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志 - 第 25 页/共 164 页
云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云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云南通志巻七
学校【附书院 义学书籍】
滇南建学肇自汉时张盛受业长卿尹许执经中土滇之文风由此渐启然地居天末百蛮杂处椎鲁寡文即向者志学之士家鲜藏书欲其博综今古穷源探本势有未能我
朝
圣相承敦尚正学尊崇
先师追王五代俎豆馨香教泽洋溢西南学者益勃然奋兴思诵法圣贤讲肄经术而节制重臣广宣徳意复置四库书于华山书院俾得肆力讨求今
皇上又加意胶庠优恤师儒増其品秩以隆表率且谕学者濯磨文体必衷理道自兹以往士将明体达用蔚为国华金碧苍洱之区不且彬彬然追踪邹鲁矣乎志学校书院义学书籍附焉
后汉章帝元和中蜀郡王追为益州太守政化尤异有神马四匹出滇池河中甘露降白乌见始兴起学校
唐元宗开元三年盛逻皮立孔子庙于国中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命云南诸路皆建学以祀先圣二十九年四月设云南诸学校以蜀士充教官先是至元六年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余民间子弟上路三十人下路二十五人愿充生徒者与免一身杂役以译写通鉴节要颁行各路俾肄习之
成宗大徳五年定生员散府二十人上中州十五人下州十人 元贞元年命有司割地给诸路防古学生员廪饩
明洪武十八年令云南所属生员有成材者从便选贡永乐十年云南左叅政吕明善请设武定寻甸广西三府学从之上曰学校风化所系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特在上之人作兴之耳六月癸亥赐国子监琉球国云南四川官民生懐得等一百三十六人夏布蓝衫靴縧
正统二年増云南儒学师生廪米 十年令提学官教官考选生员年四十以上不谙文理者廪膳十年以上送吏部六年以上送附近布政司増广十年以上送本布政司直送本府俱充吏六年以上竝鄙猥残疾者悉黜为民云南贵州免考 十四年令拣选军戸送学习武举业
景泰二年令云南贵州军民生兼考补廪膳照例科贡
天顺六年命廷臣举有学行者提督学校以邵玉任云南学政
成化十七年设广西府学
隆庆二年设武定府学
万厯四年定广西四川云南等处凡改土为流州县及土官地方建学校者令提学严查果系土著之人方准考充附学不许各处士民冒籍滥入
本朝顺治十八年准云南省土司应袭子弟令各该学教训俟父兄谢事之日回籍袭职其余子弟并令地方官择文理稍通者送提学考取入学先是顺治四年直各省分大中小学大学取生员四十名中学三十名小学十二名又定直省各学廪生府学四十名州学三十名县学二十名卫学十名増广生额数同九年定每乡置社学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社师免其差役量给廪饩优赡提学按临查考又题准刋立卧碑置明伦堂之左永为遵守至十五年定童生额数取进大府二十名大州县十五名小学四五名
康熈六年设开化府学竝教职 九年定各州县童生中学十二名小学七八名 二十二年定云南土司子弟竝土人应试附于云南等府三年一次共考取二十五名 二十五年以社学冒滥令提学严行查革 五月颁
御书万世师表匾额于学宫 三十一年设师宗云州新平定边元谋五州县教职增马龙州宁州呈贡县入学额照中学例取进十二名 三十四年颁
御制
先师孔子及顔曾思孟赞于学宫立石 四十一年颁御制训饬士子文于学宫立石 五十三年
诏天下学宫升朱子木主于十哲之次 五十五年进
宋名臣范仲淹于先儒之次
雍正元年崇封
至圣先师五代王爵各直省府州县建
崇圣祠 二年六月增云南各州县歳科试取进文童额数昆明宐良南宁通海河西河阳太和浪穹保山楚雄十县安宁晋宁寻甸建水石屏新兴赵州邓川剑川腾越十州各五名呈贡蒙自云南三县陆凉霑益宁州阿迷宾川五州各三名和曲州四名黑白琅三井准其设学俱照小学例各取进八名分定远县训导驻黑井大姚县训导驻白井姚州训导驻琅井 増祀明儒罗钦顺 本朝儒臣陆陇其于东庑先儒之次 三年十一月
诏天下地名姓名有同
至圣先师讳者即改为邱字读作期音 十二月颁御书生民未有匾额于学宫 设威逺同知取进童生额数二名未设教职附元江府学考课 五年设东川昭通府镇雄州永善县教职取进童生额数东川昭通各十名镇雄永善各八名 七年设普洱府学分元江府训导驻其地取进童生八名
云南府
庙学在五华山右元至元间总管张立道建兼置学舎平章沙木斯迪音拓之后废明洪武初西平侯沐英因旧址建庙学景泰间巡抚郑颙建成徳达材二坊天顺五年都督沐瓒以次兴修治十五年巡按何琛建讲堂聚奎楼増置号舎嘉靖十年建啓圣祠敬一箴亭及视听言动心五箴碑万厯元年巡抚邹应龙凿泮池十八年知府易以防重修殿庑四十年巡按邓渼提学黄琮以县学庙附于府四十三年巡抚周嘉谟提学张防迁建明伦堂崇祯元年知府王绍旦建文昌魁星二阁丁亥燬于兵迁建于长春观
本朝康熈二十九年总督范承勲以规制未协同巡抚王继文请仍改建今地合府县庙学为一始置祭器乐器悉依阙里规制三十四年巡抚石文晟建
御制
至圣先师及四配赞碑亭五十八年教授侯以璋建魁星楼易旧魁楼为桂香楼祀文昌雍正四年总督鄂尔泰増备祭器十二年总督尹继善巡抚张允随督学呉应枚布政使陈谋重修并易琉璃瓦添备祭器乐器
昆明县
庙学【旧在府学西北治十六年巡抚林元甫巡按陈天祥建嘉靖十七年巡抚汪文盛以地卑湿迁于府学东南万厯四十年合于府 本朝康熈二十三年总督蔡毓荣请以呉三柱伪宫殿改建庙学二十九年复附府庙】
富民县
庙学【在县卧云山麓旧无学附于罗次明万厯四十八年知县韩位甫请专设学校天啓二年巡按杨春茂题建移府学训导一员董之崇祯中设官建庙于郭外丁亥燬于兵 本朝顺治十八年知县李展翮于县治内西北建庙竝啓圣祠康熈二十一年诸生杨绳祖等呈请迁于察院之废署殿庑门坊一新四十七年知县谢天璘复详请改建今地雍正十二年知县杨体干重修増置祭器乐器】
宜良县
庙学【在县治正南雉山明治间始设学正徳四年知县余志刚建庙于城西教之左万厯八年知县沈昌印改建城东北天啓四年知县杨述明迁今地本朝康熈六年知县赵映斗教谕马任大建啓圣祠及乡贤名宦祠旋遭兵燬二十八年知县高士朗教谕王佐才增修大成殿两庑启圣祠魁星楼及左右斋房五十五年署县黄澍移左丈许重建大成殿雍正十一年知县朱干重修】
罗次县
庙学【在县东北隅明万厯二十一年巡抚陈用宾始请设学遂于邑西北隅建庙年久倾圮 本朝康熙六年知县李滪训导陈起鲲迁于县东罗阳书院就旧宇修葺三十二年知县彭防移建今地三十八年知县梁衍祚増修置俎豆乐器四十八年知县谢曾祚重修竝移魁星阁于左雍正八年知县任温増建桂香阁于右】
晋宁州
庙学【在州治南明洪武十六年建庙于州治北之阳城堡正统七年迁今地治十七年知州喻敬凿泮池丁亥燬于兵后署州钱象坤知州谢正及通庠重建 本朝康熈四十一年知州秦采改建大成殿启圣祠五十二年署州任中宜増修凿池树坊规模始备雍正十二年知州邹永馥重修】
呈贡县
庙学【在县治东北明治七年建嘉靖二十二年知县何温迁于学基之左明末兵火仅存大成殿 本朝康熈二年知县赵申禧仍迁旧基四十三年知县刘世熼重建规制悉备雍正九年教谕赵公亮重修】安宁州
庙学【在州治北元大徳中建随因兵燬明永乐元年知州李智明重建宣徳中土知州董福海重修后复燬 本朝康熈八年知州张在泽学正张经世同绅士修建雍正五年州绅士建魁星阁十二年署州邹永馥重修】
禄丰县
庙学【在县郭外西山麓旧无学附于安宁州明隆庆元年邑人王昱始捐赀建学于县治之北万厯闲燬于兵学道黄廷寳守道汪克用迁建今地复为土酋焚燬 本朝康熈十一年知县郭迪阶训导杨芳魁重建雍正二年知县魏寳国建崇圣祠五年教谕董昌建魁星楼凿泮池十一年知县陈齐庶重修】昆阳州
庙学【在州治南明永乐元年建于月山左治十五年灾正徳二年知州林昕即慈照寺改为之万厯元年知州潘槐改建寳山门外十三年知州纪汝中改建拱极门外李官村天启六年知州陶学修迁凤仪山左崇正七年巡按姜思睿建造新城署州事本府通判王允中移建州治后旋遭兵燬 本朝康熈元年知州童复晊仍治旧城遂建于今地五十一年署州刘自唐拓址重建五十五年署州王克刚建东庑五十六年知州何大宠建西庑雍正四年知州臧建大成门名宦乡贤祠五年署州李文炯修魁阁八年知州刘际平建崇圣祠】
易门县
庙学【在县治东明万厯二十五年廵抚陈用宾题建旋以地势卑狭改迁城南三十三年仍移于旧址明末兵燹倾圮殆半 本朝平滇后知县李元禄训导呉绍玉重修康熈三十四年知县姜其垓拓地重建】嵩明州
庙学【在州治北黄龙山元至正闲建于州治西明嘉靖中知州狄应期迁于黄龙山右万厯中知州余化龙迁于宗镜寺前明末倾圯 本朝康熈九年学正李攀龙建黄龙山左四十年知州马绛远建启圣祠四十二年知州雷御龙改建魁星阁明伦堂五十七年知州汪煚建尊经阁雍正十一年知州张浩移建今地规制悉备】
曲靖府
庙学在府城东门内水闸口明洪武十七年建永乐景泰间先后重修万厯七年巡按刘维建进贤楼明末悉燬
本朝顺治十七年教官杨克猷李维铉改建于旧衞基址康熈四十年知县胡麟徴移建水闸原址知府周元功胥琇总兵陆进忠率绅士重修四十六年知府张道源树左右坊建魁星阁五十年总兵马天宠知府李雯建文明坊凿泮池雍正五年总督鄂尔泰重修十三年知府王云铭同知孙光祖署县张浩倡建魁阁于东南隅
南宁县
庙学【附府庙】
霑益州
庙学【在州治南州旧在今之宣威明嘉靖二十八年巡抚顾应祥巡按林应箕建于旧州治南天启七年移州治于交水建今地后遭兵燬 本朝康熙六年知州王作楫学正黄世椿修复五十一年知州呉节民率绅士重建雍正十一等年知州杜思贤金文宗先后重修】
陆凉州
庙学【在州治西旧衞址明嘉靖二十一年建于衞左岁久倾圯 本朝康熈八年署衞守备张名弼教授栁志沈迁今地五十五年知州杜珍移近南数十武以大成殿为崇圣祠雍正十二年知州呉柄重修置祭器乐器】
马龙州
庙学【在州治南明嘉靖二十一年建于州治西南岁久倾圯 本朝康熈六年知府李率祖重修雍正三年知州黄士杰改建今地以旧大成殿为文昌宫雍正十二年知州周铨建崇圣祠魁星阁】罗平州
庙学【在州治东南隅明万厯十五年府同知黄宇建州治北后燬于兵 本朝康熈七年知州王勲学正尹嗣陟即其址重建十一年知州张偀复修增置祭器三十一年知州孙士正始迁今地三十九年知州张含章建启圣祠及明伦堂】
寻甸州
庙学【在州治西北旧为府学明正徳九年知府戴鳌建嘉靖六年燬于兵十一年迁于府治南隆庆二年复迁于府治东北 本朝康熈八年改府为州四十年署州任中宜改迁于城西玉屏山麓五十二年地震倾圯雍正三年知州崔乃镛详请迁建于西北旧址置祭器乐器十三年知州陈齐庶重修】平彞县
庙学【在县治左即旧平彞衞学明正徳九年建衞治右本朝康熈七年总督卞三元迁建卫治左二十七年裁衞归府改为书院三十四年设平彞县改为县学三十八年知县任中宜増建啓圣祠明伦堂竝门坊学舎】
宣威州
庙学【在州治南仓坡州旧有霑益州学久圯 本朝雍正五年设州八年巡抚沈廷正 题建】临安府
庙学在府治西元至元二十二年宣抚使张立道建泰定二年佥事杨祚增建至正十年平章王惟勤继修明洪武十六年设儒学庙因之二十年通判许莘重修规制始宏敞宣徳间知府赖瑛建尊经阁治九年副使李孟晊知府陈盛置乐器十二年副使王一言知府王资良凿泮池嘉靖十年副使戴书建啓圣祠二十年副使蒋宗鲁建名宦乡贤祠万厯三年知府昌应时建文星阁云路坊三十四年地震倾圯巡按周懋相会巡抚陈用宾分巡叅议康梦相重修悉燬于兵
本朝康熈十二年知府程应熊修建尊经阁明伦堂知州李滪修文星阁学正李大儒修景贤祠二十九年陞川东道知府黄明同署府事丁炜知府朱翰春始铸祭器五十三年知州陈肇奎修泮池雍正四年知府栗尔璋建太和元气坊八年教授夏冕移建文星阁于櫺星门内十年知府石去浮知州夏治源教授夏冕同郡绅萧大成捐置乐舞器
建水州
庙学【附府庙明初原无州学万厯四十三年知州赵士龙请于巡按呉应琦题设州学仍附府庙】石屏州
庙学【在州治东元至正闲建燬于兵明洪武二十二年重建万厯间知州萧廷对建尊经阁天启五年久雨大殿倾仆署州顾庆恩拓地重建 本朝康熈八年知州刘维世建櫺星门四十年知州张毓瑞重建尊经阁四十五年知州刘承启重建启圣祠雍正元年阖州绅士重建大殿两庑名宦乡贤祠义路礼门坊】
阿迷州
庙学【在州治东北明洪武间建于城东门外嘉靖间署州同知邝民望迁于城北守备司署左后兵燬本朝顺治九年重建雍正三年知州元展成改迁今地五年知州毛振翧重修】
宁州
庙学【在州治东明洪武二十六年建万厯间知州王茂锡重修明末兵燹倾頽 本朝康熈五年知州严敬建启圣祠十二年署州王存育建明伦堂五十年学正王清贤建櫺星门五十六年学正任瑛修两庑及大成门雍正十一年代州事戴允成教官朱掌珠张上喆增修大成殿】
通海县
庙学【在县南城外秀山之麓明洪武二十五年知县任暹即废寺创建治十七年知县余人俊拓基重建殿庑门坊楼阁祠堂悉备岁久倾圮 本朝康熈二十九年知县魏荩臣重修雍正十一年知县臧在莘署县丁沄同阖邑绅士蒋赞等拓基重建大成殿崇圣祠乾隆元年丁沄建尊经阁】
河西县
庙学【在县治南元泰定间建于县东北一里下村古城明洪武二十九年重建嘉靖十二年知县呉绍祖改迁今地三十一年兵备道蒋宗鲁重修岁久倾圮本朝康熈二十四年知县杨汝楫训导严以恭修葺雍正七年知县戴允成重修置祭器乐器】
嶍峨县
庙学【在县城北明洪武时建于东门内天启间知县蒋恒盈移建今地 本朝康熈三十四年诸生杨文绪等重修大成殿雍正十三年知县刘公鼎教官杨天堉呉懋才同绅士重建崇圣祠增修大成门名宦祠魁星阁】
蒙自县
庙学【在县治东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嘉靖元年推官江鱼改修万厯四十七年郡人尹廷俊建先儒祠天启元年建文星阁岁久倾頽 本朝康熈二十年知县孙居湜重修五十一年教谕侯以璋增修】
澂江府
庙学在府治东玉笋书院旧址元大徳间总管固纳建于金莲山麓明正徳十二年知府童玺改迁旸浦山麓隆庆四年知府徐可久迁城于舞凤山麓学随建城东南隅万厯三十一年巡按宋兴祖复迁金莲山麓明末兵燹经籍祭器雅乐无存
本朝康熈三年知府章尔佩重修六年通判娄出类建明伦堂九年知府冯苏置经籍四十一年知府黄元治以府学远处东郊县学形势湫隘请改迁两学合建于今地四十五年知府刘骊建明伦堂照墙五十一年郡人李发甲建徳配天地道冠古今二坊买学前民地以达街衢雍正十二年知府来谦鸣署知县蒋雯建文明石坊雍正十三年知府来谦鸣东南城上建造魁阁
河阳县
庙学【附府明万厯以前庙学未建诸生归并府学天啓六年御史朱泰贞疏准建学知府李若金知县赖子崇卜建于城之西北隅 本朝康熈三十六年知县秦采铸祭器四十一年知府黄元治详请附于府庙县庙改为苍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