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65 页/共 700 页
上殿山在县西百六十里递髙七里盘踞六十里有竒南连隰州水头山三十里北连寜乡上桥山二十里峯峦峻拔为吉隰诸山之冠傍有佛寳山上有突厥祠墓相传能致风雨
佛寳山上有积石瑰琦駴目
逺望山金志温泉有逺望山
安生原旧经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者惟安生原耳汾河在县东十五里繇汾阳经县境南二十里过冷泉山合诸水入介休灵石境
王同河在县南十里
岭北沟河在县南二十五里
玦溪在县西南五里源出道相村绕田似玦
冷泉在县南二十八里炎夏清冷人多避暑于此元象泊在县西十里六壁村元象有孝行耕于此一名胜水陂
孝河即胜水也源出狐岐山麓径县西十五里杨家庄杨泉曲等村复合左水吐京水曹溪诸流由县南而东十五里至五楼庄入于汾 水经注胜水出西狐岐之山东迳六壁城南乂东合阳泉水【即吐京水】又东迳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通考中阳有胜水 金张元祐济民渠记孝子河发源孝西山百余里一水自髙唐西北会于白壁之左次南二水合流四潆行绕郭东注入于汾
吐京水在县西十五里合胜水入汾一名西阳水 水经注胜水又东合阳泉水水出西山阳谿东迳六壁城北又东南流注于胜水
左水在县西二十里合胜水会为孝河一名贾愿水义河发源狐岐山之麓东流至县北十五里田同村南入汾阳境普恵董家诸村分为善利得利分利丰义紫金五渠堰至盐锅头村入于汾一名行春川
温泉在县西九十里髙唐山侧灵液温淡积雪不冰海眼泉在县西北七里居义村西水色深黒莫测其底白龙渠水在县西北二十里白壁闗
假壁河在县西北二十三里
板谷水在县西北二十八里源出合板谷东流入元象泊
三泉在县西北二十八里泉有三东流入板谷
黑龙池在白雀山下相传有黑龙化于此
曹溪出北屯川过曹村吴屯入孝河
临县
中脚山在县东四十里【产石炭】
黄龙山在县东五十里
连枝山在县东六十里永寜州界支脉蔓延连接羣山郝墕山在县东一百六十里交城界
云山在县东南三十里
汉髙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髙祖撃陈豨驻此有庙又有三宫人其麓亦建祠
火山连樊包头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产石炭土人造磁器】
招贤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产石炭民业磁窰鐡冶】
马头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永寜州界
白佛崖在县南十里悬崖百尺上有佛字纵横三尺似垩书然旧说佛音弼为佛肹佛时仔肩之弼是汉明帝前业有佛字非西方七佛也至今人称白弼崖
三交南山在县南五十里相传后魏孝文过此见有异气遂凿断来脉建庙厌之时荆棘罥衣怒折其刺至今此地棘刺独无勾云
石门墕在南六十里永寜州界
山在县西南一名长夀山北下为牛涧
鳯凰山在县城倚西山山巅筑城南下为牛涧
紫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势嵯峩巅时有云气上建圣水殿塑浮济大王像一曰石勒祠殿左右壁二孔裁容手相距二尺许西为雨穴东为风穴风穴不敢启雨穴旱祷手探水辄雨间探之时获水珠钿石诸物上建崇应侯庙
黄云山在县东北三里榆林河水出焉【按县志黄龙山讹黄云山然相去甚逺又榆林河在东北五里则祝志为覈】
一箭岭在东北百三十里静乐界
孝文山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周家沟界有避暑宫废址东林山色防赤山侧有泉味甘为临县第一
黄河在县西百十八里由兴县红石滩碛经县境西界南流逹永寜州之孟门共长一百八十余里 红石滩碛 葭芦碛 乌龙碛 翻入坪碛 大同碛【至此西南九十里矣】孟门
小峪河在县东南三十里发源云山下西流至沟口岐道村
赤洪山在县东北七十里
十渡口去城百二十里对葭州大防村为马家窊去城百二十里对葭州东水门底为克虎寨去城百二十里西南十里斜对葭州浮屠峪为杏林庄去城百里为曲峪镇去城百一十里西南十里斜对葭州闗沟为白道峪去城百里对葭州荷叶坪为郭家峪去城百里对葭州猫儿碛头村西南十五里对葭州螅蜊谷为堡子峪去城百二十里对葭州吴堡县川口镇为髙家塔去城百二十里对吴堡县横沟村为桥子沟去城百一十里为小园子 索逹安渡在曲峪镇南十二里通吴堡 克虎寨渡口置浮梁今以舟济金大定时攻西夏筑城屯兵元废明洪武五年置廵检司后裁南二十里为曲峪渡 元志黑河源自渔阳岭之南水正西流凡五百余里与黄河合又正南流过保徳葭州及兴州境又过临州凡一千余里与吃那河合 魏正光末北镇扰乱薄骨律镇别将贾显度率镇人浮河而下逹秀容为尔朱荣所留
湫河在县东南三里发源兴县合查山麓由大小枝头山长城坪西南行三十里经白文镇折而南流六十里东北受榆林诸水合而南行五十里胥两山排阖一水中流至三交镇折而西南行五十里入黄河十渡水与甘泉等河胥入此水 水经河水又南陵水注之水经注水出陵川北谿南迳其川西转入河【按临河即陵水之譌】五朝志太和有湫水太和即后周鸟突郡县也
甘泉河在县东南三里发源甘泉村石岩西流至甘泉沟口
安业河在县东南十五里发源中脚黄龙二山西流至安业沟口
大峪河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发源汉髙山下西流至大峪沟口
钟底河在县东南六十里发源湍水头西流至三交镇善卷河在县西南十里发源赵家圪台东流至善卷沟口
青堂河在县西南二十里发源丁家沟暨青堂村流至村境地陵下 以上胥入湫河
孝才河即月境川河在县西十五里发源埋头庄南流至索逹干
青凉河在县西三十里发源紫金山下西南流至丛罗峪
曲峪河在县西百里发源紫金山时见时伏至张阳防见而不伏西南流至曲峪镇
杏林庄河在县一百十八里发源紫金山西麓流经兎儿坂至杏林庄
麻峪河在县西北一里发源暴水泉东流至麻峪沟口万安河在县西北十里发源紫金山东麓东流至万安沟口
太平河在县西北三十里发源紫金山时见时伏至武家坪见而不伏东流至太平沟口
第八铺河在县西北百二十五里发源紫金山西北麓西北流至第八堡 以上五河胥入黄河
窰头河在县北四十里发源紫金山北麓东流至窰头沟口
故县河在县北五十里发源唐家沟海子头沟暨故县村东流至村口
榆林河在县东北五里发源黄云山西流至榆林沟口乔子川河一名陈庄河在县东北二十里发源连枝山时见时伏流至川口陈庄铺
小马坊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泉出小马坊村石岩冬恒温流至村境沟口
郝家坡河在县东北五十里泉出郝家坡村平地涌出深三尺沍冬恒温流至村境地陵下
临泉水金志临泉县有黄河临泉水 通考临泉有临泉水
刘王古沟刘渊尝引兵过此土人立祠
石楼县
石楼山在县东南六十里 水经蒲川石楼山县取名焉按蒲川即蒲县徐广晋纪所谓刘渊自离石南移蒲子者也蒲川石楼山不属吐军 金志有石楼山黄河龙泉 路史有巢氏治三百余载栖于石娄顔注遁甲开山记云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注城阳县东北有娄乡是然于琅琊逺矣而又汝之梁县有石楼山按今隰州有石楼县本曰吐京隋文改曰石楼东南六十里有石楼山此冝是
黄云山在县东六十里南至半心山与石楼山相连绵亘七十里有竒天辟石洞炎暑隂森雪后似登瑶台
石羊山在县东二十里东石羊村山多栝一名栝水山旧有石羊里村故名
薛张岭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牛心冈在县东南六十里连黄云山
翠金山在县南三里峦耸林密有台骀神庙一名台骀山
老子岩在县西十五里谭庄老子王村岩上清泉滴沥冬成冰柱四丈余
石皷山在县西三十里吴峪塌沟山有平石一似琵琶一似皷风拂成音石击成声
飞龙山在县西五十里山峻崖叠昔贺道人尝植柏林焉
康家山在县西六十里
九重山在县西七十里义牒马家嘴山下为有宋呼延瓒故里有马跑泉作石鳖吞鱼势
金甲岩在县西七十里距九重山数武相传呼延瓒取金盔甲于此
团圆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山峯殊高有汉高祖庙旧无水国朝顺治九年五月十三日半坡倐涌清泉山麓荒地胥穰
百井谷通考在石楼
黄河在县西九十里由寜乡奔流南入永和界 花地窊在县西九十里 水经乂南过土军县西 水经注吐京郡治故城即土军县之故城也其城员长而不方汉髙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义为侯国
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石罅喷防春秋时马饮之产龙驹 水经注吐军县有龙泉出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骏同滇池元河其水西北流至其城东南土军水出道左髙山西南注之龙泉水又北屈迳其城东西北入于河 刘昭注北屈左传曰二屈杜预曰二当为北传曰屈产之乗有骏马 通考有百井谷屈产泉建三寨 泉崖有晋公子夷吾庙石上有马蹄迹南山有水源隰州瀑布奔流焉
沙河二南至谭庄东至隰州境皆西流九十里入黄河水深五尺 沙河二即吐军水也旧为城壕自城北东西夹流复滙溪水流西下易冲城址知县袁学谟详请于溪河左别开支河一道濬至总滙处计三百丈引城址水接流而下水势得以少减 雍正九年八月縁东北城霖雨涌沙堆河改北流自辟支河一道袤一百九十丈上流广四丈深七尺下流广六丈深五尺
暖泉坡在县西四十里坡下有温源川恒流不冰温源川在县西五十里
永寜州
吕梁山在州东北百里接交城县境髙挿霄汉盘踞百里有竒一名骨脊山东河源此 东有鐡鐍山吕梁之支也相传山半有蛤蠡暨系舟鐡絙鐡鐍山上有鐡环 禹贡治梁【即吕梁】及岐【即狐岐山在孝义】尔雅吕梁晋望 吕氏春秋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水经注善无县西南故城水西流歴于吕梁之山
而为吕梁洪其岩层岫衍涧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仭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云泄震天动地 吕氏春秋吕梁未辟河出孟门之上盖大禹所辟以通河也司马彪曰吕梁在离石县西今于县西歴山寻河乃无过峘至是乃为河之巨险即古吕梁矣在离石北以东可二百有余里 太平寰宇记吕梁在离石北以东可三百余里 王运新吕梁山辨九峯蔡氏书传吕梁在离石东北与左氏合而公谷吕不韦郦道元说则为无稽予登絶顶髙冠羣山下视崖石硙硙益信胡氏张氏实未尝亲至其地而承讹踵误吕梁碑刘耽作字为小钩画讹泐可辨者才六
十言碑书登封之嵗盖秦汉间人又叙纪虞帝世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乔牛乔牛生瞽瞍瞽瞍产舜命禹行水道吕梁
孝文山在州东北百四十里递髙四十里上无林木每雨则山半云凝盛暑坚冰千崖万壑泉源腾瀑 唐志平夷县中有孝文山 后魏孝文帝庙碑长一丈有竒濶五尺字胥剥蚀州志孝文居文明忧避于此不食者三日
鳯凰山在州东五十里即白马仙洞与韩仙山掌对峙白马仙洞在州东五十里鳯凰山山有洞阳观天王庙五岳庙三清阁圣母殿唐贞观间尉迟恭监造庙后一洞时吐云雾入洞里许有独木桥飞石燕磐石顶直下有梯转越主心石寛敞似屋怪石万状又进有悬石自顶倒悬距地三尺名石钟石鼔击之铿然有声又进有白龙池似雪黒龙池似墨莲花池顶上石乳垂津祈祷获滴入瓶辄应又进分九穴名九鳯山深不可测相传白马日食田禾逐之入洞蹄迹犹存遗碑曰赤松子炼丹之所古碑曰九鳯山乃黄帝之别馆晋髙祖祷雨而应天福元年诏封渊济仙洞勅枢宻使桑维翰书额
寳丰山在州东六十里巉岩壁立一名尖山有巨石袤犬余形似一人践之则动众人践之则否
拓跋岭在州东七十里上有古冢相传魏孝文迹下有马跑泉
刘王山在州东百里上有饮马潭飞人崖昔刘渊都离石时据此今有渊祠
韩仙山掌一名望仙坡与白马仙洞对峙相传东莱韩中元采苍术黄精服之身轻顔丹尝见洞口九仙跨鳯赋诗曰洞门深锁白云堆忽见羣仙跨鳯来自信我非刘阮辈浑疑身窅在天台后亦仙
尖阳山在州东南四十里上立堡
太华掌在州东南山深林密
龙山在州南六十步髙一里下有龙山泉
封侯山在州南
虎山在州西二里髙百步
笔架山在州西二十里形似笔架一名神仙山三峯排矗中昂旁下余似波浪渐削
仙童山在州西三十里白霜铺相传童子晨采樵夕入洞洞有石牀一泉一甚冽
马岩山在州西百里琵琶村有泉
南山在州西百二十里居孟门之南顶石穴有灵泉逹下祷雨多应
乌崖山在州治西有安国寺
扁斗山在州西北十五里山髙挿天傍有叶斗岩下有泉名灵通月窟泉侧有桥土人传安国王之寨朱铃游山寺记繇孔道折北登山麓过张襄敏公墓又过断峡折而东北髙冈上有大松逾小岭循崖而西怪石递壑禽声絶响乂转山半为山寺复转东行复道下悬崖万丈流泉滴沥有莲花峯上丰下锐形同菕菌寺侧有琉璃井一泉甘而冽最后山僧出唐代宗赐昌化公主佛牙长半尺质莹而洁色红而润其先有纯天和尚通儒教于清端少尝读书山寺
马头山在州西北三十里相传祖逖驻军于此有庙并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