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97 页/共 974 页
忧勤所属被灾躬自行县问疾苦议振业之若痌
瘝于厥身王公一钱不取于民俸禄仅充衣食而时
出以纾小民之困夫如是而后可言教也不然闾阎
之中愁叹怨讟此皆为士者之亲戚邻里也而徒饰
宫墙起学舍欲人典于学弦歌礼让岂不难哉余伏
处堪岩实赖仁贤在位以获谈经授徒无豺虎之患
是以乐为之记
重修恒阳书院记 赵南星
今天下郡国学宫之外徃徃有书院所从来乆逺矣
盖当道者抡学校之秀而羣肄焉所为阐国家作
人之意甚盛美也自江陵相国持权其乡之士讥之
遂迁怒而尽毁天下之书院真定故有恒阳书院至
是废至壬午遂改为游击将军之署壬子当大比士
督学缺人上命直指汝南傅公摄其事得人为盛遂
决意兴复明年正月檄府别建游击署而以书院还
有司发赎锾七百余金中丞汝南刘公郡守周公司
马陈公佐焉经始于正月成于七月重门之外为坊
内为讲堂东西为精舍凡十四所讲堂之后为长廊
有堂有厢后有水亭一如旧时之制又置田以资给
诸生于是三十二城之名士皆至有文学造余而问
曰今之教士不以道徳彝伦惟文词之尚如是则郡
邑有学宫矣又益之书院是不过使诸生多取科第
而损公帑劳民力倘亦可以已乎余曰卓哉吾子之
问天下之无敎化乆矣然道固不废文词之所称者
非道徳彝伦耶心而身体之古教化在其中矣夫
国家设科第以罗士士非此莫繇自致江陵故楚之
贫诸生也繇科第进一旦而肆滔天泯夏之恶彼其
蒙被国恩岂不厚哉为善者不尊显则名不彰为恶
者不尊显则身不亡科第自荣非人则辱士在所自
树耳盖己巳之岁余读书恒阳书院当道者聘请阜
平广文艾纯卿先生楚平江人也博学能古文平生
慕李献吉之文章气节数向余道之明年庚午余随
诸君子举于乡是岁得人称盛多出艾先生之门者
顷之先生入为刑曹丁丑劾江陵夺情事遣戌明年
而废天下之书院江陵败后艾先生起为蜀开府余
不肖生鄙小县自见艾先生而后知觉渐萌志意稍
立故教人者不厌多方好学者不厌多闻时周公属
余为记余既为述其废兴之故并记与文学问畣之
词以明当事者作人之意爰勒石章用垂不朽其词
曰万歴初载楚士柄朝猴冠而虎媚于昏妖进直
屏毒流天下帝欲其逋夺之所生于位宴处乡校腾
讥绳以乌乌焉冯怒毁其讲堂无令聚议比于盗
薮在恒山者竖以大旗为将吏府绵歴三纪人忘旧
贯改作是仍傅公乃来持斧问俗兼秉文衡毅然举
废片言立决数月告成顿还荣观中卷毕集弦歌有
声恒山之阳云垂华采天宁昭明嗟夫已氏文不可
偃永被恶名恺悌君子恊心作人福禄攸从庶士念
哉必忠必孝为国干桢
重修神武卫公署记 赵南星
真定古恒山郡畿南重地也洪武初天下甫定分隶
诸官军于鳯阳锦衣等卫厥后分封诸藩调神武卫
为秦藩卫至宣徳中革去卫悉赴京师其时独
有真定卫守土者上疏得请留神武卫于真定创建
公宇宏敞深邃迄今百八十余年矣承平日乆武节
日弛而绾绶者各有私第卫署任其倾颓遂为坻
螾坥不可忍视万歴甲寅春聂立中来署卫事入其
门喟焉忾叹问其图籍则藏于吏胥之家至其最后
西北有坑焉约一亩有半深三丈许盖创建时取土
于此云立中遂请诸当道修葺之凡三月而告成堂
厢五所六房仪门官库悉还旧观相其地势左右相
颓乃悉铲其赘土以纳之坑而坑夷徃者卫事抏敝
日甚一日几于搏手不可为自立中至而千夫长百
夫长咸自濯奋愿知屯粮之催征委任得人而逋负
悉完卫军之徤讼者嗼然不敢动簿领委积多年沈
阁者今皆消散无余矣繇斯以谈安在卫事不可为
也则立中视公家事为其家事也今夫人之作室者
有地形唯隈而不为平治者乎有掘土为坑而不填
者乎歴时之乆至百八十余年者乎无论于形家言
为凶即睨视而念及之有不能一朝居者昔鲁叔孙
婼所馆虽一日必葺其墙屋汉郭林宗每行宿逆旅
必躬自洒扫此皆传舍也而不肯茍处矧其出政临
下之所而坑堑在侧至于数世又任其倾颓而不顾
尚望其挺身跃马建功于塞上乎非立中至则将不
复有所谓神武卫者矣立中定州之世指挥也少而
业儒经术大通以父命袭职立中威仪棣棣志芳而
材骏见武弁摧抑日甚有以自守不为非礼调俗尝
为蓟镇守备其观察戾人也以夙却害之仕三十年
而犹绾卫符彼仗钺登坛者皆何人哉立中属余记
且问堂名于余余命之曰徳义堂其说在赵衰之称
郄縠也立中有其风焉
饶阳县重修近圣书院记 赵南星
异时天下郡国徃徃有书院而饶阳有近圣书院嘉
靖丙辰令张公仲孝所建也隆庆丁卯邵公型修之
万歴初江陵擅政尽毁天下之书院而饶阳以僻邑
独存辛丑翟公耀再修之壬子关中万公下车未几
即至其地芟草除薉而入睹其颓圮之状嗟叹乆之
时岁向暮矣越明年百务就绪上下交孚乃议修书
院首捐俸百金令出而士庶响赴输者忘费作者忘
劳凡五阅月而告成事三楹后为尊经阁傍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