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33 页/共 1860 页

○又谕、江南崇明一邑。上年猝被潮灾。已降旨将乾隆十三年地丁钱粮。全行豁免。其随徵耗羡。及应徵之芦课、皇庄耔粒银两。不在蠲免之列。但念该处大祲之后。实非寻常拮据可比。著加恩一并豁免。俾民力提以稍纾。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张广泗前在黔省。熟谙苗情。抚驭有方。边境宁谧。今朕命爱必达为巡抚。伊前在贵州藩司任内。于理苗事宜。已经张广泗指示。自能悉其大概。但封疆重任。务须讲明方略。备悉机宜。可传谕张广泗、令其将黔省一切绥靖控驭之方。随时筹度。如有应行事宜。即行文告知爱必达。俾得遵循办理。俟伊奏事之便寄去。   ○又谕、据安宁等奏报、沛县夏镇地方。有无藉之人。与外来流民。抢取食物。以致正月十六日。店铺不敢开市。知县武承运、不亲往查拏。又不即时禀报。现在具疏题参。又正月内。萧县有妇女多人。聚集求赈。声言欲塞县署。经该县劝谕。旋即散去。亦不即时查拏禀报。现在严行申饬等语。此等抢夺闹赈之事。必应立时严拏。以警刁风。地方官、往往隐匿不报。希冀掩饰了事。文武大吏。一有见闻。即当陈奏。乃事逾数月。未经奏报。萧沛、二邑。皆隶徐州。淮徐接壤。总河周学健、驻劄近地。何以并未奏闻。可传谕询问。令其据实覆奏。寻奏、夏镇并非南河所辖。萧县距河僻远。地处隔越。事无播传。且河臣专司河务。州县视为客官。事权不属。耳目难同。所以未经奏明。报闻。   ○又谕、贵州按察使介锡周奏称、安顺、大定、南笼、三府。雨泽尚未优渥。但半月之内。若沛甘霖。春种仍属有收。又黔省种秧、向在三月下旬。插秧、则在五月初旬。此时雨泽稍愆。尚无妨碍等语。安顺、大定、南笼、三府。看来雨泽不甚沾足。可传谕爱必达、到任之后。留心查察。有应办理者。即行办理。并将现在曾否得雨。有无妨碍之处。据实奏闻。寻奏、安顺等三府。入夏以来。甘霖叠沛。在在沾足。种秧未误。麦亦滋长。得旨、览奏欣慰。   ○又谕、据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直属入官房屋。未经售出者。大小约近二百所。现在委官勘估筹办等语。夫以入官应变之房屋。数至二百余所。历年久远。尚未售出。此皆地方官、向来不以公事为意。一任属员胥役人等。或冒认承住。有名无实。或串通出赁。利其租入。迁延作弊。日复一日。遂致坚固之房。渐成朽坏。直隶一省如是。他省亦或有似此者。可传谕各该督抚。一体查明筹酌妥办。勿以有用之物。听其废弃。并将如何办理之处。具摺奏闻。此旨著于奏事之便寄去。   ○丁丑。军机大臣等议、署仓场侍郎雅尔图参奏、仓场衙门厅员。收受陋规。该管侍郎等。未能革除。又办理皇船。不能实力稽查等语。请将仓场侍郎觉罗吴拜、彭树葵、坐粮厅通福绶、蒋洲、俱照违制例革职。得旨、彭树葵、蒋洲、俱著革职。从宽留任。吴拜、著革职。通福绶、革职之处。照例注册。此案处分。实因吴拜等。诸事规避。不肯勉力奉公。至于仓场衙门。陋例相沿。革除未尽。吴拜等、不能彻底澄清。虽属有玷官箴。但与婪赃入己者有间。朕非严于旗员、宽于汉员也。从来人臣事君。理宜洁己奉公。至于国家公务。无论大小。俱应敬谨将事。此在为臣子者。无论满汉。皆属分所当然。但汉人之因循。由于积久相仍。遂成风气。遂以奔走服劳。为旗人之所宜尽。满洲大臣官员。向来居官。惟知悫勤自守。竭力报效。遇有公事。无不夺勉。不敢稍存怠忽。近年以来。未免渐染汉人习气。即如吴拜于仓场陋规。既不免于容隐收受厅员。而办理皇船。一应差务。又复不能实心董率稽查。竟与汉人之置身局外者无异。是因循怠玩。大失从前满洲急公敬上之谊。是以照例斥革。在受谴者、固应痛自惩艾。即邀恩者流、亦当深知愧悔也。   ○以原任领侍卫内大臣傅尔丹、为内大臣兼镶黄旗护军统领。命驰驿前往金川军营。   ○加赈福建台湾、凤山、二县。十二年分旱灾饥民。   ○戊寅。谕、皇后母家、例应俱封公爵。皇妣孝敬宪皇后母家、舅舅五格。从前封为侯爵。朕即位念及。晋封公爵。大行皇后母家。当封爵时。朕照舅舅五格之例。将富文降侯爵。今大行皇后之事已出。将来孰为伊等言及此例。著照旧例。将富文晋封公爵。   ○又谕、邵正文、著随大学士公讷亲。前往四川。其备装银两。照侍卫例、减半赏给。俟内大臣傅尔丹起程之时同行。给予驿马。   ○又谕、任举所奏之革职千总傅德、把总晁宗志、俱著赏给原衔。给予驿马。随大学士公讷亲。前往大金川军营效力。如著有劳绩。再行请旨。   ○又谕、内大臣傅尔丹年老。著伊孙哈宁阿随往。照例驰驿。   ○谕军机大臣等、福建拏获假充总督差弁寄书魏现之谢庆隆等。前已降旨传谕喀尔吉善等。令其将奸徒严行缉捕。痛绝根株。今据喀尔吉善等。将讯明谢庆隆、挟仇陷害情由具奏。朕按其情节。谢庆隆、因窃谢观林布疋被拷。立有供状。事在乾隆七年。其笔迹又出一手。陷害报复。似属可信。但谢庆隆、既捏写假书。则丢弃道旁。令人拾获首报。亦可以洩其私愤矣。何必又私雕印信。假充把总。独不念为人盘获。在已转干重谴乎。此种诡计奸谋。安知其不假此以与魏现暗通消息。其形迹甚属可疑。此处尚未研讯确实。可传谕喀尔吉善等。令其再行细鞫。勿得因挟仇有据。遂置私印冒官、暗传贼信于不问。可即查审确情。据实具奏。寻奏、魏现已经拏获。提集该犯。并谢庆隆、杂入众中。彼此不能指认。谢庆隆、非老官斋夥党无疑。至私雕假印。冒充差弁。乃诈骗乡民故智。遂至徇利忘身。实无暗传贼信之事。报闻。   ○又谕、喀尔吉善等覆奏、马光明讦告黄占一案。从前黄占。审系黄紫在番所生之子。后又讯系内地所生。情节大相迳庭。今虽据奏问明、黄占、乃黄紫继妻郑氏所生。实在内地。但供内所称、上年在省审讯。因马光明、陈梧等。倚藉苏禄国王声势。百弊吓诈。畏其拖累。不敢直供等语。看来尚未明确。濒海省分。与外洋岛夷接壤。内地民人。私越勾结。往往藉中国声威。以欺慑番民。岂有身在内地。转云倚藉苏禄国王声势。畏其拖累之理。可传谕喀尔吉善等。此案事涉外夷。有关国体。应悉心查明。据实奏闻。寻奏、苏禄国蕞尔岛夷。勤修职贡。有何声势。足为内地民人所畏。今复诘讯黄占之弟黄令第。咸称马光明、向充贡使。每借天朝加惠远人之恩意。即为欺诈乡里之左券。畏其拖累。正是畏我中国之法度。实无别情。报闻。   ○兵部等部议覆、川陕总督张广泗疏称、甘、凉、西、肃。一提三镇。各设孳生驼二百只。请照太仆寺儿母驼分配之例。每提镇设母驼一百七十五只。儿驼二十五只。以儿母驼一百六十只为一群。余驼四十只。寄群牧放。酌添牧兵二名。每处派牧长千把一员。牧副外委一员。牧兵九名。并派守备一员督理。牧驼兵、月给靿鞋银三钱。始终勤慎者。该管提镇。于公费内犒赏。所需锅帐。于存营项下拨给。牧长、牧副、及兵。于五年内。每母驼一百只。孳生四十只者。毋庸议叙。额外孳生一只、至十只者。守备、纪录一次。牧长、纪录二次。牧副、纪录一次。兵、赏银一两。递增以十只为差。设厂三年后。孳生驼羔。各提镇印烙。将数先咨督臣存案。至五年均齐时。委员赴各处印烙。将数及经管官兵姓名。造册具题。五年后。驼羔照例配搭。余儿驼骟割另牧。再孳生驼内。如有口老病废、不能产羔者。呈验变价等语。均应如所请。至该督所议、孳生驼倒毙逾额。分别议罚一款。臣等酌议倒毙不论多寡。总以续得孳生抵补。毋庸另行定议。惟孳生四十只以下者。应如所议。少一只以上者。守备、牧长、罚俸半年。牧副、兵丁各责四十。递少亦以十只为差。从之。   ○以大学士张廷玉、协办大学士傅恒、陈大受、刑部尚书汪由敦、吏部右侍郎德龄、归宣光、署户部侍郎庄有恭、兵部右侍郎王会汾、刑部左侍郎觉罗勒尔森、内阁学士钟音、张泰开、左副都御史梅珏成、嵇璜、少詹事金德瑛、充殿试读卷官。   ○以原任盛京户部侍郎富德、为太常寺卿。以御前侍卫德保、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头等侍卫五福、为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以驻藏副都统传清、为直隶天津镇总兵。   ○己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策试天下贡士郑忬等。二百六十四人。于太和殿前。制曰。朕惟制治在审其时宜。论治必徵诸实用。书曰。明试以功又曰。乃言底可绩。士先资其言。必度可施之行事。为济时之良画。斯足以应天下之务。而国家收其实效。朕临御十有三年。宵旰兢兢。期与四海臣民。共臻荡平正直之休。而朝堂卿尹、未见其能公忠体国。夙夜匪懈也。僚采、未见其能震动恪共。服勤趋事也。封疆大吏、未见其能正已率属。移风易俗也。守吏、未见其能砥节奉公。劳心抚字也。将整饬之未得其道。激扬之未尽其方与。吏治之未及于古。其故安在。农桑、王政之本也。列圣重熙累洽。休养蕃滋。思所以裕其衣食。亦既屡申劝课之令矣。而人不能无遗力。地不能无遗利。果游惰蠹之。追呼扰之欤。抑荒莱不翦。耒耜不勤。司牧者漫不知省。而大吏惟以簿书期会为急。即著之功令。用以为殿最。率具文从事欤。迩年米价之贵遍天下。朕多方筹画。税免矣。而腾涌如故。仓发矣。而市值仍昂。岂皆有司之奉行未善欤。或且欲停采买以纾其急。严囤户以畅其流。禁富民之射利。以裕其所出。果皆切中事情欤。采买停、则所在仓庾。不数年而告匮。缓急将何以济。青黄不接之时。市无现粮。贫民翘首官仓。使粒米无存。有司能坐视而不为补救欤。生谷止有此数。积于官必亏于民。其较然者。然积之害。与散之利。当熟筹之。而非明著其由。何以使官民两利。至水旱偏灾。朕不惜帑藏。广为赈恤。而实惠之未能下逮者。其弊安在。山东被灾较重。前后截漕拨帑。费既不赀。且命大臣台谏。往莅其事。而流移捐瘠。何以劳来而安集之。古荒政之切于时事。可行者有几。先事之绸缪。既无及矣。独不思所以善其后欤。乘时雨之沾溉。招流亡。贷耔种。给牛具。播种而耰之。以待有秋。非要务欤。此外或有裨于实用。可入告者否与。治河转漕。以饷京师。黄河之由豫入徐。奋迅急疾。大溜横趋。堤工在在危险。而又加以埽坝林立。水势不能直达。淤沙日停。河心日垫。不得已而加堤以御之。近闻淤沙之离两岸者。或仅三四尺、五六尺。偶值盛涨。必有决溢之患。河病而漕亦病。果何道而能刷沙以畅其流与。将复用河兵操舟制器。日从事其中。可岁月奏效与。舍加高培厚之外。别有长策。可一劳而永逸者否与。多士修之于家。宜有明治体。知治要。以期自见于当世者。而事词章而略经术。急进取而竞声华。论文体则尚浮辞而乖实义。于圣贤道德之实。未有能体之于心。修之于行事者。将教化之未明与。抑积习之难返与。其博思所以端风尚而正人心者。切言之无隐。朕将亲览焉。   ○谕军机大臣等、朕闻浙江政治废弛。风气浇漓。官吏则上下相蒙。民情则狡诈百出。皆群有司因循玩愒。养成颓敝之俗。是以营私骫法之事。习以为常。恬不知怪。甚至上司与属员比周。内幕连为一气。视公务如膜外。尘案不理。有行催数十次。而置若罔闻者。吏治如此。民气因而益骄。士习愈加浮薄。唆讼武断。腾谤作奸。逞其诪张之术。动辄聚集喧嚣。藐视国法。目无官长。种种刁风。几不可以理喻。不可以情感。致此之由。已非一日。不加淬砺。长此安穷。可传谕方观承、断不可复循故辙。务必力为整理。使群吏一洗徇私废公之积习。闾阎尽去骄悍刁黠之浇风。庶几政务修明。俗尚渐臻于惇厚。是惟在封疆大吏。率先振作。以无负朕委任之意。将此并传谕喀尔吉善知之。   ○户部议准、署广西巡抚鄂昌疏称、阳朔县属石灰窑厂。出产铜砂。先经开采。去年入秋以来。无砂可采。应行封闭。从之。   ○以故一等子恩特恳子额永武、袭爵。   ○庚辰。常雩祀天于圜丘。遣恒亲王弘晊、恭代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据福建水师提督张天骏奏称、洋面拏获贼匪郑掌等八名。内郑掌系偷贩私盐。监禁越狱。复获问流。淮安安插。又两次在配逃回。今纠合林卓等七人。希图出洋为匪。咨明督抚饬审等语。郑掌屡次脱逃。复聚集多人。希图出洋为匪。其心叵测。与寻常在配逃回之流犯不同。可传谕喀尔吉善等。此案务须从严办理。将首从各犯。逐一究审。并飞饬查拏党与。毋得稍有疎纵。草率完结。   ○军机大臣等议覆、钦差兵部尚书班第、川陕总督张广泗、四川巡抚纪山、等奏、筹画军粮事宜。一、进剿军食。原议概给全米。但需米浩繁。输挽尤艰。请酌中定价。如西路之美诺、占固、孙克宗、党坝、等处。南路之章谷、吉地、等处。每石以八两折支。西路之卡撒、丹噶。南路之正地、甲索。以九两折支。将来进抵贼巢。每石定以十两折支。官弁跟役。及土兵在本境者。概半米半折。至官兵及余丁、炮夫、并土兵远离巢穴者。给全米。愿折支者听。各台站运夫口粮。愿领折色者。计程增减等语。应如所请。至半米半折。果否足资食用。应俟班第等查明定议。一、内地运夫口粮。自雅州至打箭炉。计十三大站。每夫背米五斗。共给脚银一两三钱二分五厘。余州县路平。每夫背米五斗。日给脚价银五分。概无食米。请于给价外。每日加给口粮一升。西南两路口外。险窄艰运。向例负重之日。每夫给银八分。口粮一升。回空只给口粮。不给夫价。其自打箭炉至章谷、并木坪一路。程站俱近。毋庸给回空口粮。若西路由桃关、保县、等处出口。俱崇山峻峰。春夏尚多积雪。运夫往往不前。请于负重日、照例支给外。回空无拘本日次日。均给口粮一升。又天赦、纳凹、班栏、三站。每夫于负重日、例给脚价外。请增赏银二分。邓生一站。又增赏银一分。一、西南两路粮运。各设总理道一员。西路又添副总理知府一员。余悉调用佐杂。不足弹压。应于两路粮站。每三台中。彻去现派佐杂一员。另选丞倅州县等官、为正粮务。除本管各站外。前后二台员经管之站。均责令稽查。至南路总理道员。督理打箭炉出口。分运章谷、子龙、两路。其木坪一路。原系接济西路。所运无多。亦归该道兼管。今添兵加运。人夫众多。应照西路设副总理知府一员。即委雅州府知府、就近专理。毋庸再设丞倅等官。均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吏部议、遵旨裁改京堂各缺。都察院裁佥都御史一缺、通政司裁右通政一缺。改满参议一缺、为右参议。大理寺裁汉少卿一缺。詹事府裁汉少詹事一缺。太仆寺裁满少卿一缺。国子监裁满司业一缺。其裁缺之佥都御史卢承纶等。俟有相当之缺。另行请简。得旨、卢承纶、赵城、年老衰庸。俱著休致。其左通政员缺。即著林枝春转补。右参议员缺。即著福登额改补。赫赫、僧格勒、遇有相当之缺。该部请旨补用。左通政二缺。俱著改为通政副使。余依议。   ○辛巳。谕、太常寺、御史等参奏、天坛雩祭。分献之公永谦、于立处头晕蹲地。请交部察议等语。夫头晕虽系常有之事。但此皆系永谦知此次、非朕亲诣行礼。并未诚心斋戒所致。且今日似此晕倒被御史等参劾者。又有一人。天气并非炎热。永谦系勋旧子孙。非常人可比。遇此等大祭。无诚敬之心。以致头晕蹲地失仪。甚属不合。永谦著交该部严察议奏。将此晓谕众人。凡遇祭祀。朕躬虽不亲诣。亦必诚心斋戒。寻议、永谦照不谨例革职。得旨、永谦著革职。从宽留任。   ○谕军机大臣等、据周学健奏称、东省昌乐等县。因地方歉收。有造卖烧酒之家。择辛竦有毒药草。磨面作麯。名曰神麯。以之造酒。米可少而水可多。气味香辣。其价倍贱。最易动人。此种药酒。多与食物之性相反。民间买饮。每致毙命。江省与山东接壤。竟有贩卖来南者。已饬禁民间。毋得沽饮等语。此等造卖毒酒。以贱价哄诱愚民。暗伤人命。为害甚大。东省有此。并沿及他处。地方官、何以全无觉察。可传谕阿里衮、令其留心访查。务将造卖之人。严拏治罪。永行禁止。以绝根株。毋得疎忽贻害。寻奏、臣去年十二月风闻此事。当即严饬查拏。兹奉谕、复饬司实力严查。臣仍亲行密访。务尽根株。得旨、若于去岁十二月查禁。何以今岁、仍致转贩江南。此即地方官、不实心办理之验。而汝此奏。亦不无迁就也。外省习气。汝等宜痛除之。而不宜学也。   ○又谕、河南巡抚硕色奏报、邪教匪犯王之卿监毙一摺。王之卿、系案内要犯。质讯之处甚多。硕色但据地方官转报。何以并不将王之卿致死之由。有无情弊。严饬查究。现据总督那苏图、同日奏到徐文羙、吕大训、二犯病故摺内奏称、失察邪教。处分綦严。地方官、恐干严例。因而回护前非。以致灭口。此种情弊。亦所难免。现在确查。果有其事。即行严参等语。同一匪犯病故。那苏图所奏、甚是。而硕色所奏、不过视为寻常监毙之犯。此案王之卿、于四月十五在豫病故。而所供在直之徐文羙、吕大训、亦于四月十五六日病故。焉知非地方官欲避处分。以此灭口。豫省办理此案。甚属疎忽。可传谕硕色、令其将王之卿病故缘由。有无致死情弊。悉心严查。并羁禁不慎之地方官、查明参处。寻奏、臣前奏王之卿监毙一案。未将有无凌虐。于摺内陈明。实属疎忽。今密查该犯。实系因病身故并无灭口致死情弊。但羁禁不慎。咎所难辞。谨将失察邪教各官职名。另疏题参。报闻。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临榆县民王元良妻刘氏。武邑县民王修林妻乔氏。江苏上海县民殷济生妻周氏。守正被戕之直隶祁州民周奉妻娄氏。   ○河南巡抚硕色疏报禹州南阳县十一年分、开垦荒地四顷三亩有奇。   ○壬午上至观德殿。大行皇后梓宫前奠酒。   ○癸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乾清宫。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命兵部侍郎鄂容安、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   ○以陕西布政使慧中、为盛京兵部侍郎。太仆寺少卿武柱、为陕西布政使。   ○是月。新任直隶布政使辰垣、奏谢请训。得旨、汝系常承训诲之人。何必来京。诸凡实心实力。扩充行之可耳。至直隶一切事务。方观承甚为熟悉。可详悉问之于彼。   ○钦差大学士公讷亲奏、阅看海塘。现大溜悉归中小亹。北大亹、南大亹。涨沙绵亘。亦无险虑。至中小亹引沙。上年冲开二十余丈。现至四百余丈。若至大汛。北岸不能无临塘之水。南岸文堂山之脚。现已落水。势已向南。文堂禅机山以南。应相机利导。使两山全落水中则中亹宽展。大汛庶可分北岸之潮水。至于钱江大溜。虽行葛岙山以南。而逼近山脚之水。仍复从山后一带漫流。现在刷有堰沟。长五六里。深五六尺不等。江溜初向南行。当防仍复故道。此处应设一竹篓碎石滚坝。使江水仍由坝漫流。其蜀山至尖山一带。中有堰沟数道。应酌看情形。或于水口。或于中段沟尾。稍加堵御。又南岸会稽县属宋家溇地方。东有曹娥江。西有三江闸。水归北流入海。今江水改由中亹。与该处甚近。遇潮水长发。遏抑曹娥江水。二水益涨。亦应加意防护。再南岸一带海塘。因安澜已久。未设专司塘汛弁兵。请令该抚于海防两营内。拨官兵在南岸塘工。及附近临河一带住宿。随时查看。再拨兵弁。于中亹北之河庄山居住。就近在葛岙山、蜀山一带。上下巡视江海水势。以便豫防。仍令海防道、不时前往查阅。俟大汛过后。水势全定。于南塘工所、酌建营房。以为官兵驻宿之所。报闻。   ○升任浙江巡抚顾琮覆奏、浙省米贵缘由。杭、嘉、湖、三府。树桑之地独多。金、衢、严、宁、绍、台、六府。山田相半。温、处、二府。山多田少。向资江楚转输。近岁江楚价昂。商贾至者无几。此致贵之由一。地接江闽二省。商旅络绎。以有限之米谷。供无穷之取擕。此致贵之由二。杭、嘉、绍、宁、台、温、六府。东际海。商渔出入。米谷随之。自外入者无多。自内出者难计。奸徒射利。每有透越。此致贵之由三。伏思江楚米贵。贩运不前。并无调剂之术。邻省商旅往来。断无裹粮之理。海洋禁例。非不甚严。但必将积年贩米出洋奸棍。访获一二。置诸重法。庶可示儆。如果透漏无虞。则内地米谷。自免消散。至常平积贮一事。惟在权其缓急轻重。歉岁宜停。丰年应补。常平本额。不可不存。续议加增。可以酌减。其高贾居奇。法宜惩儆。惟严禁囤积。俾使疏通。田多业户。盖藏颇裕。于青黄不接之时。出售亦为有益。得旨、此等岂汝之识见所能办。既经奏到。俟议。   ○调任浙江布政使永贵奏谢、蒙朱批训谕。得旨、向谕乃系就滇省而论。若夫浙江。则又不同。盖其民诈而悍。近因抚臣屡易。政务废弛。汝宜一切实力整顿。化民成俗。毋欲速。毋终怠。勉之。   ○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福建巡抚潘思榘会奏、闽省春雨未足。早禾栽插未齐。豫筹拨运台谷平粜。并饬牧令劝谕农民。多备中晚秧苗。及时补种。开通新港河道。以资灌溉。得旨、览奏俱悉。随时补救绸缪。正宜尽心调剂者也。   ○喀尔吉善覆奏、闽省有无赖奸徒。好勇斗狠。名为闯棍。土豪豢养此辈。以为爪牙。请嗣后凡闯棍犯案时。必究明有主谋指使者。即照为首定拟。闯棍照为从定拟。并请设族正、约正。责成劝导约束。与械斗一项。一并考核劝惩。得旨、如所议。实力行之。   ○钦差大学士高斌、尚书刘统勋、山东巡抚阿里衮奏、此次山东赈务。已屡奉明旨。叠加推广。自去岁冬间。接连春夏。计口授食。时逾半载。其报灾最重之区。现在口食转不缺乏。而平日游食度日。赈册之中。难登户口。迁徙日久。目下殊觉艰难。已饬知各牧令。其有户可查者。照闻赈归来之例。一体赈恤。至失业孤贫。除设局收养外。亦酌借食米。俾得资生。再济南、武定、迤北地方。雨水未报沾足。臣等即由济南等处。沿途体察。资其口食。筹其接济。得旨、览奏俱悉。勉为之。以稍解朕忧。   ○山东巡抚阿里衮奏、兖州府属。勘不成灾。毗连灾地贫民。请将拨运南漕。并豫省漕米。及时出借。得旨、览奏俱悉。恐汝一人精力不及。故特命大学士高斌、尚书刘统勋、助汝查赈。汝等和衷详办。不可拘例。不可粉饰。不可暇逸。不可邀誉。哀矜诚明。以期有济灾黎。是朕所愿也。将此旨汝等共观之。   ○新授山东布政使唐绥祖奏谢。得旨、志气不可隳颓。亦不可侥幸。诸凡实心实力。以汝之才。何患不能理繁治剧。山东灾歉之余。更宜留心休养者也。   ○又奏报、东省得雨。田野沾足。民情欢忭一摺。得旨、东省为此言尚早。但得秋收有获。庶可少救万一耳。   ○甘肃巡抚黄廷桂覆奏、甘省粮价。时贵时贱。总视年岁丰荒。不关生齿多寡。且民贫土瘠。无巨本囤户。亦无重赀商贩。不出四封。缓急获济。非徒无捐而且有益。又边疆积贮最要。东南山险。别省商贩不通。岁歉难资接济。岁丰无处出售。必借采买以为权衡。臣抵任初。饬属于市集之期。民买所余。官为收买。实属两便。就甘省而筹补救。总宜广为储蓄。得旨、俟汇议可也。   ○钦差兵部尚书班第奏、前奉旨改用旗兵之处。密商张广泗。据云、旗兵勇敢。自非绿旗可比。然此地跬步皆山。恐未能展其所长。且俟必须调用时。另行奏请。臣思满兵少则势单。金川地寒。专仗夏秋进取。此时若由京调拨。固属辽远。而成都所驻。为数无几。即近檄西安。行三阅月。始克到营。似宜暂缓。至岳钟琪尚未到军营。臣与张广泗言及。颇以岳钟琪、从前在西路军营时。办事未协。然亦无大嫌隙。臣仍留心调处。俾得相与有成。得旨、览奏俱悉。   ○川陕总督张广泗奏覆、莎罗奔用事头人生噶尔结、被副将高宗瑾诱擒。现在收禁。孙克宗土兵亦已全彻。总兵马良柱、宋宗璋、俟大兵到齐。哈攀龙到营。即行解京。至岳钟琪、虽将门之子。不免纨裤之习。喜独断自用。错误不肯悛改。闻贼警则茫无所措。色厉内荏。言大才疎。然久在戎行。遇事风生。颇有见解。以为大将军。则难胜任。若用为提镇。尚属武员中不可多得者。且闻为大金川所信服。诚如训谕。人地相宜。遵旨将伊调赴军营。令前赴党坝军营统领。兼管绰斯甲一路。至贼中情形。据生噶尔结等供。现能打仗番人。实止四千以内。粮食惟勒乌围所蓄。足供一二年。刮耳崖所积。不过四五月之粮。此外除用事头人。尚各有数月粮。属下番民。从前尚有糌粑可食。现止以元根即内地名蔓菁者充饥。揆其情形。多愿离散。祗为土司头人禁遏。若大兵进剿。断难久持。得旨、览奏俱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