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86 页/共 700 页
清水河源出东北百六十里华岩岭西南流经饭仙山下至石嘴合射虎川虒阳河卢虒水入滹沱
龙池在独龙山下距池一丈有石罅清泉出焉祷雨多应
神武泉在射虎川穆尔赛碑记
上西廵清凉遵长城岭而旋亲挽繁弱一发殪虎臣某等方将修除荒芜忽有清泉涌出林莽甘冽澂经冬不竭
东峪河发源移城村经孙家庄百兰村至河门合滹沱谷口河源出杨村岭西流至代州谷口村
塔儿沟在五台山有杂华庵
东峪沟由黑山关至城百里涧绕山行殊盘曲野马沟自探头至滹沱七十里
石盆沟自茹村至东河口三十里
石槽沟自河东口至城南四十里
油盆池黑山下深不可测龙时见小身祷雨多应石莲池池石胥象莲花
鱼洞泉在河口村南谷雨日盈尺鱼出数头则岁主祲马跑泉在探头村前
济难泉在避事垴上
繁峙县
秦戏山在县东北百三十里一名孤山明一统志俗名小孤 五台山志北台东七十里 呉黄省曽兽经山海经曰秦戏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防防
憨山在县东八十里峻耸﨑岖陟此难辨正方
华岩山在县东九十里
公主山在县东南二十里相传拓跋氏女东北边石有手足迹
小五台山在县东南二十里
宝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山有南冶谷路通山东古有矿砂
静明山在县南十里一名端横岭内有仙人石洞一作净明山上有净明寺
圭峰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内有滴水崖仙人掌
岩头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延袤八百余里南连太行石崖巉岩此为其首有龙洞
大孤山在县西北五十里秦戏山近法池口三峰孤峙于平川之内其东又有小孤山
茹越山在县北二十里有谷路通大同越翟畋上此山元兵获之恨奋吞茹
铁脚山在县北三十里有萧太后梳洗楼
龙山在县东北六十里
没泪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土人传萧太后哭而没泪平地岭在茹越东北百余里
唐山五朝志雁门郡繁峙有长城滹沱水水唐山钘山穆天子传庚辰至于钘山之下癸未雨雪猎于钘山之西阿于是得絶钘山之队北循滹沱之阳是钘山当隶雁门关东隘诸山也
滹沱河在县东百三十里源出东北秦戏山流甚微涓涓如泻壶色青黒列如品字名三泉西南流三里至故福都合玉斗泉一名青龙泉西流数里名三泉都之三泉其泉亦列如品字又西流至砂涧东合北楼口水又西流至新兴村合华岩岭水经县城南西入代州界又经崞县五台忻州定襄盂县入直隶正定府平山县界 礼记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疏先告从祀者然后祭河也【恶当为呼声之误】陈澔曰恶池并州川之大者河之从祀也 任布知正定府筑甬道属滹沱河跨絶泥淖 通典虖池发源在今雁门郡繁峙县界【通考同】繁峙有虖池河源出县东南派阜山 汉志代郡卤城县虖池河东至参合入滹沱别并州川从河东至文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 顔师古注滹沱出卤城 章怀注山海经云秦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在今代州繁峙县东流经定州深泽县东南即光武所度处今俗犹谓之危度口臣贤按呼沱河旧在饶阳南至魏太祖曹操因饶河故渎决令北注新沟水所以今在饶阳县北元和志滹沱水出代州繁峙县秦戏山西南流迳唐林县东又西南迳崞县东又西南迳秀容县东东转迳定襄县北又东迳五台县西南又东迳盂县北薛士龙曰卫水东北合滹沱河过信安军入易水元志泰定四年八月都水监亷访司正定路及濒河州县洎耆老会议言滹沱河其源自五台诸山来至平山县王母村山口下与平定州娘子庙石泉冶河合夏秋霖雨水涨弥漫城郭每年劳民筑堤莫能除害宜自王子村辛安村凿河长四里余接鲁家湾旧涧复开二百余歩令入冶河可以分杀其势 石珤泛滹沱河赋出自繁峙经于代谷放乎雁门之坂带于太行之麓朔方巨岳实扼其胸恒卫诸流半入其腹气吞万壑激硊而未平势应三泉堕平原而逾蹙
品字泉在秦戏山即滹沱源西流由北台之隂注达正定 明乔宇滹沱源记自王庄驿西行五十里道瓶形关饮孤山村下村以小孤山而名即山海经所载秦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者村之西是有三泉鼎开相去仅五十歩皆幅员尺许瀵涌正出浮清泄澜皎然不汚故得保其明洁趋繁经代达于平山会于常山为黄潦之流而归于海泉之最显于晋者以此
黒龙池在东南九十里西流三十里入岩头河经海子诸村流合滹沱
华岩岭水在县东南百里西北入滹沱
太华池在县东南百里深不可测祷雨多应水入滹沱明景泰时尝勅祭焉
峩河在县西二十里河出黒龙池经崖头诸村出于山口峩口在西岸沟子在东岸
龙池在县北铁脚岭下
水
崞县
崞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汉以山名县连峰叠嶂上左有崞山神庙庙左有甘露池地最燥民祷雨置瓶池中瓶滴甘露辄雨 后魏高宗兴安二年五月乙酉行幸崞山 太安三年正月壬戌畋于崞山 和平三年二月畋于崞山遂观渔于旋鸿池 太平真君二年三月辛卯塟惠太后于崞山从后意也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 世祖田于崞山有虎突出长乐侯穆顗搏而获之世祖叹曰诗所谓有力如虎顗乃过之 太平真君三年冬襄城孝王卢鲁元卒塟于崞山为建碑阙自魏兴贵臣恩宠无与为比宋张忱崞山庙记崞县据崞山县因山得名予尝周览四顾其崇岩岭连峰叠嶂四隅环合列岫森然周围拱抱若城郭状谓之崞山不亦宜乎是山以西北为主而峻极最高若城之马面状俗因以马头山呼之旧有神庙居山之阳耆艾传语云起邑之时有神兵夜助筑每出入神庙西北坡实崞山之西南麓也迄今名曰鬼儿坪可谓有功于国矣
五峰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横亘二十余里五峰高耸根巨末鋭似犀角然俯临滹沱似人伏首而卧巅有文殊堂有龙神庙 天涯为天涯五峰为地角
凭牛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有神池六畜饮水病辄愈宋真宗尝封山神志称通圣郎君土人称牛羊将军山因以名
天涯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峭石壁立形似芙蓉土人名莲花峰山气温和雪下辄消麓有石鼓建石鼓神祠地形志秀容有石鼓山神 金志崞有崞山石鼔
山滹沱河沙河 纥豆陵歩藩至乐平郡齐献武王与尔朱兆破之斩歩藩于秀容之石鼓山其众退走唐雍陶诗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金元好问诗九州上游推大卤独恨山形颇椎鲁天涯一峰今日看快似昂头出环堵
廻光岭在县东南五十里相传五台五色云至此复廻其説近幻
福寿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下有温泉山左即石鼓山明李楠诗自是羣山第一山羣山拥翠水围环更竒一窍通幽窅不独峰峦可解顔
将军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上有神庙庙前石上有马蹄迹
逆草坡在县东南百里铜川相传鸟食母山为之赤草枝叶倒埀色胥红云
尧天山在县东南一百七里龙尾山西十里上有尧祠山后有神池旱祷辄应距县百三十里
龙尾山在县东南一百十里鳯凰山西三里石类珠少紫上有池旱取水祷雨辄应
鳯凰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石类鳯毛及松纹可作砚双山在县南四十里上有寨
前高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崞山之西南峰也距崞巅十五里
阳武峪在县西南四十里 宋左拾遗张齐贤疏自河东初下臣知忻州捕得辽纳米典吏皆云自山后转般以授河东以臣料辽能自备军食则于太原非不尽力然终为我有者力不足也河东初平人心未固岚宪忻代未有军砦入寇则田牧顿失扰边则守备可虞及国家守要害増壁垒左控右扼疆事甚严恩信已行民心已定乃于雁门阳武谷来争小利此其智力可料而知也
滴水崖在县西南四十里悬崖数十丈一长滴烈女崖在县西南五十里以要氏二女投崖名详列女志
太子崖在县西南六十里以扶苏名一名杀子谷 史记毅祷雨山川还系于代代州扶苏防恬诸迹当改防毅恨斯杀子当入上郡阳周今延安府
黄嵬山在县西南七十里跨宁化界 辽疆界石长城去宋熙宁七年争黄嵬山界三十余里
正阳山在县西南九十里巅有玉皇殿
六盘岭在县西南百里
南坡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松萝蔚翠
栢枝山在县西二十五里石纹类栢枝陆寿光诗怪石深藏万栢文
石佛峪在县西三十里
白仁岩在县西北四十里 弋谦白仁岩寺记代郡西行三十余里抵茹山自茹山迳入又西行五里许而抵崞其上有岩名曰白仁岩有寺名曰白仁岩禅寺实晋浮屠氏远公之肇造也【旧志入代今按碑记属崞故两存之】
仙洞在县北十里有三门洞中土坚色赤气温
无京山五朝志崞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
滹沱河在县东一里源出繁峙孤山之阳西流至忻口复折而东 繇代州西南流入县境绕城之东环抱城合来宣普济二河水又数里合阳武河水水益钜又六十里合板市河水自虾蟆石东折而过忻口
温泉在福寿山下
南桥河在南郭门外东流入滹沱
阳武河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太子崖东流至双陵村入滹沱 滹沱阳武两河东西旋绕萦廻若带 防产于阳武河俗谓之□子后见则岁必丰又见五台谷口河
沙河在县南六十里东流入滹沱即金志沙河
铜河在县南七十里源出福寿山东流入滹沱
三泉在县西南五十里东流入滹沱 相传汉高帝驻师鎗搠地而三穴出水
瀑布泉在县西南六十五里岩有石人足下出泉蟾酥池在县西北五里尝出蟾酥
龙泉在县西北三十里龙泉都左有魏郑公祠相传唐魏征率丘宿此尝祝天以剑插地获泉其源有二北曰上龙泉南曰下龙泉分三派合入滹沱
北桥河在北城门外东流入滹沱
板桥河在县北二十五里东流入滹沱
甘露池在崞山神庙左岁旱置瓶池中瓶上露滴其味甘
白水遗山隐元好问朝元观记崞山军节度阎侯德刚经画略定境内休息颇与方外士周旋所居卫邸里白水出焉侯爱其景气古澹有终焉之志因以清爽自号幅巾便服香火晨夕
山西通志卷二十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二十七
山川【十一】
保徳州
莲花山在州南一里自髙地崚五十余里至下流碛复起至大墕墩分五支东一支为东廓山西一支为西廓山支麓胥临黄河中一支至小墕墩又分三小支入城 环保德皆山在东南者自河曲界髙地崚山暨岢岚界岢岚山发脉在西南者亦自岢岚山来逶迤相属随地异名
凤凰山在城内一名铁山
马头山在州东二十里
鹰窝山在州东六十里
石门山在鹰窝岭下峭崕峻壁巍如削出两势相鬬呀然成谷叠石为岸跨防为桥
窝弓山在州东六十里
氊帽山在州东六十里窰屹台山半有石洞容千人翠峰山在州东八十里形似覆斗林茂峦秀为州镇山狮子山在州东南二十里下流碛
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全家坪
郝家岭在州东南三十里
刘家山在州东南五十里
黄龙山在州东南六十里
倒座山在州东南六十里
堂子山在州东南六十里有石洞容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