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志康熙本 - 第 2 页/共 25 页
矶石 溪南水口。崇祯年间,连城木商谋凿石贩木。生员王铨爵、吴懋中、沈文 、赖馨鼎、吴迪光等佥呈县,申请三院批禁。
文溪 在太平里。发源孔夫,径坎市(校注:原文为“高陂”,然文溪水并不流入高陂,显误,校改为“坎市”。)通舟楫,至合溪,会武溪水,顺流大洲溪。
武溪 在丰田里。发源寒袍崠圆岭,径龙潭,至深溪。通舟楫,顺流合溪,会文溪水。
大洲溪 县东。横带县治,会西河水,出申位三十里至锦丰窑,沦石而出。舟楫至此过矶。
西溪 发源梌山嶂,经江坑、湖家地,至李田,筑杭陂入城,散润郊外。其正脉,由迎恩桥绕西山而下。知县许堂筑堤障之,水势弯环至县南,入于大溪。
丰稔溪 自龙岩发源,经上杭黄潭,过胜运里丰稔寺,至汉磜崆合大溪,始通舟楫。
龙 潭 有三:一在箭滩上流,乡人祷雨辄应;一在溪南杉子圹,旧传龙见于此;一在丰田,王阳明先生留诗处。
放生潭 在县东,旧名石圳潭。养鱼江中,饲以米饭,闻铎而至,网罟有禁。景称“潭阁呼鱼”即此。
涵水湖 在县西南,澄澈潆洄,中起一阜,旁有温泉。
古 迹 【附】
龙磜洞 在县南。石崖空广数丈,内有石床、石几。昔传有神人寓此。
圣窖石 在胜运里大新村。二石,一阴一阳。传有仙驱至,掌迹尚在。
玉篆石 在大阜坑。浮于水面,有文如篆,人谓“仙人玉印”。
金船塘 在太平里虎(校注:原文为“斧”,误,校改为“虎”。)冈山中。泓然一湖,形如巨舰。旧传有金船浮沉于此。
系舟石 在云龙桥侧。昔王阳明系舟于此。有诗。其像如凫,又名浴凫石。
淘金县 在金砂村。旧传,其地产金,有神人鞭石筑城于此。
仙人石 在龙门。石高数丈,状如正笏,下有大人迹。相传仙人到此。
许公堤 县南。知县许堂筑建印星台,以课多士。景称“南堤烟雨”即此。(校注:原文“西堤烟雨”,其中“西”应改为“南”字。参见本卷“形胜”之“后八景”。)
文山石 在文山亭。大书“宋丞相文天祥过此”。
莲花嶂 在金丰里东洋村。唐惭愧祖师诞生处。
掷鱼潭 惭愧祖师幼牧牛,其嫂饷以焦鱼,师不食,放之潭中,鱼遂活。至今产鱼,一体而半焦半润。
玉枕穴 在溪南里镇里。旧传,吴吉甫自博罗舆母彭氏榇归,至此风雨大作,举引不行,遂下葬于斯。
井 泉 【附】
县治仪门右井。
南街锦衣坊左井。 里人吴璘开凿,深三丈许,水味甘冷,味如惠泉。时或水花高涌,恒为科名之占。旧基稍狭,其曾孙吴懋中捐地五尺扩之,汲者便焉。
北街横直左角井,东城内井,西城内井,万寿寺前街下左边小巷近内城濠井今废。
双井 在溪南里。澄清不涸,居民汲饮,遂以“双井”名村焉。
论曰:永地奠于闽南,顾其山之高厚,其石之灵奇,其岩洞之玲珑谲怪,有非他邑所可逮者。至于水通舟楫,泉辨阴阳,古迹以穷登眺,凿井以食地德,悉备采之,使简阅者如数家珍,指掌螺焉,亦辨方志胜之意也。
形 胜
龙冈后峙,榜山前列。
文笔秀出南离,印匣镇奠西兑。
龙门耸于来山之东,眠象屹于水口之南。
二水合流,廻环如带。
一湖澄澈,敛滟成文。
前八景
晏湖鱼化 ,古镇锋销, 梌嶂连屏, 水珠叠翠, 温泉晚浴, 杭陂春耕, 龙门樵唱, 鳌石渔歌。
后八景
北楼夜月, 南堤烟雨, 榕坛春翠, 松院秋声, 巽峰迎旭, 凤渚维舟, 龟石浮印, 潭阁呼鱼。
论曰:永邑形胜,无块山浊水。土产其间,往往清慧而文。至于人多慷慨,持气节要,亦毓气使然。昔孙楚云:“其山崔嵬以嵯峨,其水浃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殆似此也。
气 候
气候之书,惟以《月令》及《夏小正》为正说者。谓夏都安邑,即今山西;秦都关中,即今陕西。其地偏于西北,非气候之适中,不可以概天下。然气候有晚而无盈歉,有先后而无偏正。间或小殊,亦地气里差之不一耳。今以《月令》、《夏小正》为的,其殊于两书者,即为永之气候。其不录者,皆同也。
正月 《月令》曰:“东风解冻,【永地无冻,其冻者,或于十二月及正月,连日严寒,风霾不散,遂凝为冻。山峦瓶盎之中,结为冻面,厚仅一二寸,稍燠即解。】候雁北。”《夏小正》曰:“雁北乡。”【永邑在湖湘之东南,雁飞不到。唐高适云:“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二月 《月令》曰:“桃始华【永地多暖,桃多十月花,正月则蕡实矣】,元鸟至。”《夏小正》曰:“来降燕乃睇。”【永燕有两种:一红颐,季秋隆冬之间,蛰于海岛,二月来,多在市(校注:此处原缺“市”字,今校补。)治巢于堂,八月归;一白颐,无分寒暑,多(校注:此处原缺“多”字,今校补。)在乡落巢于檐。】
三月 《月令》曰:“戴胜降于桑。”【永地亩不栽桑,纵有戴胜,亦降于别枝耳。】《夏小正》曰:“颁冰。”【永俗不藏冰。语以“北地饮冰”,则相视而疑。】
四月 《月令》曰:“蝼蝈鸣。”《夏小正》曰:“鸣扎。”又曰:“鸣蜮,【永地多水田,二月之间,田垅内哈哈有声。每至黄昏夜静,遍地蛙哈。不辨其蝼、蝈、扎、蜮也。】麦秋至。”【永地间或萟麦,然三月即刈而栽秧。以此地言之,则麦秋当移于三月矣。】《夏小正》曰:“囿有见杏。”【永不产杏,其枇杷、杨梅、蔬瓜之属四月大出。不必是月而始生黄瓜、苦菜也。】
五月 《夏小正》曰:“心中种黍。”【永农服早稻再熟。其刈早也,以小暑始;其刈晚也,以小雪始。若小暑在五月内,凡黍秫之类皆食新矣,未闻五月而种黍也。】
六月 《月令》曰:“大雨时行。”【是月有时雨,山溪暴至,桥梁为圯。谚曰:“时雨三昼。”然雨当入伏之日,又有雷鸣,名为“漏伏”。至秋后,暑倍于夏。】
七月 《月令》曰:“寒蝉鸣。”《夏小正》曰:“寒蝉鸣。”【小蜩如蟪蛄者,鸣于四月。是月有大蝉,音嚖嚖然,抽响三十余声,中能转调,俗名“纺织蝉”。】
八月 《月令》曰:“鸿雁来。”【既不辨其向,又乌见其来乎?】《夏小正》曰:“丹鸟羞白鸟。”【白鸟者,谓蚊蚋也。永地下湿,多生黍民。四月之间,已营营人矣。】
九月 《月令》曰:“草木黄落。”【南方气燠,至冬,木不尽脱叶,非独永也。故是月菁葱犹故。】《夏小正》曰:“王始裘。”【自开治来,罕衣挟纩,绝不识裘。近时多寒,乃沿“始裘”之令。】
十月 《月令》曰:“水始冰,地始冻。”【寒气未深,时带余燠,故俗谓之“小阳春”。冰冻之事,永未之闻也。】
十一月 与《月令》、《夏小正》同。
十二月 《月令》曰:“水泽腹坚。”【永无严寒江冻。溪涧池沼之水,四时清澈,涟漪不改,况腹坚乎?】
论曰:永邑气候,或见于草木,或见于禽虫。然但有早于《月令》与《小正》,未见有迟于《月令》、《小正》也。王制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是气候之志,亦修教齐政之一助云。
风 俗
山高水 ,土爽地腴。
民性质直,气习劲毅。
人无万金之家,力作三时之务,有古唐风。
艺不求工,商不远贩,子弟充衙役者多不齿。
士勤学问而擢科名,宦尚清廉而敦名节。
文物如邹鲁,家多著述。
闺门有礼,而孀居完节者多。
婚必亲迎,丧祭用家礼,少信佛事。
灾、疾、吊、贺,有关切意。
陈一新云:“风声气习类中州。”
黠者轻生好讼,君子小人略无分别。
愚民或因小忿,间咡断肠草以相图赖。
节 礼
立春 先一日,邑令率属迎春于东郊。次早鞭牛,观者以米撒牛,以祈丰穰,争取其土以归。
元旦 起,拜天地、家神,进香祠庙。先叙男女、尊卑、长幼,叩拜,谓之“贺年”。
上元 各处剪纸为灯,悬之庭户,又间为龙灯、鳌山。结彩庆节者,自初六日至十五日止。
春社 各里社神作社会,颇有枌榆遗风。
惊蛰 老农验是日阴、晴、寒、燠,为播种之候。
清明 设酒馔鼓乐,往祭先坟。去墓草,挂楮。
端午 门悬蒲艾,泛蒲酒。坊市造龙舟竞渡夺标,遗角黍,仿吊屈故事。亦云“禳”也。
六月六日 乡民祀土谷神,为社饮。祭肉必均,择日而试新。
七夕 是日,曝书籍。夕,陈瓜果于庭,祀牛女星。稚女罗拜而乞巧。
中元 祭奠先祖,化纸钱。是夕,设净几,盥栉,俨如先灵至此(校注:原文“止”校改为“此”。
秋社 各里报祀,如春社。
中秋 城市设酒赏月。以月之明晦,定来岁上元之阴睛。八月祭先坟,如清明礼。
重阳 以茱萸泛酒,或登高聚饮为乐。
冬至 家设羹饭贺冬。积水造酒,以为春醴。
小除 廿四日,俗云“小年”,祀灶神,用果品米食斋供。
除夕 除旧物,易桃符;凿黄纸为钱;用红纸书春联,贴大门、堂室。蒸米为岁饭,盛馔荐先祀灶,谓之“辞年”。放爆竹以避寒迎燠。老幼围炉守岁。房厨灯烛,彻夜不断,谓之“上灯”。
附:讲《六条》
每月朔、望清晨,耆老摇铎以徇于道路,大声呼《圣论六条》: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邻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随赴县,候县宰升堂,由中门入诵《圣谕》: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仍诵《六条》,由中门出。县宰堂事毕,率属下官民,择城内空阔公所,悬《圣谕》于上,设座两旁。有司列左,乡绅列右。选声洪亮者,朗诵《六条》,用民间浅近俗语解释之。每条毕,童子数辈歌诗一章结之,士民环立拱听。乃赏里人之善而罚其恶者。每月率以为常。
论曰:读法,陈诗,饮酒,纳价,先王维持风俗之大端也。后世讲读《六条》,近之矣。今俗之最善者曰“急公”,俗之最坏者曰“好讼”,人能以“好讼”之心移于“急公”,则官府无鞭赎,而闾阎敦仁让,太平百年矣。夫子曰:“君子之德风,推其源,惟在上之好善始,诚知风之自也。”
里 图
洪武年间,丈量田土,改乡、团为里。成化十五年,析上杭县五里一十九图编户隶永定县。
溪南里 旧为兴化乡。原编户六图,今析出第三图溪以北者,属上杭县。现(校注:原文为“见”,同“现”,下同。)存五图。
金丰里 旧为金丰乡。原编户十图,后省六,现存四图。
丰田里 旧为安丰乡。原编户十图,后省六,现存四图。
太平里 旧为太平乡。原编户九图,后省五,现存四图。
胜运里 旧为胜运乡。原编户十一图,今析出第五图、六图隶永定县,其余九图仍属上杭县。
论曰:永邑统五里一十九图,舆图褊矣。然里分割而粮不尽割,致有寄庄于杭之名,一民两役,令人叹不均焉。
土 产
谷之属 稻 、粟、 麦、 麻、 棱禾、 豆。
帛之属 苧布 、蕉布、 麻布。
货之属 铁 、蜜、 蜡、 纸【金丰民多抄纸】、油【茶油、桐油】、茶、 竹麻、 红粬、 锅、 篾帽、 灯笼。
蔬之属 芥菜、 萝卜、 菠蓤(注:即波菜。)、苦荬、 莙荙、 苋、 韭、芹菜、 茄、 瓠、 芋、姜、葱、蒜、芥蓝、笋、薯、蕨、瓜、藠、白菜、茼蒿、蕹菜、水靳、兰香、胡荽、时萝、莆藤、当芰、丝瓜、冬瓜、柚头、西瓜、葛、甜瓜、土瓜、 菜、莴蕈、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