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志 - 第 30 页/共 159 页
军守备防 左营中军守备防 右营中军守备防
镇守西大通总兵官府【在大通卫城内】镇标左营游击署 镇标右营游击署 左营中军守备防 右营中军守备防
抚标左营防将署 抚标右营游击署【俱在兰州城内】左营中军守备防 右营中军守备防
协镇永昌副将署【在永昌县城内】中军都司防协镇河州副将署【在州治西南】中军都司防
协镇洮岷副将署【在洮州卫城内】中军都司防协镇永固城副将署【在永固城堡内】中军都司防协镇沙州副将署【在沙州卫城内】左营都司防 右营都司防
协镇中衞副将署【在中卫县城内】中军都司防协镇花马池副将署【在堡内】中军都司防
协镇庆阳副将署【在庆阳府城内】中军都司防协镇靖逺副将署【在靖逺县城内】中军都司防镇番营防将署【在县城中】中军守备防
大靖营防将署【在堡城内】中军守备防
庄浪营防将署【在平番县城中】中军守备防
镇海营防将署【在堡内】中军守备防
甘州城守营防将署【在府城内东南】中军守备防白塔营防将署【在白塔城内】中军守备防
平罗营防将署【在县城内】中军守备防
灵州营防将署【在州西北】中军守备防
固原城守营防将署【在州城内】中军守备防
下马闗营防将署【在下马闗堡内】中军守备防髙古城营游击署【在堡内】镇羌营游击署【在堡内】阿坝营游击署【在堡内】 循化营游击署【在循化城外】临洮营游击署【在临洮府城内】兰州营游击署【在州城内东】阶州营游击署【在州城西北】巩昌营游击署【在府城内】秦州营游击署【在州治西北】北川营游击署
巴暖三川营游击署【在古鄯城内】
嘉峪闗营游击署【在堡内】金塔寺营游击署【在堡内】镇夷营游击署【在堡内】 洪水营游击署【在洪水堡内】髙台营游击署【在县城内西】山丹营游击署【在县城内】黑城营游击署【在堡城内】大马营游击署【在大马营堡内】卜隆吉营游击署【在城内】靖逆营游击署【在城内】永安营游击署【在堡内】中军守备防
洪广营游击署【在堡内】中军守备防
玉泉营游击署【在堡内】中军守备防
广武营游击署【在广武城内】中军守备防
兴武营游击署【在堡内】中军守备防
红徳城游击署【在红徳城内】平凉城守营游击署【在府城内】西安州营游击署【在西安所内】芦塘营游击署【在芦塘堡内】新城堡都司防【在堡内】 凉州城守营都司防【在府城内】张义堡都司防【在堡内】 蔡旗堡都司防【在堡内】安逺营都司防【在堡内】 坌口堡都司防【在堡内】三眼井营都司防 西寜城守营都司防归徳堡都司防 保安堡都司防
岷州营都司防【在州城内】旧洮堡都司防【在堡内】文县营都司防【在县城内】西固堡都司防【在西固城内】
南川营都司防 威逺营都司防【在堡内】碾伯营都司防【在县城内】清水堡都司防【在堡内】梨园堡都司防【在堡内】 马营墩堡都司防【在堡内】硖石堡都司防【在堡内】 栁沟堡都司防
赤金营都司防【在新城东北】黄墩堡都司防
踏实堡都司防【在堡内】 大坝堡都司防【在堡内】横城堡都司防【在堡内北】宁逺堡守备防【在堡内】水泉堡守备防【在堡内】 髙沟堡守备防【在堡内】西把截堡守备防【在堡内】土门堡守备防【在堡内】松山营守备防【在堡内】 红水营守备防
起台堡守备防 南古城堡守备防【在堡内】平川堡守备防【在堡内】 红崖堡守备防【在堡内】石空寺堡守备防【在堡内】古水井堡守备防【在堡内】同心城守备防【在本堡内】安定堡守备防【在堡内北】
芦沟营守备防 永安堡守备防
八营守备防
直秦州属 秦安县陇城巡检司
临洮府属 沙泥驿 沙井驿 清水驿
巩昌府属 西巩驿 秤钩驿 青家驿
平凉府属 瓦亭驿 瓦云驿 白水驿
甘州府属 沙河驿
凉州府属 大河驿 水泉驿 柔逺驿 懐安驿黑松驿 靖边驿 红城驿 苦水驿 通逺平城驿 三眼井驿 武胜驿 坌口驿 镇羌驿松山驿 寛沟驿
宁夏府属 沙泉同心驿 大清芦沟驿 渠口宁安驿 营盘水驿
西宁府属 平戎驿 老鸦驿 氷沟驿
阶州属 小川驿
肃州属 盐池双井驿
甘肃通志巻八
钦定四库全书
甘肃通志巻九
学校
庠序之设教育人才风化之本其道甚重自汉迄眀科条渐备
盛朝文治驾轶前代比年考校三载宾兴六年选拔期得贤才以襄政治菁莪朴棫应有俊髦向风蔚起甘属各郡泽宫之制创立修举考据宜详志学校
临洮府
临洮府儒学
学宫在府治东元泰定二年同知都总帅府事祁安建眀洪武二十五年教授前太常寺少卿刘杰重建
皇清康熙三十五年知府髙锡爵重修学署教授在学宫左训导在教授署东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歳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田九顷四十亩有奇前眀驾部郎杨继盛
谪狄道时捐俸买置徴租养济贫士今每年实徴租粮一百石七斗七升五合
超然书院 在府治东岳麓山半杨继盛治洮时买建教诸生于此今累次重修
义学 在府署对门今移洮阳驿废署内一在东闗知府衞封济捐设
狄道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西洪武五年知府段嗣宗建万厯间移建府学左后复撤之眀末知县禇泰珍重建故地至今屡修学署教谕在学宫右训导在堂后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学田二顷眀知府王曰然捐置又郡人祁姓捐置二处今皆无可考稽分给府学租粮
义学 在城隍庙旁
渭源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眀洪武四年知县党茂建嘉靖十年知县杨琏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县张斌训导张淑孔重修学署训导在学宫右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田租粮三十九石八升又学租银一两九钱社学 在闗外
兰州儒学
学宫在州治东南元至元五年知州姚谅建眀洪武八年知县黄镇重修嘉靖三十八年兵备副使彭灿重修
皇清康熙五年巡抚刘斗补修重新学署学正在学宫左训导在学宫右学生三年二贡廪三十缺増三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田实徴租粮三十石一斗折银一十二两四分正业书院 在新闗路北雍正元年巡抚卢询捐俸
设立并置射圃建立坊表共费八百余金雍正七年巡抚许容布政使孔毓璞按察使李世倬复设立义学捐俸延师训诲单寒子弟
东社学 在城东北康熙七年巡抚华善捐置西社学 在城西北康熙七年巡抚华善捐置以上二学雍正七年巡抚许容布政使孔毓璞按察使李世倬设立义学与书院一体通行
金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西元至治二年判官傅梦臣建眀成化十二年知县李士俊重修天启六年知县赵烱复修学署训导在眀伦堂左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田一顷七十四亩租粮一十石四升半给廪生半给贫士
社学 在县治西康熙五年知县王之鲸捐建河州儒学
学宫旧在州治西南本元儒张徳载家塾延祐六年徳载孙文焕捐改儒学史臣倪镗有记眀洪武五年设州为州儒学十二年改置卫学成化间复改为州儒学
皇清康熙八年监収防黄绶重建五十四年知州王全臣因前地形湫隘移建于州治东南学署学正在眀伦堂左训导在学正署左学生三年二贡廪三十缺増三十缺入学每歳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学田租粮九十石八斗歳给廪生寒士今四十石分赡学官
大书院 在儒学右康熙四十五年士民公建小书院 在州治左同时建
社学二 一在大城一在南闗俱康熙三十三年同知刘永祺设四十四年知州王全臣又増立乡学共十处
巩昌府
巩昌府儒学
学宫在府治东南元中统初建眀两经改徙
皇清康熙二年始定今基学署教授在学东北训导在学东南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二十名科考取文生二十名学田每年于陇西县学田内支给
崇羲书院 在东闗内眀嘉靖十四年巡按王绅建崇文书院 在城南正街康熙二十八年知县杨本植因旧县治改建今为提学考院
义学 在府治东南总镇废署
陇西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南学署教谕在府学西训导在教谕署北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租每年额徴银二百四十两零与府学诸生分支义学 一在县治东钟楼街一在学宫左侧道废署
一在县治东北察院废署一在县治东北按院废署安定县儒学
学宫在城内街西学署教谕在敬一亭左训导在右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田九顷六十六亩
义学 在东闗街北康熙五十七年设
通渭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西眀洪武初建成化万厯间皆重修学署现在修理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漳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久圮学署训导在学宫旁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
防宁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眀洪武六年建正统成化治间凡三迁嘉靖间复旧址万厯六年重修学署训导在敬一亭西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五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
伏羗县儒学
学宫在城西南眀天啓七年自河北移建学署训导在眀伦堂东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五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田徴租粮二十六石
宁逺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北眀洪武二年建学署训导在学宫内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学田一百亩
西和县儒学
学宫旧在县治西今以眀伦堂改建学署训导在内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租银五两领自司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