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志 - 第 30 页/共 164 页

民遵礼教畏法度士大夫多材能尚节义彬彬文献与中州埒【旧志】兵民错居闾阎栉比野安耕凿户习诗书民无告讦之风士有干谒之耻   曲靖府   黾勉耕织兼事商贾习尚俭朴崇信释教【旧志】士重亷耻与物和平民少游惰其性易使【郡志】   临安府   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民专稼穑尽力田畴衣冠礼度同于中州【旧志】敬老崇文人多畏法婚礼近古戸习诗书科第人才盛于诸郡【郡志】   澂江府   士习诗书科目不替民务耕织力本勤生【旧志】重穑事不习工商务潜修耻为标榜俗劲以朴性质而淳   武定府   俗尚刚悍号称难治建学之后旧习渐迁【旧志】民朴而俭士质而慤【郡志】地鲜肥饶咸勤耕凿文采未足愿厚有余   广西府   士知向学民务力田风化既行习俗渐改【旧志】鲜为商贩不慕浮华尚存乔野之风殊有恬熈之乐   广南府   苗猓杂居性缓力弱病不服药专祷神喜食诸虫刻木为契【图説】人尽刀耕不治末业山多硗确歳少丰收沙侬蠢朴无能习俗寛柔易使   元江府   蛮种繁处淳悍不同縁箐而居尚巫信设流之后风化渐开【图説】稍知礼义颇务耕桑□夷柔懦而无能蛮猓凶顽而难治   开化府   刻木为信不习文字不喜搆讼崇巫祀迁徙无常设流之后学校既开习俗渐改汉人稍寄居焉【郡志】土田多美稼穑易丰野有质朴之风户鲜嚣淩之习   镇沅府   郡多僰夷信尚巫妇人不施粉泽产子多浴于江【旧志】力弱性缓风气近于寛柔火种刀耕人情习于劳苦   东川府   俗尚战争居多板屋【明一统志】其气剽悍其性猜疑猓蛮易与为非苗民犹知奉法服食婚防尚多夷习   昭通府   改土归流夷多汉少风气刚劲习俗凶顽出入佩刀以随相见去帽为礼居多木棚击齿乃娶【男子十五六歳击去左右两齿乃娶】   普洱府   人多顽蠢地寡蓄藏衣食仰给茶山服饰率从朴素崇信巫未革夷风   大理府   高山大川钟灵毓秀代有人物【唐樊绰志】居人能农不能贾习俗信儒亦信释天性质直人多好义明时甲科为两迤之首【旧志】家无糜费市无惰民族多白人咸敬神明而重犯法焉【郡志】   楚雄府   土壤肥饶士人务学盐井之利赡于列郡故其人裕而畏法【樊绰志】地当孔道不慕纷华【旧志】民习勤劳安于俭约妇人不尚妆饰虽贫耻为妾媵婚防无越礼之讥文风有日盛之势   姚安府   尽力畎亩家有常给气习既迁人文渐盛【旧志】士大夫乐谈名理民间施予相尚【郡志】土瘠民贫服食俭朴   永昌府   雍闿之畔吕凯等执忠絶域十有余年守义不与交通永昌风俗敦直乃尔【三国汉志】男事耕耘女工纺织腾越虽远隔两江衣冠人物与郡城竝称【旧志】婚防交际相尚以文服食宴会亦皆有节民淳讼简安土重迁   鹤庆府   气谊相尚有燕赵风操觚摛辞亦以竒胜【滇志】士习雅饬民风纯朴俗尚俭约号称易治【图説】塾序相望纺绩时闻农则畎亩维勤士亦虀盐自励   顺寜府   男耕女织鲜习文字九种襍居改流之后渐化汉俗【旧志】士多浑朴人敦古道细民守分畏法崇尚节俭婚娶称家为礼野无游民恒产不失【郡志】里有葢藏乡无剽劫士习虽陋民风自淳   永北府   气习朴野勤于耕织【明一统志】地界极边夷有数种人多勇悍俗尚争竞   丽江府   衣同汉制俗不颒泽板屋不陶焚骨不葬带刀为饰服食俭约节令饮馈与列郡同【旧志】地近防番好佛信性同北鄙佩弩悬刀设流以后礼教渐兴   防化府   士人婚冠皆用家礼民间相尚朴质饮食衣服视列郡为俭【旧志】士安诵读俗逺浇漓号称易治   景东府   民多僰夷性本驯朴田地旧皆种秫今则悉为禾稻人亦渐习经书土俗民风日改月化【旧志】士简民恬风和俗厚男女悉知辛勤士类咸敦礼教   云南通志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卷九   户口   为国之要在乎得民富教之加因乎既庶故周礼司民掌万民之版献之天府王拜而受之重邦本也滇处边徼防段以前虽有十睑六节度之设民数迄无可考元明始按籍稽之而军屯汉夷登耗不常我   国家重熙累洽薄海内外咸登袵席编户殷繁   圣祖仁皇帝诏自康熈五十二年滋生户口永不加赋   旷典为从来未有   世宗宪皇帝御极以来殊方向化滇南诸郡登版籍者较前增三分之一岂非深仁厚泽醇气蒸濡之所致欤今   圣人继体教养益隆凡属边陲莫不食徳饮和歌咏盛世自兹生聚教训俾朴者安于畎亩秀者泽以诗书长保此庶则良司牧之责也志戸口   元以前无考   明洪武二十六年云南布政司人户五万九千五百七十六户人口二十五万九千二百七十口   治四年人户一万五千九百五十戸人口一十二万五千九百五十五口 十五年人戸一十二万六千八百七十四戸人口一百四十一万九十四口   嘉靖二十一年人戸一十二万三千五百三十七户人口一百四十三万一千一十七口   万厯六年人戸一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戸人口一百四十七万六千六百九十二口   本朝顺治十八年人丁一十一万七千五百八十二丁康熈二十四年人丁一十五万八千五百五十七丁屯丁二万九百八十三丁 五十年编审清出共民赋人丁一十四万五千二百四十丁屯赋军舎土丁三万八千二百七十七丁 五十二年奉   诏海宇承平日久户口繁滋嗣后编审人丁但据康熈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经户部议覆后遇编审将新増人丁实数造   盛世滋生戸口册奏   闻   雍正二年巡抚杨名时奏准民丁银摊入通省民赋田地输纳军丁银查出无主影射田地粮条拨抵丽江改土归流增夷丁二千三百四十四丁   三年总督高其倬巡抚杨名时题准永免嵩明太和邓川浪穹鹤庆腾越等府州县应徴土军丁九百五丁银两 七年橄榄坝平招抚安挿夷民一万二千三百余户 八年藤条江外三猛边界猛弄寨长白氏以所属寨民一百九十戸永附版图九年威远同知清出三圈蛮令等村丁银   云南布政司   雍正九年分编审通省共实在定额民赋人丁一十四万七千五百八十四丁各编不一额徴银二万九千五百二十五两八钱三分屯赋军舎土丁三万八千二百七十七丁各编不一额徴银一万二千二百九十八两一钱九分四厘七毫四丝八忽七微四纎五尘六五漠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共实在民赋滋生人丁四万一千三百三十六丁 屯赋滋生军舎土丁一万七百六十四丁   云南府   雍正九年分编审清出民丁除顶补老故外共一万七千九百六十一丁各编不一额徴银五千三百四两八钱四分【摊入通省民赋田地输纳】   【原额民丁一万六千七百一十丁额徴银四千九百七十六两五钱五分康熙二十五年编审清出人丁二百四十七丁应徴银四十三两三钱八分又额外增出沐庄人丁六百六十八丁应徴银二百七两九钱七分自康熈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五次编审清出人丁共三百三十六丁应徴银七十六两九钱四分以上原额新增共人丁一万七千九百六十一丁共应徴银五千三百四两八钱四分】   雍正九年分编审清出军舎土丁除顶补老故外共八千八百三十三丁各编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粮条拨抵丁银外】现徴军丁银二千四百六十三两九钱三分九厘四毫一丝七忽九微九纎二尘六   【康熈七年裁安寜易门宜良三所归并州县原额军舎人丁共一千八百六十五丁应徴丁银六百五十七两二钱二十六年裁左右中前后广六卫杨林木宻凤梧三所归并州县原额军舎土军人丁共六千八百七十五丁应徴丁银二千五百三十六两三钱四分内就近归并武定府属武定所右后二衞军舎土丁一百二十八丁应徴银四十六两五钱六分又拨归武定府属前衞土军一丁该除银五钱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编审清出军舎土丁八十七丁应徴银二十八两七钱二分雍正三年 题准将嵩明州土军丁一百二十一丁该银一百二十一两永行豁免实在军丁八千八百三十三丁应徴银三千一百四十七两三钱二分于雍正四五六七八等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粮条抵作丁银六百八十三两三钱八分五毫八丝二忽七尘四仍应徴银二千四百六十三两九钱三分九厘四毫一丝七忽九纎二尘六】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五千五百四十七丁   【康熈五十五年编审清出滋生三千二百二十二丁六十年编审清出滋生六百六十七丁雍正四年编审清出滋生一千二十七丁九年编审清出滋生六百三十一丁】   雍正九年分军舎人丁共二千三百七十七丁【康熈五十五年编审清出滋生一千五百四十五丁六十年编审清出滋生二百九十一丁雍正四年编审清出滋生三百九丁九年编审清出滋生三百三十二丁】   曲靖府   雍正九年分编审清出民丁除顶补老故外共八千七百六十三丁各编不一额徴银一千六百九十三两六钱九分【摊入通省民赋田地输纳】   【原额人丁八千四百六丁额徴银一千六百三十一两九钱康熙二十五年编审清出人丁一十二丁应徴银一两六钱六分又额外増出沐庄人丁二百五十五丁应徴银四十五两七分自康熙三十年起至五十年止五次编审清出人丁九十丁应徴银十五两六分以上原额新增共人丁八千七百六十三丁共应徴银一千六百九十三两六钱九分】   雍正九年分编审清出军舎人丁除顶补老故外共六千三百八十九丁各编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粮条拨抵丁银外】现徴军丁银二千六百两四钱五分二厘七毫四丝七忽七防六尘五二漠   【康熈七年裁越州曲靖陆凉三卫定雄所归并府州县原额军舎人丁共五千六十三丁应徴银二千二百一十六两一钱四分二十五年编审清出人丁一百一十二丁应徴银五十八两六钱二分二十六年裁左前平彜三卫木宻马龙二所归并州县原额军舎人丁共一千一百五丁应徴银四百七十六两七钱六分二十五年编审清出人丁二十丁应徴银七两四钱自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编审清出人丁八十九丁应徴银二十六两一钱二分以上原额新增共军丁六千三百八十九丁共应徴银二千七百八十五两四分内除豁免南寜平彜太监伍那汉秦廷芳丁银九钱又雍正五六两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粮条抵作丁银一百八十三两六钱八分七厘二毫五丝二忽二微九纎三尘四八漠仍应徴丁银二千六百两四钱五分二厘七毫四丝七忽七微六尘五二漠】   附   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九年分民丁共二千四百四十九丁   【康熈五十五年编审清出滋生一千五百九十九丁六十年编审清出滋生三百二十一丁雍正四年编审清出滋生三百三十六丁九年编审清出滋生一百九十三丁】   雍正九年分军舎人丁共一千五百一丁   【康熙五十五年编审清出滋生八百三十六丁六十年编审清出滋生一百七十一丁雍正四年编审清出滋生二百五十四丁九年编审清出滋生二百四十丁】   临安府   雍正九年编审清出民丁除顶补老故外共一万四千九百六十七丁各编不一额徴银四千二百一十八两二钱六分【摊入通省民赋田地输纳】   【原额人丁一万四千三百九十丁额徴银四千七十七两三分康熈二十五年编审额外增出沐庄人丁三百七十八丁应徴银一百三两四钱六分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编审清出人丁一百九十九丁应徴银三十七两七钱七分以上原额新增共人丁一万四千九百六十七丁共应徴银四千二百一十八两二钱六分】   雍正九年分编审清出军舎人丁除顶补老故外共四千九百四十七丁各编不一【内除查出影射田地粮条拨抵丁银外】实徴军丁银九百八十二两八分五厘四毫二丝五忽二微五纎三尘七九漠   【康熈七年裁临安衞通海御归并州县原额军舎人丁四千四百一十丁应徴银二千二百四两六分二十六年裁左前广后四衞新安所归并州县原额军舎人丁四百六十九丁应徴银一百七十六两七钱八分二十五年编审清出军丁五丁应徴银一两八钱自康熈三十年至五十年五次编审清出人丁一十三丁应徴银十八两二钱四分以上原额新增共军丁四千九百四十七丁共应徴银二千四百两八钱八分于雍正五六两年查出影射民屯田地科徴粮条抵作丁银一千四百一十八两七钱九分四厘五毫七丝四忽七微四纎六尘二一漠仍应徴丁银九百八十二两八分五厘四毫二丝五忽二微五纎三尘七九漠】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