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288 页/共 477 页

《易学管窥》,章芝著泾县 《壶中啸》叶沃若著泾县 《周易备要》程书著宁国 《五经人物志》、《铁立文起》,并王之绩著旌德 《掘得书》二卷,谭文昭著旌德 《东固草堂文集》杜名齐著旌德 《松华堂集》、《松台诗话》七十五卷、《黄山志》,并方学成著旌德 《太息斋文集》项淦著太平 《周易窃揆》杜应成著太平 《昭明诗选辑注》、《俪体文钞》,并程元愈著宣城 《灵岩集略》鲍著宁国 《野樵吟》阮士鹏著宣城 《云屋和尚集》、《衡山诗稿》,僧衡范著 按:《旧志》载《谢宣城集》。玄晖非宣州人,不应载入。今据《四库书目》、《宛雅》各 编 及各县志中,裒然成集者,补缀成编,余不备录。以各县自有 记载,故也。余如《读书论世 阐义》、《街南文集》、《洁身堂稿》、《响山诗集》、《中边图制考》诸书,俱奉查禁, 今删。 卷二十二·艺文志文中 ◇宁国府志 卷二十二艺文志 文中 明 黄公祠碑记胡乾知府 昔先王建国,首重造士,而学校之兴替系焉。宛陵郡学旧建东郭外,诸生以时谒庙,必由溪 渡,遇山张暴发,每多覆舟之患,地处卑下,宫墙屡遭巨浸,其形制体势俭陋。元至正乙未 年,复被毁。我朝定鼎初,祀叠嶂西高斋,殊属非制,宫舍宇廨兵火灰烬,多未遑复。黄公 华峰先生以贤良方正膺简命来守是邦,周览黉序慨然,念祀圣于西斋之非宜,亟图兴创。癸 卯岁,卜府治东南地,爰立规模,恭建大成殿,设宣圣四国公十哲神像。作戟门五间、明伦 堂五间,斋廊次列后殿,置庖厨于堂之东偏,而缭以周垣,山水潆洄,景物增胜,公之 规画猗欤盛哉。其后礼门义路暨各祠宇,又杨公观、陈公灌、鞠腾霄诸君及予相继修葺而创 造之。功厥惟先生是赖,况鸠工木石诸钜费,不惜捐俸独任其艰。所谓阐圣道,敷王化,维 世 教,淑人心者,治莫隆于此。迄今天开其运,地发其灵,人文蔚起,视昔什倍,宁郡之士安 能一日忘先生哉?乃构祠学宫侧,专祠先生,请予为记。予以先生当海宇未靖之余,独能存 心惠爱,兴利除弊,广积贮,恤解户,定赋役,抚绥招徕,讼简刑清。如重建敏应庙,设 渔潭南湖河泊二所,官次诸政,亦其显然者也。而兴贤育才,俾有益于风化者,惟建学功称 最,特祠而祀,于法诚宜。 先生浙江仁和人,黄姓讳荣祖,字继先,别号华峰,知宁国府事,卒于官 。行谊宦迹,留备郡邑乘传。敕葬敬亭山广教寺左云。洪武九年岁丙辰,郡守胡乾撰。 县庙学记杨士奇泰和 古昔王者建国,君民也。里皆有学,民皆有教,其教之之法,自洒扫应对至穷理正心,与凡 修己治人之道,皆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传者,非此不以教不以学。是以其俗化隆而 人才盛也,后世不明先王王,原作“生”,据《乾隆府志》,改。之道,而 老佛妒θ澹闾出,昧者惑于所诱,而沉溺焉,率倍此而趋彼, 逾久逾甚。是以正道榛塞,而风俗人才不逮于古,盖积习非朝夕矣。我国家列圣在上拳拳焉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