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22 页/共 1860 页

○庚子。上诣安佑宫行礼。   ○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及内大臣大学士等宴。召喀尔喀超勇亲王固伦额驸策凌、鄂尔多斯郡王查穆扬、敖汉多罗贝勒固山额驸罗卜藏、科尔沁辅国公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贝子品级和硕额驸达尔玛达都、喀喇沁辅国公敏朱尔拉卜坦、科尔沁和硕达尔汉亲王和硕额驸罗卜藏衮布、喀尔喀车臣汗达玛林、额鲁特多罗郡王和硕额驸色卜腾旺布、鄂尔多斯固山贝子那木扎勒多尔济、乌喇特镇国公索诺穆札木三、喀喇沁辅国公多罗额驸查拉丰阿等。至御座前。赐酒成礼。   ○谕曰。班第现在出差。著傅恒兼管兵部尚书事务。   ○又谕、此次兵部随驾大臣。著派雅尔图去。   ○钦差大学士高斌覆奏。查常安一案。并无入己赃私。实由喀尔吉善访闻不确。而常安琐屑苛细。怨声载道。实不胜巡抚之任。乃臣摺内俱未声明。过于简略。惟有遵旨回浙。再加核审。改正疎漏。得旨。览。看此则先存和事沽名之过犹小。今之饰非护短之过大矣。朕前旨非儿戏。宜慎思轻重也。   ○又奏。遵旨查勘兰郯河道。酌议应修工程。查得沂州一郡。兰郯二县、地处下游。山河甚多。最大莫如沂河。发源青州府之沂山西岭。受上游诸山河水。会于沂郡东二里许。合流下注。经兰山郯城二县。达邳州之边卢口分流。一由徐塘口入运河。一由宿迁骆马湖入六塘河归海。东西两岸。向有民埝。亦间有动帑修筑者。积年山水骤发。残缺颇多。如西岸之清水、龙潭、胥家、重坊、等口。并东岸之高庄、华埠、等口十数处。节年淹浸田畴。而通京大路之李家庄。对岸之江风口。本属平漫。积经冲刷宽深。渐成河形。每遇水发时。注下游之武河、芙蓉、燕子、陷泥等河。各不能容。连漫民田百余里。此兰郯二县被灾之由。而下游邳州亦受其累者也。若听其散漫。则岁岁受淹。如遽行坚堵。则沂河势有难容。臣同完颜伟会商。拟于江风口河唇。建碎石滚水坝五十五丈。高深八尺。与两边老崖相平。拦水俾归正流。再于进里百余丈。河形深处。建碎石滚水坝一百六十五丈。中间高深一丈。使寻常之水。仍由沂河循轨下注。有余之水。即从滚坝减出。一由向有河形之浆水汪、入武河。出邳州沙家口入运。一由浆水汪出柴口。仍归沂河。以缓其势。其正河内。因旁洩年久。水缓沙停。自此水归正河。可藉刷沙。其余清水、龙潭、胥家、等数口。均应补筑。再于河形深槽。酌加碎石戗工保护。其兰邑西岸向有之吴家口。计宽十丈。亦应酌填碎石。使溢水仍归武河。又兰邑江风口对岸之李家庄。郯邑之马头镇等处。民居稠密。河势兜湾。拟于临河一面。亦砌碎石。以上碎石工程。俱急应兴举。至沂河两岸卑薄残缺民埝。应一律加培。其兰邑之柳青河。郯邑之墨河。均宣洩田间坡洼积水。年久淤垫。应挑挖深通。至于江风口坝工。并下游之武河、芙蓉、燕子、陷泥等河。有疏筑酌剂之处。均俟江风口建坝。经伏秋后、再勘办理。其郯城县境内墨河。禹王台之东岸。逼近马陵山。地势高阜。即墨水泛涨。亦旋长旋消。不甚为害。该县请筑子埝。虽为捍御起见。但一经筑埝。山水积潦。且虞宣洩无路。应无庸议。至江南邳州。为沂河下游。地势洼下。兼多沙浅。且西岸卢口之分流。并进里之冯家楼。均有偏趋之势。今兰郯境内沂河上源。既经兴举。将来江风口等处之分流减少。正流自必加增。所有下游工程。亦应并举。如卢口、冯家楼、等处。均宜酌添碎石坝工。挑溜归正。至河内浅阻浮沙。碍难挑挖。应用刮板疏通。其两岸残缺民埝。亦应加筑。再宿迁县境内之骆马湖。又沂水诸流汇潴之区。夏秋水涨。则相势分导以资保护。冬初则相机收蓄以济漕运。惟临运河东堤。最关紧要。虽屡经加筑宽厚。如遇水势暴涨。不无风浪撞击。上年曾于邳宿所属运河、临湖东堤要处。酌建碎石戗工。经伏秋风浪。已有成效。应于未修处。分别缓急。次第办理。更有请者。此次工程告成后。如有堤埝残损。河道淤浅。令各州县督率民夫。随时修浚。至于碎石工程。非民间所能经理。应交就近该管之河员兼管。下军机大臣会部议行。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桂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三年。戊辰。正月。辛丑。月食。   ○上御正大光明殿。赐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宴。   ○谕曰。大学士高斌摺奏承审常安一案。情节未甚明晰。尚有应行讯问之处。著大学士公讷亲乘驿前往。会同高斌查审。高斌著在浙江、候讷亲到日。公同审讯。   ○谕军机大臣等、据喀尔吉善所参常安一案。大学士高斌承审尚有未妥之处。前已传谕喀尔吉善矣。今特命大学士公讷亲前往会同审理。著传谕喀尔吉善。令其即速赴浙等候。   ○壬寅。谕曰。大学士公讷亲现在奉差。著大学士来保在京总理事务。   ○调原任贵州按察使宋厚来京引见。   ○癸卯。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巡抚纪山奏称、现在运送军粮蛮夫不足供役。添雇内地人夫分运等语。看其情形。甚属艰苦。价值亦极昂贵。几与最前康熙年间北路军营运价相等。纪山既深以运饷为难。恐其办理未能妥协。且伊原有巡抚应办事务。难于兼顾。是以特遣尚书班第前往调度粮运。再从前筹画金川善后事宜、应安设喇嘛统率之处。班第熟悉西藏情形。善后事宜。张广泗与之会同商酌。必能谙晰事理。伊现管理藩院事。即行文西藏喇嘛等。亦必益加信向悦服。于善后事宜。自属有益。至现在进兵调遣攻剿机宜。一唯张广泗是任。可即传谕张广泗。令其会同班第纪山酌量料理。   ○又谕、据四川副都统卓鼐所奏雇觅蛮民运饷一摺。著钞寄班第会同张广泗纪山阅看。于彼处情形。是否有济。应否准行。详晰酌量妥协定议。如属可行。著一面办理。一面具摺奏闻。寻会奏。据卓鼐奏称、杂谷等土司所辖蛮民。家口数万有余。山多地少。一年产谷。仅敷半年食用。每于九月收获后。约计五六万口入内地各州县佣工。现因大金川用兵。禁其入内。恐至青黄不接时。乏食滋事。不若雇令运粮。并称安台递运。官定脚价。每米一石。每百里给银一钱。计算每夫负米三斗。日行四十里。始得银二分二三厘。实不敷用等语。查此乃内地运粮情形。非口外现办之事也。缘内地自重庆、泸州、嘉定、眉、卭等属运粮。西至成都、灌县。南至雅州等处。皆系各地方官雇民夫挽运。道路既平。食物非贵。每米一石。每站给银一钱。计程七八十里不等。负重之日给价。回空停给。每石夫二名。以往返计之。每夫日止得银二分有零。此向例也。至由口外挽运军营。自进兵以来。西南两路台站。及随军挽运兵粮。因番径崎岖。雪山重叠。乌拉难行。俱先尽雇蛮夫。不特杂谷之民。久经应募。即瓦寺、沃日、小金川、木坪、明正、革布什咱、巴底、巴旺、绰斯甲、各土司所属番民。概行派雇。继因蛮夫不足。于内地添派汉夫。每夫运米五斗。负重之日。给脚价银八分。口粮米一升。回空止给口粮一升。缘山路险峻。每站俱在三四十里之间。并无过远。至杂谷等处蛮民。入内佣工者。因山多田少。收获一毕。即各挈男妇老幼。赴成都重庆各州县佣工糊口。名曰下坝。至春三月内。仍俱回巢耕种。上年因用兵需雇蛮夫。是以禁止下坝。令其运粮。其余老弱男妇。间亦有入内地糊口者。卓鼐所奏。俱未确悉。报闻。   ○又谕、前因安插青州之额鲁特博罗特等脱逃。该将军及副都统等不行奏报。业已传旨申饬。及差侍卫赛音图、理藩院郎中善泰、前往会同三达色、将已经拏获之博罗特等五人审讯正法。赛音图等复命回京。三达色并不将办理之处奏闻。又经降旨询问。而三达色于接到朕旨之后。仍不过陈奏谢恩。无一语及前事。竟若置身事外者。三达色著传旨严行申饬。   ○又谕曰。户部左侍郎德尔敏现在奉差。其员缺著兵部侍郎雅尔图暂行署理。   ○甲辰。谕曰。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现署福建巡抚。今往浙省。如潘思榘尚未到任。其巡抚印务。著布政使永宁暂行护理。   ○又谕曰。原任大理寺卿邓时敏奏称、今届父忧服阕之期。例应赴阙候补。有母年七十八岁。恳请在籍侍养等语。邓时敏准其终养。该部知道。   ○调原任贵州桐梓县知县王式烈、来京引见。   ○乙巳。谕曰。刑部尚书阿克敦、著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此次巡幸山东。行在内阁事务。著户部尚书傅恒协办。   ○谕军机大臣等、总督喀尔吉善所奏阅看提镇两标水师情形摺内、称各水师技艺水操。均属平常。并未见操纵自如等语。去年张天骏来京陛见时。询其营伍情形。据称训练整齐。水操熟习。今该督亲身查阅。乃技勇生疎。驾驶迂缓。则其平日之训练者何事。且蹈面欺之罪矣。闽省为海疆重地。洋汛最关紧要。弓马技勇。在水师或未尽能熟练。至抢风折戗。乃战舰舟师本等技艺。若驾驶不能灵便。何以备防御而壮军实。张天骏前在广东提督任内。越职喜事。不满朕意。今复用至闽提重任。观其人委靡不振。竟成纵弛懈怠之痼疾。著传旨严行申饬。暂予一年之限。令其督率各将领。大破向来积习。切实勤加操演。倘或仍未改观。经该督等查奏。必将张天骏从重议处。   ○军机大臣会同理藩院议覆、土谢图汗雅木丕勒多尔济呈称、前岁九月间大雪。本部落共有十五旗被灾。内雅木丕勒多尔济等十旗。或蒙恩赈恤。或别旗助给。尚可资生。其王策凌拜都布等五旗、二千一百三十余户。实不能养赡等语。查五旗内策凌拜都布、逊都布、旺布多尔济、三旗。前岁曾蒙恩赏米茶。去年复赏牛羊价银一万余两。今以未蒙赈恤为请。显系希图侥幸。且向无每年赈恤之例。应行文该盟长。严饬札萨克等妥为养赡。又扎萨克台吉策凌旺舒克等二旗、呈请赈恤。既经额驸策凌具奏。又经该盟长呈报。计共有五百九十余户。应如所请。但现当春融。青草畅发。所有御冬米茶。毋庸赏给。止应按户给予立产牲畜银两。由部拨交副都统那木扎勒带往。会同该盟长等发给。再额驸策凌所奏贝勒旺扎勒旗贫户。前经驳令妥办。今据年班来之车臣汗达玛林禀称、旺扎勒旗七百六十余户、不能谋生属实。似应请旨赈恤。请酌拨银七千两。交那木扎勒带往。俟策凌旺舒克等二旗赈恤事毕。顺到旺扎勒旗分。查明户口。赏给立产银两。其银即将扎萨克次年俸银。豫为支给应用。得旨。喀尔喀王策凌拜都布扎萨克台吉逊都布旺布多尔济三旗。前年去年。虽叠经赈济。但念其屡年被灾。不能养赡。若不施恩。贫民无以为生。情殊可悯。著那木扎勒查明实系无业不能养赡者。一体酌量加恩。赏给立业银两。所需备带银一万两。免其坐扣该扎萨克等俸。   ○山东巡抚阿里衮奏、东省灾地既广。轸恤户口自繁。所需银谷甚多。今春又行加赈。并勘不成灾地方与灾地毗连处。或借给口粮。或加赈一月。此外尚有闻赈归来、及各项穷民。复经查办抚绥。今岁值轮免正赋之年。司库钱粮。有出无入。各州县存仓谷米。所余无多。时届春月。又须平粜出借。虽有截留银米。未敷各项之用。请照例在于本省开捐。得旨。近因川省军务开捐。并尹继善所请新江展限之处。亦未准行。此更不必交议矣。   ○赏额驸策凌银三千两。车臣汗达玛林银八百两。额鲁特郡王色卜腾旺布银六百两。贝子衔达尔玛达都银四百两。公敏珠尔喇布坦银二百两。   ○丙午。谕、据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称、军犯马应焕在配脱逃。经河州知州张永淑督差缉获等语。军流徒犯在配脱逃。该管兼辖各官。例有处分。至在他处拏获。其地方员弁。向无议叙之例。朕思缉拏匪犯。虽属地方之责。但不予以议叙。不足以示鼓励。且亦非国家惩奖均平之道。张永淑著交部议叙。嗣后军流徒犯脱逃。在他处拏获者。地方员弁作何分别议叙之处。著该部定议具奏。寻议。地方官弁。营卫武职。拏获邻境逃犯军流单身者。每一名纪录一次。携带妻子全获者。每一起纪录一次。徒犯二名纪录一次。准前后接算。从之。   ○山东巡抚阿里衮奏。东省被灾。各营兵月支饷米外。别无生计。米贵。食用不敷。兖镇所属汛地。秋禾多被水淹。间有未被之区。收成亦薄。兼邻境搬运。粮价日昂。又河标四营驻济宁州。亦系灾区。请于司库奉拨俸饷银内。通融借给一季。自本年夏季起。分作四季扣还。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丁未、谕军机大臣等、张广泗所奏驻劄马邦之张兴陈礼等丧师殒命。张广泗自请交部严加议处等语。偏裨失律。主将咎无可辞。但果能全局取胜。中间稍有挫衄。尚在可原。此际即交部议。未免传播远近。议论滋多。于军情殊有关系。朕于摺内批示。具已明晰。朕观川省军务。自办理赡对以后。大小将弁。专以欺诳朦混。希图草率了事。竟成积习。张广泗到川半载有余。于贼地形势。凶番技俩。当已洞悉。其进取机宜。应熟筹胜算。具有成竹。从来军旅之事。为时逾久。防御愈难。稍未周密。即有疏虞。即此番张兴失事。亦相持日久所致。昔人谓兵贵神速。正以此也。去冬不能进取。尚可诿于兵力未足。今张广泗所请调兵铸炮。随奏随准。抽拨调取。增兵多至万余。军威不为不壮。春间即应鼓勇克捷。若迟至五六月间。尚不能乘机奋迅。刻期取胜。将使士卒沮气。贻笑群蛮。当作何究竟耶。况有咱地土司之自相攻击。今不得已。且暂置不问。俟金川奏凯。班滚就擒。然后移师问罪。震慑群凶。以成痛断根株之策。但恐诸土司中似咱地者不少。俱若此之仇杀相寻。环视而起。其将何以应之。可传谕张广泗。令其深鉴庆复李质粹覆辙。鼓励所属营弁。令其力改向来积习。迅奏肤功。以慰朕西顾之念。当此大兵云集。各路进剿。头绪繁多。虽张广泗才猷素著。而独力支持。恐难肆应。臂指之劾。亦所必资。但若派员前往。又恐意见参差。致相掣肘。于事机无益。可传谕张广泗。若目下军前员弁。可以了此则已。倘或尚待时日。需人料理。准其于各省司道等官。有平素深知可相亲信者。一面调赴军营。一面奏闻。即如贵州抚孙绍武。向曾随伊于军前办事。黔省虽属苗疆。而古州等处。现在安帖。金川军务方殷。需员孔亟。如于军务有济。即著张广泗一面奏闻。一面传旨。竟与川抚纪山对调亦可。其武职总兵副将等员。有深知其可任军务者。悉听张广泗一面奏闻。一面调赴军前委用。   ○谕、东省被灾州县。朕经叠次加恩。截漕拨运。筹画备至。但灾地既广。赈借需用米谷。为数繁多。东省捐纳贡监。著停其在部收捐。俱归本省本折兼收。其捐本色者。准减二收捐。于该省积贮。当为有益。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曰。川陕总督张广泗赍摺家人。著驰驿前往。   ○戊申。上奉皇太后还宫。   ○上至曹八里屯。临奠悼敏皇子。   ○诣雍和宫行礼。   ○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从前河南巡抚硕色奏称、豫省城垣。工在一千两以内者。于每年州县额设公费银内动用。分年修葺。经朕降旨。除直隶城垣现在办理外。其余各省督抚。俱将此摺钞录。寄与阅看。令其仿照办理。各省督抚。多以地方情形不同。一时难以仿照。惟就各本省情形。分别缓急。酌量兴修。今据硕色奏称、原议分年兴修各工。俱已依限完竣。硕色办理此事。甚属妥协。而各省估报之后。事历数年。尚未有如硕色之及时竣工者。朕思北五省情形。大率相近。即州县中无额设公费。而伊等原奏皆有酌量兴修之处。何以不能依限完竣。著将硕色此摺。再行钞寄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督抚阅看。如现在未修工程。有可以分别仿照河南之处。令其斟酌妥协。实心办理。具摺奏闻。直隶总督那苏图。亦著钞寄。令其酌办。   ○己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朕此次东巡。户兵二部。俱少正卿。在京户部尚书事务。著来保暂行管理。兵部尚书事务。著史贻直暂行管理。   ○军机大臣等议奏。喀尔喀四部落运军营米。前经副都统保德奏称、商运费多。不若令喀尔喀四部落各派驼五百只。每驼给制鞍屉等银三两。兵一名、管驼五只。赏银三两。章京一员、管五十只。赏银六两。每部落派图萨拉克齐二员。每员赏银十二两。由归化城至军营。计驼二千只。运米四千石。费较商运十之一。于蒙古人等有益。经臣等请旨交额驸策凌酌议。寻策凌议称、喀尔喀四部落均愿出驼运米。其酌派官兵赏银事宜。应如保德所请办理。再查鄂尔昆、塔米尔、二城。现贮米五万八千余石。大麦二万四千三百余石。小麦九十余石。军营每年支放官兵。需米八千石。大麦九百五十余石。小麦九十余石。现米足敷六年之用。若每年再运四千石。加之本处所产大小麦。久贮恐致霉烂。请于此一二年内。验其米色改变者。照数支放。将好米加谨收贮。仍照从前原议、足敷二三年食用。应请于庚午年起。令四部落照新定之例。派驼运米。其米请嗣后祗给内地官兵。喀尔喀蒙古、仍请给羊价银两。得旨令臣等议奏。查从前喀尔喀兵。原无给米之例。止给羊价银两。自乾隆六年。始议以月给银一两五钱。米一斛。现据策凌以蒙古素不食米。给与羊价。实属妥便为请。但军营存贮米麦甚多。现在绿旗兵经裁。每年支放无几。必致积久霉烂。应仍支给喀尔喀兵米。又查军营搭放米麦。每年给米三百零六日。大麦四十八日。小麦六日。今大麦一项。现存二万四千三百石有奇。若将米麦酌量均搭。现存数目。足支内地官兵十年、喀尔喀兵丁八年食用。今酌议给喀尔喀兵丁米麦。至乙亥年停。全给羊价银两。其内地官兵米麦。亦俟给放至乙亥年。令额驸策凌奏闻。以丙子年为始。照现在所议支给。派出喀尔喀四部落官兵。运送米石交军营存贮。再查军营羊价。每只银五钱。后因价昂。陆续自七钱增至一两。今大兵尽彻。羊价平减。应仍给七钱。从之。   ○军机大臣议覆、川陕总督张广泗奏称、进剿大金川各兵随带军装。深受<马犬>马之累。现续调陕、甘、云、贵、官兵一万名。应亟为调剂。查自打箭炉与维州关两路出口。跬步皆山。非特骑<马犬>难行。且沿途并不产草。及抵贼境。愈属艰险。马非跌伤即饿毙。一遇移营。既无民夫雇运。不得不自为背负。各兵均带器械。加以军装背运。力已先疲。何能锐战。虽万余汉兵。仅可抵数千之用。今续调之兵。若拘旧例给马出口。诚为无益。若自各标营起程之日。即令改雇民夫。既恐滋扰。又虞糜费。若至出口地方。再雇长夫。不但骤难雇觅。且抵营亦难约束。谨酌拟陕、甘、四川、云南、征兵。仍照各该省之例。给<马犬>载马。以资内地<马犬>运。惟每兵百名。准随带本营余丁三十名。以备出口负运军装。并各给棍棒刀斧器械。不但背运可以代夫。即遇派兵进攻。更资看守营垒。且征兵内或有粮缺。即以该余丁挑补。额数亦免虚悬。但必须酌给口粮并安家之费。乃可使踊跃从事。应于各本营起程时。每名给安家银三两。自起程日起。日给米一升。至黔省征兵。向无给<马犬>马之例。自应仍雇民夫。每兵百名。除亦准带余丁三十名外。再给夫五十名。令于内地沿途雇募。俟抵川出口马匹难行之处。将陕、甘、四川、云南、各兵原领<马犬>马。寄留内地牧放。以备旋师<马犬>载。黔省所雇民夫。以抵军营日停止。俟旋师再雇。所有军装。即令各余丁背负。于日给米一升外。加银三分。俟凯旋进口日。仍止日给米一升。以回抵各本营日住支。虽添调余丁。不免少费。然征兵俱得实用。马匹亦免倒毙。仍有节省等语。均应如所奏办理。惟黔省征兵每百名给夫五十名。与例不符。应照例给四十名。得旨。依议速行。   ○户部议准四川巡抚纪山奏称、松潘地处苦寒。鲜产稻谷。其食米全赖成都府属之灌县、龙安府属之江油、彰明、二县商贩。米价苦昂。每仓石二两四钱。若止减价一钱平粜。兵民买食仍艰。请酌减二钱。从之。   ○庚戌。上诣雍和宫行礼。   ○辛亥。谕、上年山东歉收。朕念民食艰难。我方赈恤。仓储帑项。不惜数十百万。以济灾黎。而闾阎之欣戚。犹且时萦宵旰。今岁二月东巡。遵循旧典。兼以亲临蔀屋。下悉民艰。虽清尘除道。所费皆给于公项。丝毫不以累民。而地方官于朕巡幸之所。自必力为经营。其于百姓抚恤。亦必周备。但恐力专于此。非辇路所经。即不免有顾失之虞。如邹滕以北。民情尚不至拮据。若邹滕以南。实属收成歉薄。倘不思博济。岂能尽免困乏。此等处所。尤宜加意抚绥。盖朕舆跸所历。即缺于整齐。亦无妨碍。惟小民地处一偏。瞻就不及。独使向隅。真堪轸念。著该抚董率各属。留心查察。务令远近一体。膏泽均沾。以副朕父母斯民之望。该部即速行文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户部议奏、盛京侍郎傅德奏称、库内并无赢余银两之处。应令其查核具奏。朕已依议。盛京户部。系一省综理钱粮之所。关系匪轻。岂容稍滋弊窦。此项赢余银两。先经该部题定每年具奏。且各处均有平余银两。不过为数多寡不同。岂有竟无之理。从前傅德并未按年奏报。累经户部咨查。始称自十年以来并无赢余。看来傅德竟不留心。祗据属员呈禀。苟且了事。伊自简放盛京侍郎以来。并不实心办事。一味沽名塞责。甚负朕任用之恩。著传旨严行申饬。此项银两。有无朦混情弊。著即查明据实陈奏。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东省被灾州县。蒙恩截漕接济。查河南省漕粮内、粟米共十一万四百七十二石零。应于天津北仓漕米内。凑拨米八万九千五百二十七石零。以足二十万石之数。准阿里衮咨称、东省乏员赴运。自应直隶委员运送。惟是各海口、如诸城县宋家口、及胶州塔埠口、地与江南之荻水口相近。远隔登州大洋。现在天津海船。不过装米四五百石。并非大洋巨舰。且值东南风多之时。万一疎虞阻滞。转误赈需。应照上届之例。分运至掖县、昌邑、利津、三处海口。兑交东省。另派熟谙之员。酌量水陆近便程途。转运各处。报闻。