贫者。友人郑建负人金,除夜索逋急,纶过,谓“兹何夕,乃尔相逼?”为偿五十金。郡守唐珣每修举郡邑废典,或有工役,纶必输助,唐数称之。《福建通志》   林 坌 字世集,闽县人。弘治癸丑进士,知阳江县,升户部主事。尝推己田宅,以赡兄弟,囊无余赀。万历《府志》   陈良策 字伯献,处士岂页之孙也。家贫,教授自给,乐施不吝,有祖风。养寡姐三人,终身敬事之。二子俱登第,长元珂,官参政;次元琰,太守。正德《府志》   李 墉 古田人。居母丧,不御酒肉者三年。弟求分异,墉面壁不忍闻。后析产,弟悉取其膏腴之田,墉终身未尝有言,年八十二,卒。正德《府志》   何 铁 福清人。父客死连江,母他适。铁长,扶柩反葬,迎母归养。伯叔之子散四方者,招之聚居,婚娶丧葬,咸身任之。正德《府志》   黄文会 侯官人。有孝行,父病,嗜鲤鱼,严寒无垂钓者,乃躬操罟于江浒,累日夜,忽五鲤跃罟中。父卒,庐墓九梁山中,哭声震林谷,有双鸠巢庐旁,共饮食,又赤狐每乘夜伴宿。正德中,诏旌其门。万历《府志》   郑汝信 闽县人。事继母如所生,抚孤弟笃友。年九十余尚强健,人问颐养有术乎?曰:“铅汞龙虎,吾所不知,少思寡欲,庶几有之。”万历《府志》   袁宗耀 字世明,闽县人。正德癸酉举人,以母病不上春官,嘉靖初,授铜陵教谕。年四十余,未有子,妻为置妾,宗耀曰:“吾日暮矣,勿更累人。”即遣还。后妻举一子,喜曰:“吾多病,不慕荣进,而嗣续是忧。今有子,归老决矣。”迁开封教授,不赴,家居。敦尚行谊,父有庶子,分产让之。《福建通志》   郑 皞 字鸣鹤,连江人。幼孤,事兄鸣凤甚谨。正德十四年举于乡,为吴川谕,请移文福建,兑半俸养兄。在吴川,兴教事,筑学舍。迁宿松县,县有侍御杨春芳者请射圃地,皞曰:“守土而以学地与人,乃朝廷不肖臣子,某不敢。”杨憾之,以多病中皞,即拂衣归,见兄甚欢,作《凤鹤和鸣图》。卜兆同之,匾其乡曰“带经”,堂曰“师俭”。闭门不见邑大夫,惟公事必肃衣冠,从有司后行礼。邑有东湖,隋林峣舍田为之,七里仰其利,有金士俨者,通朝贵,请湖为田,曰:“此而可蚀,如民何?”白官,履亩复之。嘉靖末,倭至,县官戒严,塞平水门,民不得水,狂走,皞曰:“如此,民不死贼,且死渴矣。”请以钥见托,不敢辞罪,从之,遂开门,率民什伍出汲,日再汲,民不渴而寇以无患。孙芝疏复《孟子全书》,其后浸微,皞搜得稿,以传今人,知芝有功于孟子者,皞力为多。年九十余卒。   张万里 字广陵,福州人。有侠气,受知于督学江以达,以贡入京师。适以达因事下诏狱,万里倾身护之,卒脱其死。官终湖广都司经历。《福建通志》   郭万程 字子长,福清人。蚤孤,刻意自立,值岁荒,尝负米数十里外以奉母。母肺疾,苦寒无被,与妻卢抱母而温以背。夫妻绝粒,菽水无缺。博览书传,淹洽钩贯,夜傍纺灯读书,常至达旦。嘉靖乙未成进士,授刑部主事。有奏狱干权贵,同官不敢按,万程扶病往任其事,殚力辩折,不惕于威,竟输服之。寻卒。万程有仆游乙,忠于所事,万程少时,乙多方调护。族人与何氏閧杀,词连万程,乙挺身代系,死狱中。乙子仆生,能继乙志。万程妻卢氏,子造卿,遇卿俱幼,所居海口被劫,仓皇分避,仆生往来母子间,尽心竭力,送饷无虚日。尝身负二小主,扶卢氏奔走山谷得脱。后为贼所获,缚树间,丛矢射死,卢氏及二子恸哭,招魂葬之。《福建通志》参《马恭敏集》   林 燧 字世成,闽县人。幼失父,母许氏严督之。燧朝夕温凊,母命之去,乃去,年五十余,犹有孺慕。母或色不怡,跪问故,必色愉然后起。先世有美田宅,堂兄以硗瘠易之,燧曰:“吾鲜兄弟,同堂,犹同胞也。”慨然与之。里中民有争讼,或兄弟不协者,惟燧言是听。燧好诗,暮年犹濡毫不辍。卒年八十五,乡党皆流涕。《福建通志》参万历《府志》   孙 炳 侯官人。少孤,事母孝谨。母疾,不离侧。及卒,三年不入肉,日再蔬粥而已。刻木为像,庐墓终丧,虎五绕庐,蛇两护枕,神龟至,盆松花,里闬称为孝感。嘉靖中旌其门。[HT6SS]《福建通志》   林辰孙 罗源人。家贫,日营衣食养父。父病,号诉于天,刳肝为糜以进,父病遂愈。[HT6SS]《福建通志》   郑时泽 字商霖,罗源人。嘉靖中,倭寇入邑,母黄氏病笃,与兄时清窃负而逃,匿土穴中,母饥,取米煎粥。遇贼,以刃临之。大呼曰:“使吾得饷母,死无恨。”时清闻弟声,奔救,贼并杀之。《福建通志》   陈德宗 长乐人。甫九龄,有至性,侍母王疾,晨夕不离侧。母卒,奉继母无异所生。兄弟同爨五十余年。嘉靖间,以贡授始兴训导。《福建通志》   林 秋 字贞义,闽县人。嘉靖癸卯举人,性孝友好施。兄燨,宾州吏目,卒于官,秋万里归其丧,婚嫁其子女。晚鬻所居,穷约自守,历官有廉声,终靖江长史。万历《府志》   吴时昭 字以德,侯官人。嘉靖癸卯举人,知琼山县。性孝友,兄弟五人,一门食指数十,悉令同堂会食。宦橐薄,凡婚嫁、殡葬,咸取给焉。晚年与仲兄时钦怡怡相对,家庭雍睦,称为德门。后时钦子万全令旴日台,厚视同堂,不异时昭云。万历《府志》   叶广彬 字大宜,福清人。少聪慧,日记万言,精举子业。以亲老,治田园为菽水供,诵读不废,经史百家,下及阴阳术数,靡不深究。父母殁,构永望楼、终慕轩,自号月窗。晚年结社谈诗。以子朝荣赠知州,以孙向高,赠太子太保、尚书、大学士。《福建通志》   王应期 字懋启,侯官人。为诸生,家贫,舌耕以供二亲。二亲死,不克葬,殡于先垅旁舍,去城稍远。每遇节序、除夕,必往焚香伏柩,作小儿啼,达曙乃还。柩再迁,庐其侧,昼夜哭不绝声。及至葬,方谢蔬食,茹素二十余年。居常有志性学,自号未醒子。万历《府志》   陈文子 字子文,古田人。父没,事继母陈以孝闻,饮食必亲馈。侄卫,少孤,抚如所出,与其子均产业。万历《府志》   陈伯亮 闽县人,中允谨之父也。生平不食言,家积粟,有籴者误遗金而去,伯亮急追之,呼曰:“而更欲籴邪?何为多与吾金?”其人感而谢之。嘉靖间,倭掠郊野,伯亮自乡移入城,市屋者多售数百金。其故屋主讼之,巡抚阮某欲罪其人,而令减直以归中允。伯亮不可,敕谨曰:“汝慎无为此。向者吾避寇急于问舍,既成价矣,虽多得吾千金,不悔也。”中允乃辞诸阮。万历《府志》   陈 谟 字继显。有孝行,竭力养志。父侨,好施,谟皆先意而行。父殁,号恸哀毁,结庐墓侧,数有虎卧庐外,昧爽起拜,虎始逸去,如是者三年。嘉靖中,直指李元阳旌曰“孝行之门”。《福建通志》   赵 璧 字希和,侯官人。嘉靖戊午乡荐,天性孝友。抚弱弟奋,躬督教之。奋后登第,官督学,以病归,璧亲调汤药。奋卒,抚二孤过于所生,不上春官者十年。后于道中闻奋长孤殇,悲痛而卒,士林哀之。万历《府志》   杨一谟 字世文,闽县人。嘉靖乙未进士,历贵州参议,乞养归,晨昏问侍,孺慕不衰。亲卒,刻木以祀,哀毁卒。国朝雍正六年,祀忠孝祠。《福建通志》   郑静夫 闽县人,少孤。嘉靖间有倭寇,静夫弃二子,一手携布囊挈神主,一手负母避山中。遇贼索金,见空囊,欲杀其母,静夫泣告“母老且病,杀我足矣。”贼刃其右臂,臂断,神主坠地,犹以左肱卫母,贼舍而去。寻死,母坐守一夜亦死,族人收瘗之。万历《府志》   郑云镐 字周卿,闽邑诸生。为伯父坦后,嗣母邓氏,矢志抚云镐如己出,严迪之如父师。云镐事邓尤孝谨,不啻如母,凡可奉母欢者罔不备。殁,犹孺慕不衰。本生父卒,上书学使,请终丧,弗许。登隆庆庚午乡荐,守连、靖二州,有廉声,官终益府长史。万历《府志》   张天极 字于北,侯官人。父领课铁输京师死,郡人藁葬之。天极昼夜号泣,徒步至京,函父骨,贫不能归。适王应时擢江西佥事,捐金运柩还葬之。天极终身茹蔬,如持父服时,未婚卒。万历《府志》   黄 恭 怀安诸生,性至孝。父得风疾,恭每夕吁天。及卒,哀毁几于灭性,水浆不入口者旬日,不御酒肉者三年。后丧母,如居父之丧。提学副使周孟中闻而礼之。万历《府志》   郑天挺 闽县人。母丧在殡,倭至,天挺守柩不去。贼索金,天挺拜且哭,曰:“家贫,安得金?所不去者母柩耳!”贼杀之,并焚母柩。《福建通志》   郑时进 参议观子也。家饶于财,性慷慨乐施。嘉靖二十三年大饥,时进积粟一囷悉散其族。万历《府志》   林廷兴 福清人。传见《海防》   叶廷萃 字允升,侯官人。嘉靖癸卯乡荐,积官南京工部郎中。廷萃和易坦直,笃于伦行,兄弟五人,廷萃居叔,尝自言曰:“兄所不欲我者,不敢施诸弟;弟所不欲我者,不敢施诸兄。”为官所入俸,悉以分给兄弟,随手尽,兄弟犹不满也,时非意相加,廷萃不难假贷副之。晚岁贫约,处之泰然,卒之日几无以为殓。万历《府志》   谢介夫 福清人。传见《海防》   夏叔慎 福清人。传见《海防》   林大有 永福诸生。嘉靖间,倭陷县,大有偕县令周焕坚守南门,血战死。祖母王氏年八十二,父训,从父谏,弟大学,暨僮仆数人同日以殉。《福建通志》   薛伯康 福清人。父殁,庐于墓左。病创,匍匐入城购药,是夕风雨大作,曰:“空山火绝,如穴傍狐兔何?”其妇感夫意,冲泥至墓所,续膏以归,折墓木一枝以报。木系异植,非山中常产者。嘉靖间,邑令陆从大异之,为文以记。《福建通志》   陈继思 字一忠,侯官人。嘉靖间,倭寇至,乡人皆走匿,继思以二亲老,独侍不去,寇怜而舍之。家滨江,舟遇风覆,溺者百余人,继思悉为收瘗。甲午岁大祲,悉散所储赈给。尝路拾遗金,候三日无索者,乃捐施贫乏。卒年近百岁。子学麟,别有传;学伊,官御史,迁副使。《福建通志》参万历《府志》   林 惠 字仁泽,闽县人。父没,庐墓三年,凡祭必敬,将祭必斋。兄弟六人,同爨四十余年,虽妯娌亦无间言。督学江以达闻其贤,旌之。嘉靖间岁贡,官终增城教谕。万历《府志》   林向荣 字子灿,闽清人。父蚤世,母池守节。嘉靖末,倭掠闽清,荣与母逃匿,贼杀其母,荣伏尸且哭且誓,贼并杀之,时年二十,御史李邦珍旌之。万历《府志》   王梦麟 字维振,闽县人。父子聪,遗四弟,贫且稚。梦麟舌耕哺之,让宅诸弟,躬僦破屋以居。举隆庆顺天乡试,官桂林通判。《福建通志》   许希贤 字世昌,闽县人。孝性天至,两居亲丧,哀毁骨立。既葬,庐墓所凡二十八年,虎不为暴。子孙恳请,乃还家,以寿终,葬贵安山,有司刻“纯孝”字于墓门以表焉。[HT6SS]《许氏家传》   林贞胜 字益甫,闽县诸生。游南雍,授都城厢使。孝谨有大节,父疾,吁天请代,母病目,亲舐其翳。为伯父后,生事死葬,无异所生。溽暑设浆于门,岁祲设粥于道,凡津梁道路之倾圯者,靡不捐葺。博洽能诗文,所著有《益甫集》。《福建通志》   黄 让 长乐人。嘉靖时,父墓为山贼所发,质其骨责赎,让罄产赎而葬之。乃募壮士百余人,从督府讨贼,二子启愚、启鲁死之,让出奇计,斩首二百人,降者一千七百有奇。贼既灭,推其功于诸校,竟不受赏而去。《闽小记》   董世道 字克济,闽县人。少贫,节缩治生,久渐饶,与兄子中分田宅,凡族姓不能婚葬者周之。居濒海,屡毁于倭,世道捐赀筑城。立平粜法,春夏出粟以借,至冬收粟,率免其息。道拾遗金,候其人还之。贫而负债者,捐弗取。见流殍,辄为坎瘗。王参政应钟作传纪其事。《福建通志》   林宅贤 闽县庠生。事父母孝,家贫,教授里中。兄有狂疾,家人幽闭之,宅贤辄出兄与共饮食,兄食已乃去。生平无怒容,人有非理,宅贤见之,色微庄。乡人辄訾曰:“汝见怒于林君,足耻也。”万历《府志》   施作岐 字兴周,福清人。父客粤,母卒,家贫,作岐晨出拾穗给祖母餐,夜则映月读书。后祖母亦卒,家有五丧未葬,内无期功之亲,乃入粤寻父。父竟无归意,乃自归,则里宅已折入邻豪,旦夕负墙哭。躬荷畚锸,营葬数丧,行道见之,无不泪下。后父转死大澳中,大澳海外,风涛甚恶,属岛寇复警,作岐匍匐往,卒扶榇还。《福建通志》   陈名世 字五云,福清诸生。母林患脾痛,号呼不堪,名世啮指分痛,至老左手两甲犹脱。娶王氏,奁厚,名世承母志,分给兄弟之贫者。父母卒,哀毁几失明,终身孺慕不衰。所著有《杂记》二十四卷,《礼记汇》二百余卷,卒年七十四。《福建通志》   齐德成 字仲孚,闽县人。质实好义,事亲孝养。弟卒无嗣,抚孤女如所生,营葬治奁悉从厚。精岐黄术,贫者予良剂不望报,婴孺全活者甚众。年八十余卒,著有《全婴宝鉴》。[HT6SS]《福建通志》   林世勤 字天懋,尚书燫次子,博览群书。父卒,苫块三年,哀毁骨立,以奉母黄氏,不应南雍试者三。构娱萱亭,亭中灵芝生者三,枯篁复青,盆禾两岐,圃瓜双蒂。万历间,巡按上其事,诏以“孝征四瑞”旌之,赐坊表,郡人为刻于九仙山岩石。《明史》参《福建通志》   郑时化 字维雨,福清人。万历乡荐,性孝友。父卒于燕,奔数千里扶榇还。弟贾于楚,久无音耗,复重茧入楚,携与俱归。以广文校士贵阳,及令和平,备盗救荒,绩甚著,卒于官。旧《福建通志》   陈彦弼 字子卿,连江人。母病足且瞽,卧床二十年,彦弼承奉无懈。丁亥土寇谋攻县城,阴使人绐开门,弼率众力拒之,邑赖以全。后以明经任瓯宁训导,辞归。著有《韵草》、《樵史》诸集。旧《福建通志》   阮大英 罗源人,事母孝。母老多病,常叩神祗,割股为羹,母饮而愈。时古田有林星台,永福有王元柱者,俱以割肝奉亲闻。旧《福建通志》   赵 矫 字克俊,连江人。母病,焚香告天,愿以身代。及卒,朝夕号恸,坐卧柩侧。既葬,庐墓三年。兄弟三人,同居共爨,家庭雍睦无间言。《福建通志》   林一族乌 字汝周,闽县人。父道政,精《春秋》三传。一鷟从父授经,有特解。家中落,授徒供菽水,以德行化乡人,以诗书训子孙。修谱牒,举蒸尝,一门之内彬彬礼教。晚岁制行弥笃,乡称祭酒。直指周昌旌其门曰“义方仁寿”。以长子先春贵,封文林郎。先春别有传。次子鼎春,郡诸生,积学有懿行,亦以子贵,封奉直大夫。《福建通志》   王 荣 福清诸生。子姓七百余人,六世不析箸,中外无间言。士则勤业,商则共贾,片文尺縠不入私室。每食,男子共食于外,妇人联几于内,长幼循序,家庭笑语蔼如也。邑令周堪赓表其门,曰“孝弟人师。”《福建通志》   黄世颙 罗源人。母周氏,老病齿落,世颙年六十,含哺以膳,奉侍不离。每朔望,整衣拜谒。盥頮必躬,浣衣涤器,悉出己手。母寿八十六终。《福建通志》   朱应冬 闽县人。父患疮,应冬祷神割股,裹以药,疮为少间。每出必告,近则为父治一日粮,远必数日具备,归则与父同榻,抱父足而眠。后父疮再发,应冬泣曰:“必我行谊亏累父至此。”吮疮三日,疮愈。推官周之夔作《朱孝子传》。《福建通志》   曾士迪 字惠斋,侯官人,七岁而孤。为诸生时,窭甚,授徒城中。母病目,苦壁虱,士迪率五日一归,为母涤溺器。捕虱,已不胜除,乃手七虱,祝天吞之,自是虱绝,母病随愈。后以子熙丙贵受封,其敕词云:“堂垂寡珥,承欢罔间于浣牏;孝竭百方,急病几同于尝毒。”盖实录云。《福建通志》   何源汇 字聚九,福清人。崇祯末,从父师亮偕隐。父母殁,哀毁几不欲生,岁时祭祀,必涕泣。弟汉阳蚤卒,抚二侄若己子。播迁后,族众困苦,多方周恤,存活者不可胜计。著有《敬止集》、《草木子纂》、《太平广记钞》、《玉融人物志》。《福建通志》   陈希友 字孝兼,长乐诸生,能文有志节。明末,弃诸生,往来墟落兰若间。尝剌血写《孝经》一百余卷,以贫故,父母未葬,藉以报亲也。后瘐死粤东狱中,无子,其诗文多散亡。《福建通志》   陈有祐 字君吉,侯官人。颖异博洽,为武进毛协恭所知。居恒倜傥,负气节,性至孝。妻偶以语侵其母,即遣出之。母疾,刲肝者三。母卒,哀毁逾节。与闽县孙学稼、长乐陈希友,徜徉于武夷山中,著有《续骚》若干卷。《福建通志》   郑伯逵 长乐人。六世同居,以孝友训子孙,邑令夏允彝旌之。《福建通志》   赵 用 连江诸生,从董应举游,讲经授徒。尝捐赀修文庙祭器,当事旌之。又置义田以赡贫寒,造南阳闸以备潴泄,岁饥出廪煮粥以活饿者,乡人德之。《福建通志》   林 琦 字镜甫,福清人。崇祯丙子举人,三上公车不第,慨然曰:“是乌足当吾意,吾自有千古也。”乃闭户著《伦史鸿文》一书,自姚姒迄当代,凡有关名教者皆辑焉。丙戍,挈妻子栖海坛,结庐君山桃花坞。有巨猾陈某者,利岛民财,假内附,实欲图占岛中,以谋要琦。琦大怒,骂且殴之,遂遇害。时有窃其颅者,及妻子持丧归,柁棙不动,忽有岛民奔告琦埋颅处,掘得之,归葬焉。《福建通志》   林 泓 字澹若,初建阳人。轻财任侠,凡诗赋书画,六壬遁甲之学,罔不究心。癸酉举武闱,甲申入都,遇闯贼起,上请缨疏,时论壮之,部议格不行。未逾月明亡,归,浮沉诗酒,研穷岐黄术以济人。旧《福建通志》参《大事记》     国 朝   陈可征 字秉久,福清人。父学圣,邑诸生。顺治四年,海寇窃发,军糈屡匮,学圣尽弃其产,易银四千三百金赍军前,归为山贼李甲所执,拷掠无完肤。可征方弱冠,闻之,乃别母弟,往贼巢,绐甲曰:“归我父,则金可贷而有也,请留为质。”贼许之。父归,逾期不至,贼怒,杀可征。时天黑如墨,疾雷震山,翰林林云京言于镇将,兴师讨之,破其巢,收可征尸归。妻庄赛璋以节显,遗腹子光斌以孝称。《福建通志》   郑 江 字若庵,侯官人。有至性,母叶病革,江割股和羹以进,母霍然起。后父母殁,终身语及辄流涕,遇讳日或展墓,哀恸若初丧。家塾师刘庆开者妻殁,为抚其孤。又里中有周九者,重困夫甲,父子三人,一夕将饮毒,江排户捐金,为力救其死。其他义行类是。[HT6SS]旧《福建通志》   蒋 宣 字子禄,侯官人。顺治乙未进士,授凤阳令,以母老不赴。母卒,哀慕终身。先是宣父为武平教谕,卒于官,宣与兄间关扶丧归。俄兄卒,宣授徒以束修养母及嫂,士论韪之。性高尚,于世少所合,以寿终。旧《福建通志》   庄 燫 字引卿,福清人。八岁失父,事祖父母及母孝,授徒以供甘旨。后稍饶,慷慨好施,有以婚丧告者无不立应,周恤族人尤厚。康熙乙巳知府吴六一表其闾,曰“名儒长者”。[HT6SS]《福建通志》   吴国擎 福清人。父鼎臣,永定训导,病笃,国擎割左股和糜以进,未愈,复割右股,遂痊。越三载父殁,海寇逼城,国擎负母窜。母病,国擎割股如前,病亦痊。同时有林开登,字亮中,福清人,年十四,割肝救母,人称其孝。《福建通志》   陈从义 福清人。八岁失父,事寡母孝,以勤治产致富,族戚之贫无依者,居养之。顺治丁亥,值镇海二城之变,妇女婴儿多为寇掠,从义捐金以赎。乙丑岁饥,为粥于道以食饥者,乡邻德焉。《福建通志》   黄 美 永福庠生。耿逆勒饷授职,不从,遁去。逆党执得之,缢于雪峰寺。《福建通志》   李日爃 字尔弢,福清人。自奉俭素而乐于施予。福清文庙倾圯,日爃捐修,视旧制有加。又第一楼东有文昌阁久废,为居民所侵,日爃赎建雕栏峻宇,遂为会城壮观。子郁,字汝迪,事嫡母陈、生母刘,孝养备至,兄蚤世,抚孤侄如子,庭无间言。《福建通志》   张之材 闽县人。顺治戊子,土寇将围城,城内食尽,凡民出城市米,官给符以行。之材父母不得食,垂毙,乃出市米,贼要而夺之,之材呼曰:“是将以活我父母,忍见夺耶?”与贼格斗,折胁流血,米及衣服尽掠去,匍匐至南关,所给符未失,门者纳之。时围城中无医药,而创自平,父及母亦无恙,人谓孝感云。《福建通志》   何履钅禾 福清人,邑诸生。顺治丁酉,海氛告警,履钅禾父叔率乡勇,御卫被困,履钅禾冒死突救,父叔已被杀,履钅禾抱尸不去,遂遇害。同时有林弘裔,字守孕,福清人;蒋柽,字子材;郑河,字观澜,侯官人;石维茂,闽县人,或割股,或割肝,或母卒思慕三年至丧明,皆世所共称为孝行也。旧《福建通志》   王万年 字眉友,长乐人。康熙丁巳,以贡授上杭训导。事继母陈备极孝养。母病,二年衣不解带。尝以产让弟,乡闾有争财者,闻万年言,愧而止。《福建通志》   [HT5H]张 纶 字道羽,闽县贡生,能文章。执亲丧三年茹蔬,尝置田以供祭祀。又析产与出继弟,余悉以给族之孤寒。缊袍粗粝,怡然自甘,众皆钦其素履云。旧《福建通志》   胡守谦 字牧孟,康熙己酉武举人。十三年,耿精忠乱,抽兵各郡县,谦料逆必败,漏其语,为逻者所获,杀南关市。闽定后,闻其事于朝,予恤荫。旧《福建通志》   [HT5H]郑 钟 字含章,侯官人。少贫励行,每遇亲讳辰及展墓日,拜泣如同孺慕。与二仲白首无间言,课督子孙严而有法。不喜饮,对良辰嘉客辄尽欢。有研席交谢圣友困甚,以幼女托钟,视如己出,长为嫁之,人称为盛德君子云。旧《福建通志》   金 城 字用我,侯官人。家贫,尝拾小鬟所遗金珠于道,访其主归之,邻里重其义。少好学能文,著有《四书崇正注》及《麟旨新抄》。旧《福建通志》   陈敬求 字士简,福清人。康熙辛酉举人,知酃县,浑厚敦挚。执亲丧,苫块三年,与兄元琳爱敬终身,乡闾敬之。工诗文翰墨,老而弗倦,日与朋好以诗酒自娱。《福建通志》   陈国琦 字琢成,闽县人,补弟子员。值耿变初平,帅府稔其文行,题授教谕,历沙县、大田、瓯宁。戊午,海寇林信陷漳平,移兵大田。防将余虎素与令侯执纁不协,乘势恣横。夜半寇将攻城,执纁欲自经,国琦曰:“事急矣。”乃檄诸生范文景、田乃章等率练长乡兵,分陴守城,亲驰虎营中,以大义责之,虎为感愧,出师退贼,城赖以全。《福建通志》   林世发 字君奋,闽县人。父殁,哀痛几不欲生。母老病,日夜侍汤药不倦。母色少变,即跪问故,俟霁乃起。抚三弱弟极友爱,后相继殁,鞠诸侄无异己子,腴田大厦悉以让之,乡闾高其行。《福建通志》   江子璜 字朝雄,长乐人。母卒,值海界内迁,不如礼,子璜言及辄流涕。后乃与父合葬,躬负土成坟,庐于侧。性好施,里有患难,多方拯恤,贫不能自存及无力婚葬者悉周之。[HT6SS]《福建通志》   何履旭 字君章,福清人。父其达早世,奉节母叶氏,竭力色养。母疾笃,仓皇吁祷,一夕梦神授药,手按其股,乃焚香告天,刲股和药以进,母病寻愈。与弟龙光、龙见相友爱,同居共爨,至老无间言,年八十五卒。《福建通志》   林必达 字河子,侯官人。邑诸生,弃文就武,登顺治丁酉武举。任毕节守备,捐俸建义学以教邑之子弟。历官秦、晋,皆著劳绩。后从奋威将军王进宝讨平吴三桂,功迁孟寿游击。致仕归,以诗文自娱,著有《食粟斋集》。康熙丙子北库火,延及越山六贤祠,必达捐赀重建,乡人即祀于越山祠。《福建通志》   郑 起 闽县人。顺治戊子兵荒,父母及祖父母相继殁,起年十七,附身附棺,艰难备矣。抚二幼弟成立,旋俱早世,抚诸侄孙如抚其弟,百口共爨,庭无间言。晚年复捐金收骸施棺,乡人高其义行。《福建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