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245 页/共 477 页

国朝顺治九年,命礼部颁卧碑于天下学宫,碑曰: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 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门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 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条开列于后: 一、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 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一、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宫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 留心。 一、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 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一、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一、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已之事,止许家人代告,不许干与他 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一、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行辨难。为师长者 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一、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一、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 提调官治罪。 谨按:卧碑之设,自洪武年间。凡十四条,语稍繁复,且有不专为生员发者。今卧碑文括 以八条,永为楷则,宁国府学遵设于明伦堂左,各县学同。 康熙二十三年,御书“万世师表”匾额颁立文庙。 二十五年,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 盖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传而圣人代宣其蕴。有行道之圣,得位以绥猷。有明道之 圣,立言以垂宪。此正学所以常明,人心所以不泯也。粤稽往绪,仰前 徽,尧舜禹汤文武 ,达而在上,兼君师之寄,行道之圣人也。孔子不得位,穷而在希褐咙删述之权,明道之圣 人也。行道者勋业炳于一朝,明道者教思周于百世。尧舜文武之后,不有孔 子,则学术纷淆 ,仁义湮塞,斯道之失传也。久矣后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之心法,以为治国平天下之准,其 奚所取衷焉?然则孔子之为万古一人也,审矣!朕巡省东国,谒祀阙里,景企滋深,敬笔 而为之赞曰: 清浊有气,刚柔有质。圣人参之,人极以立。行著习察,舍道莫由。惟皇建极,惟后绥猷。 作君作师,垂统万古。曰惟尧舜,禹汤文武。五百余岁,至圣挺生。声金振玉,集厥大成。 序、《书》、删、《诗》,定礼正乐。既穷象系,亦严笔削。上绍往绪,下示来型。道不终 晦,秩然大经。 百家纷纭,殊途异趣。日月无逾,羹墙可晤。孔子之道,惟中与庸。此心此理,千圣所同 。 孔子之德,仁义中正。秉彝之好,根本天性。庶几夙夜,勖哉令图。溯源洙泗,景躅唐虞。 载历庭除,式观礼器。毫仰赞,心焉遐企。百世而上,以圣为归。百世而下,以圣为师。 非师夫子,惟师于道。统天御世,惟道为宝。泰山岩岩,东海泱泱。墙高万仞,夫子之墙。 孰窥其藩,孰窥其径。道不远人,克念作圣。 二十八年,《御制颜曾思孟四贤赞》: 颜子赞 圣道早闻,天资独粹。约礼博文,不迁不贰。一善服膺,万德来萃。能化而齐,其乐一致。 礼乐四代,治法兼备。用行舍藏,王佐之器。 曾子赞 洙泗之传,鲁以得之。一贯曰唯,圣学在兹。明德新民,止善为期。格致诚正,均平以推。 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纂承统绪,修明训辞。 子思子赞 于穆天命,道之大原。静养动察,庸德庸言。以育万物,以赞乾坤。九经三重,大法是存。 笃恭慎独,成德之门。卷之藏密,广之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