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志 - 第 28 页/共 159 页
州城建于宋眀天顺初知州盖□重修増筑外垣及东西逻城周七里八十六步成化嘉靖万厯中俱相继修葺顺治十年知州刘瑞重筑周五里一分髙三丈四尺池深一丈八尺十七年知州李圣民补筑雍正二年知州李正发重修内城门三东曰迎春西曰饯晖南曰向离闗门二西曰戢宁南曰保障又便门九
庄浪县
县城元初建至正二十七年守御周佥重修周一里一百七十步髙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南北二门南曰镇逺北曰拱极眀成化五年知县冯宪増筑康熙五年知县王钟鸣补修六十一年知县胡昌重修
隆徳县
县古羊牧隆城宋庆厯初改为隆徳砦金陞县眀洪武二年修建周九里三分髙三丈池深二丈五尺成化后相继改筑顺治中知县常星景重筑今城周三里许有东南北三门
庆阳府【安化县附郭】
城因原阜之势其形如鳯谓之鳯凰城周七里十三步东髙十三丈西髙十一丈南北髙九丈引东西二河之水为隍池门四东曰安逺西曰平定南曰永春北曰徳胜各覆以楼眀成化初防政朱英修筑并建南闗瓮城周三里嘉靖三十五年知府梁眀翰重修顺治十五年守道张元璘知府杨藻鳯复修葺
合水县
宋熙宁中建北倚山髙五丈东西南皆在平陆髙三丈周三里一百八十步池深一丈五尺濶三丈三尺门二东曰绥定西曰庆宁顺治十五年知府杨藻鳯知县刘澄源重修
环县
县旧有城元李思齐部将杨黑哥重修周五里三百五十步髙五丈五尺池深二丈门三南曰崇义西曰安定北曰朝天嘉靖以后屡经修葺三十五年知县刘宗舜重修顺治五年知县滑仑重修
真宁县
在罗川故地元至正六年枢密副使张天福建周二里二十六步髙四丈池深一丈五尺门二东曰朝阳西曰永春眀末开南门曰安庆崇祯十三年知县郭之麟増修
宁州
州城五代梁隆徳二年刺史牛知业建东倚山南西北俱阻河为池周三里四十步髙四丈门三东曰宾旸南曰朝天西曰保宁南闗城周二里眀成化初防政朱英知州阎定之重修万厯初知州马彦卿易土垜以砖更筑闗厢四靣髙城一道増设北门顺治三年知州程维新于郭城内筑堡顺治五年知州赵鸣乔重修
甘州府【张掖县附郭】
旧城周九里三十步眀洪武二十五年都督宋晟于东偏増筑新城周三里三百二十七步总一十二里三百五十七步髙三丈二尺厚三丈七尺门四东曰延熙西曰广徳南曰延恩北曰永宁池濶三丈七尺深一丈三尺又于四靣俱筑闗城
山丹县
旧城元至元二十六年建周一里二百六十步眀洪武二十四年指挥庄得展筑周七里二百九步城髙二丈八尺池濶二丈五尺深九尺东西南三门万厯中増筑南闗城
凉州府【武威县附郭】
旧城唐初李轨所筑周一十五里髙四丈八尺眀洪武十年都指挥濮英改筑周一十一里一百八十步旧有东南北三门宋晟增辟西门共四门濠濶三丈深二丈万厯二年甃城以砖増筑东闗厢城长里许
永昌县
旧有土城眀洪武二十四年指挥张杰増筑周七里二百三十步髙三丈六尺厚二丈九尺为门四东曰宣化南曰武胜西曰镇西北曰安定皆有月城池濶二丈三尺深一丈二尺成化八年指挥髙升増筑南闗厢
镇番县
城垣元号小河滩周三里五分眀成化元年都指挥马昭展筑西北二靣周六里二百二十三步髙三丈一尺东西南三门嘉靖间巡抚杨博増筑西闗万厯三年甃以砖月城三池濶三丈深一丈五尺
古浪县
县城即古和戎城眀洪武十年修筑周二里七十五步髙二丈五尺厚二丈东南二门东南依山无池西北池濶二丈四尺深二丈五尺万厯三年増筑东郭周四百六十五步髙二丈厚一丈
平番县
县城元至元初建眀洪武十年重筑甃以砖周八里二十六步髙二丈八尺池深二丈五尺内外八门
宁夏府【宁夏县宁朔县附郭】
府城本赵徳眀旧址元末冦乱难守弃其西半眀正统间复筑之谓之新城周一十八里髙三丈六尺池深二丈门六东曰清和南曰南薰西南曰光化西曰镇逺北曰徳胜西北曰振武眀万厯三年巡抚罗鳯翔重修万厯二十二年巡抚周光锡増缮后巡抚杨时宁黄嘉善崔景荣相继补修顺治十三年巡抚黄图安修缮康熙元年巡抚刘秉政继修先是垜口敌台俱内向康熙四十三年改筑俱向外
满城
在宁夏府城东北二里周六里三分髙三丈六尺池深二丈濶六丈门四东曰奉训西曰严武南曰秦安北曰定边雍正元年筑建
平罗县
城建于眀永乐初万厯三年巡抚罗鳯翔甃以砖石周四里五分髙二丈五尺池深一丈濶如之有南北二门
灵州
城旧在黄河南眀洪武十七年河水冲圮移筑河北七里宣徳二年又为河水所冲再移筑于东北五里景泰三年展筑并南郭周七里八分髙三丈池深一丈万厯五年巡抚罗鳯翔甃以砖石门有四东曰澄清南曰宏化西曰临河北曰定朔上各有楼
中衞县
城系元故址眀正统间都指挥仇亷天顺间防将朱荣相继展筑周七里二分髙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门二东曰威振西曰镇逺嘉靖二年开南门万厯三年巡抚罗鳯翔城东郭康熙四十八年地震城塌巡抚舒图重建东西二门
新渠县
城旧滩地其北有田州塔雍正四年建县城周四里一分髙二丈六尺池深六尺濶七尺开南北二门南曰锡福北曰纳秀鼓楼一座东曰就日西曰瞻云南曰呈祥北曰览胜
寳丰县
城旧滩地东有省嵬城雍正四年建县城周四里三分髙二丈六尺池深三丈濶七尺门二南曰广福北曰贡寳鼓楼一座东曰捧日西曰揽霞南曰观澜北曰笼翠
西宁府【西宁县附郭】
旧城元末久废眀洪武十九年长兴侯耿炳文因旧改筑周八里五十六丈髙五丈门四池濶二丈五尺深一丈八尺东闗外城延一里许为门三万厯四年兵备道董汝汉重修康熙四十八年衞守备廖腾炜补修
碾伯县
城周三里三百一十八步髙四丈厚三丈五尺门二南曰太和东曰咸熙城楼三东曰望恩南曰防景北曰靖边池深二丈五尺康熙十七年河水冲决南门道路创开西门名曰安阜东闗外城广一里延二里门三
大通衞
衞城在府治北二百五十里雍正三年因番民归附内地甚众奉
防设官建城以安集之城髙二丈二尺周一千九十五丈
门四城楼角楼各四
直秦州
唐天寳五载节度使王忠嗣筑雄武城宋知州罗拯増筑东西二城眀洪武六年千户鲍成约西城旧址筑大城周四里一百二步髙三丈五尺池深二丈辟东西二门东长安西咸宁嘉靖十一年又辟南北二门又大城之东为东闗城占古城之半门二成化间重修大城之西为中城东接大城西距罗玉河门二又西为西闗城正徳中増筑髙广稍次中城门四又
西为小西闗亦曰伏羲城以内建太昊宫也门二四城皆与大城聫属顺治十一年皆重修
清水县
古秦城旧地魏司马懿所筑以拒蜀城剏自唐眀洪武四年因宋旧址重筑周四里二百八步髙厚皆二丈东西二门治间増筑东西二郭万厯六年増修髙厚各三丈池深一丈康熙二十四年又经重修
秦安县
金皇统间建眀景泰元年知县向质成化九年同知张宏定治十八年知县赵威相继重修嘉靖二十一年増修拓城东北三之一増髙五之一城周三里九十步髙三丈五尺池广三丈深二丈五尺南曰滨渭北曰凭陇南曰龙翔北曰斗拱康熙二十一年复加补葺
礼县
县旧土城眀初为礼店所成化七年分所城西南拓地増筑南北西三靣为县治所城旧有南北二门县城亦开南北二门复于所西县东辟一门以通出入万厯三十年又于所东辟一门曰东门其城惟土垜用砖城周三里有竒髙三丈五尺池深一丈六尺后千户所奉裁惟存南北门四
徽县
古河池县旧址眀洪武初増修周四里有奇髙二丈土防善圮正徳六年蜀冦入陷知州侯禋重加展筑周五里有奇髙三丈有门四池深一丈后渐圮嘉靖初知州白松覆以屋八百余间二十二年屋始頽壊知州许钊始用砖甃撤屋而新之又増置门楼东曰望京西曰镇羌南曰通蜀北曰眺陇康熙九年及二十九年相继修葺
两当县
县城眀洪武初筑周三里髙二丈东西二门成化间又辟南北二门正徳十一年知县髙腾増筑山城以捍西隅嘉靖十三年知县孙逢吉重修覆以板屋约三百间旋以敝废至隆庆二年城圮殆尽知县张效良复加修筑改建门楼剏筑月城捍以石堤河不为啮眀末尽毁于冦官民皆徙居城北山颠康熙初年始复居旧城
直阶州
旧城在陇坻冈上眀洪武五年知州简原辅始建砖城周二里髙二丈四尺池深八尺门四东曰望春西曰镇羌南曰望江北曰望辰景泰间正徳间相继重修隆庆间复建土城于砖城之西谓之西闗城周三里髙二丈池深五尺眀末毁于冦顺治十三年知州陈加论副将罗映台复修康熙八年副将林忠知州戴其贞重修
成县
县城宋始建眀洪武五年因宋元旧址修筑周不及三里髙一丈七尺池深一丈正徳中知县张瓛修濬视旧加十之三四靣防以子墙髙一丈辟四门东曰东安西曰西成南曰南薰北曰北辰眀末流冦起知县谢镛请移于上城即宋吴璘旧址城西北隅连城周不满三里而四靣陡峻可守康熙间知县胡承福复移治于旧城中
文县
县城眀洪武二十八年开千户所于城东一里西依髙原东南皆平地周三里三分建安定镇羌文兴武胜四门成化六年更建县城于所城之西周四里髙三丈池深一丈建望京通川东西二门万厯三年増筑北闗城长一里三分
直肃州
旧城周三里三百一十七步眀洪武二十八年指挥裴成于东城展筑四里八十步周八里髙三丈五尺东南北三门池濶八丈三尺深二丈成化二年巡抚徐廷璋増筑东闗厢东西二里南北一里五十步髙二丈亦环以池
髙台县
城周五里六分髙三丈二尺厚一丈东西门各二月城城楼二濠濶一丈深七尺濠内泉水冬夏不竭
安西衞
即安西镇城雍正六年建周六里七分髙二丈七尺外甃以砖瓮城四东西南北四门城楼四池濶七尺深五尺
栁沟衞
城于雍正元年建周六里三分髙二丈二尺东西南北四门城楼四初为安西镇城安西衞治此六年移建安西镇城于大湾亦移衞治于新城此为栁沟衞治
沙州衞
沙州有故城即汉敦煌郡经党水北冲圮其东靣雍正三年于故城东另筑沙州城周三里三分髙一丈九尺东西南三门城楼四座池深七尺九年于城东南北三靣接筑围城周五里五分
靖逆衞
城于康熙五十七年建周二里一分髙二丈六尺南北二门城楼各一
齐勤所
旧城周一里一分髙二丈三尺南门一康熙五十六年于旧城西靣接筑新城周一里二分髙二丈南北二门共周二里三分初为衞城雍正五年改所
甘肃通志巻七
钦定四库全书
甘肃通志巻八
公署
督抚大吏秉节旬宣提镇武臣建牙列阃监司守令倅贰各员皆有公署以崇体统居斯署者当尽斯职兵刑钱谷法度纪纲莅政临民于是乎在仓库公廨设在何方载以备考志公署
巡抚甘肃等处都察院 在兰州城中康熙元年巡抚都御史刘斗自甘州移驻凉州五年自凉州移驻兰州创建
甘肃等处承宣布政司 在兰州城内鼓楼东
照磨所【在司门内】
广积库【在堂东西】
甘肃等处提刑按察司 在兰州布政司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