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19 页/共 1860 页

○缓徵山东金乡、鱼台、东平、汶上、济宁、城武、惠民、滨州、利津、商河、郓城、钜野、平原、陵县、泰安、东阿、平阴、滋阳、曲阜、宁阳、寿张、嘉祥、清平、齐河、齐东、济阳、德州、德平、临邑、禹城、长清、莱芜、肥城、阳信、乐陵、蒲台、青城、邹县、泗水、滕县、阳谷、峄县、菏泽、曹县、濮州、范县、观城、朝城、单县、定陶、聊城、堂邑、博平、荏平、莘县、临清、馆陶、恩县、夏津、高唐等六十州县水灾。应完本年米豆、并原缓带徵、及随漕钱粮。   ○戊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议覆、西安巡抚徐杞所奏、民间粮石。有奸徒射利。豫先给银。贱价定买。及囤户居奇等弊。应令各省督抚、不时严饬地方有司查禁等语。所议固属现在应行之事。然督抚奉到部文。不过转行各属。出示禁约。多一番文告而已。有司之果否实力奉行。及奉行而于米价之贵贱。实在有无裨益。尚未可知也。朕思米谷为民生日用所必需。而迩年以来。日见腾贵。穷黎何以堪此。即如川湖素称产米。而川抚纪山、则以商贩云集。米价腾涌为奏。湖北督抚、则以江南被灾。资楚粮接济。以致本省米贵为奏。又如直隶一省。向藉八沟粮石。今岁畿辅尚属有秋。而八沟亦以搬运太多而贵。夫商贩流通。贵则徵贱。间或暂时翔涌。何至连岁递增。有长无落。若谓囤户居奇。此实弊薮。然自地方官力所能禁。何至全不奉行。任其垄断累民。而督抚漫无觉察。竟无一实力严禁。著有成效者。若谓户口繁滋。则自康熙年间以来。休养生息。便应逐渐加增。何独至今日而一时顿长。若谓水旱偏灾。则亦向来所有。何以从来未闻如此之贵。且亦当歉者贵而丰者贱。又何至到处皆然。丰歉无别。若谓康熙年间。仓储有银无米。雍正年间。虽经整饬。尚未详备。今则处处积贮。年年采买。民间所出。半入仓庾。未免致妨民食。此说似乎切近。然在当时分省定额。悉经该督抚分别酌议。自按各省情形。且至今足额者寥寥。亟需采买。所在皆是。藉以备荒拨赈。难议停止。设或果由于此。则当切实敷陈。商酌妥办。不当听其自然、而不为之所也。朕反覆思之。不能深悉其故。亦未得善处之方。夫人事不修。则民生不裕。今日政治之阙失何在。所以致此者何由。米豆关税。业经通免。虽不可因此遽求奏效。而于米价宜不为无补。又何以价不日减。转益日增。今使复徵。不且较此更增乎。朕自御极以来。宵旰励精。勤求民隐。闾阎疾若。无或壅于上闻。乃不能收斗米三钱之益。而使赤子胥有艰食之累。殊益焦劳。各督抚身任封疆。于民生第一要务。必当详悉熟筹。深究其所以然。如果得其受病之由。尤当力图补救。乃各省督抚。或不以介意。或归咎于邻封。或责过于商贩。而应作如何办理之处。并未筹及。可传谕各督抚、令其实意体察。详求得失之故。据实陈奏。或朕所举诸条之外。别有弊端。俱宜确切入告。务期实有裨益。以裕民天。更不得因谕旨中、偶及免税一节。误会朕旨。以谓意在仍徵米税也。   ○又谕、前总督张允随所奏属员贤否摺、内称驿盐道郭振仪、年纪衰老。今阅图尔炳阿摺。内称郭振仪老练朴实。其衰老之处。并未奏及。其他所注属员考语。亦俱有优无劣。夫人材原属不一。或朴实有余。而才情未能肆应。或办事干练。而居心未能悫诚。或新任励志。可以造就。或年老未衰。尚堪驱策。俱当鉴别精详。据实入告。方不负朕封疆委任之寄。今伊所奏属员一摺。笼统开载。漫无区别。竟似通省官员。并无一人可訾议者。巡抚有察吏之责。留心人材。最关紧要。若衡鉴不精。何以克称重任。图尔炳阿、为人尚无过举。但其向来情性。涉于宽缓。此奏无所可否。正其平日优柔宽纵之病。著传谕旨申饬之。   ○己巳。谕军机大臣等、据胡中藻奏称、陕西地方。乙丑、丙寅、两年。收成歉薄。尚可支持。至本年缺雨。渭河以南。有二三四分。若渭河以北。有收获不彀谷种。并有颗粒不收。连藁秸无有者。西安、同州、为尤甚。今冬又缺雪。穷口嗷嗷。有挈提妻子出走。甚至有一堡之内。并无居人等语。数年以来。陕省屡奏有收。即使徐杞讳灾。庆复、陈宏谋、向日亦讳灾乎。且今岁四月间望雨。后亦据报普沾。何至如胡中藻所奏。因将此情形、。询问大学士庆复。据称此次来京。于陕西地方。历经数府。秋收大局。汉中、榆林、及近边一带。秋成丰稔。惟西安、同州等处。间有秋收歉薄州县。现在地方官酌量筹办。至沿途所见。有就食亲戚者。或一二人、或三四人、挈伴同行。从未见有一堡空虚之事。不至如摺中所奏之甚等语。近据徐杞奏报、咸宁、长安等六十九厅州县。秋收在八九分以上。已属宁谧。其七分以上者。亦不为歉薄。惟耀州等十六州县。收成止有六分。看此情形。该处收成、虽有歉薄地方。何至如奏中之甚。盖胡中藻本一好名沽直之人。其言灾伤。自不无过甚之处。然朕向来闻有人言灾伤者。从无置之不问。不行查办之事。至其言徐杞、马金门之处。则实中肯□石又糸□。不可因人而废言也。今陈宏谋己调任陕西巡抚。可将此摺抄寄。令其将摺内所奏种种情节。逐一确查。其中有应行筹办之处。即行办理。务使贫民不致失所。亦不得因陈奏太甚。办理过当。转致滋事。可即传谕知之。   ○命陕西巡抚徐杞、来京候旨。调湖北巡抚陈宏谋、为陕西巡抚。以仓场侍郎彭树葵、署湖北巡抚。   ○以三等辅国将军永叙子仪常、照例袭封三等奉国将军。   ○予故大学士前任浙江巡抚徐元梦、陕西宁羌州知州刘棨、临潼县知县赵于京等三人。入祀各该省名宦祠。江苏、礼部尚书吴士玉、工部右侍郎周清原、少詹事归允肃、右通政归宗敬、赠太常寺少卿唐诗、赠翰林院侍讲学士邹卿森、岁贡生陈新楷、廪膳生李必恒、浙江、生员钱尔复、湖南、江苏镇江道王之锜、国学生吴宏道、山东、江南驿盐道孔毓琮、陕西、明云南道杨畏知、处士李柏等十四人。入祀各本籍乡贤祠。   ○加赈山东齐河等八十五州县、本年水灾饥民。应徵新旧钱粮。分别缓带有差。   ○庚午。兵部议覆、御史时钧辙奏称、近来各省管驿之员。每于额马空缺。并不买补。遇紧急公务。或私借邻驿。或雇觅驴头。或以残老充数。而所开买价。及日支等项。俱属虚报。至上司遴员查点。该驿官吏百计掩饰。委员亦不过取结申覆。请敕下各督抚、严饬各该驿道。实力稽查等语。查定例驿马疲缺。稽迟程站。处分綦严。应如该御史所奏。再通行各省督抚、嗣后如何设法。将侵吞扣克等弊。彻底湔除。酌定规条。年底、将查验各驿之处报部。如该委员不行查出。即同该驿官、一并查参。倘该管上司漫无觉察。被督抚题参。交部严加议处。从之。   ○辛未。谕、大学士徐本。持躬端谨。才品优长。历事三朝。宣力中外。朕御极之初。简任纶扉。多资翊赞。后以抱恙。令伊子随侍回籍。又加恩给与本俸。以资颐养。予告以来。又经四载。时加存问。方冀其宿疾就痊。赴阙供职。今闻溘逝。深为震悼。著晋赠少傅。就近在浙江藩库内、赏银一千两。办理丧事。加祭一次。著巡抚顾琮、亲往祭奠。以昭朕恩礼老臣之意。其应得恤典。该部察例具奏。   ○大学士等议覆、副都御史梅珏成奏称、正一真人。秩视二品。原属明代旧制。近复加至光禄大夫。题请袭封。伏思孔子至圣、后裔承袭公爵。颜曾思孟以下。不过博士。今张氏所袭。竟与圣裔无别。请照提点演法之类。给与品级。停其朝觐筵宴等语。查正一真人。世居江西龙虎山。至宋始有封号。元加封天师。秩视一品。明初改正一嗣教真人。秩视二品。本朝仍明之旧。而会典不载品级。盖以类于巫史方外。原不得与诸臣同列。即康熙雍正间、曾荷褒封。亦用以祈求雨泽。非如前代崇尚其教。而必阶以极品也。至从前给一品封典。亦因无案可稽。但凭旧轴题给。原未可为定制。嗣后应不许援例假借。题请给封。至所奏、授为提点演法之类。所见亦是。但道录司左正一。系正六品。正一真人有统率道众之责。若授为提点演法。则亦系正六品。查太医院院使。秩正五品。巫医本相类。请将正一真人。亦授为正五品。其原用银印。即令缴部。嗣后缺出。应令该抚查其子孙应袭者。取具地方官印结。咨部袭补。照道官例注册。至朝觐筵宴。均如该副都御史所奏停止。从之。   ○缓福建台湾、凤山、二县本年旱灾、应徵新旧钱粮。   ○加赈山东邹平、峄县、莒州、日照、即墨县、并卫、本年水灾饥民。应徵新旧钱粮。分别缓带有差。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壬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户部议覆黄廷桂奏、西安等卫孳生羊只一案。朕已降旨依议。此案前据黄廷桂奏请准行。至上年应行考核。又据奏称展限。目下已届考核之期。自应照原奏办理。即有难于考核之处。亦当据实奏明。乃忽以搭放难行。留牧亦属无益具奏。意欲回护前非。复蹈取巧故习。著传旨令其明白回奏。至此项羊只。究于孳生搭放、有益无益。令其一并详晰据实奏闻。   ○兵部议覆、署直隶提督拉布敦奏称、营弁缉拏逃兵。请照捕盗缉凶之例。宽以四个月限期。如逾限不获。照例议处等语。查凶盗案件。有二三四参之限。逃兵止以一参完结。事既悬殊。立限岂容一律。但逃兵有百日首免之条。则缉逃之官。亦当定百日免议之例。请嗣后、除军营逃兵。仍照旧定限五日外。其在营兵丁脱逃。能于百日内拏获者、免参。如逾限不获。专管官罚俸一年。兼辖官罚俸六个月。从之。   ○举行各省军政。卓异官三十一员。不谨官三员。罢软官四员。年老官十九员。有疾官四员。才力不及官十五员。浮躁官二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以故三等男赵仁子赵连璧袭爵。   ○旌表守正被戕之四川遂宁县民杨青三妻刘氏。   ○癸酉。上御乾清门听政。   ○刑部等部议覆、盛京刑部侍郎介福等疏称、阿尔敦等揽送朝鲜人崔绶万等、马匹越边一案。应将崔绶万等、照例拟徒。咨送该国办理。阿尔敦等、分别鞭责枷号等语。应如所请。至该国使臣等、漫无觉察。业经该国王将海兴君李橿、吏曹判书尹汲、书状官安杂等革职。应毋庸议。从之。   ○工部议、黑龙江将军富森题覆、升任郎中石柱奏、黑龙江、莫尔根、二城。应设渡船一案。内称、该处河水溜险。旗民往来济渡。不免沉溺。设立渡船。深有禆益。再黑龙江河宽溜急。行人甚多。设船二只。莫尔根河身窄狭。设船一只。均酌派水师营员管理等语。应如所请。从之。   ○以侍读学士林蒲封、充日讲起居注官。   ○以江宁驿盐道台柱、为四川按察使。   ○以广东香山协副将林嵩、为高廉镇总兵官。   ○以一等承恩公凌柱子伊通阿、三等子乌尔图那苏图孙德福、一等男堆音齐子法灵阿、袭爵。   ○甲戌。谕军机大臣等、据漳州镇总兵马负书奏称、漳俗恶习。有一种闯棍。结党横行。欺凌良善。平日皆势恶土豪。养为牙瓜。一经有犯。地方官按其情罪。予以枷责。豪恶之徒。暗资饮食费用。此辈闯棍。枷满释放。益无忌惮。强横愈甚。请嗣后闯棍有犯。必究出养奸之人。一体满杖枷号游示。使各知畏惧等语。漳俗素来强悍。但如此办理。是否即能化其旧染恶习。抑或尚有应行整饬之处。可传谕喀尔吉善、令其留心体察。设法惩治。并将如何办理之处。具摺奏闻。   ○军机大臣等议覆、副都统哲库讷、府尹苏昌、奏。奉天暂开海运。原因直属灾黎起见。请止令直隶购买。余省暂缓通商等语。查暂弛海禁。原属一时权宜之计。他省商贩。自不得越境贩运。至所称、或令官买。或令商办之处。查开禁原以通商便民。与委员采买不同。今若议定官买。非流通商贩之意。应令该督将灾地情形。酌定需用米数。会商该副都统、府尹、稽查办理。再此次开禁。本以一年为限。今请买足即行停止。与所定年限不符。应令临时会同该督、酌量奏请。得旨、依议速行。   ○兵部奏、本年臣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奏、武职回避本省案内。请将水师副参。籍隶本省。与邻省对调。但查水师与陆路不同。出洋巡哨。亦非陆路操防可比。且水师副参。通计江、浙、闽、广、四省。共二十三缺。内籍隶闽省者、十居七八。每遇闽省缺出。不特该省乏员题补。即邻省亦无可调。请嗣后水师副参。毋庸回避本省。如有徇情瞻顾。扰累地方之处。令该督抚提镇、指名题参治罪。从之。   ○举行盛京等处军政。卓异官七十员。不谨官四员。罢软官十二员。年老官七员。有疾官三员。才力不及官十一员。浮躁官二员。独石口等处军政。卓异官七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二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以一等男崇林子富勒浑、袭爵。   ○乙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谕、据川陕总督张广泗奏称、身在蜀中。陕甘二省。不能遥制。其地方刑名钱谷。虽有巡抚经理。然于提镇则无节制之权。于戎行无整饬之责。仰恳天恩、特命大臣暂署陕甘总督事务等语。张广泗远在军营。不能遥制陕甘二省事务。著黄廷桂暂行料理。至一切武备。尤关紧要。更宜留心。如有地方重大之事。仍与张广泗会商。俾伊无兼顾之虑。得以专力川省。该部即行文该督等知之。   ○又谕、据总督张广泗奏、请颁发九节炮四位。来川备用。朕思川省征剿逆酋。不妨多备数位。著将京城八旗存贮者。选择十位。交与工部、照例派员即速运往。   ○谕军机大臣等、朕览张广泗所奏、询问汪结供词。内称四月十三日渡江。半夜到如郎。竟是空寨。班滚早已逃出。及责问俄木丁。伊云必是隔江看见烧寨、害怕潜逃等语。前据张广泗奏、昔什绰等在如郎。听得人言。明正土司汪结、做中间人。叫俄木丁投降。令班滚逃往别处。是班滚之兔脱。皆系汪结暗为通信。今伊止归罪于俄木丁一人。与昔什绰所供情形不符之处。何未问及。又前奏遣喇嘛雍中班吉、前往如郎。班滚云、我曾差人往绰斯甲、罗于朝、汪结、营盘请安。说你叫我三年不可出头。我已遵了。又汪结曾有信与班滚弟兄。令其敛迹。以防金川事竣波及。而汪结所供。仅有带信道喜一语。其余俱未供出。不知张广泗亦问及否。至彼明知事迹难掩。何难将道喜一语说明。以表其心。而种种潜通消息之处。实欲藉此掩盖也。再摺内所称、文武皆知班滚尚在。而无一人敢少露声息。及至康朱控告班滚父子构衅滋事。显有确据。始肯渐吐实情。而咸诿罪于汪结。且以汪结神气。似非大奸宄。又谓汪结能料及绰斯甲之必应办理。如其语果出诚心。实为诸番中之杰出者。朕细察情词。是汪结之巧。不但先已欺蔽庆复。即张广泗亦属疑信参半矣。朕前所降谕旨。俟将来金川事竣。即移师如郎。汪结既为彼耳目。罗于朝敢与之通同不法。进兵时、须先期将二人、以他事调赴军营。讯明班滚下落。而明正其罪。此际更密为防范。不得少露风声。以防他变。盖因大金川现在进剿。不能又加兵于瞻对。是以令其俟金川事竣。再乘机办理。孰知张广泗此奏。竟未待事竣。即令汪结至军营面询。未免失于欲速。不合机宜矣。若汪结果知伊事已经败露。罪有难逃。张广泗因此调赴军营查办。则发奸摘伏。罪名昭著。即当明正典刑。使群番知所警惧。如因汪结为众番所信。未便歼除。恐即加诛殛。或致有失番心。更滋衅端。姑留之以图后举。而其摺内、亦未将此意声明。又汪结供、上年打听班滚实未烧死。曾屡次密禀宋宗璋。伊甚是愁怕。叹气说如今更有何法等语。宋宗璋现在军营。何不即将此询问。以定虚实。但不可因有此旨。又稍露形迹。以致汪结怀疑。复滋事端。且现今行间将士。半属从征瞻对之人。倘共知前此隐讳之事。皆已显露。必人怀惊畏。当此军兴之际。甚有关系。至汪结所云、现在大兵进剿金川。班滚放心在家。一无防备。我著人哄他离了巢穴。就容易擒拏。此等皆属诳语。未可遽为凭信。若堕其术中。即蹈瞻对之故辙。虽据张广泗奏称、尚未深悉汪结底里。当密为留意。统俟事定。另思处置等语。但目今此事既经明白询问。则汪结尤宜密防。毋使因疑生衅。又费周章。万里之外。朕亦难一一遥为指示。可传谕张广泗、令其悉心体会朕旨。务须审度机宜。慎重经理。以纾朕西顾之忧。   ○川陕总督张广泗奏、前奉谕旨。以塞外地近雪山。或暂驻向阳旷地。俟春融集兵进取。臣查官兵现已渡越雪山。进抵贼巢不远。若复退驻。贼必前往夺据。明春攻取为难。得旨、朕亦料及此。前日所降谕旨。尚未到耳。又称、现在各路官兵。虽未直捣贼巢。贼已屡次遣人、吁恳投诚。臣曾面见头人。谕以莎罗奔罪无可赦。如必欲免死。自行面缚而来。另候酌夺。得旨、是。又称、臣自丹噶回至小金川。莎罗奔又邀请汪结等、至勒乌围。恳请招安。并遣人随同前来。臣复面加晓谕。该逆酋罪大恶极。更非瞻对可比。此番用兵。务期剿除凶逆。不灭不已。今岁不能、至明岁。明岁不能、至后岁。决不似瞻对烧毁罢兵。得旨、甚是、甚正。足慰朕怀。又批、好。明告之、甚是。看此朕实庆用卿之得人也。勉之。虽迟何妨。又称、自八月以来。我兵阻碉不前。贼应愈肆鸱张。而反投诚乞命。实非本心。缘进兵已经半载。贼境失去大半。秋不得获。春不得耕。番众势在穷迫。且兵临贼巢不远。故急求彻兵。以便稍为停息。复出肆掠。若我兵一退。正堕其计。得旨、如果力不能取。即如是困彼数年。彼尚能支乎。但领兵者、固不宜存此心。更忌出此言、以懈兵志耳。   ○赈恤直隶天津、西宁、霸州、固安、河间、永清等六州县水灾饥民。及旗户灶户等。并分别蠲缓钱粮如例。   ○丙子。谕军机大臣等、今日宋宗璋奏摺。一系请安。一系伊子中式谢恩。伊乃武夫。其子习武。是其世业。今于文闱中式。伊奏谢之摺。尚属允当。但看其意。以得中为奇美之事。且文复庸陋不通。可知其子亦未必有佳文可录。不过侥幸而已。伊身为总兵。现在行间。一切军情。虽经呈报总督。但此次摺来。亦应将近日征剿情形。具摺奏闻。乃仅为伊子陈谢。并无一语及于军营情事。则其不知轻重缓急可知。著传旨申饬之。再现据张广泗奏、汪结供词内称、去年六月内。提督彻兵起身之后。总兵宋宗璋、还在腊盖的时候。我就打听得班滚实未烧死。但不知他藏匿的所在。就禀了总兵宋宗璋。并游击罗于朝。后来彻到旷域顶。我又打听得班滚藏在空七寨一个山洞里。那洞内有水有柴。可以久住。我又禀了宋宗璋。宋宗璋听见、甚是愁怕。叹了一口气。说如今叫我有什么法呢等语。汪结如何告知之处。著一并传谕、令其据实即速奏明。毋得稍有回护。   ○丁丑。谕、通政使雷鋐、因朕东巡所降谕旨。有抚臣阿里衮奏、春麦不能补种。秋田尚可及时耕作之语。谓恐天下传之。以为东省今年秋潦成灾。幸荷皇恩赈恤。若有误麦期。必待秋禾接济。嗷嗷待哺。何以仰给等语。阿里衮所奏、乃指行幸驻跸、除道安营、所经占之地而言。无论山东阖省。即此除道安营之半里以外。亦原自照常播种。奏中所谓田野咸治。良苖怀新。皆巡行景象所必有。并非山东阖省麦期尽误。俟回銮方行力作。鳃鳃焉有旷时辍业之虑也。雷鋐身为通政。已列九卿。而于此全未明晰。竟以为直言入奏。与略晓事者观之。宜无不喷饭也。然雷鋐既误会。则其余似此误会者。更不知凡几。不得不锱铢较量。降旨以解群疑。盖道路营盘。地方官皆量给业户价值。阿里衮之意。以为部例所给之价。皆有定则。不得滥加。亦祇可抵麦收。若至秋间前往。则计其所得。恐未必足敷所出。是以谓秋行不如春往也。夫乘时巡幸观风。古所不废。而似本朝毫不累民。计里予值者。亦鲜矣。而尚有雷鋐者流之为此奏。复不得不喋喋致辩焉。朕于此益愧。   ○军机大臣等议覆、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奏称、澳口汛有吕宋夹板船一只。欲往厦门贸易。不便拒绝。但恐内地奸商行保。或有诓骗滋事。随檄委兴泉道监看贸易。凡领夷本置货商人。定限交货。违限者即著落行保赔还。商人从重治罪。其夷商番梢等。俱安顿公所。派委员弁领兵看守防船。如军器等贮库。俟明岁开行给发。复密札水师提督、就近严察。应照所奏。至所称、吕宋为天主教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俟夷船回棹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等语。查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至于厦门一带、风俗浇漓。惟在责成地方官。加意防范。慰遣之处。可以不必。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覆、湖南巡抚杨锡绂覆奏、广西巡抚鄂昌、请开采绥宁县耙冲岭铜矿一摺。据称、出矿山既不宽。刨验铜砂。又属低下。且深处苖穴。于田亩民食。俱有所碍。应如所请、毋庸开采。从之。   ○戊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谕、山东省明岁系轮免钱粮之年。所有乾隆十二年未完地丁银两。应于奏销前、按欠催徵。朕思本年齐河等各州县被灾地亩。应完钱粮。已照例蠲缓。其勘不成灾之处。与灾地毗连者。收获未能丰裕。岁内完纳钱粮。已属竭蹷。若明岁奏销以前。再令完纳。未免拮据。著将应徵未完钱粮。于奉到谕旨之日。加恩停缓。展至己巳年、照例带徵。以纾民力。   ○己卯。谕、大学士庆复、自皇考时。屡经擢用。历任尚书。朕即位之初。用为大将军。复简畀封疆。历用至大学士。上年瞻对用兵。以总督统领军务。乃奏称班滚围困焚毙。告捷竣事。朕览奏摺。称班滚烧毙。因念全无确据。应迅速查访。其种种疑窦。详晰批示。始据庆复奏、班滚烧毙。彼亦怀疑。遵旨密行查访等语。今据张广泗查明、班滚现在如郎。尚复肆行滋事。当时捏报焚毙之处。检阅卷宗。有庆复驳回李质粹原咨。李质粹遂添入火光中望见悬缢贼番之言。庆复即据以入告。并前后办理未妥各情节。因以张广泗原摺、传示庆复。伊乃具摺请革职。交部从重治罪。朕自张广泗奏到。数日来为之反覆思维。念其扬历中外。欲施恩宥。以全世戚旧臣之体。而法度者朝廷之法度。有功则赏。有罪则罚。朕不敢私焉。且国家能保千百年无兵革之事乎。若统兵之人。皆如此欺罔。其所关系。尚可问乎。夫世戚旧臣。皆与国共休戚之人也。庆复思及此。亦将不能自恕。且以台辅大臣。受国家厚恩。何以于此等军机重务。通同欺罔。一至于此。若谓一时误信。或因用军既久。边外番地。不得不如此了事。此等情形。不宜题达宣示。亦应密行陈奏。乃始终并未据实奏明。今既通盘败露。法纪所在。朕虽欲宽之而无可宽。庆复著革职。家居待罪。李质粹现在刑部监禁。著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将此案情节。彻底研讯。有应问庆复之处。一并讯问。逐款审明。按律定拟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